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考研專業課暑期知識點歸納之新聞傳播學
查看(975) 回復(0) |
|
jevin
|
發表于 2010-09-10 20:41
樓主
為了配合廣大考研學子的暑期強化復習,萬學海文輔導專家針對新聞傳播學專業的考生,為大家梳理出新聞學復習應該掌握的50個重要知識點和傳播學復習的15個核心理論知識專題,幫助大家鎖定新聞傳播學最為重要和核心的知識點范圍。希望大家能結合自己前一階段的復習情況,積極查漏補缺,不斷擴充拓展、深化記憶,真正做暑期強化階段的復習。
一、新聞學復習應該掌握的50個重點知識點: 1、新聞學的學科歸屬與基本構成(理論新聞學、歷史新聞學、應用新聞學)、研究對象與研究方法、意識形態屬性。 2、新聞的定義(陸定一、李良榮)、新聞的基本特征與新聞的要素。 3、新聞起源與新聞本原的異同。馬克思主義的新聞起源(實踐論)與本原(新聞與事實的關系,事實第一性)觀。 4、新聞與宣傳的異同。新聞與信息的關系。 5、新聞事業及其性質、社會功能與階級性。 6、新聞價值的含義及其要素。作為新聞人選取新聞素材的標準,新聞價值觀在當今的新聞實踐中發生了哪些變化?怎樣看待新聞價值與新聞的價值的區別。 7、新聞為什么必須是真實的?(客觀真實的前提、主觀真實的努力、無產階級新聞事業的基本原則)?新聞真實的具體要求。如何看待新聞真實性、新聞客觀性、新聞公正性的關系?新聞真實的含義與分類(微觀真實與宏觀真實或者說個別真實與整體真實)。如何看待新聞的“本質真實”這一觀點?結合實際分析,新聞失實的主要原因與防止新聞失實的對應措施。 8、新聞媒介的定義。新聞媒介的種類及不同媒介的傳播特點。結合實際,分析網絡新聞的特征和發展趨勢。互聯網、手機等新媒介對新聞傳播事業的影響。國內外著名新聞媒介機構概況。 9、結合當今全球新聞媒介發展的現實,分析世界上存在的不同的新聞媒介運行機制。 10、自由主義新聞理論與社會責任論的基本觀點、精神實質以及兩者的演變過程。 vx11、新聞自由的內涵及其發展的歷史進程。社會主義新聞自由與資本主義新聞自由的異同。 12、新聞媒介的輿論監督職能及其實施方式。結合當前實際分析,在我國信息公開機制尚不前健全的情況下,新聞媒體如何在“正面宣傳為主”的報道方針下實施新聞輿論監督?我國新聞媒體輿論監督中存在的問題。 13、90年代以來出現在美國的“公共新聞”(或稱“市民新聞”)理論。如何評價這一理論及其實踐? 14、新聞工作者所應具備的基本素養(政治理論素養、文化知識素養、專業技能素養)和職業道德(資產階級新聞職業道德的表現和評價,社會主義新聞職業道德的特征)。 15、新聞工作的自律(行業協會、組織規章等)與他律(社會監督、法律等)機制及其關系。我國新聞業自律機制的發展現狀及其存在的問題(新聞職業道德意識淡薄、新聞腐敗、虛假新聞等)。 16、2005年3月,中宣部、國家廣電總局、新聞出版總署聯合發出《關于新聞采編人員從業管理的規定(試行)》,重在加強新聞職業道德建設,規范新聞從業人員的采編行為,維護新聞界的良好形象,促進新聞事業的健康發展。結合新聞職業的特征和社會功能分析上述規定出臺的現實背景和意義。 17、新聞工作的黨性原則的內涵及其產生和發展演變的過程。馬克思、恩格斯、列寧的辦報實踐和新聞思想。我黨三代領導核心的新聞思想。結合新聞傳播的發展規律和黨性原則,分析當前形勢下黨報的改革問題。 18、新聞采訪與新聞寫作的基本流程。新聞報道的體裁及其特征。新聞寫作的主要體例及其特征。新聞評論的含義、分類、特征及其社會功能。 19、新聞線索與新聞敏感。如何提高對新聞線索的敏感度? 20、最近,湖南師范大學緊急叫!靶侣劤醋鲗W”這一課程。結合這一實例,運用新聞學相關原理談談你對“新聞策劃”這一觀點和做法的看法。 21、“邸報”的含義及其在中國封建社會的發展過程。作為封建官報,“邸報”在中國古代的新聞傳播過程中發揮著怎樣的作用?;22、宋代小報出現的背景及其傳播特征。 23、中國最早的近代報刊及其創辦者和創辦背景。 24、中國近代國人創辦報刊的“三次浪潮”及其歷史意義。 