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交通大學 - 話題

    西南交大綜合實力及其提高
    查看(2943) 回復(1)
    蜀山劍俠
    • 積分:42
    • 注冊于:2010-08-02
    發表于 2010-08-03 18:42
    樓主
    一個學校綜合競爭力包栝環境競爭力、基礎競爭力和核心競爭力. 基礎競爭力包栝基本條件:即學校財力及校區設施基礎、教學科研的基礎設備及信息資源和教學科研的基礎管理及服務. 核心競爭力包栝學生素質、師資隊伍、科研能力和學科建設.這兩者是動態的,各個學校都在提高,而且提高的速度差異很大,因此不能單在自我比較中求樂,必需在橫向比較中找差距.力求加快綜合競爭力的提高速度才能做到跨越式發展.

    1 合理利用三個校區發揮我校的基礎實力

    1)學校財力及校區設施基礎:過去學校建校財力主要靠鐵道部撥款,現在主要靠貸款.我校來川三建新校,可以說一個比一個好,建好后的校區總面積、校舍總面積、人居及學習條件、校區環境、交通信息等各方面在全國堪稱一流.現在關鍵是如何合理應用,如果是優勢互補,合理利用.就能作到壯大學校提高水平,以較少的投入獲得最大效果. 如果是不合理規劃和利用,就會事倍功半,造成巨大浪費,延緩學校的發展.我想在目前財力情況下,更要節儉從事.● 我認為總校定位為校本部、研究院、研究生院和科技孵化園區,完全可以把總校研究生隨本科生的逐年轉移而增加到10000名,并改善居住和工作條件。絕不能又搬一次大家,而把本部變成以業余教育為主的基地。如真是把本部變成以業余教育為主的基地。那是最大的浪費,▲一是新址投資上的浪費, ▲二是舊址移作他用的浪費, ▲三是大型設備搬動的損失和大量的搬家費開支, ▲四是在正常的科研及研究生工作的傷筋動骨。●規劃容30000人的新校址可主要用作本科生和一些新興專業的研究生用.可發展新興學科科研基地和科技園. ●峨眉校區大力擴展旅游學院、中醫藥學院和成都新校址完全不同而又與峨眉校區環境優勢相結和的重點本科專業及研究生專業,停辦專科.這樣,利用這些校區資源很容易在不長的時間內達到46000人, 研究生與本科生的比例達到1/4-1/3.

    2)學校教學科研的基礎設備及信息資源: 學校教學科研的基礎設備在前兩次新建中有很大的更新,在加上211建設的投入,建立了眾多的基礎和專業試驗室, ●我校國家重點試驗室為高校的5個優秀國家重點試驗室并排位第1. ●在有關的專業領域內的試驗室也算得上是一流水平,但一部分試驗室利用率不高,所出科研成果不多.現在的問題是充分加強、改善和利用這些試驗室為學科的試驗研究中心或研究所,成為科學研究和培養研究生的創新基地.同時從學校財力和投資渠道也不容許重復建設和搬遷. ●但本科的教學試驗室和新興學科的科研和研究生培養基地還必需建,而且在高起點高標準的要求上興建. ●學校圖書館和網絡中心仍不必搬動可在新區高標準高水平重建.因此本部要穩,峨區要變,新區要新,共同發展.

    3)學校的管理基礎: ●從學校內部管理體制上我校機鉤龐大,職工人數與教輔人員特別是與教授的比例過大,與我校正教授人數與教職工人數之比為1/13.87,而同濟才干/7.92,比一般未合并的重點大學的要大得多,但很多教授反映辦事卻比其他高校難得多.因此應精減機構, 把更多的人放到教學科研第一線,同時提高辦事效率,變官為友,變管人為服務. ●科研及產業管理體制也急待改善,可以取消一些機構,成立一個科學及工程研究院, 搭建交叉學科的共同發展平臺. 形成有利于基礎研究的學術環境,積蘊原始性的創新突破,同時對重大領域、重點地區、重點行業的重要項目進行策劃、協調組織和集成管理.同時與研究生院聯合實施研究生培養與科研結合,與科科技園結合轉化科研成果,作到既出人才又出成果又發展生產力.

    蜀山劍俠
    • 積分:42
    • 注冊于:2010-08-02
    發表于 2010-08-03 18:43
    沙發
    2充分利用社會環境發揮環境優勢
    我校改屬教育部對提高辦學自主權和擴大服務面和學校全面發展是大有好處,我們地處西部和四川,有西部大開發的機遇和川渝成都大發的機遇.但在教育部的眾多名校中難以得到
    特殊的重點支持,在地區的服務上也未能全心投入,在鐵道方面雖仍是主要對向,但已失去寵兒和老大的地位.因此●我校必需穩住鐵路、立足本土、面向全國和走向世界.●力爭教育部、鐵道部和川渝蓉共建.●與所在地區的大院大所大企合作,與國內國外合作,更新辦學理念,克服封閉意識,充分利用社會環境發揮環境優勢,發奮圖強,開拓創新,力爭面向全國和走向世界.

    3千方百計提高核心競爭力
    一所高校發展的關鍵在于提高核心競爭力,只有千方百計快速提高核心競爭力,才能跨越式的發展.

    1)學科建設: 我校的全國重點學科有6個,與34所985(或共建)的大學比可并列第26位、國家重點實驗室1個、可并列第27位、不包栝自主設置(14個)的博士點有31個可并列第31位、不包栝自主設置(14個)的碩士點有81個可并列第28位.在近兩年教育部對一級學科的評估中,我校的情況如下表.
    由表中看出: ●我校成績還不錯,
    ▲交通運輸一級學科名列第一,比第二名北航得分高10分以上,如能保住鐵路優勢,立足西部地區大力向城市輕軌交通和公路交通發展,甚至向民航河運延伸,發展大交通,形成綜合優勢,力爭世界一流.
    ▲土木工程一級學科名列第8,低于第一名同濟的得分差值為15.76分,但只要提高1分就能超過東南大學而名列第6,提高5分就能超過浙江大學而名列第4.
    ▲機械學科與第1名清華大學的差值為13.09,只要提高1分能超過大連理工大學而名列第10.
    ▲電氣學科與第1名清華大學的差值為18,5,但只要提高2.5分就能超過重慶大學而名列第10.
    ▲管理科學與工程學科與第1名西安交通大學的差值為23.20,提高1分只能超中國礦大名列第17,要提高10分才能超過同濟而名列第8. 根據我校實力,還有較大超前的可能性.這些一級學科業績也基本上位居前列,超過某一些著名高校,但與第一名的得分差值很大,而且前面強手如林,因此要超前必須要加倍的努力才行.

