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大學 - 話題

    微生物學專業培養方案
    查看(968) 回復(0)
    ruier123
    • 積分:12839
    • 注冊于:2014-05-29
    發表于 2015-12-21 11:49
    樓主

    西南大學

    碩士研究生培養方案




      

    一級學科名稱

      
      生物學
      
      




      
      微生物學
      
      




      
      071005
      





    一、學科(專業)主要研究方向

      

    序號

      
      

    研究方向名稱

      
      

    主要研究內容、特色與意義

      
      

    研究生導師

      

    (博導注明)

      
      

    1

      
      微生物基因工程
      
      利用一定的技術將目標基因導入微生物中,研究其對重組菌株性狀的影響。利用該方法可以進行基因功能分析及獲得所需性狀的重組菌株。
      
      


      
      

    2

      
      農用抗生素及生防微生物
      
      研究微生物次生代謝產物對農業生產影響,生防微生物的基礎研究及開發。為農業生產提供更為安全、可靠的生物農藥,并減少對環境的污染。
      
      


      
      

    3

      
      藥物微生物功能基因組學與新型藥物篩選
      
      圍繞藥用微生物的功能基因組研究,篩選藥物作用靶標,構建新的化合物庫,開展藥物相關的研究與開發。
      
      


      
      

    4

      
      微生物與植物營養
      
      研究菌根與菌劑、根際微生物、微生物與植物營養的關系。
      
      


      
      

    5

      
      微生物分子生化與次生代謝
      
      主要研究微生物參與不同生物化學及次生代謝途徑的基因簇,通過對這些基因的克隆分析,確定關鍵基因,進而提高整套基因共同作用產物的生物學效能。
      
      


      
      

    6

      
      食品微生物
      
      研究與食品有關的微生物的生物學特性,利用有益微生物發酵生產食品,對有害微生物進行控制,保證食品的安全性,保障人民健康。
      
      


      
      

    7

      
      微生物基因組學
      
      主要采用功能基因組學的研究方法,對人類健康、工農業等具有重要影響的微生物進行整體性研究,獲得對這類微生物全景式認識。
      
      


      
      

    8

      
      動物微生物學
      
      主要開展動物微生物的分離鑒定和生物學特性、功能基因的克隆與工程菌株的構建、微生物酶制劑、微生態制劑、微生物源抗菌抗病毒活性物質等研究,為飼料工業和動物安全生產提供優良菌株和微生物源制劑。
      
      


      
      

    9

      
      藥物微生物功能基因組學與新型藥物篩選
      
      圍繞藥用微生物的功能基因組研究,篩選藥物作用靶標,構建新的化合物庫,開展藥物相關的研究與開發。
      
      


      



    二、培養目標與學制及應修學分

      培養目標(本表可不填政治標準):
      

      掌握本學科堅實的基礎理論、系統的專門知識和相應的技能方法,掌握一門外國語和能熟練使用計算機,具有從事科研、教學和管理工作的能力。
      身心健康。
      

      

      
      學制:全日制學術型碩士生2~5年,基本學習年限為3年。
      應修學分:   33學分(各學科自定)
      其中
    必修:23
    學分(含必修環節4學分)
      選修不低于:10
    學分
      


    三、課程設置(包括主文獻研讀、學術活動等必修環節)

      

    類型

      
      

    課程編號

      
      

    課程名稱(含中英文)

      
      

    開課學期

      
      

    學時

      
      

    學分

      
      

    任課

      

    教師

      
      

    考核

      

    方式

      
      

    備 注

      
      必修課
      
      公共課
      
      

    11000001001

      
      第一外國語
      
      

    1

      
      

    90

      
      

    3

      
      外國語學院
      
      考試
      
      

      
      

    11000002002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與實踐研究
      
      

    1

      
      

    36

      
      

    2

      
      馬克思主義學院
      
      考試
      
      

      
      

    11000002003

      
      自然辯證法概論
      
      

    1

      
      

    18

      
      

    1

      
      馬克思主義學院
      
      考試
      
      

      
      平臺課
      
      

    11071005011

      
      高級微生物學
      
      

    1

      
      

    60

      
      

    3

      
      周澤揚等
      
      

    考試

      
      

      
      專業課
      
      

    11071005020

      
      中外主文獻研讀
      
      

    2

      
      

    36

      
      

    2

      
      導師組
      
      

    考試

      
      

      
      

