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國前重要會議順口溜背song
查看(3524) 回復(1) |
|
xiaoling
|
發表于 2010-08-05 21:03
樓主
順口溜背建國前重要會議
一大奮斗目標提,革命對象錯確認 二大高低兩綱領,秋白統一戰線提 三大國共合作忙,思想組織要獨立 國民一大新三民,聯俄聯共扶農工 四大首分兩資產,無產領導工農盟 五大工農小資產,新創民族獨裁制 八七獨秀槍桿子,革命起義總方針 六大新民革命定,無產基礎批左右 古田軍隊服從黨,黨建軍建綱領文 六屆四中王明左,革命質形路軍亂 瓦窯堡民族抗日,老毛提馬主中化 遵義中共首自決,老毛領導地位立 洛川抗日有措施,減租減息轉游擊 六屆七中尊老毛,若干問題有決議 七大少奇改黨章,三大作風論聯合 七屆二中賀勝利,農村轉城兩務必 轉帖:中共會議總結 中共一大: 貢獻:提出黨的奮斗目標 確定革命對象(可惜錯了) 1922年7月,中共二大 民主綱領:消除內亂,打倒軍閥,建設國內和平 推翻國際帝國主義壓迫,達到中華民族的完全獨立 統一中國本部(包括東三省)為真正的民主共和國 最高綱領:建立勞農專政的政治,鏟除私有財產制度 瞿秋白在其中最早提出“統一戰線”的概念。 中共三大 國共合作,強調保持思想上和組織上的獨立性 提出了“真正的平民政權” 1924年1月,國民黨一大 “聯俄,聯共,扶助農工” 國共合作的基礎:新三民主義:民族,民權,民生(核心是民權) 1925年,中共四大 討論的是無產階級領導權和工農聯盟的問題 明確將資產階級分為買辦官僚資產階級和民族資產階級。 中共五大 提出“工農小資產階級的民族獨裁制” 1927年8月7日,漢口,“八七會議” 毛澤東提出:“政權是由槍桿子中取得的” 糾正陳獨秀的右傾投降主義政策。 總方針:土地革命和武裝起義 1928年莫斯科,中共六大 1) 肯定國民革命失敗后,中國的社會仍然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確定革命的性質:資產階級民主革命 革命的中心任務:工農民主專政的實現和反帝反封建 革命的的力量:工農階級 革命的前途:社會主義 2) 革命的形勢:兩個高潮之間,新的高潮即將到來 3) 批評陳獨秀的右傾投降主義 左傾盲動主義 4) 提出加強黨的無產階級基礎 1929年,古田會議 人民軍隊的建設問題 1931年1月,中共六屆四中全會 王明的左傾占統治地位,主要表現有: 1)在革命性質上:混淆了民主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革命的區別。把反資和反帝并列 2)在革命形式上:強調革命高潮的到來 3)在革命道路上:堅持以城市為中心 4)在軍事方面:軍事教條主義,用所謂的正規戰爭代替人民戰爭 1931年12月,瓦窯堡會議 中共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 中共六屆六中全會 毛澤東向全黨提出“使馬克思主義中國化” 1935年1月,遵義會議 討論軍事路線和組織路線的問題 中共第一次自主解決中國革命的實際問題,是幼年黨向成熟黨轉變的標志。確立了毛澤東的領導地位 榜羅鎮會議:正式確定陜北作為領導中國革命的大本營 1940年2月20日,延安各界憲政促進會上 毛澤東發表《新民主主義憲政》,指出:憲政就是民主的政治,中國需要民主政治 1944年9月15日,國民參政會 林伯渠根據中共中央的指示正式提出建立民主聯合政府的主張 1945年6月,中共七大 劉少奇作了《關于修改黨章的報告》,對毛澤東思想作了科學的概括和闡述。從而使其作為一個科學的概念被正式確定下來作為全黨的指導思想 毛澤東發表了《論聯合政府》,提出黨的三大優良作風 1948年9月,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上,毛澤東提出建立人民民主專政的問題 1949年3月,中共七屆二中全會 毛澤東詳盡闡述了新民主主義經濟的現狀以及黨應采取的基本政策 毛澤東第一次提出執政黨的建設問題 1950年,中共七屆三中全會:毛澤東提出“不要四面出擊” 1954年10月,一屆人大 通過第一部《憲法》 1955年10月,中共七屆六中全會 初步形成兩步走的發展戰略思想 1956年1月,知識分子會議 周恩來表述知識分子屬于工人階級 1956年9月,中共八大 確立把工作中心轉移到社會主義建設事業上來,國內主要矛盾:人民對于經濟文化迅速發展需要和當前的經濟文化不能滿足人民需要狀況之間的矛盾 經濟建設的指導方針:既反保守又反冒進,在綜合平穩中穩步前進 陳云提出改善社會主義經濟管理體制的方法:以國家集體經營為主體,以個人經營為補充; 以計劃生產為主體,以在國家許可的范圍內的自由生產為補充;以國家市場為主體,以一定范圍內國家領導的自由市場為補充。 任務:發展生產力,實現工業化,逐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需要 1958年,中共八大二次會議 鼓足干勁,力爭上游,多快好省的建設社會主義 1961年,中共八屆九中全會 提出:調整,鞏固,充實,提高 1964年12月,三屆人大第一次會議 周恩來根據毛澤東的提議,第一次公布四個現代化(工業,農業,國防,科技) 1979年3月,鄧小平在中共中央召開的理論工作務虛會上,講話的中心內容是提出“堅持四項基本原則” 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果斷停止“以階級斗爭為綱”,糾正“文革”中和以前左傾錯誤,這是黨在歷史上具有深遠意義的偉大轉折,是馬克思同中國實際相結合第二次飛躍的起點。 1981年6月,中共十一屆六中全會 通過《關于建國以來黨的若干問題的決議》,確立了毛澤東的地位和毛澤東思想,活的靈魂:實事求是,群眾路線,獨立自主 1982年,中共十二大 對毛澤東思想的科學含義作了重要補充:毛澤東思想是被實踐證明了的關于中國革命和建設的正確理論原則和經驗總結。 提出:走自己的路,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 九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明確規定鄧小平理論為中國國家與中國各族人民的指導思想。 1987年,中共十三大:明確概括和全面闡述黨的基本路線 1992年10月12日--18日,中共十四大:確立鄧小平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理論在全黨的指導地位。 1997年9月12日--18日,中共十五大:進一步闡述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和基本綱領。 1) 高舉鄧小平理論的偉大旗幟,進一步闡述鄧小平理論的歷史地位和指導意義 2) 進一步闡述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和基本綱領。 3) 就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經濟政治文化做全面部署 4) 確立跨世紀發展宏圖 5) 明確回答了鄧小平死后中國怎樣繼續前進這個重大問題 87年十三大--97年十五大:三步走的具體規劃 1995年十四屆五中全會和97年十五大把第三步再分為三個小階段: 1)21世紀第一個十年,國民生產總值翻一番,人民生活達到小康,比較富裕,有比較完善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系 2)再經過十年,到建黨一百周年時,經濟更加發展,體系更加完善 3)到建國一百周年,建成富強,民主,文明的社會主義國家。 2002年3月3日--13日九屆政協五次會議 2002年3月5日--15日九屆人大五次會議 |
vahngo_tash
|
發表于 2011-04-18 09:34
沙發
受用
|
vahngo_tash
|
發表于 2011-04-18 09:34
3樓
受用
|
vahngo_tash
|
發表于 2011-04-18 09:34
4樓
受用
|
回復話題 |
||
上傳/修改頭像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