    ●從其他學科看:
    ▲我校的力學本來很強,是我校最老的國家重點學科之一,但至今還只有一個二級學科博士點,才排在第25位,與第一名的得分差值21.67分,但與位居14名的同濟只差3.53分,如能充分發揮潛力,向前跨越還有很大可能.
    ▲材料學科參評時還沒有博士點,能拿到這個得分和名次已算不錯,與第一名上海交大的得分差值為18.94分,前面分值高的不多,今后一定可以提高.
    ▲工商管理參評時還沒有博士點,與第一名清華大學的得分差值為12.21分,只要提高1分就能超過名列25名的川大,提高3分就能超過名列15名的華中科大,提高7分才能進入前10名.
    ▲我校的通信和信息工程現已有一級學科博士點,計算機學科有了博士點,同時基礎好,發展潛力大.
    ▲其他還有一些有博士點和碩士點,實力不錯,特別是一些可比學校不太強和數量不多的學科,如果合理組織和發展,或形成一些新的學科群,就能較快進入前列. ●從

    總體上看:
    ▲我校把自主設置的博士點和碩士點計算在內,已有45個博士點和95個碩士點,又有在很多學科自主設點權,而且在2003年自主設置的學科點也很有新意和前瞻性, ▲我校在54個參評的一級學科評估中,除材料外,工科有1個第1, 1個第8,其余都在25位以前,管理學科與工商管理分別為1 8和28.
    ▲但廣州社科院的評估中在工科和管理分別只排在31位和42位,原因何在?一個可能是統計數據不確切或評價指標的差異,還有可能就是我們的強勢學科還不夠多、面還不寬、某些學科還不很強所致. ●因此就必須進一步加強學科建設使弱者變強,強者更強.還必須內延外引,擴展學科面和學科門類.與成都大院大所大企聯合發展新興學科是一個重要途徑.

    2)提高和引進高層次的師資隊伍: 我校正教授人數少.與教職工人數之比為1/13.87,比一些強校比低到1倍,院士人數也相當少.要提高學科和學校整體水平,高質量人才是關鍵.這就要發現人才,培養人才,引進人才,使用人才,關愛人才,留住人才.這不能完全靠物質待遇,更重要的是要有一個安居樂業敬業創業的環境.例如江西省在”文革”期中停辦了所有高校,后恢復了幾所高校,力量也很弱,全省還未有一個院士.后由省出面到清華大學借調了一位江西籍的潘際鑾院士去南昌大學,在全國最先開創整合文理工醫農各校成立的第一所學科齊全的綜合性大學,很快在一所新的普通高校建立了碩士點和博士點,現已進入高校100強的73名,位于某些全國重點高校之前.又如歷史相當短的北京工業大學是一所市屬高校,由于在哈工大及西安交大等校引進一些博導發展相應學科而迅速進入高校100強的64名,位于不少全國重點高校(包栝北京交大)之前.又如原成都科大的材料學科并不算強,描準了西安交大的川籍材料學科的學術帶頭人先調入其家屬后調本人(現為院士),使現川大的材料學科成為強勢學科. ●報上曾登載我校以100萬重金引進院士還未見效果.我建議必需立足感情、立足本地、創造環境、留住人才.
    ▲一般從京滬一帶引人入川是困難的.但了解一下那些院士集中的高校和單位有無我校校友和川籍院士,動之以情,能調更好,不然就兼職創造條件使重心轉移.
    ▲立足本地應該比較容易.比如在綿陽就有很多院士(人數與成都差不多),最近四川獲批準的4個工程院士就1個在成都132廠,2個在綿陽,1個在雅安四川農大.在綿陽的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在成都及夾江的中國核動力研究院都有一批院士. 另外中科院在成都有好幾個研究所(有機化學所、光電所、山地所和計算機所),實力雄厚,有一些院士和不少博導和國家重點試驗室.我們如能聘請在成都及其周邊的院士來校專職或兼職,利用成都三中心兩樞紐及我校學科齊全基礎雄厚的地利及學科優勢建立院士工作室,在我校或聯合培養博士生,發展一些新興學科,是一個雙方有利的事.
    ▲ 在綿陽的西南科技大學能把成都的院士請去作校長、院長和教授(包括在我校兼職的兩位院士也列入其中),為什么我們就不能從成都及其周邊引進院士和高層次人才,為什么一些地方院校就能與在川的大院、大所、大企業合作和聯合辦學,而我校就無動于中,這方面西南科大、成都理工、四川師大、電子科大都作得挺好.我認為我校也應”求賢若渴、禮賢下士、筑巢引鳳和借雞下蛋”.應該以人才強校的長遠眼光和廣闊的胸懷參與人才和實力的競爭.
    ●另外還必需從多種渠道(如校友、親友、合作等)由國外引進人才,動之以情,創造安居樂業和良好的工作條件,留住人才.這些光出臺一些政策還不夠,還必需在合理規劃后,領導帶隊,三顧茅廬的去請,總會有一定的收獲.
    ●除引進外,對提高現職教師提高素質更為重要,是一條更為現實和便捷的途徑.
    ▲我校曾計劃要造就出5位院士,但我校對老一代的優秀專家未能扶持到位,對作為中青年院士培養后備崗位的長江學者崗位多數虛位以待,應快作選拔補充.
    ▲對于中青年青教師應使其在教學和科研的實踐中成長,又要給出時間和條件在學歷和素質上提高,讓其成為中堅和骨干.
    ▲要管好用好和愛護這支隊伍,使他們敬業、愛業、創業,全心全意投入教學和科研,并從實地考察中選拔英才帥才,不能只看到外來和尚會念經.必須千方百計盡最大可能改善在職教師的學位結構、知識結構和年齡結構.同時還必須合理使用人才,愛護人才,留住人才
       
