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傳播學 - 話題

    華中師范大學新聞傳播學考研歷年試題
    查看(2081) 回復(0)
    jevin
    • 積分:780
    • 注冊于:2010-08-09
    發表于 2010-09-10 20:23
    樓主
    新聞理論部分:
    華中師范大學
    二○○六研究生入學考試試題

    招生專業:新聞學               研究方向:新聞學各方向
    考試科目及代碼:新聞理論(323)     考試時間:元月15日上午

    一、名詞解釋(每詞4分,共20分)
    1、發展新聞學
    2、輿論
    3、受眾定位
    4、大眾傳播
    5、“意見領袖”和“兩級傳播”

    二、填空題(每空1分,共10分)
         1、世界各國新聞學主導性理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
         2、新聞與生俱來的特點是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3、我國新聞工作者的路線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徳弗勒的傳播互動過程模式是在香農——韋弗模式基礎上發展而來的,它克服了前者______________的缺點,明確補充了_____________的要素、環節和渠道,同時還拓展了___________________的概念。

    三、簡答題(每題15分,共60分)
    1、請對新聞本源、新聞來源與新聞起源分別作出解釋。
    2、新聞與宣傳有什么不同?
    3、社會主義新聞媒介有哪些基本特點?
    4、為什么說受眾對傳播活動有監督控制的權力?受眾行使這種權力的手段主要包括哪些方面?

    四、論述題(每題30分,共60分)
         1、請聯系實際,談談新聞媒介在構建和諧社會中如何發揮其功能。
         2、談談你對“作為‘市場的受眾’”這種觀點的理解和認識。


    華中師范大學
    二○○七研究生入學考試試題

    招生專業:新聞學               研究方向:新聞學各方向
    考試代碼及名稱:新聞理論(617)     考試時間:元月21日上午

    一、名詞解釋(每詞4分,共20分)
    1、新聞價值
    2、新聞黨性
    3、新聞道德
    4、多媒體
    5、熱媒體

    二、填空(每空1分,共10分)
    1、新聞理論范式革新的第一種歷史序列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所構成。
    2、新聞輿論的構成要素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
    3、傳播過程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特點。

    三、簡答題(每題15分,共60分)
    1、西方新聞學者認為,新聞客觀性可以用新聞真實性加以驗證。對此,你有什么看法?
    2、仿佛在西方新聞自由觀念中有所謂“思想的自由市場”一說,請就此談談你的認識。
    3、請用圖示方式描述施拉姆等人提出的傳播過程循環模式,并把它與直線模式作比較分析。
    4、請對擬態環境作簡要說明。

    四、論述題(每題30分,共60分)
    1、2006年11月9日,國家光點總局在成都召開“全國廣播電視抵制低俗之風工作會議”,決定對全國電視熒屏上的低俗內容進行整治,整治范圍包括欄目劇、方言劇、綜合文藝節目和談話節目。這是繼涉案、戲說題材的電視劇先后被清理出熒屏黃金檔后的又一次大動作。對此,人們議論紛紛。你持什么觀點?請展開論述。
    2、簡述西方傳播學中經驗學派與批判學派,以及它們在方法論、社會觀、傳播觀上的分歧。

    華中師范大學
    二○○八研究生入學考試試題

    招生院系:文學院        招生專業:新聞學 傳播學
    考試時間:元月20日上午              考試科目代碼及名稱:614 新聞理論

    一、名詞解釋(每詞5分,共20分)
    1、新聞專業主義
    2、新聞自律
        3、“休眠效果”
    4、知曉權

    二、填空(每空1分,共10分)
        1、在西方新聞理論著作里,“獨家新聞”被分為兩類,即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2、新聞真實性的基本特征主要有_________ 、_________和_________三種。
        3、大眾傳播研究中的幾種主要受眾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1954年,施拉姆在《傳播是怎樣進行的》一文中提出一個新的傳播過程模式,稱為_______________;由于它更多體現人際傳播、特別是面對面傳播特點,所以作者在同一文章中又提出了另一個模式,即________________。

