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碩士 - 話題

    14非法學法制史基本滿分談經驗
    查看(4480) 回復(1)
    echo_0731
    • 積分:7
    • 注冊于:2014-07-28
    發表于 2014-07-28 10:58
    樓主
    我是一名二戰的學子,第一年的考試,我走過許多彎路,有許多方法也不得當,二戰的我在這一年針對考試和自己的缺點重新制定學習方法,各科上頗有成效。其中效果最好的是法制史,現在就簡單談談法制史的學習方法。      首先談我自己的情況。
          一戰時的我,講書讀的很透徹,法制史每一句話的含義,以及白話文的意思我都搞的很清楚。但是我沒有刻意背誦(因為本人是理科生,所以總是認為理解第一,而且記憶力不好,吼吼)。然而在充分理解的基礎上去考試,我的結果就是,選擇題基本都對,大題基本不對。不是因為大題不會,而是發現沒有背誦,大題所需要你論述和解釋的點你完全無法用語言來寫出來。所以二戰的我,根據自己一戰的失敗,重新制定了學習方法。通過新的學習方法的奏效,我只能說,世界上沒有記憶力不好的人,只有懶惰的人~~(小小的批評一下我自己)
          以下便是我的心得:

    1、法制史沒有重點,必須全書背誦。
               之所以說法制史沒有重點,從歷年真題就可以看出。每年網上各類音頻視頻都將重點放在了西周、漢朝、唐朝、清末這幾個朝代,并不是因為考試大部分只考這里,而是這幾個朝代的立法內容繁多,相對比較重點,是改朝換代領導其他朝代法制變化的。而選擇題往往每個朝代都會涉及一道題,而如果每個朝代同學們不認真閱讀,仔細背誦,選擇題很容易失分。法制史一共就那么幾個分,選擇題一共就那么多道題,丟了兩道以上,法制史這一科的分數便沒有優勢了。若想法制史有優勢,必須選擇題只錯一道一下,大題都是在你背誦的范圍內。

    2、全書背誦是建立在對書的理解基礎上的。
               綜合課我認為需要理解的是法理的前半部分和法制史清末之前的部分。因為清末之前的法制史很多立法,在分析上是以古文形式出現的。而如果你對書上古文字句并不理解,不明白什么意思,就像是高中語文考你文言文填空和解釋一樣,只背誦課文是拿不到高分的。很多同學和我反應法制史很難理解,第一步就出了問題。我在學習的時候,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就選擇了聽音頻課程,但我只是聽到了清末之前。老師將重點難懂難解釋的地方講明白后,我再全面撒網。平時我看的武俠書和古代電視劇較多,所以看每朝每代立法的時候有時實在記不住,便聯想這些電視劇和人物。。呵呵~。然而,每朝每代很多立法容易混淆,看了一個朝代就會忘了另外一個朝代,看了秦朝的立法原則,再看唐朝的就發現好多類似的還有不一樣。我的做法就是先上網查了歷史順序(就是夏商西周唐宋元明清),對年代更迭有了邏輯框架,在非常熟悉并明白書的基礎上,自己總結了表格,對比背誦,最后我對我自己的實驗獲得了成功。而我的表格并不是將重點歸納,而是在充分明白理解書的含義的基礎上,將全書的內容變成表格。所以,沒有理解,那么背誦表格和背書還是一樣難的。

    3、明白法制史的出題規律,在讀書時就知道哪個朝代出什么類型的題,才能有的放矢。
    二戰的我,優勢在于對于法制史已經有了全部的理解(就是書上的古文、字句我都明白是什么意思了),然而我的缺點就是第一遍沒有背誦,并且只是單純的相信考研音頻老師說的那幾個重點朝代。然而考試之后,再加上今年我對真題的研究,我發現了法碩考試的一些規律,這些規律在14年考研對我來說是99%的準確,我不知道明年是什么樣子,但是如果我今年還考,我還是會按照這個套路來學習。

    法制史選擇題:法制史的選擇題,基本是每朝每代都有一道。而每個朝代即使是夏商這種書上寫的內容相對不多的朝代,其實考點也非常多,能出的選擇題不止一道,而法制史的選擇題非常好拿分,而且如果錯了2道以上,我認為就會給整個法制史拖后腿。為了保證選擇題的正確率,就證實了法制史沒有重點,考試分析上每字每句都要明白。而選擇題不光是考的細,而且各朝各代往往很多立法是容易混淆的,例如秦朝的主要法律形式是律、令、法律答問、封診式、廷行事,而唐朝卻是律令格式,看似類似,但各自的含義卻有所變化。再如秦朝刑事立法主要原則有自首減輕處罰,而唐朝卻是自首減免刑罰等等。如果不加以對比背誦,不對這些含義的深入了解,是做不對題的。所以我根據自己的情況,將全書設計成了對比表格。內容沒有減少,卻有種省了不少事兒的感覺。