    3)強科研活動提高科研水平:科研活動就是爭取項目、爭取經費和爭出成果. ●在爭取高級別項目上: ▲力爭高級別國家基金和國家攻關項目,但這要靠自身的科研實力和前期工作以及立題的前沿性和新穎性,獲準較難;一但獲準,能出成果級別就高. ▲學校必須擴大校基金的數量和使用的目的性,把校基金主要投在前沿性和新穎性的項目上,為申請國家基金和國家攻關項目作準備,例如我校的高溫超導和心臟瓣膜材料的學術帶頭人和集體都是經過從小作起,艱苦奮斗多年和在學校一定的前期支持下才成為今天我校獲的國家基金的主體. ▲在十來年前以校長帶頭組織全校眾多學科專家對高速鐵路發展的方方面面進行調研和論證并出版專集,繼任校長帶頭跑項目開創了我校主持有關高速列車國家攻關項目和參加其他國家攻關項目的先河,目前的校長們也應當像他們一樣來抓目前的重大項目和學科建設.● 必須與大院大所聯合參與一些高級別的項目和聯合培養研究生. ▲在綿陽的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在成都及夾江的中國核動力研究院, 參與他們發展核物理、核動力、核材料工藝及核技術應用(在理工醫農方面都有應用),特別是核電站的建設將普遍開展,拘悉到2010年,將投資4000億,每年平均要建2-3個核電站,而成都及其周邊是核物理、核動力、核材料工藝核技術應用的研究、開發和制造的的主要基地,如我校能引進一些這些方面的專職或兼職院士,配備一些助手,培養這方面的人才,參與這方面的研究,是大有可為的. ▲中科院在成都有好幾個研究所(有機化學所、光電所、山地所和計算機所),實力雄厚,有一些院士和不少博導和國家重點試驗室,其中只有山地所與我校合作培養巖土工程的博士生和減震和防護工程的碩士生.如在有機化學所他們已有的生物醫學材料、生物高分子材料、納米材料、功能材料、天然藥物化學等方面和光電所已有的光學工程和測試計量及技術儀器博士點參與他們的科題合作培養博士生,會帶出我校一些新興學科. ▲與一些大企業(如132、420、東鍋、東電、東汽、二重、和一些成渝的汽車、電子、信息產業等)參與他們的科題和聯合培養研究生. ▲航空航天又是成都及其周邊重要研制基地,成都有設計制造飛機的132廠,有設計制造飛機發動機的430廠,有西昌的衛星發射中心,很可能奔月飛船就由此升空;成都有為之配套的幾個電子研究所和相關的制造業,以前曾報道132廠與美國合作研制磁懸浮飛機,能否參與其中.可以說我校在成都借助外力發展相關學科天時地利很好, 如我校能引進一些這些方面的專職或兼職院士,配備一些助手,培養這方面的人才,參與這方面的研究,同樣也是大有可為.總之, 與大院大所大企業,聯合借雞下蛋,參與他們項目不只可以獲得較豐的科研經費和高水平的成果,還可以迅速擴展一些新興和交叉的高新技術新學科,以項目帶學科,使我校在理工科的競爭力快速增強.●對一般的橫向外委科研或工程項目,無論大小都應大力爭取,以獲取經濟效益為主轉為以培養人才和出成果為主.不只單純作出一些試驗結果或圖紙,完成委托方的任務,還必須利用生產或設計中的問題,挖根尋底,探索規律,也能有所發現有所創新,也能出一高水平的論文和成果. ●我校的校產和科技園不只是為了創收.更應該以公司支持學科,學科帶動公司,實行產、學、研結合,達到教育、科技、經濟一體化,使之成為學生實踐和培養創新人才基地. ●建立優良的校風和學風▲必須發揚艱苦奮斗、淡泊名利、實事求是和開拓創新的精神.▲必須營造一種敢為人先、寬容失敗的學術氛圍. ▲必須倡導學術民主,鼓勵好奇探索、團隊合作和交叉學科協作.使學校成為民主團結合作奮進的整體.

    4)千方百計提高學生素質: 學生素質包栝生源質量、學生的科學素養、人文素養、專業素養.我認為必需把好入學關、培養關和就業關. ●改善生源質量:我校在一批省外錄取中還算不錯.但在四川則有所下降,特別是在二批錄取中文理兩類都低于西南材大、西南科大、四川師大和遠離成都的四川農大和西華師大.我認為▲必須加強平時和招生時的宣傳力度,讓社會上知道我校是西南唯一的本科教學優秀高校和我校的實力和辦學條件,特別是在一些學生素質高的中學宣傳和吸收高素質考生. ▲在峨眉校區停辦專科和一般本科,擴大旅游和中醫藥類重點本科和延伸改造與本校不同的重點本科(如師范文科及師、農、林理科)招生. ▲擴大研究生與本科生和博士生與碩士生的比例. ●改善培養模式提高學生素質: ▲按大類不分專業招生.▲一年級按文理分類選課著重打文理基礎.▲二年級按大類選課打大類基礎. ▲三年級學生根據自己的能力與愛好與專業的需要量雙向選專業按專業選課打專業基礎▲四年級學生根據自己的能力與愛好與人才市場的需要雙向選學科方向,四年級上學期按專業方向培養,在四年級下學期按自己的去向學習更為對口的內容并進行畢業設計.這樣可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人文素養和專業素養,達到通而專的目的,減少學生在高考時選專業志愿的盲目性,增加了與人才市場對口的準確性,也增加了按需變更和增加新專業方向的靈活性. ●提高就業率增加就業后的專業工作能力:▲通過四年級陪養的靈活調整可大大提高就業率. ▲有可能用按學生的去向單位的課題進行畢業設計.▲有可能到單位作論文回校答辯.