    11071005021

      
      微生物研究進展
      
      

    2

      
      

    60

      
      

    3

      
      周澤揚等
      
      

    考試

      
      

      
      

    11071010022

      
      分子生物學
      
      

    1

      
      

    54

      
      

    3

      
      羅小英,柴友榮,劉堰等
      
      

    考試

      
      

      
      

    11071005023

      
      研究生班討論
      
      

    2

      
      

    40

      
      

    2

      
      導師組
      
      

    考試

      
      

      
      

      

      

      
      

    11071005065

      
      基因表達技術
      
      

    1

      
      

    40

      
      

    2

      
      范艷華
      
      

    考查

      
      

      
      

    11090102055

      
      高級生物化學
      
      

    1

      
      

    54

      
      

    3

      
      李關榮等
      
      

    考查

      
      

      
      

    11090102011

      
      分子遺傳學
      
      

    1

      
      

    36

      
      

    2

      
      何鳳華,謝建平等
      
      

    考查

      
      

      
      

    11071005053

      
      菌根生物學
      
      

    1

      
      

    40

      
      

    2

      
      黃建國
      
      

    考查

      
      

      
      

    11071005054

      
      動物病原微生物
      
      

    2

      
      

    40

      
      

    2

      
      彭遠義
      
      

    考查

      
      

      
      

    11083200011

      
      食品微生物學進展
      
      

    1

      
      

    60

      
      

    3

      
      杜小兵
      
      

    考查

      
      

      
      

    11071005056

      
      微生物分類學
      
      

    2

      
      

    40

      
      

    2

      
      黃建國等
      
      

    考查

      
      

      
      

    11071009021

      
      細胞生物學
      
      

    1

      
      

    36

      
      

    2

      
      李名揚等
      
      

    考查

      
      

      
      

    11071005058

      
      食品微生物學與酶工程
      
      

    2

      
      

    40

      
      

    2

      
      賀稚非
      
      

    考查

      
      

      
      

    11071005059

      
      土壤與環境微生物學
      
      

    2

      
      

    40

      
      

    2

      
      張磊
      
      

    考查

      
      

      
      

    11071005060

      
      生物防治微生物學
      
      

    1

      
      

    40

      
      

    2

      
      裴炎等
      
      

    考查

      
      

      
      

    11071005061

      
      分子生物學實驗原理與技術
      
      

    1

      
      

    40

      
      

    2

      
      裴炎等
      
      

    考查

      
      

      
      

    11071005062

      
      現代微生物學研究技術
      
      

    2

      
      

    40

      
      

    2

      
      導師組
      
      

    考查

      
      

      
      

    11100705021

      
      微生物藥物學
      
      

    1

      
      

    36

      
      

    2

      
      謝建平
      
      

    考查

      
      

      
      

    11071005064

      
      微生物遺傳學
      
      

    1

      
      

    40

      
      

    2

      
      廖宇靜
      
      

    考查

      
      

      
      

    11000000040

      
      計算機應用基礎
      
      

    2

      
      

    60

      
      

    2

      
      研究生院
      
      

    考查

      
      

      
      

    其它必修環節

      
      開題報告
      
      

    3

      
      


      
      不計學分,完清審核簽字手續,向培養單位提交開題報告一份
      
      學術活動:參加學術報告、前沿講座、學術研討等(至少5
      
      


      
      


      
      

    2

      
      提交學術報告手冊,導師簽字,培養單位核查
      
      實踐活動:社會、教學和科研實踐活動(三選一)
      
      


      
      


      
      

    2

      
      導師審查簽字后向培養單位提交實踐報告一份或發表高水平論文的復印件
      
      中期考核及論文進展檢查
      
      

    4

      
      


      
      不計學分,完清審核簽字手續,向培養單位提交相關材料各一份
      
      

    同等學力補修課程

      
      

      
      基礎生物化學
      
      

    1

      
      

    40

      
      不計學分
      
      

      
      基礎微生物學
      
      

    1

      
      

    40

      
      不計學分
      
      

      
      細胞生物學
      
      

    1

      
      

    40

      
      不計學分
      
      

      
      

      
      


      
      


      
      不計學分
      
      

      
      

      
      


      
      


      
      不計學分
      

    注:1.平臺課是指涵蓋本一級學科下所有二級學科或相近二級學科群共有的基礎性課程,可根據實際情況開設。
    2.按一級學科制定培養方案者應在專業必修課備注欄內標明所屬二級學科。
    3.必修環節在研究生畢業前必須完成,構成答辯的必備條件。


