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年北師文學院420分——專業課英語政治復習經驗
查看(2046) 回復(0) |
|
lyh2006
|
發表于 2010-12-02 01:02
樓主
本人研情簡介:
本科院校——山東師范大學05級漢語言文學專業 一戰院校——北京大學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專業,政治68,英語71,中外文學92,中外文論91,總分322,排名專業第7(專業招2人) 二戰院校——北京師范大學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專業,政治86,英語71,中國文學125,外國文學與文學理論138,總分420,排名文學院第1(專業招8人) 1.專業課 (1)教材。 首先把教材圈定在北師給出的11本書,原因有兩點:一是教材的各種版本大同小異,哪一本吃透了都能把這個學科的框架脈絡掌握。二是北師試題相對來說很側重基礎知識,這11本書的內容足以涵蓋考題答案。只有一本教材要做點小調整——洪子誠老師的《中國當代文學史》,因為這本書的編寫體例實在不適合考試。我復習時參照我的山師同學北師學姐馬小慧的經驗,用的山師老師自己編的《當代文學五十年》。這本書文學史的框架很清晰方便記憶,作家作品的要點也很清楚方便答題,再者我們期末考試時經常翻這本書比較熟,用起來省時間。 教材的復習方法就是記憶的問題了。關于記憶,大家考了這么多年的試,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獨門絕技,我覺得沒必要參照別人。只有兩點:一是注意總結框架脈絡,把每個章節有哪幾個問題,每個問題有哪幾個要點弄清楚。可以在書本的左右兩側的空白處把要點用一二三四編出來。(當然,不愛在書本上亂涂的就找個本當筆記了)二是重復,重復。記憶的合格標準是抽出真題中相關內容的一道,回答時一共幾個要點(每個要點記五六個字就好)每個要點可以舉哪個例子,你能寫出這些就算達標了。 (2)真題 真題對于考研人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對于真題的使用應該貫穿專業課復習的始終。目前大家能從網上找到的北師文學院的真題從93年開始,雖然90年代有些年份的試題有殘缺,但目前這些也足夠復習用。北師真題有兩個特點,一是分界線是05年。05年之前的可以幫助找重點,05年之后的不僅可以幫助找重點,而且出題的體例分值都是很重要的參考。二是重復率高。每個學科的那幾個重點作家會反復出,甚至原題重復。 真題的使用有兩種方法,最好是并用。一是按年份,二是按學科的章節。網上搜到的真題都是按年份編輯的,這個在復習之初主要是培養對北師試題的感性認識吧。比如課本上直接有答案的題占多少比例,需要自己組織答題思路的題占多少比例,每個學科占多少分值,并以此修正自己的復習時間精力的分配。比如我計算的各個學科的大概分值如下:中國文學75,現代文學60,當代文學15,外國文學40—50,東方文學10—15,比較文學10—15,文學理論50.,古代文論25。等到把11本教材看一遍之后,就可以定期(比如一個星期)拿出一套真題,自己按照上面我所說的記憶的合格標準寫寫要點,不需要計算時間,以考察自己的記憶程度為目的。 按學科章節編輯的真題這個需要自己整理一下,比如中國文學10年題目,09年題目,這樣一年年的總結到一起,對于找北師的出題重點很有幫助。這樣整理出來的真題使用時是跟著自己的科目復習計劃走的,復習到相關科目的相關章節,就把這個章節出過題的地方重點記憶。 (3)輔導班和資料 我參加了北師三人行輔導的國慶真題講解班,使用了三人行的專業一、專業二、真題答案三本資料。復習到了十月份,我感覺到了瓶頸期,心情很煩躁,每天復習效率非常低。