    總之, 發揮的基礎實力、環境優勢和提高核心競爭力是我校跨越式發展的根本
    分享到:
    蜀山劍俠
    • 積分:42
    • 注冊于:2010-08-02
    發表于 2010-08-03 18:43
    3樓
    2充分利用社會環境發揮環境優勢
    我校改屬教育部對提高辦學自主權和擴大服務面和學校全面發展是大有好處,我們地處西部和四川,有西部大開發的機遇和川渝成都大發的機遇.但在教育部的眾多名校中難以得到
    特殊的重點支持,在地區的服務上也未能全心投入,在鐵道方面雖仍是主要對向,但已失去寵兒和老大的地位.因此●我校必需穩住鐵路、立足本土、面向全國和走向世界.●力爭教育部、鐵道部和川渝蓉共建.●與所在地區的大院大所大企合作,與國內國外合作,更新辦學理念,克服封閉意識,充分利用社會環境發揮環境優勢,發奮圖強,開拓創新,力爭面向全國和走向世界.

    3千方百計提高核心競爭力
    一所高校發展的關鍵在于提高核心競爭力,只有千方百計快速提高核心競爭力,才能跨越式的發展.

    1)學科建設: 我校的全國重點學科有6個,與34所985(或共建)的大學比可并列第26位、國家重點實驗室1個、可并列第27位、不包栝自主設置(14個)的博士點有31個可并列第31位、不包栝自主設置(14個)的碩士點有81個可并列第28位.在近兩年教育部對一級學科的評估中,我校的情況如下表.
    由表中看出: ●我校成績還不錯,
    ▲交通運輸一級學科名列第一,比第二名北航得分高10分以上,如能保住鐵路優勢,立足西部地區大力向城市輕軌交通和公路交通發展,甚至向民航河運延伸,發展大交通,形成綜合優勢,力爭世界一流.
    ▲土木工程一級學科名列第8,低于第一名同濟的得分差值為15.76分,但只要提高1分就能超過東南大學而名列第6,提高5分就能超過浙江大學而名列第4.
    ▲機械學科與第1名清華大學的差值為13.09,只要提高1分能超過大連理工大學而名列第10.
    ▲電氣學科與第1名清華大學的差值為18,5,但只要提高2.5分就能超過重慶大學而名列第10.
    ▲管理科學與工程學科與第1名西安交通大學的差值為23.20,提高1分只能超中國礦大名列第17,要提高10分才能超過同濟而名列第8. 根據我校實力,還有較大超前的可能性.這些一級學科業績也基本上位居前列,超過某一些著名高校,但與第一名的得分差值很大,而且前面強手如林,因此要超前必須要加倍的努力才行.

    ●從其他學科看:
    ▲我校的力學本來很強,是我校最老的國家重點學科之一,但至今還只有一個二級學科博士點,才排在第25位,與第一名的得分差值21.67分,但與位居14名的同濟只差3.53分,如能充分發揮潛力,向前跨越還有很大可能.
    ▲材料學科參評時還沒有博士點,能拿到這個得分和名次已算不錯,與第一名上海交大的得分差值為18.94分,前面分值高的不多,今后一定可以提高.
    ▲工商管理參評時還沒有博士點,與第一名清華大學的得分差值為12.21分,只要提高1分就能超過名列25名的川大,提高3分就能超過名列15名的華中科大,提高7分才能進入前10名.
    ▲我校的通信和信息工程現已有一級學科博士點,計算機學科有了博士點,同時基礎好,發展潛力大.
    ▲其他還有一些有博士點和碩士點,實力不錯,特別是一些可比學校不太強和數量不多的學科,如果合理組織和發展,或形成一些新的學科群,就能較快進入前列. ●從

    總體上看:
    ▲我校把自主設置的博士點和碩士點計算在內,已有45個博士點和95個碩士點,又有在很多學科自主設點權,而且在2003年自主設置的學科點也很有新意和前瞻性, ▲我校在54個參評的一級學科評估中,除材料外,工科有1個第1, 1個第8,其余都在25位以前,管理學科與工商管理分別為1 8和28.
    ▲但廣州社科院的評估中在工科和管理分別只排在31位和42位,原因何在?一個可能是統計數據不確切或評價指標的差異,還有可能就是我們的強勢學科還不夠多、面還不寬、某些學科還不很強所致. ●因此就必須進一步加強學科建設使弱者變強,強者更強.還必須內延外引,擴展學科面和學科門類.與成都大院大所大企聯合發展新興學科是一個重要途徑.