    三、簡答題(每題15分,共60分)
    1、談談新聞輿論的基本功能。
        2、為什么說新聞客觀性并不等同于新聞傳播者的客觀態度?
        3、簡述西方大眾社會理論關于“大眾”的觀念。
        4、簡述人類社會傳播的基本特點。

    四、論述題(每題30分,共60分)
        1、墨西哥《千年報》曾發表過一篇題為《傳媒——世界第二大力量》的文章,其中有這么幾句話:“當今社會,真與假有了新的定義:凡是媒體說真的就是真的,就算是假的也變成了真的;反之,凡是媒體說是假的就是假的,就算是真的也變成了假的。我們的文明社會怎么會陷入如此混亂的局面呢?”請聯系實際,談談你對這段話的看法。
    2、談談如何發揮大眾傳媒的議程設置功能,更好地服務于建設和諧社會的偉大事業。

    華中師范大學
    二○○九研究生入學考試試題

    招生院系:文學院        招生專業:新聞學 傳播學
    考試時間:元月10日上午              考試科目代碼及名稱:614 新聞理論

    一,名詞解釋
    1新聞社會責任論
    2新聞時新性‘
    3警鐘效果‘
    4媒介
    二,填空
    1新聞真實的集中表現形態
    2香農韋弗的傳播模式又叫做
    3傳播批判學派的幾種類型
    三,簡答
    1簡述受眾認知期待的二重性
    2簡述新聞價值的特性
    3結合現今出現的青少年的網迷現象,談談你對容器人這個概念的理解
    4談談你對電子烏托幫思想的看法
    四,論述
    1結合實際談談胡錦濤所述的:新聞要以人為本,新聞報道要吸引力,感染性。對此你有何理解
    2簡述沉默的螺旋的三個理論命題,并以此談談大眾傳媒對社會輿論的影響
    中外史部分:
    華中師范大學
    二○○六研究生入學考試試題

    招生專業:新聞學               研究方向:新聞學各方向
    考試科目及代碼:中外新聞史(441)    考試時間:元月15日下午
    一、        填空(每空1分,共10分)
    1、19世紀30年代以后20世紀以前,代表性的無產階級報刊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等。
    2、中國新聞史上第一座廣播電臺是________________。
    3、鄒韜奮創辦的主要報刊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4、中國古代非法的民間報紙是____________。
    二、名詞解釋(每題5分,共20分)
    1、《紐約論壇報》
    2、《論出版自由》
    3、《中國日報》
    4、王韜
    三、簡答(每題15分,共60分)
    1、        明治政府為刺激日本新聞業的發展采取了哪些措施。
    2、        馬克思恩格斯新聞實踐的主要內容。
    3、        試述真理標準問題的討論及其意義。
    4、        簡述《解放日報》的改版及其意義。
    四、論述題(每題30分,共60分)
    1、        你如何理解《泰晤士報》的風格的變化。
    2、        抗日戰爭時期中國新聞事業的發展情況如何?有哪些有代表性的報刊?它們對抗日戰爭的勝利做出了哪些貢獻?

    華中師范大學
    二○○七研究生入學考試試題

    院系、招生專業:新聞學 傳播學                 考試時間:元月21日下午
    考試科目代碼及名稱:中外新聞史(431)

    一、填空(每空1分,共10分)
    1、《時務報》的主筆是_________,《循環日報》的主筆是__________。
    2、中國古代的合法民間報紙是_______________。
    3、《中國的西北角》的作者是_________。
    4、19世紀40年代以后,馬克思恩格斯主編或參編的重要報刊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名詞解釋(每題5分,共20分)
    1、哈瓦斯通訊社
    2、《北極星報》
    3、臺灣“報禁”
    4、《向導》

    三、簡答題(每題15分,共60分)
    1、簡述鴉片戰爭后至19世紀末上海商業報紙的發展。
    2、簡述新文化運動中的《新青年》
    3、簡述世界新聞事業的幾種體制及其特征。
    4、簡述《美國之音》對外宣傳的幾個歷史階段及主要宣傳方法。

    四、論述題(每題30分,共60分)
    1、結合歐美早期大眾化報紙的成功實踐,談談你對大眾化報紙的獨立性的理解。
    2、資產階級維新派與資產階級革命派新聞思想之比較。

