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國新聞史筆記三
查看(2904) 回復(0) |
|
|
發表于 2010-09-19 16:13
樓主
考研筆記十五——外國新聞史法國史第一部分(原)(2007-12-08 08:46:37)
轉載標簽: 學習公社筆記外國新聞史 分類: 我愛我思 第七章 法國的新聞傳播事業 第一節.封建統治壓制報業發展 這一時期的時間跨度為16世紀——18世紀中葉法國資產階級革命前 統治法國新聞界的三大報紙是:《公報》、《學者報》、《信使報》 1.勒諾多《公報》 法國第一張持續出版的周報,1631年由勒諾多創辦。它也被認為是法國新聞之父。 該報經首相推薦、國王路易十三特許出版,國王和首相還親自為之撰稿。開始時以報道國外新聞為主,以后增加國會消息、國王諭旨等國內新聞和廣告,還有政治評論。實際上是官方的喉舌。 勒諾多家族經營該報131年,至1762年報紙為外交部接辦,改名為《法蘭西新聞報》,1780年轉賣給出版商庫克,1915年該報停刊。 2.《學者報》 1665年薩洛創刊于巴黎,接受政府資助。是介紹法國國內外出版的新書的專刊。創辦初期是周刊,1724年改為月刊,并延續至今。 3.《信使報》 1672年德維澤創刊于里昂。創刊之初,是一張具有鄉土氣息、風格多樣的報紙,后來便為一張以刊載文藝作品為主的報紙。1724年更名為《法蘭西信使》。共存在約120年。 4.《巴黎新聞》 法國歷史上第一張日報。1777年元旦創辦于巴黎,布里索主編。 該報雖非官方報紙,但經官方批準,要接受新聞審查。 它一般不卷入政治斗爭,內容多樣,但在《法蘭西報》等特權報紙的排擠下,很難報道第一手新聞,后來1789年革命爆發時停刊。 第二節.啟蒙思想的傳播 1.法國革命前的啟蒙思想家有伏爾泰、孟德斯鳩、盧梭等。 2.啟蒙思想家們的主張和貢獻 ①啟蒙思想家們集中世紀文藝復興之后,掀起了又一次偉大的思想解放運動。 ②氣門思想家們不僅將舊制度批判的體無完膚,而且對將“理性”社會化危險是充滿信心,認定理性的力量是最強勁的,必將贏得勝利。 ③啟蒙運動最直接、最偉大的功績是為摧枯拉朽的法國大革命鋪平了道路。 第三節.報刊在資產階級革命風暴中發展 1.大革命中的報刊概況 這一時期,法國報刊業空前繁榮。以三種傾向的報刊為主。 ① 革命派報刊:米拉波創辦的《普羅旺斯郵報》、馬拉創辦的《人民之友報》、阿貝爾創辦的《杜歇老爹報》、德穆蘭創辦的《法國吉布拉班革命報》等。這些報紙不同程度的推動了革命進程。但壽命都不長。 ② 保皇派報刊:《政治及國家報》等也在負隅頑抗。 ③ 非政治性報刊:《巴黎新聞報》、《普通箴言報》等,采取不過于介入革命的態度,雖平平淡淡,但壽命較長。 2.馬拉和《人民之友報》 ①馬拉是法國大革命中雅各賓派的領袖之一、杰出的革命報刊活動家。1789年8月創辦過報紙《愛國者指南》,出版一期后停刊。9月12日創辦《巴黎記者報》,16天后改名為《人民之友報》,發表了許多政論文章,宣揚暴力革命。后被迫停刊。共和國成立后改稱《法蘭西共和國報》繼續出版。仍堅持革命方針。 ②《人民之友報》是資產階級革命民主派的主要喉舌,是法國大革命中最有影響的報紙。該報結合革命進程有力抨擊封建勢力的腐朽本質和反革命陰謀,及時揭露大資產階級的兩面性和叛變傾向,堅定地主張依靠人民,實行革命的專政;及時反映人民的呼聲和要求,主張頒布限價法,嚴懲情節惡劣的奸商。這些主張后來在雅各賓專政下付諸實現。 ③馬拉一直深入群眾進行革命活動,并且在極端困難的情況下堅持辦報,始終堅持革命方針,不斷揭露吉倫特派的反人民政策。但當政權轉人雅各賓派手中不久,馬拉卻慘遭吉倫特分子暗殺。 3.阿貝爾和《杜歇老爹報》 《杜》是法國大革命時期“長褲漢”(城市貧民)機關報。 1790年由阿貝爾在巴黎創刊。 