    法制史簡答題:法制史的簡答題規律更是一目了然。我在看了十年的真題基礎上,總結出了一套規律。簡答題只考清末(包括清末)以后的朝代,也就是近現代的法制史,而且沒有重復出題。所以在看清末以后的立法,我們主要需要按照簡答題的形式來背誦,這樣在背書的同時,不僅解決了選擇題,也解決了簡答題,給其他學科勻出時間。這種情況就要求在看清末之后的立法前,將十年真題拿出來,翻到簡答題,將所有考過的簡答題從書上勾掉。這個過程你就會發現,書上什么樣的內容會出簡答,什么樣的內容還沒有出過簡答。背誦的時候就要將重點放在沒出過的地方,將這些沒出過的地方全文背誦。當然我不是出題人,我只是在研究了真題的基礎上得出的結論。我當時是希望萬無一失,所以在先背誦完那些沒考的地方之后,又將考過的也背誦了。但今年證明,我的想法是對的,又考了一道沒有考過的內容。但并不是說近現代法除了大題別的都不考,選擇題還是考的,只是你要有針對性的在讀書時解決簡答題的問題。
        法制史還有一道大題就是根據古文來問你各種問題,這就驗證了我上面所說,法制史必須要將書上的古文弄懂,這樣即使這道大題出的不是書上的原文古文,但是你一看就知道說的是神馬。因為考的內容肯定是書上講過的啊,你光看試題古文字面就知道是什么了。而這道題歷年都出古文,那么你就知道,肯定是從古代法里出了。而歷年出的都是漢朝唐朝西周里的法史,那你就知道重點是哪個朝代了~

       這就是我今年基本滿分的心得。總結起來就是三個方面:翻譯明白書上內容+強化全書背誦+自己會押題,知道每個朝代的考試側重類型是什么。
       如果學弟學妹還有別的疑問,可以加我的球球:三七六三六八一六六

       附上一個我自己自創的那個非常有成效的表格。如果你覺得適合你,可以找我。

    朝代


    立法概況


    立法法律法典


    其它



    禹刑
    茫茫禹跡,劃為九州----九牧
    1、王命、誓、《甘誓》
    2、“夏有亂政,而作禹刑”
    3、不孝罪:“五刑之屬三千,而罪莫大于不孝”
    4、貪污法:“昏、墨、賊,殺,皋陶之刑也。”
               “己惡而掠人美為昏,貪以敗官為墨,殺人不忌為賊”
    5、慎重行罰,反對錯殺無辜:“與其殺不辜,寧失不經”
    6、夏朝就有贖刑
    7、監獄:圜土、夏臺、鈞臺
    封建制五刑:
       墨:黥刑
       劓:
       剕:
       宮:
       大辟:


    除此正五刑,還存在:

    鞭撲、流刑、勞役刑、贖刑等刑罰。


    湯刑
    天罰與神判
    1、“商有亂政,而作湯刑”
    2、“誓”:出兵打仗前的盟誓,主要是發布軍令or宣布軍紀

    “誥”:王or權臣對大臣、諸侯、下屬官吏發布的命令、指示、訓誡

    “命”:王針對具體事情發布的命令
    3、“亂政”、“疑眾”:
         析言破律,亂名改作,執左道以亂政,殺;
         作淫聲異服,奇技奇器以疑眾,殺;
         行偽而堅,言偽而辨,學非而博,順非而澤以 疑眾,殺;
         假于鬼神、時日、卜筮以疑眾,殺。
    4、懲治職官犯罪“三風十愆”:“巫風”庭內起舞、沉溺歌酒等;

    “淫風”貪求財物、迷戀美色、狩獵不休;

    “亂風”蔑視圣人教訓、拒絕忠直勸告、
                                       疏遠賢德高士、親近庇護小人。
    5、訴訟制度也比較完備        6、監獄:圜土、囹圄、羑里yǒu lǐ

