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研究領域: 在農業(yè)科學研究上,一直致力于蔬菜學、植物遺傳育種與生物技術方面的研究。1990年以來已主持擔當了“阻止甘藍自花花粉萌發(fā)的蛋白質磷酸化作用(39970516)”、“利用S位點多態(tài)分析塊莖鑒定甘藍育種系(39740034)”、“快速測定甘藍自交哺親和性的新方法研究(39100055)”等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5項、高校博士基金項目2項、國家863高技術項目子課題1項、教育部重點科技項目一項,以及省(市)級項目若干。已出版《生物工程學》等專著2部、主編全國規(guī)劃教材1本、參編多本;在國內外學術刊物發(fā)表論64篇,其中一級學報上發(fā)表文20余篇,多篇論文獲獎。 代表性成果包括:明確了甘藍柱頭阻止花粉萌發(fā)的蛋白質磷酸化作用,分離獲得了自交引起發(fā)生的磷酸化蛋白質底物,;建立了利用生物化學和分子生物學標記快速測定孢子體型自交不親和性的新方法,并成功利用S位點的多態(tài)性快速鑒定甘藍類作物的育種系和F1雜種;分離并克隆分析了甘藍自交不親和信號傳導中與SRK結合的基因THL1;建立了皺葉甘藍、甘藍CMS系原生質體及其融合體的培養(yǎng)和植株再生體系,并獲得胞質雜種;還主研選育出“西園2號、3號、4號、6號、8號”等系列優(yōu)質抗病豐產的甘藍F1雜種,在全國近20個省(市)種植推廣,取得重大效益。 目前主持和參研的項目包括:國家科技部(2003AA207120)八六三協作項目“主要蔬菜分子育種技術和新品種選育”、中國農科院蔬菜所(2001AA2411121-02)八六三協作項目“甘藍高效育種技術及優(yōu)質、高產、多抗、專用新品種選育”、國家自然科學基金(30270955)項目“甘藍S受體激酶底物蛋白編碼基因的分離與克隆”、國家教育部重點項目“人體類胰島素基因轉化甘藍的研究”、重慶市教委(11813) 應用基礎項目“人體類胰島素基因轉化甘藍的研究”、重慶市科委(2001-6870)應用基礎項目“S受體激酶底物蛋白的分離測序和探針制備”、重慶市科委(2003-7914) 應用基礎項目“甘藍S基因的染色體定位研究”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