    華中師范大學
    二○○八研究生入學考試試題

    招生院系:文學院      招生專業:新聞學 傳播學
    考試時間:元月20日下午            考試科目代碼及名稱:834 中外新聞史

    一、填空(每空1分,共10分)

    1、澳門的________是中國領土上最早出現的外文報刊。
    2、抗日戰爭時期中國共產黨在國統區公開出版的一報一刊是_________、__________周刊。
    3、壟斷資本主義時期世界新聞傳播的新現象有:黃色新聞的興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無產階級報業的發展,等等。
    4、大眾化報紙產生的歷史條件:一、政治民主化的完成,二______________,三_____________,四_____________。
    5、《中國教會新報》后更名為_____________。
    6、《大公報》的主筆是__________。

    二、名詞解釋(每題5分,共20分)

    1、中俄通訊社
    2、“開元雜報”
    3、《俄國財富》
    4、世界新聞新秩序

    三、簡答題(每題15分,共60分)

    1、簡述新時期關于黨性和人民性的爭論。
    2、簡述五四時期副刊的變革。
    3、通訊社的出現給世界新聞傳播業帶來哪些變化?
    4、簡述英國資產階級革命前后,英國新聞出版業所受到的控制。

    四、問答題(每題30分,共60分)

    1、試析中華民國成立前夕資產階級革命派的辦報活動。
    2、結合美國之音的歷史談談你對“對外宣傳”的理解。



    華中師范大學
    二○○九研究生入學考試試題

    招生院系:文學院      招生專業:新聞學 傳播學
    考試時間:元月10日下午            考試科目代碼及名稱:834 中外新聞史

    一、填空(每空1分,共10分)

    1、寫出日本當代的五大報紙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中國出版時間最長影響最大的外文報紙________。
    3、中國新聞傳播事業開始于____代。
    4、國民黨的三大新聞機構____、_____、____。

    二、名詞解釋(每題5分,共20分)
    1、北京大學新聞研究學院
    2、葵丑報災
    3、迪福
    4、托馬斯

    三、簡答(每題15分,共60分)
    1、簡述無產階級報刊產生的歷史,并列舉有代表性的無產階級報刊
    2、簡述文化大革命時期報刊的經驗和教訓
    3、簡述二戰前后法國報刊的前后變化
    4、簡述前蘇聯報刊經歷的幾個階段以及特點

