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談一點點法律碩士擇校的事情
查看(936) 回復(0) |
|
maxmin
|
發表于 2010-09-21 09:56
樓主
最近在論壇,陸續回答了一些同學的問題,問題雖涉及就業較多,但也著實充分反映了大家備考從擇校開始的諸多不理智想法。
現就擇校,再啰嗦幾句,已了解的就當沒看過,不了解的稍微再了解一些會更理性,畢竟一家之言,加上個人考慮角度不同,因此肯定有錯誤,可隨時指正。 1. 擇校需要考慮“以后就業地/生活地”,這個非常重要。但是很多同學并未考慮過,當初我也有這個失誤。對于我們很多人來說,并非真的是浮萍,要考慮到以后生活的城市(比如房價等等),父母的意愿,女朋友的意愿等等。這個要考慮!例如到畢業時節,你學校在A地,家在B地,這個時候B地或者其他非A地的地方有任何面試,你趕過去都會很麻煩,這是很現實的問題,因此大家基本首選都是在學校所在的A地。 2. 不要過分考慮“法科名師”,又什么因為XXX在北大,所以我要考北大啦,這個邏輯基本是扯淡。理由不明白的下面問,讀過法碩的90%都會明白了。 3. 注意考慮“學校牌子”,目前法碩整體培養是擴招再擴招,不夸張的說法碩包括法學教育已經很衰了。我們研究生院院長說,第一年招法碩的時候,所有學校都在等教育部的法碩培養方案,結果遲遲不出來,新生都要進校了,學校只能匆忙應對。其實這一過去現在是否改變了?改變了多少?有益的改變?不好說,一些還可以的法科院校都如此,別說以法碩圈錢的很多其他學校了。 4. 目前我個人感覺,“學校牌子”某種意義上超越“法學實力”。原因主要在于,你要面向的就業單位不光是法科業內,因此對于法學實力的評價沒有像老教授一般嚴格遵循,再加上現在法科各類層級太多了,社會上絕大多數單位根本不明白什么法學法碩,因此最終又會回到看牌子的老路子,這是沒辦法的事情。當然了,法學實力對于你三年的學習是有不少幫助的,畢竟,對于某些連法學本科都沒大有的名校,你這三年等于花錢買個牌子,值與不值自己考慮吧! 5. 總之,還是對自己爭取盡早定位,這個最重要,其實這個定位也決定著你未來的擇校及走向。我們需要了解的是學校的法碩教育,而不是這所學校的法學實力,這基本是兩碼事! |
回復話題 |
||
上傳/修改頭像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