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所理解的新聞學——理論篇之8社會控制zz
查看(1651) 回復(0) |
|
小白楊
|
發表于 2010-12-06 00:56
樓主
寫在前面的話:
在這樣舉國沸騰的日子里,還是有很多同學找我問復習的問題,可見大家學習熱情之高。很多人已經著手在復習專業課了,這是件好事。但我發現,不少同學問的問題都不對頭,方向、大略、細節、方法都是不著邊際的。這樣下去,勢必緣木求魚。于是我找時間寫了點具體的東西,貼在這里,希望能對需要的人有些幫助。若有寫得不對的地方,請大家批評指正,也歡迎跟貼提問。 最后要強調說明的一點是,請大家不要再發站內信息了,太多了我實在是看不過來,不能一一回復。且很多問題是有共性的,請大家跟在帖子后面吧,我也可以集中回答,此外很多論壇里的好心人也會幫忙的。請大家體諒! 今天來說社會控制的問題。 蘇軾在談到散文寫作時說過一句話:“行于所當行,止于所不可不止”,我覺得可以借來形容新聞自由和新聞控制的關系。沒有自由的新聞傳播是不正常的,但沒有適度有益的控制同樣也是不可行的,就像一艘船如果無人駕駛任其漂泊,那一定會有危險。 很多人不明白社會控制的含義。它本來是社會學的一個概念,有一種解釋是“對人們的行動實行制約和限制,使之與社會規范保持一致的任何社會過程。”應用到新聞學中,著眼點自然在傳播的內容上,通俗一點來理解,就是外部力量對新聞事業所施加的壓力與影響。網上流傳的輔導班筆記中有一個“新聞控制”的詞條,是這樣說的:“新聞控制是指國家、政黨和社會團體通過物質資產、政策法規等手段對新聞傳播行為進行的強制性管理和約束。新聞控制的實質,是按新聞資產所有者的意志對傳播行為加以規范,用以防止新聞自由和媒介權力的濫用。”基本意思是不錯的,但考試的時候我建議大家以教材上的為準。而定義中涉及到的“媒介權力”,指的是“新聞傳媒通過新聞傳播行為對社會所起的支配作用。”這種支配作用,一是通過新聞報道的內容安排,形成人們的注意中心;二是通過選擇和評價事實,表達和引導輿論;三是對政府和社會進行輿論監督。也是理論研究的一個熱點,大家有閑的話,可以搜集一下相關的學術文章。 探討新聞的社會控制產生的原因,這看起來有些可笑,但真正把它當作一個命題來論述的時候,往往又無處下筆。我覺得必須要理解的一個核心觀點就是,新聞事業的意識形態特性導致的它與權力機構的不平等關系。有學者指出,新聞媒體是一種重要的執政資源。雖不是權力機構卻與政治系統具有莫大的聯系,或者說,是一種依賴性。至于新聞事業需要經濟系統為之輸氧送能,那是人所共知的了。這就是說,在社會大系統中,新聞事業勢必要受到其他系統的控制,因而具有了不可避免的工具性。理解了這一點,就能理解社會控制的成因,同時也就能理解新聞與宣傳的關系,理解我們的黨性原則。 下面我們來看社會控制的目標、手段和效果。目標很好理解,一定是與新聞自由有關,相反者能相成,這是辯證法。簡單來說,就是一要給予新聞傳播一定的自由度;二要使傳播行為與社會規范保持一致;三是不違背施加控制的人的利益和主張。媒介權力的濫用問題現在一直有爭議,應該不會出大題。這些不溫不火的話簡單記一下就好。而新聞控制的手段,課本上歸納的層次不是特別清楚,包括了經濟控制、法規控制、政策控制、人事控制、行政控制、民族文化控制和倫理控制等等。當然這樣的分類自有其道理,但不利于理解。一般說來,宏觀上的控制因素無非是經濟控制和政治控制兩種。至于倫理控制,基本屬于職業道德,我們到隊伍建設那一章再細說。具體來講,經濟控制也叫經濟命脈控制,新聞資產所有者通過經濟控制來掌握新聞傳媒的生存權、發展鐵和經營權。在資本主義社會,資本家通過出資創辦、參股控股、廣告發布等途徑,可以直接決定新聞傳播的方針和規模,能夠操縱新聞傳播的政治方向。主要體現在廣告、贊助以及一些組織等。恒源祥的賀歲廣告為什么能惡心觀眾一分鐘?就是這方面的原因。 政治控制就相對復雜一些,包括政府控制、政黨控制和政治團體控制等等。其中以政府控制最為典型,包括了法律控制、政策控制、制度控制、新聞源控制等等不同的形式。法規控制就是國家通過法律手段對新聞傳播施加的控制。新聞法規是國家制定的有關新聞傳播行為的法律、法令、條例、規約等法律條文的統稱。新聞法規多種多樣,可以分為兩大類:一是新聞專門法規,如新聞出版法、新聞檢查法、報刊條例等。二是非專門法規,也稱新聞的相關法律,如憲法、刑法、民法、保密法、安全法等法律中有關新聞傳播的條文。新聞法規一方面為新聞自由提供法律保障,同時也從法律上對新聞自由給予一定的制約,防止媒介權力的濫用;政策控制就是國家和政黨通過制定新聞政策對新聞傳播施加的控制。新聞政策是國家和政黨對新聞事業制定的指導方針、行為準則和活動規范的統稱。這是個小詞條,注意背下來。而行政控制是國家對新聞事業進行的行政管理。對新聞事業的行政管理大體有如下幾個方面1)政府為了行使管理權力,大多制定行政管理條例,強制新聞單位照章行事;(2)政府設立新聞管理機構,負責對新聞傳媒和傳播行為進行行政管理;(3)利用新聞發布會形式,控制新聞信息來源;(4)負責出版刊播權和廣告經營權的審批;(5)對媒體經濟進行稅務管理。這些都是需要理解的內容,只要明白我們為什么會有審批啊、檢查啊什么的就可以了。當有人以此為由說我們國家新聞自由如何如何的時候,你懂得拿這個理論來駁斥,答題問題就不大了。 最后我們來看社會控制的效果。在實踐中,任何一種控制都離不開價值判斷。當然一個基本的前提是控制者的性質,因為我們知道,新聞自由是有階級性的。社會控制的結果,不一定都是朝好的方向發展。不然,新聞史上哪來的那么多新聞為禍事件?堂堂的新聞事業怎么會淪為法西斯肆虐的工具?所以,我們還是要用辯證的、發展的眼光來看待這個問題。在不同的社會條件下,社會控制的效果可分為正面的控制和負面的控制。投射到實踐中,自然要最大限度地達到正面控制,使我們的新聞事業更好地負擔起對人民群眾的重任,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理解了這一點,才能理解我們的以人為本,才能理解我們的貼近性。 |
回復話題 |
||
上傳/修改頭像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