杜歇老爹是法國民間戲劇中的角色,機智靈活,疾惡如仇,是法國人民喜聞樂見的藝術形象。 《杜》創刊初期態度溫和,隨著革命深入和保皇派面目的暴露,它開始猛烈抨擊貴族和天主教。 該報緊跟形式,旗幟鮮明,文字通俗,文筆潑辣,深受人民喜歡。 第四節. 大革命后的報業 1.塞爾新聞法 1819年波旁王朝復辟期間頒布。規定廢除出版預審制、保證金制和印花稅制。 這部法令從誕生到廢止不過半年時間,卻有重大意義。 它是法國歷史上制定的第一部新聞法,也是人類歷史上第一部完整的新聞法。 2.《法蘭西共和國公報》 巴黎公社時期最重要的報紙。 原是梯也爾政府機關報,1871年3月改為巴黎公社機關報,共出版66期。 該報除發布重要宣言、法令、決議和指示外,還澄清事實真相,戳穿敵人的謊言。 但該報印刷發行業務掌握在私人手里,文風刻板,不太關心群眾利益,價格太貴,所以銷量不高。 3.《杜歇老爹報》 巴黎公社期間影響最大、發行量最大的報紙之一。共出版68期。 該報最大的特點是大量刊登讀者來信,及時反映群眾要求。而且該報語言淺近,文字通俗易懂,很受讀者歡迎。不足之處是缺乏深度。 4.《社會革命報》 巴黎公社時期很有影響的蒲魯東派報紙。 1871年3月創辦,共出48期。 該報以大量篇幅報道國民自衛軍的英雄業績。其最大的特點是更多地討論一些革命問題。 5.“新聞出版自由法” 1881年7月法國議會通過。廢除了特許制與保證金。 該法1889年得到重要補充,法院原則上禁止政府未經法院裁決就直接查封報社。 這部法令是《人權宣言》宣告的言論出版自由的具體化,并對法國此后的報業發展產生了重要影響。它促進了現代報紙的產生,至今仍為法國自由報業的基石。 第五節.廉價報刊的興起與發展 1.法國廉價報紙的特點 由于受政黨報紙的長期影響,與其他國家相比,法國的廉價報紙也具有較鮮明的政治色彩。此外,法國的廉價報紙還具有以下特點: ① 政治上,標榜超黨派和獨立性; ② 經濟上,不依靠政黨津貼; ③ 編輯內容上,努力擴大新聞報道面,廣泛刊登文化、教育、小說、知識性文章、社會新聞及法院新聞; ④ 經營管理上,盡力招攬廣告,用廣告收入補貼報紙降價的損失。 2.吉拉丹的《新聞報》 19世紀中后期法國最成功的兩份廉價商業報紙之一 1836年7月1日由資產階級報人、親政府議員吉拉丹創辦。年訂費40法郎,低于當時報紙報價一半,立即受到讀者歡迎,銷量不斷上漲。 《新聞報》的特點: ① 減少政治新聞和言論,大量刊登社會新聞和法院案件。 ② 有關衛生、健康、食品、服裝、家庭等方面的知識性、實用性文章占據近四分之一的篇幅。 ③ 連在巴爾扎克的《老姑娘》,開法國報紙刊登長篇小說的先河。 ④ 重視廣告經營,在法國首創靠增加廣告收入降低報價的先例。 吉拉丹是著名的報業改革家,法國廉價報紙的創始人,還是報紙企業化的先驅。 3.杜塔克的《世紀報》 19世紀中后期,法國兩家著名的廉價商業日報之一。 1836年7月1日由杜塔克創辦于巴黎。該報在政治上是溫和共和派的支持者,但是報紙的性質和內容卻不同于政黨報紙,而是獨立經營的商業報紙。 它報道廣泛,注重社會新聞、法庭案件,對犯罪新聞的報道比《新聞報》有過之而無不及。它率先刊登短篇小說。先后刊登巴爾扎克的《保爾船長》和大仲馬的《三劍客》等名著。報紙每份售價1蘇錢,又由于《世》支持共和制,在編輯內容上重視社會新聞,文字通俗,銷量一直領先于《新聞報》。廣告收入也逐步增加。并于1845年成立“廣告總公司”,經辦幾家大報的廣告業務。 4.19世紀下半葉法國廉價報紙中最有影響的是巴黎的四大日報: 《小日報》、《小巴黎人報》、《晨報》、《新聞報》 ①《小日報》:1863年米老德創辦。該報盡量減少政治報道和政治爭論,增加間接有趣的最新消息,以刺激性社會新聞和怪誕連載小說吸引讀者。 后由于宣揚軍國主義遭到唾棄,銷路下滑。 ②《小巴黎人報》:1876年創刊。1888年轉入迪皮之手。他對該報進行了改造: 第一.