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uier123
|
西南大學 碩士研究生培養方案
一級學科名稱 | 農業資源與環境 | 專
業
名
稱 | 植物營養學 | 專
業
代
碼 | 090302 |
西南大學研究生院制表 填表日期:2006年7月11日 修訂日期:2012年5月20日
一、學科(專業)主要研究方向
序號 | 研究方向名稱 | 主要研究內容、特色與意義 | 研究生導師 | 1 | 植物營養與環境
| 植物營養機理,施肥與環境保護,農業廢棄物無害化處理與資源化利用,肥料與水資源利用,對農業的可持續發展和環境保護有重要意義。
| 黃建國(博導)
袁
玲(博導)
郭
濤
習向銀
劉
峰
秦
松
| 2 | 養分循環與環境
| 研究土壤-植物養分循環與環境質量、農田養分資源之利用、土壤養分之供應、作物養分之需要,肥料養分之施用,建立我國區域養分循環與環境評價系統。
| 石孝均(博導)
周鑫斌
郭
濤
| 3 | 植物營養資源利用
| 主要內容包括氮磷鉀肥及微肥對水稻、小麥等農作物以及萵筍、油菜等經濟作物的營養效應,新型肥料的研制和開發等;對提高作物產量和品質具有重要意義。
| 王正銀(博導)
徐衛紅
習向銀
| 4 | 農業資源信息管理
| 采用3S技術和計算機網絡技術,及時準確檢測農業資源動態,從而建立相應類型的農業資源信息管理系統,更加高效地為農業宏觀決策和科研部門服務,為生產和市場提供時效信息。
| 黃云
劉峰
|
二、培養目標與學制及應修學分
培養目標:
培養為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德、智、體全面發展的植物營養學的高級專業人才。具體要求:
1、掌握馬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和鄧小平理論的基本原理,堅持四項基本原則,熱愛祖國、獻身農業、遵紀守法、品德優良、積極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
2、了解我國農業和農業科學的特點,系統掌握植物營養的基礎理論和專業技術;熟悉本專業的國內外研究動態和發展方向;能運用一門外國語,熟練閱讀外文專業書刊文獻,熟悉計算機應用技術;具有從事本學科專業的科研、教學、管理工作的能力。
3、身體健康。
| 學制:2~5年,基本學習年限為3年。
應修學分: 32學分
其中
必修24 學分(含必修環節4學分)
選修不少于8
學分
|
三、課程設置(包括主文獻研讀、學術活動等必修環節)
類型 | 課程編號 | 課程名稱(含中英文) | 開課學期 | 學時 | 學分 | 任課 教師 | 考核 方式 | 備 注 | 必修課
| 公共課
| 11000001001 | 第一外國語
| 1 | 90 | 3 | 外國語學院
| 考試
|
| 11000002002 |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與實踐研究
| 1 | 36 | 2 | 馬克思主義學院
| 考試
|
| 11000002003 | 自然辯證法概論
| 1 | 18 | 1 | 馬克思主義學院
| 考試
|
| 平臺課
| 11090300011 | 農業資源與環境
| 1 | 54 | 3 | 導師組
| 考試
| 全英語授課
| 專業課
| 11090302011 | 植物的土壤營養
| 1 | 54 | 3 | 石孝均
| 考試
|
| 11090302012 | 高級植物營養學
| 1 | 54 | 3 | 袁玲
| 考試
|
| 11090101011 | 高級植物生理學
| 1 | 54 | 3 | 王三根
| 考試
|
| 11090302025 | 植物營養學中外主文獻研讀
| 2 | 36 | 2 | 王正銀、黃云、周鑫斌
| 考查
|
| 選 修 課 | 11090302051 | 植物營養診斷技術
| 2 | 36 | 2 | 徐衛紅
| 考試
|
| 11090302052 | 養分資源管理
| 2 | 36 | 2 | 石孝均
| 考查
|
| 11090302054 | 植物營養研究方法
| 2 | 36 | 2 | 習向銀、袁玲
