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算機網絡課程學習方法
查看(1512) 回復(0) |
|
lyh2006
|
發表于 2010-08-02 14:01
樓主
“網絡”是一個時髦的高科技的詞,而且使用起來好像并不顯得那么“高科技”。從中小學生到白發的老人很非常容易得心應手地上網沖浪。這容易讓人產生一種錯覺,網絡很容易學,很容易用。這實際上如同電話系統一樣,打電話大家都會,但掌握電話系統技術卻不是如此簡單的事。對于立志從事計算機網絡技術工作和將網絡技術作為自己專業基礎組成部分的同學來說,應該從基礎知識開始,打好堅實的基礎。
對計算機網絡方面的知識學習,應該循序漸進逐步深入地學習網絡的基本原理、技術、協議和設計。專業基礎課程和專業課程主要包括:計算機網絡、TCP/IP協議原理、組網技術、無線與移動計算、網絡軟件設計與開發及有關的網絡實驗、課程設計構成。 課程內容的設計: 首先,通過《計算機網絡》,建立開放系統互連參考模型、協議原理、互連原理、路由原理等協議體系結構方面的概念和基礎知識。這些基本概念和基礎理論,貫穿在后續其它課程的學習中,將起到非常重要的指導性的作用。接下來的《計算機局域網》課程,一方面,繼續鞏固和加深對網絡基本理論的認識,另一方面,是學習和掌握目前應用最廣泛的一種具體的網絡的技術——以太網技術。對同學們來說,這門課的知識和實際的實踐經驗,對畢業以后參加工作、以及進一步的深入學習,都將是非常有用的。《TCP/IP協議原理》則從通信協議的角度,將Internet網絡的工作原理、技術規范和組網技術等方面的知識傳授給同學們。這三門課程,依照理論基礎、網絡通信、網絡協議等方面構成了網絡技術知識點的主干線。后面的課程則是網絡技術知識的繼續深入和提高,以及網絡的工程素養和綜合能力的培養。《組網技術》主要是通過已掌握的網絡技術和通信技術方面的知識,培養同學們綜合分析問題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網絡軟件設計與開發》則從軟件的角度,通過軟件的設計編程和實現運行,深層次的體會和理解網絡的技術和實現細節。在所有的課程中,都會安排必要的實驗環節,獲得感性的認識,起到驗證理論、鞏固所學知識的作用。 俗話說,萬事開頭難,首先遇見的課程《計算機網絡》就有點這個味道。該課程的特點是內容較為抽象,新概念多,涉及知識面寬,掌握起來難度較大。對于學過數據通信的同學們來講,已經對七層參考模型、通信協議等概念有了基本的了解,學習起來壓力會小一些。該課程的特點是,按照學過這門課程的同學們的說法,學習起來有點象背政治,也有點象語文。其中的概念多、語言描述多,公式描述少,各知識點間的關系較離散,而且會涉及到很多其它方面的知識,甚至是日常生活方面的知識。課程在學習中,一種好的方法是多用日常生活中的情形來做“實驗”,來驗證和理解所學的理論知識,在教材中我們可以看到很多用日常生活的情形來說明問題的例子,如說不同語言的人之間的對話方法、打電話等等。另外,采用逆向思維的方法能取得很好的學習效果。比如說,為什么要用七層而不采用六層或八層甚至不分層?鏈路層是否必須在物理層之上,可不可以在網絡層之上?透明傳輸的要求是否是必須的?等等,如果這樣做,好處是什么,壞處又是什么?多一點好奇和懷疑,少一點認同,只有在弄清楚以后才認同,主動出擊的學習方式,而不是被動的填鴨。 值得一提的是,網絡技術發展很快,新的技術、新的知識不斷涌現,會讓人眼花繚亂。一方面,新的知識和技術要讓人不斷地去學習和掌握,另一方面,這些新技術可能還不夠全面(更不要說完善了),甚至還有許多不合理的地方。因此,不要認為書中的內容全部都是正確的,不加分析的全部接受,這反而錯了。這也是為什么希望要用懷疑的陽光去看待問題的原因。技術快速發展對學習帶來的另一個問題就是新概念和新詞匯增多,中西文化的差異使得翻譯無法完全表達作者的原意(甚至可能出現無法看懂的情況),因此,學習網絡知識應該多看原文,至少也應該在讓人產生懷疑的地方,通過原文來理解正確的含義。 在基礎打扎實以后,后續的課程學習和理解就變得容易多了,這時可以有較多的時間對其中感興趣的問題做進一步深究。反過來,進一步的學習繼而又加深了對網絡基本理論和認識。 到完成《TCP/IP協議原理》的學習后,會出現對知識把握的兩極分化現象,有的同學的能力得到較大幅度的提高,有很強的理解、分析和把握網絡知識的能力;有的同學仍停留在膚淺的表面知識上,時間一長,所學的知識就還給老師了。究其原因,是主動出擊還是被動接受的學習方法問題。基礎打的扎實,理解、分析問題就會深入一些,受到的鍛煉就會多一些。我們希望,同學們最后能夠掌握并讓這些知識在實際工作中發揮作用,而不是考完試后就還給老師了。 很多同學都有這樣的感觸,“學懂容易掌握難”。網絡技術知識確有這樣的特點,所有的知識單獨來看,都非常簡單,甚至好像常識一般,但把這些知識組合起來就有一定的難度。學習中常常出現的情況是:因為簡單而掉以輕心,等到該用的時候卻丟三拉四,一經指點,就猛拍腦袋,“哦,學過的,怎么就忘了呢?”。記住一點,網絡技術知識的各個方面都有千絲萬縷的聯系,要隨時把學過的知識翻出來用。流行的學一門考一門然后就丟一門方式,絕對不是好辦法。 最后提一點關于預備知識的問題。預備知識包括通信原理、數據通信、操作系統、程序語言、程序設計等。通信原理和數據通信知識提供和理解網絡中的通信到底是如何進行的,各種不同的通信方式有何特點以及對網絡通信的影響;操作系統的知識有助于理解網絡的協議是如何動作的,與操作系統的進程/線程、調度、資源管理如何結合在一起的,實際上,你甚至可以把網絡系統的協議軟件就直接看作是一種實現網絡通信的“操作系統”;程序語言和程序設計提供了用精確的語言來描述網絡通信的動作的方法,這種描述方法給你帶來用“程序語言”的方式去理解和思考,用程序運行動作的方式去考察和掌握協議的動作過程。 萬變不離其宗,網絡的知識也是這樣。盡管技術不斷推陳出新,但網絡的基本原理是不會發生大改變的,只要我們掌握了基本原理,有了分析問題的基本方法,網絡技術其實也是容易掌握的。 |
回復話題 |
||
上傳/修改頭像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