    西周


    1、明德慎罰、敬天保民、以德配天
    2、“親親”:在家族范圍內,人人皆親其親,長其長,做到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義婦聽,每個人都應按照自己的身份行事,不能以下凌上、以疏壓親。而且“親親父為首”,全體親族人員應以父家長為中心。

    “尊尊”:在社會范圍內,君臣、上下、貴賤應該恪守本分,所有臣民皆應以君主為中心,即所謂“尊尊君為首”。
    3、“五禮”:吉禮、兇禮、軍禮、賓禮、嘉禮
    4、“禮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
    1、《呂刑》·又稱《甫刑》
               ·西周中期具有代表性的法典
               ·德教為本,用刑適中:“明于刑之中”
               ·懲罰與罪行相符:“其罪惟均,其審克之”“上下比罪”
               ·結合具體案件靈活處斷:“刑罰世輕世重”“輕重諸罰有權”
               ·案情不能確定時從輕不從重:“五刑之疑有赦”
               ·規定了較為完整的收贖辦法,贖刑由此開始制度化
    2、《九刑》:·九篇刑書;
               ·九種刑罰:墨、劓、剕、宮、大辟+鞭、撲、流、贖
               ·“周有亂政,而作九刑”
               ·西周時期法律總稱
    禮與刑:
    互為表里,相輔相成。
    禮是要求人們自覺遵守的積極規范,側重于預防;刑是對犯罪行為的制裁,側重于事后懲罰。
    禮強調道德教化,刑則著重懲罰鎮壓,道德教化不成,對于嚴重違禮的行為要使用刑罰鎮壓。

    春秋


    成文法的公布
    鄭國:鑄刑書于鼎、子產、中國歷史上第一次正式公布成文法;

    鄧析“竹刑”;
    晉國:鑄刑鼎、趙鞅&荀寅;
    反對:叔向、孔子。
    公布成文法的意義P332

    戰國


    1、一斷于法
    2、刑無等級
    3、輕罪重罰
    4、法布于眾


    《法經》:
    1、內容:·《盜法》:侵犯官私財產所有權犯罪的法律規定;
            ·《賊法》:關于人身傷害、破壞社會秩序的法律規定;
            ·《網法》:也稱《囚法》,是關于囚禁審判罪犯的法律規定;
            ·《捕法》:追捕盜、賊及其他犯罪者的法律規定;
              《網法》、《捕法》屬于訴訟法的范圍
            ·《雜法》:“盜賊”以外的其他犯罪刑罰的規定;
                      規定了“六禁”:城禁、狡禁、淫禁、徙禁、嬉禁、金禁
            ·《具法》:關于定罪量刑從輕從重法律原則的規定,起著“具其
                      加減”的作用,相當于近代法典中的總則部分
    2、特點:·是歷史上第一部比較系統、完整的成文法典。
            ·在內容上鎮壓盜賊為首要任務,反對舊貴族的等級特權,體現

    重刑主義精神。
            ·在體例上出現了先開列罪名,再規定刑罰罪刑法定傾向
              相當于總則《具法》列在最后適用于其他各篇。
    歷史地位:后世成文法典的編篡奠定了重要的基礎。《法經》六篇為秦、漢直
              接繼承,成為秦、漢律的主要篇目。
    《法經》中的《具法》列在最后


    1、緣法而治
    2、法令由一統
    3、嚴刑重法


    1、《云夢秦簡》
    2、律:基本法律形式
       令:皇帝針對某些具體事項臨時發布的命令,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法律答問:法律效力的解釋

    封診式:司法機關有關審判原則、治獄程式、對案件進行調查、勘驗、

    審訊、查封等方面的法律規定文書程式
       廷行事:司法機關的成例(判例)
       課、程等



    1輕徭薄賦、約法省刑
    2約法三章:殺人者死,傷人及盜抵罪,悉除去秦法
    3德主刑輔
    1、律:基本法律形式

    令:皇帝隨時發布的詔令or臣下提出經皇帝批準的立法建議。

    效力高于律。

    科:從“課”發展而來。律以外規定犯罪與刑罰&行政管理方面的單行法規,

    也稱“事條”、“科條”
       比:決事比。律無正條時比照援引典型判例作為裁斷案件的依據。
    2、“漢律六十篇”:
    《九章律》:《盜律》《賊律》《囚律》《捕律》《雜律》《具律》+《戶律》(戶籍、
               田賦、婚姻之事)《興律》(征發徭役、城防守備之事)《廄律》(牛
               馬蓄養、驛傳之事)9篇(蕭何)
    《傍章律》:18篇,朝廷禮儀,孫叔通
    《越宮律》:27篇,規范宮廷侍衛諸方面事項,張湯
    《朝律》:6篇,朝賀制度,趙禹
    以《具律》作為封建成文法典總則篇目的法典:《九章律》