    2)提高和引進高層次的師資隊伍: 我校正教授人數少.與教職工人數之比為1/13.87,比一些強校比低到1倍,院士人數也相當少.要提高學科和學校整體水平,高質量人才是關鍵.這就要發現人才,培養人才,引進人才,使用人才,關愛人才,留住人才.這不能完全靠物質待遇,更重要的是要有一個安居樂業敬業創業的環境.例如江西省在”文革”期中停辦了所有高校,后恢復了幾所高校,力量也很弱,全省還未有一個院士.后由省出面到清華大學借調了一位江西籍的潘際鑾院士去南昌大學,在全國最先開創整合文理工醫農各校成立的第一所學科齊全的綜合性大學,很快在一所新的普通高校建立了碩士點和博士點,現已進入高校100強的73名,位于某些全國重點高校之前.又如歷史相當短的北京工業大學是一所市屬高校,由于在哈工大及西安交大等校引進一些博導發展相應學科而迅速進入高校100強的64名,位于不少全國重點高校(包栝北京交大)之前.又如原成都科大的材料學科并不算強,描準了西安交大的川籍材料學科的學術帶頭人先調入其家屬后調本人(現為院士),使現川大的材料學科成為強勢學科. ●報上曾登載我校以100萬重金引進院士還未見效果.我建議必需立足感情、立足本地、創造環境、留住人才.
    ▲一般從京滬一帶引人入川是困難的.但了解一下那些院士集中的高校和單位有無我校校友和川籍院士,動之以情,能調更好,不然就兼職創造條件使重心轉移.
    ▲立足本地應該比較容易.比如在綿陽就有很多院士(人數與成都差不多),最近四川獲批準的4個工程院士就1個在成都132廠,2個在綿陽,1個在雅安四川農大.在綿陽的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在成都及夾江的中國核動力研究院都有一批院士. 另外中科院在成都有好幾個研究所(有機化學所、光電所、山地所和計算機所),實力雄厚,有一些院士和不少博導和國家重點試驗室.我們如能聘請在成都及其周邊的院士來校專職或兼職,利用成都三中心兩樞紐及我校學科齊全基礎雄厚的地利及學科優勢建立院士工作室,在我校或聯合培養博士生,發展一些新興學科,是一個雙方有利的事.
    ▲ 在綿陽的西南科技大學能把成都的院士請去作校長、院長和教授(包括在我校兼職的兩位院士也列入其中),為什么我們就不能從成都及其周邊引進院士和高層次人才,為什么一些地方院校就能與在川的大院、大所、大企業合作和聯合辦學,而我校就無動于中,這方面西南科大、成都理工、四川師大、電子科大都作得挺好.我認為我校也應”求賢若渴、禮賢下士、筑巢引鳳和借雞下蛋”.應該以人才強校的長遠眼光和廣闊的胸懷參與人才和實力的競爭.
    ●另外還必需從多種渠道(如校友、親友、合作等)由國外引進人才,動之以情,創造安居樂業和良好的工作條件,留住人才.這些光出臺一些政策還不夠,還必需在合理規劃后,領導帶隊,三顧茅廬的去請,總會有一定的收獲.
    ●除引進外,對提高現職教師提高素質更為重要,是一條更為現實和便捷的途徑.
    ▲我校曾計劃要造就出5位院士,但我校對老一代的優秀專家未能扶持到位,對作為中青年院士培養后備崗位的長江學者崗位多數虛位以待,應快作選拔補充.
    ▲對于中青年青教師應使其在教學和科研的實踐中成長,又要給出時間和條件在學歷和素質上提高,讓其成為中堅和骨干.
    ▲要管好用好和愛護這支隊伍,使他們敬業、愛業、創業,全心全意投入教學和科研,并從實地考察中選拔英才帥才,不能只看到外來和尚會念經.必須千方百計盡最大可能改善在職教師的學位結構、知識結構和年齡結構.同時還必須合理使用人才,愛護人才,留住人才
       
    3)強科研活動提高科研水平:科研活動就是爭取項目、爭取經費和爭出成果. ●在爭取高級別項目上: ▲力爭高級別國家基金和國家攻關項目,但這要靠自身的科研實力和前期工作以及立題的前沿性和新穎性,獲準較難;一但獲準,能出成果級別就高. ▲學校必須擴大校基金的數量和使用的目的性,把校基金主要投在前沿性和新穎性的項目上,為申請國家基金和國家攻關項目作準備,例如我校的高溫超導和心臟瓣膜材料的學術帶頭人和集體都是經過從小作起,艱苦奮斗多年和在學校一定的前期支持下才成為今天我校獲的國家基金的主體. ▲在十來年前以校長帶頭組織全校眾多學科專家對高速鐵路發展的方方面面進行調研和論證并出版專集,繼任校長帶頭跑項目開創了我校主持有關高速列車國家攻關項目和參加其他國家攻關項目的先河,目前的校長們也應當像他們一樣來抓目前的重大項目和學科建設.● 必須與大院大所聯合參與一些高級別的項目和聯合培養研究生. ▲在綿陽的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在成都及夾江的中國核動力研究院, 參與他們發展核物理、核動力、核材料工藝及核技術應用(在理工醫農方面都有應用),特別是核電站的建設將普遍開展,拘悉到2010年,將投資4000億,每年平均要建2-3個核電站,而成都及其周邊是核物理、核動力、核材料工藝核技術應用的研究、開發和制造的的主要基地,如我校能引進一些這些方面的專職或兼職院士,配備一些助手,培養這方面的人才,參與這方面的研究,是大有可為的. ▲中科院在成都有好幾個研究所(有機化學所、光電所、山地所和計算機所),實力雄厚,有一些院士和不少博導和國家重點試驗室,其中只有山地所與我校合作培養巖土工程的博士生和減震和防護工程的碩士生.如在有機化學所他們已有的生物醫學材料、生物高分子材料、納米材料、功能材料、天然藥物化學等方面和光電所已有的光學工程和測試計量及技術儀器博士點參與他們的科題合作培養博士生,會帶出我校一些新興學科. ▲與一些大企業(如132、420、東鍋、東電、東汽、二重、和一些成渝的汽車、電子、信息產業等)參與他們的科題和聯合培養研究生. ▲航空航天又是成都及其周邊重要研制基地,成都有設計制造飛機的132廠,有設計制造飛機發動機的430廠,有西昌的衛星發射中心,很可能奔月飛船就由此升空;成都有為之配套的幾個電子研究所和相關的制造業,以前曾報道132廠與美國合作研制磁懸浮飛機,能否參與其中.可以說我校在成都借助外力發展相關學科天時地利很好, 如我校能引進一些這些方面的專職或兼職院士,配備一些助手,培養這方面的人才,參與這方面的研究,同樣也是大有可為.總之, 與大院大所大企業,聯合借雞下蛋,參與他們項目不只可以獲得較豐的科研經費和高水平的成果,還可以迅速擴展一些新興和交叉的高新技術新學科,以項目帶學科,使我校在理工科的競爭力快速增強.●對一般的橫向外委科研或工程項目,無論大小都應大力爭取,以獲取經濟效益為主轉為以培養人才和出成果為主.不只單純作出一些試驗結果或圖紙,完成委托方的任務,還必須利用生產或設計中的問題,挖根尋底,探索規律,也能有所發現有所創新,也能出一高水平的論文和成果. ●我校的校產和科技園不只是為了創收.更應該以公司支持學科,學科帶動公司,實行產、學、研結合,達到教育、科技、經濟一體化,使之成為學生實踐和培養創新人才基地. ●建立優良的校風和學風▲必須發揚艱苦奮斗、淡泊名利、實事求是和開拓創新的精神.▲必須營造一種敢為人先、寬容失敗的學術氛圍. ▲必須倡導學術民主,鼓勵好奇探索、團隊合作和交叉學科協作.使學校成為民主團結合作奮進的整體.