    四、論述(每題30分,共60分)
    1試述美國所發動的掏糞運動的影響
    2五四時期報紙刊務的改革
    新聞學——名詞解釋
    1、全球化——某個場所發生的事物受到遙遠地方發生的食物的制約和影響,或者反過來某個場所發生的食物對遙遠地方發生的事物具有指向意義,此種關系將遠隔兩地的地區相互聯結,并在全世界范圍內不斷加強這種關系。(吉登斯提出)
    2、新聞專業主義——在新聞傳播活動中新聞從業者必須持有的新聞職業精神或職業規范。
    3、新新聞主義——主張運用文學創作的手法來寫新聞。(指運用記者自己的感受和訪問手法從人物的內心獲得對某一事件的觀點,而不是依靠一般采集材料,提出老一類問題的手法,它把重點放在寫作風格和描繪方面。
    4、公共新聞理論——主張新聞媒介應積極介入與公眾切身利益相關的公共事務,由公眾而非新聞從業者設置新聞報道的議程。
    5、報刊的集權主義理論——主張“報刊是國家的公仆,任何時候它的主要內容都要對當權者負責”。
    6、報刊的自由主義理論——就是新聞自由理論,主張社會的主體公民都享有言論和出版自由。
    7、報刊的社會責任理論——主張報刊在享有新聞自由權利的同時,應承擔應有的社會責任和義務。
    8、新新聞自由主義理論——是報刊的社會責任論對報刊的自由主義理論所作的一種新的解釋。它摒棄了“自由是一種自認權利”的先驗論觀點,強調自由的后驗性或社會性,并主張新聞從業者所享有的自由即新聞自由既是一種道德權利,又是一種法律權利。
    9、新聞理論范疇——它是對新聞現象進行理論思維時所使用的最基本的概念,它反映和表現出新聞現象最本質的特性,最根本的方面和最一般的關系。
    10、“陸氏定義”(01、04考)——它是陸定一于1943年9月1日發表在《解放日報》的《我們對于新聞學的基本觀點》中所提出來的新聞觀念,即認為“新聞是已經發生或正在發生的事實的報道”,此觀念在清除新聞理論中諸如“性質說”等唯心主義觀點的同時,科學回答了“新聞是什么”的問題。
    11、新聞——新聞就是及時報道新近發生的事實。
    12、新聞背景——指新聞事實產生和發展的歷史過程、條件和動因,以及它與周圍事物的聯系。
    13、新聞事實(00、01考)——指被報道的新近發生的事實。
    14、新聞真實——新聞完全符合現實中相對應的客觀事實,也就是通過新聞媒介所報道的內容與現實生活中新近發生的那件對應著的事實完全一致。
    15、新聞真實性(98、00、05考)——指新聞具有的最基本的特性,即與現實中對應著的事實相符合的那種本質特性。
    16、現象真實——指新聞事實與現實原型在外部形態上完全相符。
    本質真實——指新聞事實與現實原型在內在本質上完全一致。
    現實真實——指新聞事實真是再現了現實中新近發生的事實。
    歷史真實——指新聞事實的真實性為歷史所肯定。
    17、客觀報道——在新聞傳播過程中,不偏不倚、公正平衡地報道新聞事實,而不發表任何意見。
    18、新聞客觀性——指新聞事實在本質上是一種打上了傳播者思想烙印的客觀事實,但它不依人的主觀意志而改變其本來面目。
    19、新聞實踐——是以某種客觀事實為新聞傳播或接受對象的活動。
    20、新聞時新性——指新聞事實在被及時傳播的過程中所表現出的新鮮特征。
    21、新聞時宜性——指新聞事實得以傳播的最佳時間。即為了產生最好的效果,新聞傳播主體根據受眾需要和社會環境的變化而選定的宜于報道新聞事實的最佳時機。
    22、獨家新聞——指那些新的、獨自占有的,及時播發之后能產生強烈社會反響的新聞。
    相對獨家新聞——即時間差新聞,指搶先或者首次播發新近發生的新聞事實。
    絕對獨家新聞(01考)——即非時間差新聞,指那些事實被掩蓋著,不經記者發掘,很難公之于世的新聞。
    23、瞬態新聞——指于快速傳播中產生的新聞,具有時宜性強,時效性突出的特點,其所蘊含的“報道時機”稍縱即逝。
    24、新聞自由(98、00考)——就是進行新聞傳播活動的自由,它包括采訪、編輯、傳送、評論和收受等方面的自由。
    25、新聞黨性(98、07考)——是新聞傳播者站在所屬階級或正當的立場上,去從事收集、報道和評價新聞事實的新聞活動。
    26、新聞黨性原則(03考)——是新聞傳播者在從事一切新聞活動時必須遵循的所屬階級或政黨的思想、政治和組織方面的原則。
    27、新聞道德(98、00)——是新聞傳播者的職業道德,也是新聞傳播者的行為準則或規范。
    28、新聞自律——新聞傳播者對其自身所實行的道德約束。
    內心信念——是一種道德觀念,是人們對于自己行為的是非、美丑、善惡進行自我評價的一種表現形式。
    新聞自律組織——是以新聞界權威人士為主體的新聞評議機構。