政治上標榜獨立,不參加任何重大的政治爭論,因而被稱為中間派。 第二.內容上追求可觀,不重言論,連載小說,增加社會、體育等有刺激性的新聞報道。 第三.經營管理上注重設備更新,是巴黎第一個使用輪轉印刷機的報紙,改進發行推廣工作。 這些措施使該報銷量直線上升,后成為“全世界最大的報紙”。 ③《晨報》:1883年由美國人創辦。幾度易主,一直經營到1944年。期間一直 保持美國廉價報紙風格。文字通俗、標題字體較大,常用多欄大標 題,版面活潑。宣稱自己無政治背景和經濟后臺,實際上卻不斷接 受賄賂。 ④《新聞報》:1892年賀創辦。文學性較濃。1899年勒特利埃家族購得此報,不 斷擴大新聞報道面,大力招攬廣告,后發行量超百萬。該報首先 使用了排鑄機。 第六節.第一次世界大戰與報業 第七節. 兩次大戰之間的報業演進 1.《人道報》 1914年加香接任該報總編,該報成為兩次大戰期間法共機關報。這一時期,《人》為維護工人積極和勞動人民的利益、支持被壓迫民族斗爭、報道和宣傳社會主義蘇聯、推動反法西斯人民陣線的建立和發展,做出了不懈的努力。二戰中,報紙遭禁,轉入地下,秘密發行,仍然矢志不渝。 2.《巴黎晚報》 梅爾1923年創辦。普魯沃斯特接受后,聘請一批出色報人,將該報變成每日發行的新聞畫報。自此,《巴》編輯水平大大提高,版面日臻完善;該報圖文并茂,排版醒目鮮明,擅長妙用標題。體育新聞講究質量,刺激性報道不像英美那樣過分,政治新聞充滿樂觀主義色彩。發行量逐年增加。《巴》的成功震動整個法國新聞界,是午后報紙第一次取得如此巨大成就。 第八節.第二次世界大戰與報業 第九節.二戰后報業的發展 1. 二戰后法國報業的壟斷化進程 戰后法國報業在新的起點重新兼并集中,最終形成壟斷。大致可分為三個階段: ① 40年代后期到50年代初 由于報價上漲和經營不善,法國報紙數量和發行量連年下降。一些實力較強的報紙卻日益發達,為日后形成報團準備了基礎。 ② 50年代中期到60年代 在進一步的競爭中,一些中小報紙逐步依附于大報,于是全國出現了二十多 個區域性報團。其中最大的四個是:阿歇特報團、普魯沃斯特報團、阿莫里 報團、布薩克報團。 ③ 70年代以后 報業壟斷進一步升級,報紙間的聯營兼并發展為報團間的聯營兼并。一方面地區性報業壟斷繼續加強;另一方面出現了埃爾桑這樣的不斷吞并其他報團的稱霸全國的超級報團。 2. 二戰后法國地方報崛起的主要原因 ① 戰士全國實施分區配給制,并規定一區一報,地方讀者已習慣閱讀地方報紙 ② 戰后交通困難,巴黎報紙到達地方城市過遲,或不能準時到達 ③ 世界性通訊社的供稿,文字、圖片、傳真的應用,以及廣播電視新聞傳播的迅速,只是巴黎報紙政治新聞失去重要性 ④ 戰士巴黎一流的法西斯報業人員,由于戰后整肅,多數專職地方報紙服務,對地方報紙的革新極有貢獻 ⑤ 地方報團的編輯、主筆,熟悉本地區讀者的興趣及其愿望 3. 埃爾桑報團 二戰后發展起來的法國新興報團。創始人埃爾桑。1950年從辦地方報紙起家。 70年代開始收購全國大報。先后取得《費加羅報》、《法蘭西晚報》、《震旦報》,從而成為法國最大報團。到80年代后期已有報紙四千余家。為財團和右翼政治勢力服務。 該報團還擁有新聞通訊社、廣告公司、印刷廠等企業,并向電視也進軍。 埃爾桑的兼并活動招來各界關注和非議。1984年議會通過針對該報團的反報業托拉斯法,又稱“反埃爾桑法”,但并未對該報團產生實質性威脅。 該報團勢力還伸向國外,80年代后打入比利時魯塞爾報團。 4.《世界報》 法國目前最有影響的報紙。 1944年12月創辦于巴黎。由當時著名記者于貝爾"伯夫-梅里受戴高樂政府委托,聯合30名青年記者,接收原《時報》設備,辦起了這份報紙。從創辦伊始,就宣布報紙有權評判和提出建議。 50年代起,該報逐步擺脫政府控制,改組為非盈利的合作型機構。股權歸本社員工所有,經營和編輯保持獨立性。80年代進一步改革體制,報社股份40%歸本社員工所有,10%由總編輯控制。