    4)千方百計提高學生素質: 學生素質包栝生源質量、學生的科學素養、人文素養、專業素養.我認為必需把好入學關、培養關和就業關. ●改善生源質量:我校在一批省外錄取中還算不錯.但在四川則有所下降,特別是在二批錄取中文理兩類都低于西南材大、西南科大、四川師大和遠離成都的四川農大和西華師大.我認為▲必須加強平時和招生時的宣傳力度,讓社會上知道我校是西南唯一的本科教學優秀高校和我校的實力和辦學條件,特別是在一些學生素質高的中學宣傳和吸收高素質考生. ▲在峨眉校區停辦專科和一般本科,擴大旅游和中醫藥類重點本科和延伸改造與本校不同的重點本科(如師范文科及師、農、林理科)招生. ▲擴大研究生與本科生和博士生與碩士生的比例. ●改善培養模式提高學生素質: ▲按大類不分專業招生.▲一年級按文理分類選課著重打文理基礎.▲二年級按大類選課打大類基礎. ▲三年級學生根據自己的能力與愛好與專業的需要量雙向選專業按專業選課打專業基礎▲四年級學生根據自己的能力與愛好與人才市場的需要雙向選學科方向,四年級上學期按專業方向培養,在四年級下學期按自己的去向學習更為對口的內容并進行畢業設計.這樣可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人文素養和專業素養,達到通而專的目的,減少學生在高考時選專業志愿的盲目性,增加了與人才市場對口的準確性,也增加了按需變更和增加新專業方向的靈活性. ●提高就業率增加就業后的專業工作能力:▲通過四年級陪養的靈活調整可大大提高就業率. ▲有可能用按學生的去向單位的課題進行畢業設計.▲有可能到單位作論文回校答辯.

    總之, 發揮的基礎實力、環境優勢和提高核心競爭力是我校跨越式發展的根本
    分享到:
    蜀山劍俠
    • 積分:42
    • 注冊于:2010-08-02
    發表于 2010-08-03 18:43
    4樓
    2充分利用社會環境發揮環境優勢
    我校改屬教育部對提高辦學自主權和擴大服務面和學校全面發展是大有好處,我們地處西部和四川,有西部大開發的機遇和川渝成都大發的機遇.但在教育部的眾多名校中難以得到
    特殊的重點支持,在地區的服務上也未能全心投入,在鐵道方面雖仍是主要對向,但已失去寵兒和老大的地位.因此●我校必需穩住鐵路、立足本土、面向全國和走向世界.●力爭教育部、鐵道部和川渝蓉共建.●與所在地區的大院大所大企合作,與國內國外合作,更新辦學理念,克服封閉意識,充分利用社會環境發揮環境優勢,發奮圖強,開拓創新,力爭面向全國和走向世界.

    3千方百計提高核心競爭力
    一所高校發展的關鍵在于提高核心競爭力,只有千方百計快速提高核心競爭力,才能跨越式的發展.

    1)學科建設: 我校的全國重點學科有6個,與34所985(或共建)的大學比可并列第26位、國家重點實驗室1個、可并列第27位、不包栝自主設置(14個)的博士點有31個可并列第31位、不包栝自主設置(14個)的碩士點有81個可并列第28位.在近兩年教育部對一級學科的評估中,我校的情況如下表.
    由表中看出: ●我校成績還不錯,
    ▲交通運輸一級學科名列第一,比第二名北航得分高10分以上,如能保住鐵路優勢,立足西部地區大力向城市輕軌交通和公路交通發展,甚至向民航河運延伸,發展大交通,形成綜合優勢,力爭世界一流.
    ▲土木工程一級學科名列第8,低于第一名同濟的得分差值為15.76分,但只要提高1分就能超過東南大學而名列第6,提高5分就能超過浙江大學而名列第4.
    ▲機械學科與第1名清華大學的差值為13.09,只要提高1分能超過大連理工大學而名列第10.
    ▲電氣學科與第1名清華大學的差值為18,5,但只要提高2.5分就能超過重慶大學而名列第10.
    ▲管理科學與工程學科與第1名西安交通大學的差值為23.20,提高1分只能超中國礦大名列第17,要提高10分才能超過同濟而名列第8. 根據我校實力,還有較大超前的可能性.這些一級學科業績也基本上位居前列,超過某一些著名高校,但與第一名的得分差值很大,而且前面強手如林,因此要超前必須要加倍的努力才行.

    ●從其他學科看:
    ▲我校的力學本來很強,是我校最老的國家重點學科之一,但至今還只有一個二級學科博士點,才排在第25位,與第一名的得分差值21.67分,但與位居14名的同濟只差3.53分,如能充分發揮潛力,向前跨越還有很大可能.
    ▲材料學科參評時還沒有博士點,能拿到這個得分和名次已算不錯,與第一名上海交大的得分差值為18.94分,前面分值高的不多,今后一定可以提高.
    ▲工商管理參評時還沒有博士點,與第一名清華大學的得分差值為12.21分,只要提高1分就能超過名列25名的川大,提高3分就能超過名列15名的華中科大,提高7分才能進入前10名.
    ▲我校的通信和信息工程現已有一級學科博士點,計算機學科有了博士點,同時基礎好,發展潛力大.
    ▲其他還有一些有博士點和碩士點,實力不錯,特別是一些可比學校不太強和數量不多的學科,如果合理組織和發展,或形成一些新的學科群,就能較快進入前列. ●從

    總體上看:
    ▲我校把自主設置的博士點和碩士點計算在內,已有45個博士點和95個碩士點,又有在很多學科自主設點權,而且在2003年自主設置的學科點也很有新意和前瞻性, ▲我校在54個參評的一級學科評估中,除材料外,工科有1個第1, 1個第8,其余都在25位以前,管理學科與工商管理分別為1 8和28.
    ▲但廣州社科院的評估中在工科和管理分別只排在31位和42位,原因何在?一個可能是統計數據不確切或評價指標的差異,還有可能就是我們的強勢學科還不夠多、面還不寬、某些學科還不很強所致. ●因此就必須進一步加強學科建設使弱者變強,強者更強.還必須內延外引,擴展學科面和學科門類.與成都大院大所大企聯合發展新興學科是一個重要途徑.