在網上查到北師有個三人行專業課輔導,想想去了即使沒有無利也不會有害,于是就抱著一副尋找心理安慰的心情踏上了去北京的火車。之前在暑假三人行有一個全程復習規劃加各科重點的梳理,那時候我不知道有這個輔導機構,就錯過了。我報的是國慶真題講解班,三天的課程,兩位老師,一位是北師文學理論專業的博士,一位是北師古代文學的碩士。老師根據隨堂發的真題解析的資料,一年年的分析北師出題的重點,答題的方法思路。上完課我覺得效果遠遠超過了心理安慰,因為各科的框架脈絡,北師的出題重點都一下子清晰起來,所以臨走前我就又買了三人行專業一和專業二的兩本資料。另外講課的符鵬師哥到后來復試時也給了很多幫助,當然這是后話了。 關于輔導班,有面授和網絡遠程兩種方式,我覺得大家面授課程不方便參加的話可以選擇網絡遠程的。如果網授課程也不方便參加的話,那專業課的那兩本資料應該說是北師考研必備的了。這兩本資料就按照我在真題板塊里說的按學科章節總結,把每一科可以出題的地方都用題目答案的形式總結出來,省卻了課本內容中與考試無關的觀點討論,故事梗概等蕪雜部分。而且課本上沒有提到真題卻涉及到的相關問題也給出了答案,對于我們組織答題思路很有啟發。(具體的編寫體例可以看三人行網站上的范本)兩本都是16開紙,中國文學史291頁,外國文學史和文學理論282頁。我10月中旬之前把11本教材看透了,之后就扔開教材,只背這兩本資料了,一直重復到考試。 分數出來之后,朋友們告訴我說這是天道酬勤,我卻一直覺得自己幸運。因為我考了兩年,也比較努力,370,380分的成績肯定是自己的勤奮掙來的,但是420分的高分,就需要天時地利人和的完美組合了。在這天時地利中,三人行輔導的幫助應該是占很大一部分的。很感激。 (4)導師論文,人大復試資料 初試不用。北師的試題相對來說比較基礎,跟課本以及往年重點貼合比較近,我們花費大量時間和精力去搜索下載導師論文,查閱人大復印資料是得不償失的,甚至可以說是作用甚微的。有同學可能會疑問出到很課外的問題怎么辦?比如09年外國文學史的四福音書,塞壬,文學理論的啟蒙辯證法等名詞解釋。第一,這種題目考的就是我們的日常積累,知識點很分散,你這一年花費大量精力去看論文資料,也不一定能碰到這個名詞。第二,這種題目大部分人都不會,而且只占到10分左右,是不會影響基礎分數的。與其花費大量時間精力去找這10分題的答案,跟把時間用在記憶課本教材的重點上,確保考試時20分30分的大題不失分,哪一個更合算呢? 2.英語 (1)正視基礎 09、10這兩年的英語試題網上的評論都是偏難,我卻連續兩年都考了71分。我覺得談英語復試如果只說我沒花太多的時間,沒太為英語糾結,那是誤導大家。我想先談談我的英語基礎。我四級616分,六級591分,大學四年我一直沒有放棄對英語的復習,只要我能夠早起,英語晨讀是不可或缺的一天的開始。因為我二戰時身邊有好幾個二戰,戰友,有一個是六級沒過的基礎,但復習很努力,除了真題以外的閱讀做了三四百篇,每篇認真總結,真題也做了兩三遍,考了55分。有一個是六級考兩次才過,但一直在英語學校做口語助教,沒做真題以外的閱讀,只是弄了幾遍真題,考了70分。我呢,是六級近六百,真題以外的閱讀做了二百篇,真題做了一遍半,考了71分。之前看考研經驗說沒過四六級,考研考七八十分,我覺得他可能忘了講自己考研這一年在英語上下的功夫,或者自己平時看電影參加演講之類接觸英語的體驗。所以,正視自己的英語基礎是制定英語復習計劃的開始。 (2)資料方法 復習規劃因人而異,就像我上面列舉的戰友有的靠閱讀題海戰術,有的靠真題重復鉆研,沒有一定之規,選擇適合自己的方法就好。前者需要課外閱讀和真題結合,后者就是真題的反復了。但有幾本資料是必備的:真題方面是曾鳴張劍主編的;閱讀方面是新東方的閱讀理解基礎一百篇,石春楨二百篇;到最后考前一個月再買套模擬題,版本我覺得不太重要,因為做模擬題的目的就是維持之前做題的語感,并幫助計算考試時間,難易都沒關系。 