是法國的“同人報紙”。該報是自由資產階級的報紙,對發展中國家態度友好。 《世界報》內容規整,嚴肅清潔,版面緊湊,基本不登照片,只有少量圖表和漫畫,文字考究,注重背景和資料的介紹,時評水平很高。讀者一半以上受過高等教育。是法國最有名的“質報”。現在每天約40版,廣告約占版面45%. 5.《法蘭西晚報》 前身是1941年創辦的地下報刊《保衛法蘭西》,1944年公開發行,同年11月改為現名,辦成一張大眾化報紙。創刊初,大量刊登照片、圖片和娛樂新聞,以趣味性吸引讀者。 40年代末為阿歇特集團購買,發行量一度突破百萬。60年代起在電視的沖擊下,銷量下降,1979年賣給埃爾桑報團。 該報是法國“量報”的代表。但在80年代,它逐步改變編輯方針,增加政治、經濟等嚴肅性新聞的報道和評論,以求抵抗電子媒介的沖擊。讀者大多是巴黎中下層公眾。 6.《費加羅報》 法國現存歷史最悠久的報紙。 1854年創刊時為周報,1866年改為日報。一戰后為科蒂集團掌握。二戰后獲得空前發展。1965年普魯沃斯特報團接管該報。70年代一度經營不善,1975年轉入埃爾桑報團。 該報觀點保守,重視社論,也是法國有名的“質報”。內容豐富,綜合性強,包羅萬象,版面合理,被認為是最能體現法蘭西“貴族風格”的報紙。讀者以文化水平較高的商界人士和高級職員為主。現在每天約出100版,附加經濟專頁和體育專頁。廣告收入豐厚,銷數穩定。 7.《國際先驅論壇報》 美國企業在巴黎出版的國際性英文日報。 前身是美國人貝內特1887年10月出版的《紐約先驅報》歐洲版。二戰期間曾停刊。1944年復刊,1967年啟用現名。 目前股份分屬惠特尼電臺電視臺公司、《紐約時報》、《華盛頓郵報》。 該報注重國際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的新聞。還通過衛星傳版在倫敦、馬賽、羅馬、邁阿密、香港等地印刷發行。行銷160多個國家和地區。是美國資產階級觀察世界、傳播觀點的主要陣地。 8.《法蘭西西部報》 法國最大的地方報。 前身是1898年創辦的《西部閃電報》,1944年改用現名,總部設在萊納。 該報最大特點是刊登大量地方新聞,辟有農業、海運等地方經濟專欄、專版。 9.《回聲報》 法國具有相當權威性的經濟日報,也是西方國家經濟類主要報紙之一。 原名《出口回聲報》,1908年由斯克雷兄弟創辦。 《回》經濟報道比重大,占全報篇幅的80%以上,內容涉及國內外幾乎所有經濟部門。該報內容富有針對性,注意為財政、經濟界人士提供最需要的信息。主要讀者對象為企業主和工商業管理人員。 10.《快報》 法國最早的時事周刊,施賴貝1953年創辦。 起初是《回聲報》的政治副刊,后獨立。1964年仿效美國《時代》周刊進行改革,削弱爭論色彩,增強新聞報道,并廣泛涉獵其他領域,從而發展成為法國最大的時事政治性新聞周刊。 該報注重調查性報道和新聞分析,立場保守。讀者集中在知識階層。 11.《巴黎競賽畫報》 法國最具代表性的時事畫刊。 創始人是著名報刊經營大王——普魯沃斯特。他與1938年創辦了法國第一份畫報《競賽畫報》。二戰后不能復刊。于是1949年創辦了《巴黎競賽畫報》。 該刊以圖片為主,文字為輔。模仿美國《生活》月刊,風格獨特、內容豐富,很快就取得了巨大成功。 1976年轉賣阿歇特報團,后其他報團參與,形成多家控制局面。現在銷量不大。 12.《鴨鳴報》 法國重要的政治性雜志,也是最具法國特色的雜志。 1916年由馬雷夏爾創辦。 該刊是敢講大實話的刊物,以諷刺性著稱,有巨大影響力。 以獨立經營的辦報方針,辛辣的諷刺、詼諧調侃的語氣、揭露丑聞的勇氣、報道時事的嚴肅態度,以及旗幟鮮明的立場,贏得了廣泛讀者的信賴,享有很高的政治聲望。 |
回復話題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