    2)提高和引進高層次的師資隊伍: 我校正教授人數少.與教職工人數之比為1/13.87,比一些強校比低到1倍,院士人數也相當少.要提高學科和學校整體水平,高質量人才是關鍵.這就要發現人才,培養人才,引進人才,使用人才,關愛人才,留住人才.這不能完全靠物質待遇,更重要的是要有一個安居樂業敬業創業的環境.例如江西省在”文革”期中停辦了所有高校,后恢復了幾所高校,力量也很弱,全省還未有一個院士.后由省出面到清華大學借調了一位江西籍的潘際鑾院士去南昌大學,在全國最先開創整合文理工醫農各校成立的第一所學科齊全的綜合性大學,很快在一所新的普通高校建立了碩士點和博士點,現已進入高校100強的73名,位于某些全國重點高校之前.又如歷史相當短的北京工業大學是一所市屬高校,由于在哈工大及西安交大等校引進一些博導發展相應學科而迅速進入高校100強的64名,位于不少全國重點高校(包栝北京交大)之前.又如原成都科大的材料學科并不算強,描準了西安交大的川籍材料學科的學術帶頭人先調入其家屬后調本人(現為院士),使現川大的材料學科成為強勢學科. ●報上曾登載我校以100萬重金引進院士還未見效果.我建議必需立足感情、立足本地、創造環境、留住人才.
    ▲一般從京滬一帶引人入川是困難的.但了解一下那些院士集中的高校和單位有無我校校友和川籍院士,動之以情,能調更好,不然就兼職創造條件使重心轉移.
    ▲立足本地應該比較容易.比如在綿陽就有很多院士(人數與成都差不多),最近四川獲批準的4個工程院士就1個在成都132廠,2個在綿陽,1個在雅安四川農大.在綿陽的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在成都及夾江的中國核動力研究院都有一批院士. 另外中科院在成都有好幾個研究所(有機化學所、光電所、山地所和計算機所),實力雄厚,有一些院士和不少博導和國家重點試驗室.我們如能聘請在成都及其周邊的院士來校專職或兼職,利用成都三中心兩樞紐及我校學科齊全基礎雄厚的地利及學科優勢建立院士工作室,在我校或聯合培養博士生,發展一些新興學科,是一個雙方有利的事.
    ▲ 在綿陽的西南科技大學能把成都的院士請去作校長、院長和教授(包括在我校兼職的兩位院士也列入其中),為什么我們就不能從成都及其周邊引進院士和高層次人才,為什么一些地方院校就能與在川的大院、大所、大企業合作和聯合辦學,而我校就無動于中,這方面西南科大、成都理工、四川師大、電子科大都作得挺好.我認為我校也應”求賢若渴、禮賢下士、筑巢引鳳和借雞下蛋”.應該以人才強校的長遠眼光和廣闊的胸懷參與人才和實力的競爭.
    ●另外還必需從多種渠道(如校友、親友、合作等)由國外引進人才,動之以情,創造安居樂業和良好的工作條件,留住人才.這些光出臺一些政策還不夠,還必需在合理規劃后,領導帶隊,三顧茅廬的去請,總會有一定的收獲.
    ●除引進外,對提高現職教師提高素質更為重要,是一條更為現實和便捷的途徑.
    ▲我校曾計劃要造就出5位院士,但我校對老一代的優秀專家未能扶持到位,對作為中青年院士培養后備崗位的長江學者崗位多數虛位以待,應快作選拔補充.
    ▲對于中青年青教師應使其在教學和科研的實踐中成長,又要給出時間和條件在學歷和素質上提高,讓其成為中堅和骨干.
    ▲要管好用好和愛護這支隊伍,使他們敬業、愛業、創業,全心全意投入教學和科研,并從實地考察中選拔英才帥才,不能只看到外來和尚會念經.必須千方百計盡最大可能改善在職教師的學位結構、知識結構和年齡結構.同時還必須合理使用人才,愛護人才,留住人才
       