    四、培養方式與方法

      培養流程與要求,檢查與考核,質量監督等措施:
      碩士生采取課程學習與論文并重的原則,用于學位論文研究時間不得少于1年。
      1.制定培養計劃
      第一學期內在導師或導師組的指導下制定“碩士生個人培養計劃”一式兩份,一份由研究生自己保存,一份報所在培養單位備案。
      2.主文獻研讀
      在開題報告前認真研讀本學科專業主文獻,填寫主文獻閱讀報告記錄,提交導師審核。
      3.開題報告
      開題報告是學位論文研究的一個重要環節。碩士生學位論文開題時間放在第三學期或第四學期初,可與中期考核同時進行。培養單位根據研究生選題情況,按二級學科成立若干開題報告審查小組。審查小組由具有研究生培養經驗、副高以上職稱的專家3-5人組成,對論文選題的可行性進行論證,分析難點,明確方向,以保證學位論文按時完成并達到預期結果。
      4.學術活動
      碩士生應積極參加各種學術活動,如學術報告、前沿講座、學術研討等,在學習期間(一般在中期考核前)須參加學術活動不得少于5次。應填寫“研究生參加學術活動記錄冊”,提交導師審查。
      5.實踐活動
      實踐活動包括教學實踐、社會實踐和科研實踐,碩士研究生可任選其中一項實踐。在完成實踐活動后應提交實踐報告一份或發表高水平論文的復印件,提交導師審查簽字。
      6.中期考核
      根據本單位研究生規模和學科點現狀,按照學校研究生中期考核實施辦法提出本單位研究生中期考核工作的具體時間和辦法,中期考核一般安排在第四學期初進行。
      A、考核在培養單位統一組織領導下,由各專業負責實施,組成包括培養單位(學科)負責人、導師代表、班主任等在內的若干考核小組(每組成員3-5人)進行考核,同時較廣泛地聽取其他教師的意見。
      B、業務方面主要考核研究生課程學習是否達到規定要求,通過課程學習反映出來的科研及思維能力;政治、思想、品德方面的考核由院學生工作組會同有關人員進行。
      C、填寫“西南大學研究生中期考核自我評估表”,對被考核研究生作出結論性意見。
      D、經過中期考核的碩士研究生,按考核結果分3種流向:
      a)
    碩-博連讀:具體要求見學校相關文件規定。
      b)
    進入碩士論文階段:學習成績良好,具有一定研究工作能力(以論文為主要參照),可進入碩士論文階段,繼續完成碩士學業。
      c)
    中止學業:個別成績較差,明顯表現出缺乏科研能力,或因其他原因不宜繼續攻讀學位者,要求限期改正,限期未改正者中止其學業,按學籍管理的有關規定,發給相應證書。
      7.學位論文中期進展及檢查(列出時間、具體組織形式等)
      中期考核在入學后第四學期初進行。具體考核方式按照《西南大學研究生中期考核實施辦法》(西!2006357號執行)。具體考核方式如下:
      1、中期考核主要由“西南大學研究生院綜合管理信息系統(MIS)”自動進行。凡課程學習及必修環節符合相應學科專業培養方案要求且在  MIS內提交完畢相關培養信息后, MIS將自動計算其考核綜合平均成績,綜合平均成績等級顯示為A(優秀,成績績點為5)、B(良,成績績點為4)、C(合格,成績績點為3)、D(不合格,成績績點為3以下)。
      綜合平均成績是根據學生相對成績績點和學分計算的,綜合平均成績C=3.0(含3.0)以上的為合格,此時中期考核狀態顯示為
    “通過”;綜合平均成績在3.0以下的為不合格,此時中期考核狀態顯示為
    “未通過”。
      2、
    學院、所、中心也可采取考核小組考核與MIS自動考核相結合的方式,考核小組主要就學生思想品德、科研能力及學位論文進展情況進行考核。
      3、
    考核小組由所在院(所、
    中心)負責研究生培養的領導、學科帶頭人、指導教師代表和研究生班主任等組成,主管研究生培養的領導或學科帶頭人任組長。考核小組至少由5人組成。
      4、
    考核合格者繼續學習;不合格者要限期予以改正,限期未改正者予以陶汰。
      