    社會公德——指人們在交往中應遵循的那種簡單的道德和正義的準則,它反映的是全民族、全社會的共同愿望。
    29、新聞行為——指新聞傳播者在進行新聞傳播活動時的所作所為。
    30、境遇道德論——又叫境遇決定行為論,指因特殊情況的需要或正當的理由,新聞傳播者可以隨時違反某種新聞道德準則。
    31、絕對主義道德論——新聞傳播者不可稍加背離新聞道德的準則,即使特殊情況的需要、有正當理由也不能放松對新聞行為的道德約束。
    32、反強制主義道德論(01考)——否定一切新聞道德準則,認為新聞行為的發生時隨機的、自由自在的、不可預料的。
    33、新聞輿論——是輿論主體借助于新聞傳播媒介和方式對輿論對象所表繆那個的共同意見。
    34、輿論(04、06考)——就是在特定的時間空間里,公眾對于特定的社會公共事務公開表達的基本一致的意見或態度。
    35、新聞宣傳——通過報道和解釋新聞事實向受眾灌輸某種觀點,并勸導他們接受這種觀點。
    36、連續報道——對新聞事實的發生、發展的過程作多次有序的報道。
    37、深度報道(01、02考)——它是一種新聞樣式(或新聞體裁),其基本特點是在全面報道某一新聞事實的同時,加進新聞背景,并進行簡要分析,以此揭示其產生的原因或發展趨向。
    38、新聞信息——是通過新聞傳播者所反映的變化著的新聞事實的特征或差異性。
    39、新聞可讀性(98考)——是指新聞能夠吸引讀者去閱讀或便于順利閱讀的那種特性。
    40、阻抗——是阻礙新聞傳播主體與新聞接受主體在認識和理解新聞事實上取得一致性意見的干擾因素。
       主觀性阻抗——指新聞傳播主體與新聞接受主體間在心理—生理方面的差異,即二者的記憶痕結構不一致,它與新聞的可達性相聯系。
       客觀性阻抗——指新聞載體成為阻礙新聞事實順利傳播的干擾因素,它與新聞的易受性相關。
    41、新聞趣味性——指新聞具有情趣和意味的那種特性。
    42、新聞價值(07考)——是受眾對新聞事實的客觀素質或屬性的功能適合自身需要所作出的肯定性評價。(注:新聞價值與新聞的價值不同,新聞的價值是指新聞的政治價值、經濟價值、社會價值、文化價值,不是新聞價值。新聞價值考慮的僅是新聞是否能引起受眾共同興趣的問題,并不考慮新聞的社會效果問題。把二者混為一談,實際上是把新聞價值與宣傳價值混為一談。)
    宣傳價值——就是事實本身所包含的有利于傳播者,能夠證明和說明傳播者主張的素質。
    43、受眾(05考)——在傳播學上,它泛指媒介信息的接受者。在大眾傳播領域里,它指的是大眾傳播媒介信息的接受者,其中最主要的是指三大新聞媒介即報紙的讀者、廣播的聽眾和電視的觀眾。
    44、受眾期待——是新聞受眾在接受新聞事實時所表現出的那種主觀愿望。
    受眾認知期待——是受眾在接受新聞事實的過程中,以認知形式反映自己的意識指向。
    受眾情感期待——是手中在接受新聞事實的過程中,以情感形式反映自己的意識指向。
    45、受眾動機——是新聞受眾之所以接受新聞事實的誘因,是新聞受眾參與新聞實踐活動的出發點。
    46、硬新聞——指關系到國計民生以及人們切身利益的新聞。它有極其嚴格的時間要求,報道必須迅速,越快越好,并且報道應盡可能的準確,信息盡可能的量化。
    47、軟新聞(05考)——指那些富有人情味、純知識、純趣味的新聞。它和人們的切身利益并無直接關系,向受眾提供娛樂、開闊眼界、增長知識、陶冶情操,或作為人們茶余飯后的談資。
    48、受眾定位(05考)——即確定媒介整體和所設欄目的明確的傳播對象,解決向誰傳播的問題。其主要包括一家媒體的整體受眾定位和媒體的各個分設欄目、頻道等方面的特定受眾定位兩部分內容。
    49、新聞指導性(00考)——就是通過報道新近發生的事實來宣傳一定的觀點,以影響受眾的思想,把受眾引導到既定目標上去。對我國的新聞事業來說,新聞的指導性就是新聞工作者運用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方法,用黨的方針、政策來影響、指導受眾的思想行動,幫助受眾明白形勢,明辨是非,明確利弊,引導人民群眾同心同德,共圖四化大業。
    50、新聞選擇——即對現實生活中發生的事實加以鑒別,選出新聞媒介值得傳播的事實,它是對事實的選擇。
    51、新聞體制——指的是新聞事業的所有制性質,決策機構的構成,新聞事業的結構和社會對新聞事業的制約機制等。
    52、媒介生態環境——指媒介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也是一種社會子系統,是社會的有機組成部分,它與其他子系統也存在密切的關系。這種關系的總和即媒介生態環境。
    傳播學——名詞解釋
    (一)重要概念
    1、傳播(05考)——即社會信息的傳遞或社會信息系統的運行。
