未解決
報考中國傳媒大學新聞專業要準備看哪些書籍?
懸賞分:0
想要報考 中國傳媒大學新聞專業 需要看哪些書?除了考研英語以外,政治要看什么書?專業課要看哪些書?
相關院校:中國傳媒大學研究生院 熱點關注:2021考研輔導班上線 如何自考研究生
提問者:馨馨文兒 - 2014/04/13 11:04
我來回答
- 回答即可得2分
其他答案(2)
你說的是新聞學專業嗎?這是招生目錄http://www.seedsofgenius.net/graduate/info/nid/35210/schoolID/109.shtml
里面有考試科目的詳細介紹。
參考書目:
《新聞理論》 雷躍捷 北京廣播學院出版社 18.5元
《新聞理論教程》 何梓華 高等教育出版社 18.5元
《外國新聞史教程》 李磊 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 28元
《廣播電視詞典》 趙玉明 北京廣播學院出版社 66元
《中國新聞事業史教程》 哈艷秋 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 21元
《媒介批評》 雷躍捷 北京大學出版社 2007年新書
《鄧小平新聞宣傳理論研究》 雷躍捷等 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 25元,可做參考
《文史要覽》 王振業 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 68元
里面有考試科目的詳細介紹。
參考書目:
《新聞理論》 雷躍捷 北京廣播學院出版社 18.5元
《新聞理論教程》 何梓華 高等教育出版社 18.5元
《外國新聞史教程》 李磊 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 28元
《廣播電視詞典》 趙玉明 北京廣播學院出版社 66元
《中國新聞事業史教程》 哈艷秋 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 21元
《媒介批評》 雷躍捷 北京大學出版社 2007年新書
《鄧小平新聞宣傳理論研究》 雷躍捷等 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 25元,可做參考
《文史要覽》 王振業 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 68元
回答者:bingwei_2004 - 2014/04/13 04:15
參考書:
①《新聞理論》雷躍捷 北京廣播學院
②《鄧小平新聞宣傳理論研究》雷躍捷北京廣播學院
③《中國新聞事業史教程》哈艷秋 中國廣播電視
④ 《新聞理論教程》何梓華 高等教育
⑤《廣播電視詞典》趙玉明 北京廣播學院
⑥《外國新聞史教程》李磊 中國廣播電視
⑦《媒介批評》雷躍捷 北京大學
⑧《文史要覽》王振業 中國傳媒大學
考試大綱:
712新聞傳播史論
考試內容:初試科目《新聞傳播史論》的考核內容主要包括新聞史、新聞理論、廣播電視史論、新媒體概論和傳播學概論等五個知識領域。
新聞史考核內容包括中國新聞史、外國新聞史。要求考生熟悉中國新聞事業發展的整體脈絡,熟練掌握各個時期的主要新聞媒體及其他新聞機構、著名新聞工作者、重大新聞活動與新聞現象的歷史概況,能對其進行客觀、理性地分析與評價,并能從歷史觀照現實,運用歷史經驗解決現實新聞工作中的問題。外國新聞史是通過對世界各國不同新聞傳播事業產生與發展歷史的考察,探索新聞傳播事業發展的普遍規律與特殊道路,并進而建立一個反觀、思考、研討中國當代新聞事業建設的外在參考系統。通過對外國新聞傳播史基本內容的學習,能夠提升專業素質,開闊專業視野,參考與借鑒中外新聞事業發展的優秀經驗,達成“古為今用、洋為中用”的學習目的。
新聞理論是大學本科新聞傳播學專業的一門重要基礎理論課;它綜合運用歸納、演繹等邏輯方法,對大量的材料進行科學的抽象和概括,形成基本的概念并建立起一定的理論體系,反映新聞現象的深層本質和新聞活動的一般規律。《新聞理論》課程的主要內容包括三大板塊:本體論部分重點闡述新聞學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以及新聞傳播的基本規律;認識論部分重點以馬克思主義新聞觀為指導闡述新聞事業的產生發展、性質功能以及新聞自由調控;方法論部分著重闡述社會主義新聞工作的基本原則和基本要求。要求考生熟練掌握新聞學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及研究方法,并具有綜合運用所學理論知識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廣播電視史論考核內容包括廣播電視發展歷史、主要理論觀點和研究方法。廣電史要求考生熟悉中外廣播電視發展沿革的基本過程與重點階段,熟練掌握各個時期的主要廣播機構、著名人物、重大事件及現象,并能運用歷史視角對其進行判斷、分析和評價,能夠在中外廣播電視發展的對比參照中找到廣播電視的發展規律,并能運用歷史經驗對當前廣播電視的發展狀態與具體現象進行判斷分析。廣電理論側重考核廣電傳播理論的掌握和運用能力,要求考生掌握國內外廣電傳播現象和本質、基礎理論和觀點以及運用理論分析和解決廣電傳播問題的能力。
815新聞實務