      論文進展檢查在入學后第四學期末進行,由本學科和相關學科的5名教授組成檢查委員會,對碩士生進行論文進展檢查。檢查碩士生的研究工作進度和質量,對工作中存在的問題予以糾正。
      

      


    五、科研能力與水平及畢業與畢業論文的基本要求

      科研能力與水平的基本要求(列出可證明其科研能力與水平的檢驗標志):
      

      研究生應在導師的指導下參加導師的課題研究,承擔一定的科研任務,培養獨立開展科學研究的能力;能熟練的查閱專業文獻資料,并進行歸納總結。掌握本學科某一方向的發展趨勢,能應用常規的實驗方法進行實驗工作。完成論文期間,需要進行開題報告和中期考核,并參加相應的學術討論。
      
      畢業與畢業論文的基本要求(包括畢業條件、畢業論文等方面的要求):
      畢業條件:
      在學校規定年限內,按培養方案的規定完成課程學習、學分要求和必修環節,成績合格,完成畢業論文并通過答辯,經審查合格者,準予畢業。
      碩士研究生確因學業優秀,經本人申請,指導教師和所在培養單位同意,報研究生院批準,可以申請提前畢業,但在校時間不得少于二年。凡申請提前畢業者,應當達到以下基本條件:
      1.中期考核結論為優秀或在校期間被評為優秀研究生;
      2.人文社會學科類在申請畢業答辯前公開發表屬于畢業論文研究組成部分的2篇A類學術論文,自然科學類在申請畢業答辯前公開發表屬于畢業論文研究組成部分的2篇A1學術論文。學術論文界定標準以學校最新發文公布為準。
      畢業論文基本要求:
      畢業論文應是一篇系統的、完整的、規范的學術論文,具體要求如下:
      1、
    選題有學術和社會意義;
      2、
    能反映出作者掌握了堅實的基礎理論和系統的專門知識;
      3、
    了解與論文相關的前沿研究動態;
      4、
    研究主題明確、問題集中、論證嚴密可靠、有明顯的專業特色、有新見解。
      答辯要求:
      1.必須進行畢業論文學術不端行為檢測;
      2.聘請2名具有副教授以上或相當職稱的專家評閱;
      3.畢業答辯由5位及以上(單數)同行專家組成;
      4.答辯程序與學位論文答辯程序要求一致;
      5.論文編寫格式、排版要求等與學位論文相關要求一致。
      通過畢業論文答辯并向研究生院提交答辯材料(碩士研究生畢業論文2本、碩士研究生畢業申請書2份,論文評閱書各1份),經審核合格者準予畢業。
      僅獲得畢業證者,可在畢業后1年內申請學位論文答辯,逾期學校不再受理學位申請。
      




    六、學位論文的基本要求

      (包括學術水平、創造性成果及工作量等方面的要求):
      資格要求:
      學術成果按照學校學位委員會有關規定執行。成果無侵犯他人著作權行為,沒有發表有嚴重科學性錯誤的文章、著作和嚴重歪曲原作的譯作。
      內容要求:
      對所研究的課題有新見解或新成果,對本學科發展或經濟建設、社會進步有一定意義;必須是一篇系統完整的、有創造性的學術論文;一般不應少于3萬字;應在導師指導下由碩士研究生本人獨立完成。
      技術規范要求:
      自己的研究結果與他人的觀點、材料、數據等不相混淆,引用他人的觀點、材料、數據等注明來源;獨立完成論文,在準備和撰寫過程中接受導師指導、采納專家建議、獲得他人幫助等應實事求是地表示感謝,但不能把未對論文提供幫助的名人等列入致謝之列;涉及到的背景知識、引用的資料和數據準確無誤,所用概念、術語、符號、公式等符合學術規范,沒有嚴重錯誤或使用嚴重錯譯的譯文;對問題的論述完整、系統、邏輯嚴密,關鍵詞得當;語言精練,語句符合現代漢語規范,錯別字、標點符號錯誤、外文拼寫錯誤、筆誤和校對錯誤等總計不超過論文的萬分之三(按排版篇幅計)。
      按學校要求,在《學位論文原創性聲明》和《學位論文版權協議書》上簽名,并附在學位論文首頁。
      具體格式按照《西南大學博士研究生、碩士研究生學位論文撰寫及打印要求》執行。
      






    七、主文獻研讀課程書目(列出本學科專業的必讀文獻,不夠可另附頁)
      

      

      
      

    著作或期刊的名稱

      
      

    作者、出版單位及年月

      
      

    1

      
      Molecular structure of nucleic acids; a structure for  deoxyribose nucleic acid
      
      Watson, J. D.
      Crick, F. H. Nature,  1953,171(4356),737-738
      
      

    2

      
      Gene recombination in Escherichia coli
      
      Lederberg, J. Tatum, E. L.,Nature,  1946,158(4016),558
      
      

    3

      
      The centenary of the one-gene one-enzyme hypothesis.
      