| 考試
|
| 11090302055 | 農業資源利用
| 2 | 36 | 2 | 黃云
| 考查
|
| 11090302056 | 植物營養與農產品安全
| 2 | 36 | 2 | 徐衛紅
| 考試
|
| 11090302057 | 農業土壤微生物學
| 2 | 36 | 2 | 黃建國
| 考試
|
| 11090301055 | 現代農業分析技術
| 2 | 36 | 2 | 楊劍虹
| 考查
|
| 其它必修環節 | 開題報告
| 3 |
| 不計學分,完清審核簽字手續,向培養單位提交開題報告一份
| 學術活動:參加學術報告、前沿講座、學術研討等(至少5次)
|
|
| 2 | 提交學術報告手冊,導師簽字,培養單位核查
| 實踐活動:社會、教學和科研實踐活動(三選一)
|
|
| 2 | 導師審查簽字后向培養單位提交實踐報告一份或發表高水平論文的復印件
| 中期考核及論文進展檢查
| 4 |
| 不計學分,完清審核簽字手續,向培養單位提交相關材料各一份
| 同等學力補修課程 |
| 植物營養學
| 1 |
| 不計學分
|
| 土壤及土壤地理學
| 1 |
| 不計學分
|
| 農業資源利用與管理
| 1 |
| 不計學分
|
| 試驗設計與統計分析
| 1 |
| 不計學分
|
| 作物營養與施肥
| 1 |
| 不計學分
| 注:1 .平臺課是指涵蓋本一級學科下所有二級學科或相近二級學科群共有的基礎性課程,可根據實際情況開設。
2 .按一級學科制定培養方案者應在專業必修課備注欄內標明所屬二級學科。
3 .必修環節在研究生畢業前必須完成,構成答辯的必備條件
四、培養方式與方法
包括培養流程與要求,檢查與考核,質量監督等措施
碩士生采取課程學習與論文并重的原則,用于學位論文研究時間不得少于1年。
1.制定培養計劃
第一學期內在導師或導師組的指導下制定“碩士生個人培養計劃”一式兩份,一份由研究生自己保存,一份報所在培養單位備案。
2.主文獻研讀
在開題報告前認真研讀本學科專業主文獻,填寫主文獻閱讀報告記錄,提交導師審核。
3.開題報告
開題報告是學位論文研究的一個重要環節。碩士生學位論文開題時間放在第三學期或第四學期初,可與中期考核同時進行。培養單位根據研究生選題情況,按二級學科成立若干開題報告審查小組。審查小組由具有研究生培養經驗、副高以上職稱的專家3-5人組成,對論文選題的可行性進行論證,分析難點,明確方向,以保證學位論文按時完成并達到預期結果。
4.學術活動
碩士生應積極參加各種學術活動,如學術報告、前沿講座、學術研討等,在學習期間(一般在中期考核前)須參加學術活動不得少于5次。應填寫“研究生參加學術活動記錄冊”,提交導師審查。
5.實踐活動
實踐活動包括教學實踐、社會實踐和科研實踐,碩士研究生可任選其中一項實踐。在完成實踐活動后應提交實踐報告一份或發表高水平論文的復印件,提交導師審查簽字。
6.中期考核
根據本單位研究生規模和學科點現狀,按照學校研究生中期考核實施辦法提出本單位研究生中期考核工作的具體時間和辦法,中期考核一般安排在第四學期初進行。
A、考核在培養單位統一組織領導下,由各專業負責實施,組成包括培養單位(學科)負責人、導師代表、班主任等在內的若干考核小組(每組成員3-5人)進行考核,同時較廣泛地聽取其他教師的意見。
B、業務方面主要考核研究生課程學習是否達到規定要求,通過課程學習反映出來的科研及思維能力;政治、思想、品德方面的考核由院學生工作組會同有關人員進行。
C、填寫“西南大學研究生中期考核自我評估表”,對被考核研究生作出結論性意見。
D、經過中期考核的碩士研究生,按考核結果分3種流向:
a)
碩-博連讀:具體要求見學校相關文件規定。
b)
進入碩士論文階段:學習成績良好,具有一定研究工作能力(以論文為主要參照),可進入碩士論文階段,繼續完成碩士學業。
c)
中止學業:個別成績較差,明顯表現出缺乏科研能力,或因其他原因不宜繼續攻讀學位者,要求限期改正,限期未改正者中止其學業,按學籍管理的有關規定,發給相應證書。
7.學位論文中期進展及檢查(列出時間、具體組織形式等)
檢查時間:第4學期
組織形式:研究生作自述報告(已完成部分、未完成部分、存在問題、下一步打算等);指導小組質詢。
| 五、科研能力與水平及學位論文的基本要求
科研能力與水平的基本要求:(列出可證明其科研能力與水平的檢驗標志)