考試內容:《新聞實務》初試科目要求考生比較系統地掌握有關新聞業務的基礎知識、基本原理及具體要求,具有良好的分析和判斷能力,能夠運用所學知識進行具體的業務實踐。
本科目共分兩個部分:第一部分為公共部分,共80分,所有考生必答;第二部分為分專業(方向)指定選作部分,共70分,考生根據報考專業(方向)選擇題目答題。
公共部分:主要內容包括新聞采訪、新聞寫作、新聞編輯、新聞評論的基礎知識、基本原理和具體要求。
指定選作一(新聞學、輿論學、編輯出版學專業):
要求考生熟練掌握新聞報道業務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及具體要求,并具有綜合運用所學知識進行報紙、廣播、電視、網絡等具體新聞業務實踐的能力。
指定選作二(國際新聞學專業):
國際新聞學包括三大板塊內容:國際新聞理論、國際新聞史,國際新聞業務。國際新聞理論主要是研究其本體論的問題,國際新聞史則是從縱向的歷史發展中探討國際新聞的發展階段及規律性的特征。國際新聞業務考察國際新聞采訪、寫作、編輯、評論的綜合實際應用能力。
指定選作三(廣播電視學專業
考試要求考生掌握新聞傳播的系統理論知識;了解廣播電視媒介特色;關注全媒體時代的前沿動態、理念、趨向;注重實際業務的應用能力。
①《新聞理論》雷躍捷 北京廣播學院
②《鄧小平新聞宣傳理論研究》雷躍捷北京廣播學院
③《中國新聞事業史教程》哈艷秋 中國廣播電視
④ 《新聞理論教程》何梓華 高等教育
⑤《廣播電視詞典》趙玉明 北京廣播學院
⑥《外國新聞史教程》李磊 中國廣播電視
⑦《媒介批評》雷躍捷 北京大學
⑧《文史要覽》王振業 中國傳媒大學
考試大綱:
712新聞傳播史論
考試內容:初試科目《新聞傳播史論》的考核內容主要包括新聞史、新聞理論、廣播電視史論、新媒體概論和傳播學概論等五個知識領域。
新聞史考核內容包括中國新聞史、外國新聞史。要求考生熟悉中國新聞事業發展的整體脈絡,熟練掌握各個時期的主要新聞媒體及其他新聞機構、著名新聞工作者、重大新聞活動與新聞現象的歷史概況,能對其進行客觀、理性地分析與評價,并能從歷史觀照現實,運用歷史經驗解決現實新聞工作中的問題。外國新聞史是通過對世界各國不同新聞傳播事業產生與發展歷史的考察,探索新聞傳播事業發展的普遍規律與特殊道路,并進而建立一個反觀、思考、研討中國當代新聞事業建設的外在參考系統。通過對外國新聞傳播史基本內容的學習,能夠提升專業素質,開闊專業視野,參考與借鑒中外新聞事業發展的優秀經驗,達成“古為今用、洋為中用”的學習目的。
新聞理論是大學本科新聞傳播學專業的一門重要基礎理論課;它綜合運用歸納、演繹等邏輯方法,對大量的材料進行科學的抽象和概括,形成基本的概念并建立起一定的理論體系,反映新聞現象的深層本質和新聞活動的一般規律。《新聞理論》課程的主要內容包括三大板塊:本體論部分重點闡述新聞學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以及新聞傳播的基本規律;認識論部分重點以馬克思主義新聞觀為指導闡述新聞事業的產生發展、性質功能以及新聞自由調控;方法論部分著重闡述社會主義新聞工作的基本原則和基本要求。要求考生熟練掌握新聞學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及研究方法,并具有綜合運用所學理論知識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廣播電視史論考核內容包括廣播電視發展歷史、主要理論觀點和研究方法。廣電史要求考生熟悉中外廣播電視發展沿革的基本過程與重點階段,熟練掌握各個時期的主要廣播機構、著名人物、重大事件及現象,并能運用歷史視角對其進行判斷、分析和評價,能夠在中外廣播電視發展的對比參照中找到廣播電視的發展規律,并能運用歷史經驗對當前廣播電視的發展狀態與具體現象進行判斷分析。廣電理論側重考核廣電傳播理論的掌握和運用能力,要求考生掌握國內外廣電傳播現象和本質、基礎理論和觀點以及運用理論分析和解決廣電傳播問題的能力。
815新聞實務
考試內容:《新聞實務》初試科目要求考生比較系統地掌握有關新聞業務的基礎知識、基本原理及具體要求,具有良好的分析和判斷能力,能夠運用所學知識進行具體的業務實踐。
本科目共分兩個部分:第一部分為公共部分,共80分,所有考生必答;第二部分為分專業(方向)指定選作部分,共70分,考生根據報考專業(方向)選擇題目答題。
公共部分:主要內容包括新聞采訪、新聞寫作、新聞編輯、新聞評論的基礎知識、基本原理和具體要求。
指定選作一(新聞學、輿論學、編輯出版學專業):
要求考生熟練掌握新聞報道業務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及具體要求,并具有綜合運用所學知識進行報紙、廣播、電視、網絡等具體新聞業務實踐的能力。
指定選作二(國際新聞學專業):
國際新聞學包括三大板塊內容:國際新聞理論、國際新聞史,國際新聞業務。國際新聞理論主要是研究其本體論的問題,國際新聞史則是從縱向的歷史發展中探討國際新聞的發展階段及規律性的特征。國際新聞業務考察國際新聞采訪、寫作、編輯、評論的綜合實際應用能力。
指定選作三(廣播電視學專業
考試要求考生掌握新聞傳播的系統理論知識;了解廣播電視媒介特色;關注全媒體時代的前沿動態、理念、趨向;注重實際業務的應用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