      Hickman, M., and J. Cairns, Genetics,  2003,163:  839–841.
      
      

    4

      
      The gene (H. J. Muller 1947).
      
      Lederberg, J., Genetics, 1991129: 313–316.
      
      

    5

      
      RNA Dynamics in Aging Bacterial Spores
      
      Einat Segev, Yoav Smith, Sigal  Ben-YehudaSee, Cell, 2011,148(1): 139-149
      
      

    6

      
      DNA Polymerases Discovery, Characterization and Functions  in Cellular DNA Transactions
      

      
      Ulrich Hübscher (University of  Zurich, Switzerland)
       Silvio Spadari (Institute of Molecular  Genetics IGM-CNR, Italy) By (author): Giuseppe Villani (CNRS-UniversitéPaul  Sabatier, Toulouse, France) By (author): Giovanni Maga (Institute of  Molecular Genetics IGM-CNR, Italy), 340pp     Apr 2010
      
      

    7

      
      Microbiology: A Centenary Perspective
      
      ASM Press, 1999-604
      
      

    8

      
      Pioneers Of Microbiology And The Nobel Prize
      
      Ulf Lagerkvist (Gothenburg  University, Sweden), 188pp    Jun 2003
      

      

      
      

    9

      
      Microbiology Fifth Edition
      
      Lansing M. Prescott, et al.,  2002
      
      

    10

      
      The Other End of the Microscope: the Bacteria Tell Their  Own Story
      
      Elmer Koneman,May  14 2002,218
      
      

    11

      
      Outbreak: Cases in Real-World Microbiology
      
      Rodney P. Anderson, Ohio Northern University,May  2006,336
      
      

    12

      
      微生物生物學
      
      M.T馬迪根等主編, 2001年出版
      

    回復話題
    上傳/修改頭像

    北京在中國地圖的東南西北哪個方向?(答案為一個字)

    考研論壇提示:
    1、請勿發布個人聯系方式或詢問他人聯系方式,包括QQ和手機等。
    2、未經允許不得發布任何資料出售、招生中介等廣告信息。
    3、如果發布了涉及以上內容的話題或跟帖,您在考研網的注冊賬戶可能被禁用。

    網站介紹 | 關于我們 | 聯系方式 | 廣告業務 | 幫助信息
    ©1998-2015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考研網-聯系地址:上海市郵政信箱088-014號 郵編:200092 Tel & Fax:021 - 5589 1949 滬ICP備12018245號

    亚洲人成无码网WWW| 精品三级AV无码一区| 久久久久亚洲av无码专区导航| 超清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电影中文字幕| 亚洲AV日韩AV高潮无码专区| 中文字幕乱码一区二区免费| 中文字幕乱码无码人妻系列蜜桃| av大片在线无码免费| 中文字幕1级在线| 精品国产毛片一区二区无码| 日韩区欧美区中文字幕| HEYZO无码综合国产精品227| 欧美日韩中文国产va另类电影| 国产激情无码一区二区app| 中文字幕一二三区| 久久久精品人妻无码专区不卡| 无码区日韩特区永久免费系列|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 日韩亚洲变态另类中文| 亚洲Av无码精品色午夜| 中文无码vs无码人妻| 久久人妻少妇嫩草AV无码专区 | 男人的天堂无码动漫AV| 最好看最新的中文字幕免费| 精品久久久久久无码中文字幕 | 日韩中文字幕免费视频| 办公室丝袜激情无码播放| 免费无码又爽又刺激网站直播| 久久中文字幕精品| 久久国产亚洲精品无码| 国产AV无码专区亚洲AV漫画 | 中文无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中文网丁香综合网| 最好的中文字幕视频2019| 日韩国产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无码日韩精品第一页| 国产精品无码无卡在线播放| 性无码免费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最近新中文字幕大全高清| 亚洲人成人无码网www国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