    2、信息社會——信息成為與物質和能源同等重要甚至比之更重要的資源,整個社會的政治、經濟、文化以信息為核心架子花而得到發展的社會。
    3、象征行為——指的是用具體事物來表示某種抽象概念或思想感情的行為。
    4、文化——即人類為了傳達關于生活的知識和態度,使之得到傳承和發展而是用的以象征符形式來表現的繼承性的觀念體系。
    5、傳播過程——指的是具備傳播活動得以成立的基本要素的過程。
    6、人內傳播——也稱內向傳播、內在傳播或自我傳播,指的是個人接受外部信息并在人體內部進行信息處理的活動。
    7、人際傳播——是個人與個人之間的信息傳播活動,也是由兩個個體系統相互連接組成的新的信息傳播系統。
    8、內省式思考——是一種短期的、以解決現實問題為目的的自我反思活動。
    9、群體傳播——群體與成員、成員與成員間的傳播互動機制,即群體傳播。巖原勉認為,“群體傳播就是將共同目標和協作意愿加以連接和實現的過程。”
    10、集合行為——指在某種刺激條件下發生的非常態社會集合現象。
    11、組織傳播——是指圍繞相應的組織目標,在組織成員之間、組織于環境之間所進行的信息傳播以達到組織關系協調的活動。包括組織內傳播、組織外傳播。
    12、大眾傳播(06考)——就是專業化的媒介組織運用先進的傳播技術和產業化手段,以社會上一般大眾為對象而進行的大規模的信息生產和傳播活動。其目的是使人數眾多、成分復雜的受眾分享傳播者要表達的含義,并試圖以各種方式影響他們。
    13、信息環境——指一個社會中由個人或群體接觸可能的信息及其傳播活動的總體構成的環境。
    14、擬態環境——就是我們所說的信息環境,它并非現實環境的“鏡子式”再現,而是傳播媒介通過對象征**件或信息進行選擇、加工、重新加以結構化后向人們提示的環境。
    15、傳播制度——指社會制度中對大眾傳播活動直接或間接地起制約和控制作用的部分。
    16、大眾傳媒——從事信息的采集、選擇、加工、復制和傳播的報社、電臺、電視臺等媒介機構,因其生產規模的巨大性和受傳者的廣泛性,顧把它們成為大眾傳播者或大眾傳媒。
    17、受眾(05考)——大眾傳播中的受眾是指大眾傳媒的信息接受者或傳播對象,最直觀的體現為作為大眾傳媒信息接受者的社會人群。
    18、傳播效果——在傳播學領域,傳播效果具有雙重含義:第一,指帶有說服動機的傳播行為在受傳者身上因其的心理、態度和行為的變化。通常意味著傳播活動在多大程度上實現了傳播者的意圖或目的。第二,指傳播活動尤其是報刊、廣播、電視等大眾傳播媒介的活動對受傳者和社會所產生的一切影響和結果的總體。
    19、意見領袖(06考)——由拉扎斯菲爾德在《人民的選擇》中提出,指活躍在人際傳播網絡中,經常為他人提供信息、觀點或建議并對他人施加個人影響的任務,他們作為媒介信息或影響的中繼和過濾環節,對大眾傳播效果產生重要的影響。
    20、輿論(06考)——是公眾關于現實社會以及社會中的各種現象、問題所表達的信念、態度、意見和情緒表現的總和,具有相對的一致性、強烈程度和持續性,對社會發展及有關事態的進程產生影響,其中混雜著理智和非理智的成分。
    21、把關人——也稱守門人,由傳播學先驅盧因最先提出此概念。是指那些在新聞媒介系統中居于決斷性的關鍵位置,對信息進行過濾和加工的人或組織,而這種對信息進行的過濾和加工的過程就是把關。
    22、監督批評權——是受眾享有的三大基本權利之一,具體可分為兩部分,一是受眾有借助新聞媒介對政治、經濟、文化等公共領域內的部門和各項活動行使批評建議和監督的權利;二是受眾針對新聞媒介的活動所行使的批評建議和監督的權利。
    23、兩級傳播(06考)——是傳播學先驅拉扎斯菲爾德在20世紀40年代進行的著名的伊里縣研究中提出的一個概念。認為媒介信息不實直接到達受眾的,二是通過輿論領袖的過濾和加工后到達與輿論領袖有社會接觸的個體,即形成大眾傳播到輿論領袖再到手中的傳播過程。
    24、象征性社會互動——指的是人與人之間通過傳遞象征符合意義相互作用和相互影響的過程,它揭示的是傳播這一社會過程的一個基本概念。
    25、共通的意義空間——包含兩層含義:一是對傳播中所使用的語言、文字等符號意義的共同理解;二是大體一致或者接近的生活經驗和文化背景。、
    26、熱媒介(07考)——傳遞的信息比較明確,受者不需動員更多的感官和聯想活動就能理解。
    27、冷媒介——傳達的信息少而模糊,在理解時需動員多種感官的配合和豐富的想象力。
    28、傳播流——指由大眾傳媒發出的信息,經過各種中間環節流向傳播對象的過程。
    29、刻板成見(04考)——指人們對特定事物所持的固定化、簡單化的觀念和印象,通常伴隨著對該物的價值評價或好惡感情。它可為人們認識事物提供簡便的參考標準,但也阻礙對新事物的接受。