在讀期間,以第一作者、西南大學資源環境學院為第一署名單位在中文核心期刊及以上級別刊物的正刊上發表與學位論文相關的學術論文至少1篇。
能夠熟練地檢索、閱讀本專業的中、外文文獻,應用本專業的相關研究方法從事科學研究,能獨立進行科研論文的寫作。
| 學位論文的基本要求:(包括學術水平、創造性成果及工作量等方面的要求)
資格要求:
學術成果按照學校學位委員會有關規定執行。成果無侵犯他人著作權行為,沒有發表有嚴重科學性錯誤的文章、著作和嚴重歪曲原作的譯作。
內容要求:
對所研究的課題有新見解或新成果,對本學科發展或經濟建設、社會進步有一定意義;必須是一篇系統完整的、有創造性的學術論文;一般不應少于3萬字;應在導師指導下由碩士研究生本人獨立完成;
技術規范要求:
自己的研究結果與他人的觀點、材料、數據等不相混淆,引用他人的觀點、材料、數據等注明來源;獨立完成論文,在準備和撰寫過程中接受導師指導、采納專家建議、獲得他人幫助等應實事求是地表示感謝,但不能把未對論文提供幫助的名人等列入致謝之列;涉及到的背景知識、引用的資料和數據準確無誤,所用概念、術語、符號、公式等符合學術規范,沒有嚴重錯誤或使用嚴重錯譯的譯文;對問題的論述完整、系統、邏輯嚴密,關鍵詞得當;語言精練,語句符合現代漢語規范,錯別字、標點符號錯誤、外文拼寫錯誤、筆誤和校對錯誤等總計不超過論文的萬分之三(按排版篇幅計)。
按學校要求,在《學位論文原創性聲明》和《學位論文版權協議書》上簽名,并附在學位論文首頁。
具體格式按照《西南大學博士碩士學位論文撰寫及打印要求》執行。
| 六、學位論文的基本要求
(包括學術水平、創造性成果及工作量等方面的要求):
資格要求:
學術成果按照學校學位委員會有關規定執行。成果無侵犯他人著作權行為,沒有發表有嚴重科學性錯誤的文章、著作和嚴重歪曲原作的譯作。
內容要求:
對所研究的課題有新見解或新成果,對本學科發展或經濟建設、社會進步有一定意義;必須是一篇系統完整的、有創造性的學術論文;一般不應少于3萬字;應在導師指導下由碩士研究生本人獨立完成。
技術規范要求:
自己的研究結果與他人的觀點、材料、數據等不相混淆,引用他人的觀點、材料、數據等注明來源;獨立完成論文,在準備和撰寫過程中接受導師指導、采納專家建議、獲得他人幫助等應實事求是地表示感謝,但不能把未對論文提供幫助的名人等列入致謝之列;涉及到的背景知識、引用的資料和數據準確無誤,所用概念、術語、符號、公式等符合學術規范,沒有嚴重錯誤或使用嚴重錯譯的譯文;對問題的論述完整、系統、邏輯嚴密,關鍵詞得當;語言精練,語句符合現代漢語規范,錯別字、標點符號錯誤、外文拼寫錯誤、筆誤和校對錯誤等總計不超過論文的萬分之三(按排版篇幅計)。
按學校要求,在《學位論文原創性聲明》和《學位論文版權協議書》上簽名,并附在學位論文首頁。
具體格式按照《西南大學博士研究生、碩士研究生學位論文撰寫及打印要求》執行。
|
七、主文獻研讀課程書目(列出本學科專業的必讀文獻,不夠可另附頁)
序 號 | 著作或期刊的名稱 | 作者、出版單位及年月 | 1 | 植物營養學
| 黃建國主編 中國林業出版社
| 2 | 植物營養原理
| 孫羲主編 農業出版社
| 3 | 植物營養研究法
| 毛達如 中國農業出版社
| 4 | 土壤學
| 黃昌勇主編 中國農業出版社
| 5 | 地質學
| 宋春主編 高等教育出版社
| 6 | 施肥原理與技術
| 中國農業出版社
| 7 | Journal of Plant Nutrition
| Taylor & Francis
| 8 | Plant and Soil
| Editor-in-Chief: H. Lambers
| 9 |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 中國科學出版社和荷蘭IOS出版社聯合發行
| 10 | 環境科學學報
| 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
| 11 | 中國農業科學
| 中國農業科學院
| 12 | 植物營養與肥料學報
| 中國植物營養與肥料學會
| 13 | 土壤學報
| 中國土壤學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