    三國兩晉南北朝




    三國-->兩晉-->南北朝


    北朝:北魏--->東魏---北齊
              --->西魏---北周
    1、《曹魏律》:·18又稱《新律》;

    ·將《法經》中的“具”改為刑名律置于律首。突出了法典
                     總則的性質和地位;
                   ·“八議”入律;
                   ·改革刑罰,使刑罰制度進一步規范化。
    2、《晉律》:·20又稱《泰始律》

    ·從刑名中分出《法例》,完善了刑律總則的內容;
                 ·精簡律令;
                 ·律和令分開,解決了漢以來律令混雜矛盾的局面;
                 ·增加律注,并與法典文本合為一體,與法條具有同等效力
                 ·第一次將禮中的“服制”列入律典;
                 ·張斐、杜預作注,律文與釋文合為一體,故又稱《張杜律》
    3、北魏《北魏律》:·20

    ·始定古代五刑:死流徒杖鞭;
                     ·始以格代科;

    ·官當制度。
    4、東魏《麟趾格》北魏始以格代科,東魏制定《麟趾格》始為獨立法典
    5、西魏《大統式》:·歷史上最早以“式”為形式的法典;

    ·最早廢宮刑
    6、北齊《北齊律》:·12篇;

    ·首創《名例律》的法典篇目;

    ·確立重罪十條為后世“十惡”所本

    ·確立死、流、徒、杖、鞭五刑;

    ·“法令明審,科條簡要”,起著承前啟后的作用。
    7、北周由輕遞重:杖鞭徒流死,又首創按道里遠近劃分流刑五等的制度。
    1、《曹魏律》將“具”改為刑名律,置于律首。


    2、準五服以制罪、官當、八議、重罪十條(不在八議論贖之限)、登聞鼓直訴制度、死刑復奏制度


    三省六部
    均田制
    1、《開皇律》:·12500,以《北齊律》為基礎
                 ·調整了篇目內容,確定了名例、衛禁、職制、斗訟、詐偽、
                   戶婚、捕亡、雜律、廄庫、盜賊、斷獄擅興;
                 ·封建制五刑正式形成笞、杖、徒、流、死;
                 ·正式確立了“十惡”罪名
                 ·完善八議、官當制度,使古代特權法走向系統化和固定化;
                 ·首次區分公罪和私罪
                 ·標志著古代法典體例由繁到簡過程的完成
    2、《大業律》18刪除“十惡”條款
    封建制五刑正式形成
    “十惡”
    完善八議、官當制度
    區分公罪和私罪


    德本刑用
    立法寬簡、穩定、劃一。
    1、律:定罪量刑的基本法典

    令:有關國家政權的組織形式行政管理活動的法規

    格:用以“禁違止邪”,皇帝針對“百官有司之所常行之事”臨時辦法的各種敕令--“永格”

    式:國家機關公文程式&活動細則,具有行政法規的性質--“永式”


    2、《武德律》:12,以開皇律為基礎。
    3、《貞觀律》:12500條,長孫無忌、房齡玄,奠定了唐朝法律的基本格式
    4、《永徽律疏》:·12502條,長孫無忌。《永徽律》是《貞觀律》的翻版;
                  ·逐條逐句的疏證解釋,與律文有同等的法律效力,并附于律條
                    之后合編,成為《永徽律疏》;
                  ·在元代以后被稱為《唐律疏議》
                  ·是現存的最早、最完整的古代法典,也是中國古代最具有影
                    響力的法典,集中體現了唐朝法律空前發達的盛況。
    5、《開元律》:李林甫主持修訂《永徽律疏》。
    6、《唐六典》:“官領其屬,事歸于職”:治職、教職、禮職、政職、刑職、事職
                 認為是中國第一部行政法典
    7、《大中刑律統類》將《唐律》按性質分類,將條件相類的令、格、式及敕附
                       于律條之后。對宋王朝制律產生了重大影響。
    1、唐律的特點:

      ·禮法合一、一準乎禮
      ·科條簡要,繁簡適中
      ·用刑持平
      ·立法技術空前完善
    2、唐律的歷史地位:
       ·唐律是目前保存下來最早、最完整的風劍法典,在法制史上有繼往開來、承前啟后的重要地位。
    ·唐律作為中華法系的典型代表,其影響力遠遠超越國界,對亞洲特別是東亞各國產生了重大影響。如朝鮮的《高麗律》、日本的《大寶律令》、越南的《刑書》。
    ·大明會典仿唐六典


    條法分類、匯編
    1、《宋刑統》·12502條;

    ·“模印頒行”天下,中國歷史上第一部刊版印行的封建法典
                 ·內容上沿襲《唐律疏議》,體例上《大中刑律統類》《大周刑
                   統》;
                 ·“終宋之世,用之不改”
    2、編敕:分類匯編,皇帝批準頒行后,具有普遍的效力,地位高于《宋刑統》。

    編例:皇帝&中央司法機關發布的單行條例(條例or指揮)審判典型案例

    (斷例)加以匯編。
    3、條法事類:相關的敕、令、格、式、指揮、申明(法律解釋)分門別類加以
                 匯編:《淳熙條法事類》、《慶元條法事類》。
    4、重法地法:特定地區的特定犯罪判處特定刑罰;
                 《窩藏重法》、《重法地法》(《盜賊重法》)
    5、《洗冤集錄》:世界上第一部比較系統的法醫學專著,被奉為中外法醫學經典。
    6、《名公書判清明集》:“名公”所作的官府公文&訴訟判詞
    1、《宋刑統》:第一部刊版印行的封建法典“終宋之世,用之不改”


    2、條法事類


    祖述變通,附會漢法
    因俗而至,蒙漢異治,分而治之
    1、《條畫五章》:蒙古政權第一次漢化的立法。
    2、《大札撒》:蒙古人早期初創性的法律規范和生活習慣。旨在保護蒙古人的游
                  牧經濟和社會秩序,也是當時蒙古民族生活習慣和迷信禁忌的反
                  應。以原始性和刑罰殘酷性著稱。
    3、《至元新格》:刻板頒行,是元朝統一中國后頒布的第一部比較系統的成文  
                    法典。但不敷實用。
    4、《大元通制》:體例模仿唐宋舊律,標志著元朝法典的定型化、全面反映了
                    元朝法治的基本情況,最成熟的法典。
    5、《元典章》:·江西地方政府編篡的法令法規匯編;
                 ·以六部劃分法規體例,是《大明律》以六部分篇之濫觴;
                 ·《大明律》附載五服圖的做法在《元典章》中也已經有先例。














    《元典章》以六部劃分法規體例,是《大明律》以六部分篇之濫觴


    刑亂國用重典
    明刑弼教
    取消宰相制度,強化六部職能
    1、《大明律》:·改變了唐宋舊律的體系,名例冠于首篇下按六部官制吏、戶、
                 禮、兵、刑、工六律,7篇;(取消宰相制度強化六部職能)
                ·終明之世通行不改的基本大法;
                ·附五服圖、六贓圖。
    2、《大誥》:·防止“法外遺奸”,是明初的刑事特別法
               ·分為四篇《御制大誥》《大誥續篇》《大誥三篇》《大誥武臣》
               ·內容:朱元璋親自審理的案例
                       朱元璋對臣民的訓導

    新頒布的重刑法令
               ·效力在律之上,打擊鋒芒指向貪官污吏;
               ·是中國歷史上空前普及的法規:“一切官民諸色人等,戶戶有此
                 一本,若犯笞杖徒流罪名,每減一等。無者,每加一等”;
               ·成為各級學校的必修科目,科舉考試中也列入《大誥》內容。
    3《問刑條例》·明律以外的單行法規,簡稱“例”;
                  ·《大明律集解附例》,開律例合編先例并影響了清朝
    4、《大明會典》:·行政法規匯編,其中《正德會典》《萬歷會典》曾頒行天下,
                    并流傳至今;
                  ·仿照《唐六典》而作
                  ·為清五朝會典的制定奠定了基礎

    《大明律》:名例冠于首篇,下按六部劃分。終明之世通行不改
    《元典章》是大明律之濫觴




















    《大明會典》仿照《唐六典》
    《大明會典》為清五朝會典的制定奠定了基礎


    詳譯明律,參以國制
    1《大清律例》·7,乾隆;(順治《大清律集解附例》、雍正《大清律集解》)
                  ·中國歷史上最后一部封建成文法典
    2《大清會典》·五朝會典《康熙會典》《雍正會典》《乾隆會典》《嘉慶會典》
                   《光緒會典》統稱《大清會典》;
                  ·在內容上:清朝各級國家機關的職掌、事例、活動規則等;
                  ·在編篡上“以典為綱,以則例為目”“會典”一般為國家基
                              本制度,很少有改動。具體的變更,則在增修則例