    (二)次重要概念
    1、社會信息——指的是除人的生物和生理信息以外的,與人類的社會活動有關的一切信息。它是物質載體和精神內容的統一,主體與客體的統一,符號與意義的統一。
    2、傳播障礙——包括結構和功能障礙,如傳播制度是否合理,傳播渠道是否通暢,信息系統的部分功能是否正常等。
    3、傳播隔閡——包括個人之間的隔閡、個人與群體的隔閡、成員與組織的隔閡,群體與群體、組織與組織、世代與世代、文化間的的隔閡等。
    4、符號——是信息的外在形式或物質載體,是信息表達和傳播中不可缺少的一種基本要素。
    5、符號化——即傳播者將自己要傳遞的訊息或意義轉換為語言、音聲、文字或其他符號的活動。
    6、符號解讀——即傳播對象對接收到的符號加以闡釋與理解,讀取其意義的活動。
    7、意義——就是人對自然事物或者社會事物的認識,是人給對象事物賦予的含義,是人類以符號形式傳遞或交流的精神內容。
    8、象征行為——指用具體事物來表示某種抽象概念或者思想感情的行為。
    9、編碼——指傳播者將信息轉化成便于媒介載送或受眾接受的符號或代碼的過程,即大眾傳播中,其表現為傳播從業者采集、編輯、制作傳播內容的活動。
    10、解碼——即把接收到的符號或者代碼轉化為受傳者可以理解的信息的過程。
    11、象征符——是一種由其解釋著產生的符號,作為與之同義的某個別的符號的替代品,它不僅從形式上講是一種替代物,而且從內涵上講由于具有“意義”而獲得一種解釋。
    12、模式——是科學研究中以圖形或程式的方式闡釋對象事物的一種方法。
    13、社會化——指的是一個人出生后由一個“自然人”成長為“社會人”的過程。
    14、自我表達——即傳播者將自己的心情、意志、感情、意見、態度、考慮以及地位、身份等向他人加以表達的活動。
    15、群體——指具有特定的共同目標和共同歸屬感,存在互動關系的復數個人的集合體。
    16、集合行為——指在某種刺激條件下發生的非常態社會集合現象。
    17、流言——是一種信源不明、無法得到確認的消息或言論,通常發生在社會環境具有較高的不確定性,而正規的傳播渠道不暢通或功能減弱的時期,它是集合行為中的主要信息形式。
    18、群體意識——參加群體的成員所共有的意識。
    19、群體壓力——即群體中的多數意見對成員中的個人意見或少數意見所產生的壓力。
    20、群體暗示——是一種傳播方式,即不是通過直接的說服或強制,而是通過間接的示意使人接受某種觀點或從事某種行為。
    21、群體感染——指某種觀念、情緒或行為在暗示機制的作用下以異常的速度在人群中蔓延開來的過程。
    22、信息環境——指一個社會中由個人或群體接觸可能的信息及其傳播活動的總體構成的環境。信息環境具有社會控制的功能,是制約人的行為的重要因素,在現代社會,大眾傳播是信息環境最主要的營造著。
    23、“電視人”——由日本學者林雄二郎提出,指伴隨著電視的普及而誕生和成長的一代,它們在電視畫面和音響的感官刺激環境中長大,是注重感覺的“感覺人”。因收看的環境是在背靠沙發,面向熒幕的狹小空間中進行,使得他們養成了孤獨、內向、以自我為中心的性格,社會責任感弱。
    24、“容器人”——由日本學者野牡提出,指在大眾傳播的媒介環境中成長起來的人,內心猶如“罐裝”的容器,孤立、封閉。
    25、充欲主義——指電視喚起和引發了熱門的欲望,刺激了人們對商品的占有欲和享樂欲。
    26、國際傳播——日本學者生田正輝將其定義為“以國家社會為基本單位,以大眾傳播為支柱的國與國之間的傳播。
    27、信息主權——指在現代社會,信息成為國家戰略資源,國家對信息必然享有保護、管理和控制的權力。
    28、逆反心理——指受眾對外來的威脅到自己態度體系的信息有一種抑制心理,一般有五種形式:對外來信息不予理睬;駁斥外來觀點;故意歪曲外來觀點;貶損信息來源;需求社會支持;從眾心理。
    29、從眾心理——指受眾在傳播活動中不知不覺受到群體壓力而在認識、行為和觀點等方面發生與群體大多數人相一致的變化。
    30、群體歸屬意識——群體成員從群體活動中得到某種程度的需求滿足而對群體產生的認同感。

