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師范大學2004——2007經濟地理學試題
查看(2084) 回復(0) |
|
|
發表于 2010-12-31 11:12
樓主
2004經濟地理
1、技術條件對區域發展有哪些影響? 2、試述經濟活動空間結構的概念與空間結構的物質內容。 3、分析長江三角洲地區的區域優勢。 4、闡述點-軸漸進擴散理論的核心內容,并舉例說明該理論在我國的應用。 5、試從高技術區的區位選擇因素說明,為什么長江三角洲地區成為我國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最為密集的地區? 6、闡述城鎮體系的概念和特征并舉例說明城鎮體系的類型。 7、從空間轉移和空間擴散的影響機制分析為什么我國率先開放東南沿海地區? 8、舉例說明勞動地域分工的原理。 9、試從梯度轉移戰略說明我國西部大開發中經濟戰略轉移的動力、方式和途徑。 10、分析城市經濟區建立的依據。 2005年經濟地理 (考場下來之后回憶的,可能不太準確,但基本相同) 1、勞動力成本的空間差異對經濟區位的影響。 2、城市化、工業化快速發展的地區,城市蔓延與土地利用的方式。 3、適用經濟地理學的觀點闡述我國統籌區域經濟發展的思想。 4、古典區位論和現代區位論的差異表現。 5、區域空間經濟聯系的理論基礎。 6、克里斯塔勒的中心地理論有什么現實意義? 7、區域空間結構的演變。 8、想不起來了。 9、簡述霍夫曼定理。 10、從經濟全球化的特點和地理意義說說你對反全球化現象和活動的認識。 上海師范大學2006年經濟地理考題 1、 從區域環境角度分析FDI的區位選擇 2、 公司的組織結構有哪幾種類型,分析其空間特征(如海爾,聯想) 3、 以你熟悉的跨國公司為例說明跨國公司投資區位 4、 中共十六屆四中全會對減少區域差異所采取的對策 5、 信息時代工業區位將發生怎樣的變化 6、 寫出我國西部重要城市以及城市集聚區 7、 論述京津冀城市群的空間結構特征 8、 論述中國高速公路發展概況及其對城市和區域的影響。 9、何謂泛珠三角,其目的和意義何在 10、 全球化背景下中國汽車工業發展的影響因素和布局變化 (題序打亂了) 2007年上海師范大學經濟地理學試題 1.新貿易理論要點 2.有人說“中國是世界的工廠”,為什么? 3.經濟城鎮體系與行政城鎮體系的相互聯系與區別。 4.中心地理論的現實意義。 5.古典區位論與現代區位論的主要區別。 6.簡述20世紀80年代以來中國經濟區的發展概況。 7.在十六屆幾中全會中建設有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中提到哪些區域經濟問題。 8.如何對經濟地理條件評價。 9.論述經濟區位影響因素。 10.經濟地理學可以解決現實中哪些問題。 11.簡述格林哈特工廠區位理論要點。 12.史密斯的收益性空間界限中是“經濟人”還是“滿意人”,為什么? 13.現實生活中有哪些可以說明杜能的農業區位論 14.跨國公司在華投資的區位選擇。 15.經濟全球化對發展中國家與發達國家的影響以及我國對全球化與反全球化采取的對策。 題序打亂了,大致內容是這樣的.每題目10分.歡迎指正. zz |
回復話題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