    3)強科研活動提高科研水平:科研活動就是爭取項目、爭取經費和爭出成果. ●在爭取高級別項目上: ▲力爭高級別國家基金和國家攻關項目,但這要靠自身的科研實力和前期工作以及立題的前沿性和新穎性,獲準較難;一但獲準,能出成果級別就高. ▲學校必須擴大校基金的數量和使用的目的性,把校基金主要投在前沿性和新穎性的項目上,為申請國家基金和國家攻關項目作準備,例如我校的高溫超導和心臟瓣膜材料的學術帶頭人和集體都是經過從小作起,艱苦奮斗多年和在學校一定的前期支持下才成為今天我校獲的國家基金的主體. ▲在十來年前以校長帶頭組織全校眾多學科專家對高速鐵路發展的方方面面進行調研和論證并出版專集,繼任校長帶頭跑項目開創了我校主持有關高速列車國家攻關項目和參加其他國家攻關項目的先河,目前的校長們也應當像他們一樣來抓目前的重大項目和學科建設.● 必須與大院大所聯合參與一些高級別的項目和聯合培養研究生. ▲在綿陽的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在成都及夾江的中國核動力研究院, 參與他們發展核物理、核動力、核材料工藝及核技術應用(在理工醫農方面都有應用),特別是核電站的建設將普遍開展,拘悉到2010年,將投資4000億,每年平均要建2-3個核電站,而成都及其周邊是核物理、核動力、核材料工藝核技術應用的研究、開發和制造的的主要基地,如我校能引進一些這些方面的專職或兼職院士,配備一些助手,培養這方面的人才,參與這方面的研究,是大有可為的. ▲中科院在成都有好幾個研究所(有機化學所、光電所、山地所和計算機所),實力雄厚,有一些院士和不少博導和國家重點試驗室,其中只有山地所與我校合作培養巖土工程的博士生和減震和防護工程的碩士生.如在有機化學所他們已有的生物醫學材料、生物高分子材料、納米材料、功能材料、天然藥物化學等方面和光電所已有的光學工程和測試計量及技術儀器博士點參與他們的科題合作培養博士生,會帶出我校一些新興學科. ▲與一些大企業(如132、420、東鍋、東電、東汽、二重、和一些成渝的汽車、電子、信息產業等)參與他們的科題和聯合培養研究生. ▲航空航天又是成都及其周邊重要研制基地,成都有設計制造飛機的132廠,有設計制造飛機發動機的430廠,有西昌的衛星發射中心,很可能奔月飛船就由此升空;成都有為之配套的幾個電子研究所和相關的制造業,以前曾報道132廠與美國合作研制磁懸浮飛機,能否參與其中.可以說我校在成都借助外力發展相關學科天時地利很好, 如我校能引進一些這些方面的專職或兼職院士,配備一些助手,培養這方面的人才,參與這方面的研究,同樣也是大有可為.總之, 與大院大所大企業,聯合借雞下蛋,參與他們項目不只可以獲得較豐的科研經費和高水平的成果,還可以迅速擴展一些新興和交叉的高新技術新學科,以項目帶學科,使我校在理工科的競爭力快速增強.●對一般的橫向外委科研或工程項目,無論大小都應大力爭取,以獲取經濟效益為主轉為以培養人才和出成果為主.不只單純作出一些試驗結果或圖紙,完成委托方的任務,還必須利用生產或設計中的問題,挖根尋底,探索規律,也能有所發現有所創新,也能出一高水平的論文和成果. ●我校的校產和科技園不只是為了創收.更應該以公司支持學科,學科帶動公司,實行產、學、研結合,達到教育、科技、經濟一體化,使之成為學生實踐和培養創新人才基地. ●建立優良的校風和學風▲必須發揚艱苦奮斗、淡泊名利、實事求是和開拓創新的精神.▲必須營造一種敢為人先、寬容失敗的學術氛圍. ▲必須倡導學術民主,鼓勵好奇探索、團隊合作和交叉學科協作.使學校成為民主團結合作奮進的整體.

    4)千方百計提高學生素質: 學生素質包栝生源質量、學生的科學素養、人文素養、專業素養.我認為必需把好入學關、培養關和就業關. ●改善生源質量:我校在一批省外錄取中還算不錯.但在四川則有所下降,特別是在二批錄取中文理兩類都低于西南材大、西南科大、四川師大和遠離成都的四川農大和西華師大.我認為▲必須加強平時和招生時的宣傳力度,讓社會上知道我校是西南唯一的本科教學優秀高校和我校的實力和辦學條件,特別是在一些學生素質高的中學宣傳和吸收高素質考生. ▲在峨眉校區停辦專科和一般本科,擴大旅游和中醫藥類重點本科和延伸改造與本校不同的重點本科(如師范文科及師、農、林理科)招生. ▲擴大研究生與本科生和博士生與碩士生的比例. ●改善培養模式提高學生素質: ▲按大類不分專業招生.▲一年級按文理分類選課著重打文理基礎.▲二年級按大類選課打大類基礎. ▲三年級學生根據自己的能力與愛好與專業的需要量雙向選專業按專業選課打專業基礎▲四年級學生根據自己的能力與愛好與人才市場的需要雙向選學科方向,四年級上學期按專業方向培養,在四年級下學期按自己的去向學習更為對口的內容并進行畢業設計.這樣可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人文素養和專業素養,達到通而專的目的,減少學生在高考時選專業志愿的盲目性,增加了與人才市場對口的準確性,也增加了按需變更和增加新專業方向的靈活性. ●提高就業率增加就業后的專業工作能力:▲通過四年級陪養的靈活調整可大大提高就業率. ▲有可能用按學生的去向單位的課題進行畢業設計.▲有可能到單位作論文回校答辯.

    總之, 發揮的基礎實力、環境優勢和提高核心競爭力是我校跨越式發展的根本
    分享到:
    回復話題
    上傳/修改頭像

    中國的首都是哪個城市?

    考研論壇提示:
    1、請勿發布個人聯系方式或詢問他人聯系方式,包括QQ和手機等。
    2、未經允許不得發布任何資料出售、招生中介等廣告信息。
    3、如果發布了涉及以上內容的話題或跟帖,您在考研網的注冊賬戶可能被禁用。

    網站介紹 | 關于我們 | 聯系方式 | 廣告業務 | 幫助信息
    ©1998-2015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考研網-聯系地址:上海市郵政信箱088-014號 郵編:200092 Tel & Fax:021 - 5589 1949 滬ICP備12018245號

    国产成人无码精品久久久免费 | 伊人久久无码精品中文字幕 | 97久久精品无码一区二区|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青草 | 无码精品A∨在线观看| 亚洲第一极品精品无码久久| 日韩专区无码人妻| 久久精品亚洲AV久久久无码| 久久精品无码av| 国产亚洲大尺度无码无码专线| 亚洲精品无码专区久久同性男| 免费无码又爽又刺激网站| 亚洲日韩VA无码中文字幕| 亚洲AV无码第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欧美日韩中文播放| 日韩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99 | 亚洲AV无码成人精品区在线观看| 亚洲美日韩Av中文字幕无码久久久妻妇| 中文字幕无码成人免费视频| 久久久无码精品午夜| 国产精品99久久久精品无码| 麻豆国产原创中文AV网站| 色综合久久无码五十路人妻| 精品人妻无码专区中文字幕| 亚洲免费无码在线| 69久久精品无码一区二区| 中出人妻中文字幕无码| 欧美日韩中文字幕在线看| 爽到高潮无码视频在线观看| 久久ZYZ资源站无码中文动漫| 精品国产V无码大片在线看| 亚洲天堂中文资源| 人妻无码αv中文字幕久久琪琪布| 日韩网红少妇无码视频香港| 成人午夜福利免费无码视频| www.中文字幕| 中文字幕久久波多野结衣av| 精品无码专区亚洲| 99久久无码一区人妻| 国产乱人伦Av在线无码| 免费无码又爽又刺激高潮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