    回復話題
    上傳/修改頭像

    北京在中國地圖的東南西北哪個方向?(答案為一個字)

    考研論壇提示:
    1、請勿發布個人聯系方式或詢問他人聯系方式,包括QQ和手機等。
    2、未經允許不得發布任何資料出售、招生中介等廣告信息。
    3、如果發布了涉及以上內容的話題或跟帖,您在考研網的注冊賬戶可能被禁用。

    網站介紹 | 關于我們 | 聯系方式 | 廣告業務 | 幫助信息
    ©1998-2015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考研網-聯系地址:上海市郵政信箱088-014號 郵編:200092 Tel & Fax:021 - 5589 1949 滬ICP備12018245號

    中文字幕精品一区| 国产高清无码二区| 国产精品无码专区在线观看| 欧美中文在线视频| 无码伊人66久久大杳蕉网站谷歌|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成人片久久| 最好看的中文字幕2019免费| 日韩人妻无码精品系列| 国产真人无码作爱免费视频| 最近中文字幕2019高清免费| 精品人妻无码一区二区色欲产成人 | 中文字幕无码日韩专区免费| 国产精品va无码一区二区| 亚洲精品人成无码中文毛片 | 久久中文字幕人妻丝袜|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漫画 | 国偷自产短视频中文版| 无码国产乱人伦偷精品视频 | 午夜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 亚洲一区无码中文字幕| 久久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少妇| 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中文精品无码中文字幕无码专区| 无码A级毛片免费视频内谢| 亚洲AV中文无码乱人伦| 精品久久久中文字幕人妻| 无码国产色欲XXXXX视频| 精品久久久久久无码不卡| 中文字幕亚洲乱码熟女一区二区 | 免费无码毛片一区二区APP| 日韩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不卡毛片| 无码人妻少妇久久中文字幕|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98| 亚洲欧美日韩在线中文字幕 | 中文自拍日本综合| 91中文在线视频| 亚洲av无码天堂一区二区三区| 日韩乱码人妻无码系列中文字幕| 韩日美无码精品无码| 中文字幕国产91| 亚洲欧美日韩在线不卡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