關于具體的復習方法,大家按自己四六級的復習來就可以。我講講我做閱讀的一點體會。每天做2到4篇,保持語感,很重要。當然每天做完都要總結生詞和自己做錯的原因,第二天做新題之前要先把頭天的總結看一遍。 (3)關于詞匯 詞匯復習也按個人四六級的復習方法就好。我不太喜歡用詞匯書,而是靠做題目記單詞。不管是真題還是課外閱讀,我都會把里面的生詞整理到一個便利貼大小的本子上。然后第二天早讀時背一遍,做新閱讀之前背一遍,睡前再抄抄鞏固一遍,就這樣循環進行。真題的詞匯是必須死死記住的,課外閱讀的詞匯盡可能的多記,雖然很多是超綱的,但因為材料涉及的網絡,校園,經濟等一些專用詞匯考試時也多有涉及,記下來考試看到不會慌。另外我還用過一個星火的30篇文章記真題單詞,每天看一篇文章,負擔不太重。總之,我覺得把單詞放到文章中來記憶比死背詞匯書更好一點,不容易產生厭倦情緒。 3.政治 (1)精力分配 我一戰是在政治上花了很多功夫,從九月開始看輔導班講義做題,有時候一天能看幾個小時,有時候連著幾天不看,侵占了專業課復習的時間不說,而且復習很不系統最后政治也沒考好。第二年政治是采取每天抽空看一點,考前加大背誦的策略。 我的復習時間分配是八月初上**輔導班兩周,之后花一周時間整理講義重點成筆記。然后放下,到九月下旬開始每天一個到一個半小時看講義,背重點,做選擇題。這樣持續到十一月底。十二月開始每天背三四個小時政治(一講義重點,二選擇題錯題,三時事選擇題),考前兩周買幾套模擬題練習,考前一周上點題班,再把所有講義翻一遍。 (2)輔導班及資料 我在濟南復習,報的是山東**輔導班。關于輔導班,我看網上有見仁見智的各種說法,有些我不是太認同。在我看來,輔導班是我們考研路上披荊斬棘的工具。當然沒有工具你也可以到大終點,但有了工具,你可以事半功倍。有了工具也可能沒有到達終點,但大家看看輔導班上埋頭大睡的同學們,就知道這是不是工具的錯了。 政治復習,輔導班是必須的,因為專業課之于考研就像閱讀之于英語,得專業課者得天下,所以要把百分之六七十的精力花費在專業課上。但是政治和英語不同,又屬于可以拉開很大差距的一門課,八十多分和六十多分的區別還是有很大不同的。為了處理這一時間精力與重要性的矛盾,報輔導班,直接利用輔導班整理好的資料,重點,是個省時省力的好辦法。 我的資料就是**政治暑期強化,沖刺,時事,點題這四個課程的講義,再加上一本《考試大綱配套練習》。暑假上完兩周的輔導班后,再花兩個周把講義重點整理出來。從九月到十一月,每天花一個小時時間在政治上,看輔導班講義,做選擇題題和記憶講義重點。十二月背講義重點,選擇題錯題,和時事重點。臨考前兩周再做幾套模擬題。 (3)關于大綱和重點 大綱解析是很多學長介紹的紅寶書,我第二年的時候買了,但看了不到一半就扔下了。因為我把主要精力放在專業課上了,那一大本龐雜的大綱書,我實在是沒有時間看。不過聽很多同學是從八月大綱出來就堅持每天看的,可能差不多能看完。看大綱能讓你對于政治框架有個清晰了解,但太耽誤時間,這個大家根據自己的情況安排就好。 關于重點,網上也有很多抨擊輔導班押題不準的言論,我覺得你政治什么都不看,就等著最后二十天輔導班點上二十道題就去考試,這種想法是挺可笑的。你褻瀆了考研,考研自然也會褻瀆你。**的米鵬老師講課很有特點,他的大綱解析課會把大綱給出的考點,把最近三年考過的,十來年沒考過的等用各種符號表示出來,今年會考的重點也就一目了然了。復習了兩年,米老師講過的重點我都是放心去背的。而且**的暑期強化班每一科老師都會給出十到十五道的論述題重點,這樣四科加起來也有五六十道,這五六十道全記下來才算是有點基礎。再加上老師圍繞重點點的一些選擇題,記憶一下要點,這個范圍就足夠應付考試了。 zz |
回復話題 |
||
上傳/修改頭像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