    中完成。
                  ·最后一部《光緒會典》增設了總理各國事務衙門的機構

    ,體現了近代行政體制的變化
                  ·中國古代行政立法完備形式。
    3、則例:·清朝針對中央各級部門(六部)的職責、辦事規程而制定的基本規則,
              屬于行政法規。

    ·一般則例:針對部院一般行政事項而定。
                        如《刑部現行則例》、《欽定吏部則例》《欽定戶部則例》
                          《欽定禮部則例》《理藩院則例》《欽定臺規》等
            ·特別則例:就各個部管轄特定事項制定的行政規章。
                        如《欽定八旗則例》《兵部督捕則例》等;
                        有些機關還有關于辦事、規程以及官員違制如何處罰的專
                        門則例。
                        如《六部處分則例》《吏部處分則例》等。
    4、適用于少數民族聚居區的法規:理藩院作為少數民族事務的管理機構。
        《蒙古律例》、《理藩院則例》、《回疆則例》、《苗漢雜居章程》、《湘苗事宜》、《西寧青海番夷事宜》(《番例條款》)、《欽定西藏章程》、《西藏禁約十二事》、《臺灣善后事宜》等






    《大明會典》為清五朝會典的制定奠定了基礎
    以典為綱,以則例為目

    echo_0731
    • 積分:7
    • 注冊于:2014-07-28
    發表于 2014-07-28 11:01
    沙發
    這里排版太差 復制粘貼上來都是亂的
    分享到:
    echo_0731
    • 積分:7
    • 注冊于:2014-07-28
    發表于 2014-07-28 11:01
    3樓
    這里排版太差 復制粘貼上來都是亂的
    分享到:
    echo_0731
    • 積分:7
    • 注冊于:2014-07-28
    發表于 2014-07-28 11:01
    4樓
    這里排版太差 復制粘貼上來都是亂的
    分享到:
    回復話題
    上傳/修改頭像

    中國的首都是哪個城市?

    考研論壇提示:
    1、請勿發布個人聯系方式或詢問他人聯系方式,包括QQ和手機等。
    2、未經允許不得發布任何資料出售、招生中介等廣告信息。
    3、如果發布了涉及以上內容的話題或跟帖,您在考研網的注冊賬戶可能被禁用。

    網站介紹 | 關于我們 | 聯系方式 | 廣告業務 | 幫助信息
    ©1998-2015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考研網-聯系地址:上海市郵政信箱088-014號 郵編:200092 Tel & Fax:021 - 5589 1949 滬ICP備12018245號

    久久久中文字幕日本| 亚洲天堂2017无码中文| 精品久久久久久无码中文野结衣 | 中文字幕在线免费看线人| 中出人妻中文字幕无码| 久久久久久人妻无码| 人妻AV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 最新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精品少妇无码AV无码专区| 中文午夜乱理片无码| 国产丝袜无码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 亚洲国产a∨无码中文777| 永久免费无码日韩视频| 国产成人无码AV一区二区|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一区二区国产 | 熟妇人妻中文字幕无码老熟妇| 欧美乱人伦人妻中文字幕| 亚洲va无码专区国产乱码| 国产日韩精品中文字无码| 无码人妻精品中文字幕免费| 亚洲欧美日韩、中文字幕不卡| 精品无码成人片一区二区98| 亚洲AV无码不卡在线观看下载| 在线精品无码字幕无码AV| 免费无码中文字幕A级毛片| 国产真人无码作爱视频免费| 一本本月无码-| 精品久久无码中文字幕| 日韩少妇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人成网亚洲欧洲无码久久| 中文字幕高清有码在线中字| 亚洲Aⅴ无码一区二区二三区软件 亚洲?V无码乱码国产精品 | 国产AV无码专区亚洲Av| 中文无码熟妇人妻AV在线| 亚洲av午夜国产精品无码中文字| 无码国产精成人午夜视频一区二区| 中文字幕免费在线| 色综合中文综合网| 亚洲最大av无码网址| 18无码粉嫩小泬无套在线观看| 午夜亚洲AV日韩AV无码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