25、王韜及其《循環日報》。王韜的辦報思想和政論思想。 26、康梁的辦報實踐及其新聞思想。梁啟超的報刊思想與“時務文體”(特征和作用)。 27、《新民叢報》與《民報》的論戰。如何評價這一論戰? 28、《蘇報案》的起因、過程和結果。 29、黃遠生的辦報實踐。他對新聞記者提出了哪些基本要求? 30、中國最早的新聞學著作(徐寶璜《新聞學》、邵飄萍《實際應用新聞學》、戈公振《中國報學史》)概況。 31、《新青年》的創辦與發展過程及其歷史意義。 32、中國共產黨早期的報刊、通訊社和廣播實踐(《向導》、《熱血日報》,紅中社,延安新華廣播電臺)。 33、中國新聞史上的三次新聞改革:(1)1942年《解放日報》改革的原因、過程、特點和意義。(2)1956年以《人民日報》為首的新聞改革的社會背景、改革過程和特征。(3)改革開放以來的新聞改革所取得的成果和成效。 34、毛澤東《對晉綏日報編輯人員的講話》和劉少奇《對華北記者團的講話》的基本內容和歷史意義。 35、“拒檢運動”的經過及其歷史意義。 36、改革開放以來我國新聞事業發展的三次跨越。媒介集團化的成因、機制及其影響。37、簡述我國都市報現象的歷史與現實。 38、人類新聞傳播活動的發展階段(口頭傳播、文字傳播、印刷傳播、電子傳播、網絡傳播)及各個階段的符號特征。 39、世界范圍內近代報紙產生的標志及其時代背景。 40、《星法院》的存廢以及封建王權對新聞事業的鉗制。 41、密爾頓(《論出版自由》)、洛克(《論自由》)等為代表的早期新聞自由思想的主要觀點,杰弗遜為代表的實踐過程(在報紙國家間進行選擇的著名言論)和各國法律形式的確認(《人權宣言》、《權利法案》)。 42、“曾格案件”的過程、意義和啟示。 43、資本主義報業的“黑暗時期”——政黨報刊時期報刊的特點。 44、近代新聞通訊社(哈瓦斯、沃爾夫、路透)的產生、發展!叭缢倪厖f定”的興亡。當今世界的四大通訊社及其發展歷程(路透社、美聯社、法新社、合眾國際社)。 45、便士報(《紐約太陽報》、《紐約先驅報》等)在美國興起及其社會經濟、政治、教育和文化背景。 46、“黃色新聞”的含義和產生過程。普利策(《世界報》)和赫斯特(《新聞報》)的黃色新聞之爭對美國新聞業的影響。 47、“扒糞運動”的含義、社會背景和歷史意義。 48、“新新聞主義”(普利策)、“新式新聞”(20世紀60年代,非虛構但是加入了文學的創作手法)、“精確新聞”的含義。 49、新聞專業主義的內涵及其發展歷程。結合歷史與現實,對新聞專業主義的理念作一簡要評價。 50、如何看待世界新聞傳播的不平衡現象。當代“世界新聞傳播新秩序”之爭的本質和意義。 二、傳播學復習的15個核心理論知識專題 1.傳播學的誕生:1、傳播學產生的背景 2、誕生于美國的原因 2.傳播學早期學術思想源流: 1、歐洲源流 2、美國源流: 3.四大先驅與施拉姆: 哈羅德?拉斯韋爾、庫爾特?盧因、保羅?拉扎斯菲爾德、卡爾?霍夫蘭、威爾伯?施拉姆 4.經驗學派與批判學派的區別比較:1、研究目的;2、研究焦點;3、研究方法 5.大眾傳播的功能:1、基本功能 2、負面功能 6.施拉姆《報刊四種理論》:1、集權主義理論2、自由主義理論3、社會責任理論4、蘇維埃主義理論(蘇聯共產主義理論) 7.把關理論:1、"把關"的概念2、把關的原因3、把關的過程4、影響傳播者把關的因素 8.麥克盧漢的媒介理論:1、媒介是人體的延伸2、媒介即訊息3、熱媒介與冷媒介4、地球村5、對麥克盧漢媒介理論的總體評價 9.霍夫蘭與耶魯研究:1、傳播來源2、傳播方式3、傳播對象 10.使用與滿足理論:1、介紹2、主要觀點3、評價 11.創新與擴散理論:1、提出2、觀點3、評價 12.議程設置理論:1、概述2、觀點3、應用4、評價 13.教養理論:1、提出2、主要內容3、評價 14.知識溝假說:1、背景2、提出3、基本觀點4、導致"知識溝"原因分析5、發展與改進6、現實意義 15.沉默的螺旋理論:1、提出2、觀點3、評價 |
回復話題 |
||
上傳/修改頭像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