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綜合復習經驗
查看(685) 回復(0) |
|
sszqm1314
|
發表于 2015-07-24 10:34
樓主
感覺這六本書真心沒有多大用處,我嚴重懷疑六本書的作者和教育部考試大綱人有某種關系,不然的話,這么好的推銷方式,怎么講呢,如果你真想學習,可以去買這六本書看,而我的目的很簡單就是考研成功,就是教育綜合333考高分,這就是我真實目的。然后是弄到一個凱程大綱解析,打印出來就400多頁,因為一開始沒有學過,所以每天都花認真去看,一天看個20多頁,很認真地去讀,一字一句地去看,直到開學,大綱解析也差不多看了2遍了,我自己也有個大概的了解,對這些知識點有了初步知道,然后就是背了我把這本書分成四本,我覺得這樣壓力會少點,我一開始基本上很慢,一點一點地去背,然后去理解,再者不會的,或者解析上不夠清楚的,我都會自己百度,或者找資料補充進去,然后又去理解,關于記憶的方法我也嘗試過很多,比如說記憶曲線,背過的東西,我都及時去復習,然后好好去回憶,我還嘗試過番茄工作法,就是一個人的注意力是25分鐘,只要你在這25分鐘集中去記憶,或者去看書,然后休息5分鐘再一個25分鐘去記憶,這都挺好的,主要還是找到適合自己的方法。起初你去背這本書的時候,肯定是很慢很難慢地,隨著你復習進度的安排,你會越來越快,總之,你所有的一切都必須圍繞這這本大綱解析去做,不管是題庫也好,還是全國的歷年真題,或者是筆記,我都把他們融合大綱大綱解析里面,那些資料都是輔助你記憶大綱解析的,關于教育綜合333重點,好多人都抓不到頭腦,說這么多東西,哪知道哪些是重點,哪些是非重點啊!這個問題確實存在大多數人之中,我只說說我自己的理解吧,大家借鑒不可全信,我覺得重點就是把從10到15年所有真題,包括名詞解釋,簡單題以及論述題,你都標注到你背誦的那本大綱解析上面,你必須去做這一步,做完后,你會發現哪些知識點是好多學校都會考的,哪些知識點是永遠都不會考的,這就是找重點的方法,但是你報考學校的真題絕對是重點,必須全部背下來,因為每個學校都會有重題,換句話說就是送分的,你不要,那就太傻了。還有一些知識點,可以通過自己思考,就可以認定它是不考的,比如南京政府教育那一章,我敢說沒有哪個學校會無聊考你國民黨教育,如果真考這個的話,估計離走人也不遠了。而且就光教育綜合333這個名字,我們都要好好去思考,我們為什么要考這門,全國所有師范大學教育碩士都必須考教育333,因為我們以后都是為了能夠當一名教師,所以必須了解一些關鍵教育的原理,教育的心理學,教育的歷史,包括中外。然后呢,學這個主要是指導我們實踐吧,并不需要我們去研究這個東西吧,那就很簡單了,作為一個老師,就拿教育學原理來說,那必須是教學最重要了,如果一個老師連教學都不會的話,那還要他當什么老師呢,然后我們當今社會一些師德問題,那可以想到德育這一章也很重要吧!然后是一直在說的課程改革,這些都是必考的,再如教育心理學,那個教師必須幫助學生解決問題,問題解決那章很多學校考,基本上年年考,還有創造性等等,再如中國教育史,孔子,陶行知,蔡元培這些人不是這個學校考就是那個學校考,外國教育史,杜威,赫爾巴特,盧梭,夸美紐斯,這些大教育家的思想都是常考的知識點,結合真題你都可以發現,這些重點知識。再說說大綱解析版本問題吧,我個人覺得這不是問題,很正常,不同的人編制的書肯定不一樣了,但是不管是哪個輔導機構的大綱解析都是圍繞著大綱編寫的,可能在某些點上不一樣,這都很正常,為什么幾乎大多數學校歷年真題都沒有標準答案,如果認真思考一下,考教育333真的需要標準答案嗎?如果你是改卷老師的話,你發現所有的人答案都一樣,那還需要改嗎?能夠考上大學我覺智力是沒有任何問題的,背書唄誰不會呢,是吧!假如你發現一個考生知識點都答到了而且有自己的理解,你覺得老師會給誰的分數高點呢?這些老師都是研究教育這一領域的杰出人物,他一看就能知道你是什么水準,你答的什么樣子,難道他不知道嗎?就像你現在去看小學作文和初中作文一樣,你一眼就知道哪個是小學生寫的,哪個是初中生寫的。這都是相同的道理。所以無論是哪個版本的大綱解析都有人考高分的,也有人沒考上的。只有適合自己的,沒有說是最好的。適合自己才是最好,比如說穿鞋,只有適合自己的你才能跑得最快。當然有些知識點,是必須背下的,不然的話,你編都沒法編。抓住關鍵詞,然后使勁去背。最后說說答題吧,名詞解釋這個東西,你只要把這個概念講清楚就行了,記住了,或者理解了,很簡單都可以寫出啦!簡單題就是分點把觀點羅列出來,稍微解釋一張就行,并不需要多長的字,最后是論述題,一看分數就知道,一般是一個20分,我覺得論述題減肥后就是簡單題了,所以論述題它需要增肥,添磚加瓦,盡可能地豐富答案,能夠做到這些,我相信你教育綜合333的成績絕對不會低。
|
回復話題 |
||
上傳/修改頭像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