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碩士新聞傳播學院研究生入學考試試題
查看(915) 回復(0) |
|
jevin
|
發表于 2010-10-10 00:22
樓主
試題名稱:新聞傳播理論(含史) 試卷代碼:319 一、比較分析概念:30分 1.知情權與隱私權 2.“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 3.自由主義報刊理論與社會責任論 二、問答題 60分 1.簡述抗戰期間中國**機關報刊的建立和發展 2.“受眾是上帝”作為當今中國傳媒的口號合適嗎?為什么? 3.中國媒介集團化產生的原因是什么?當今中國媒介集團化面臨哪些困境? 4.美國新聞史如何評價其政黨報刊時期?為什么? 三、論述題 30分 1. 談談西方壟斷報業的發展過程與特點,試分析其對新聞事業發展的影響。 2.新中國成立初期私營報紙是如何變化的?分析其原因。 四、思考題 以下表述中,隱含了哪三種不同的記者職業角色?它們各自有什么特點?你認為,當前中國新聞傳播活動需要記者擔當何種職業角色?(原試題文字較多,省略部分) 1.外交記者 2。新聞人中的儒家,新聞是他們的謀生手段,更是他們參與社會的途徑。 3.黨的新聞工作者應當成為“集體的宣傳員和集體的鼓動員”、"戰斗動員有力的喇叭". 2006年碩士新聞傳播學院研究生入學考試試題 試題名稱:新聞傳播實務 一、名詞解釋(每題5分,共20分) 1.新聞背景 2.新聞來源 3.新聞報道 4.新聞述評 二、簡答題 (每題5分,共20分) 1.什么是隱性采訪? 2.新聞敏感包括哪些具體內容? 3.新聞評論的標題與新聞的標題有何不同? 4.報紙的編輯方針和報紙的辦報方針有何關系? 三、論述題 (每題15分,共30分) 1、試分析我國新聞報道方式變革的原因。 2、如何運用版面語言強化重要稿件? 四、新聞作品分析 (25分) (內容很長....... 2007年碩士新聞傳播學院研究生入學考試試題 試卷名稱:新聞傳播實務 一、名詞解釋: 1.觀察采訪,2.直接導語、間接導語,3.實題、虛題,4.新聞特寫 二、簡答: 1.消息和通訊體裁的區別。 2.網絡采訪較之傳統采訪有什么特點? 3.臨時準備是什么?內容? 三、辨析修改 : 給出了一則消息,標題是:“付玲玲受表彰”。 問題:1.指出這則消息的問題 2.給出修改意見 3.重新擬寫導語 今天,最高人民檢察院和湖南省委、省政府在長沙分別授予湖南道縣人民檢察院檢察長付玲玲同志“全國模范檢察干部”、“湖南省優秀**員”、“人民衛士”的榮譽稱號,表彰他在成功處置道縣“8·16”惡性綁架爆炸事件中的英雄壯舉。 今年8月16日上午7時40分,湖南省道縣發生了一起歹徒劫持人質、警車,并揚言引爆加油站的惡性突發事件。付玲玲不顧因車禍四根肋骨斷裂未愈的傷痛,迅速率領3名干警趕赴現場。當時,兩名歹徒全身灑滿汽油,手持炸藥包、打火機和匕首,欲引爆加油站,氣焰十分囂張。付玲玲不懼危險,靠前與歹徒進行面對面的說服感化工作,迫使歹徒放棄炸毀加油站的企圖。當歹徒劫持一名公安干警和一輛警車企圖逃竄時,付玲玲臨危不懼,主動請戰,替換被劫干警。在車上有炸藥包、歹徒手中有兇器的情況下,付玲玲只身一人,與歹徒進行了3個小時的周旋,反復做說服瓦解工作。為保護沿途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他幾次放棄逃生的機會,歹徒最終投案自首。 最高人民檢察院檢察長韓杼濱在表彰會上指出,付玲玲在生與死的考驗面前,表現出了一個**員、一個人民檢察官和一個領導干部的英雄氣概和高尚品德,是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先鋒戰士。湖南省委、省政府作出決定,號召全省廣大干部學習付玲玲同志為捍衛人民利益奮不顧身的英雄氣概。 四、分析 給出了一則消息,關于一個叫愛德華在國際田徑比賽中破記錄的事情。 問題:1.劃出文中屬于背景新聞部分,指出其意義。2.分析本則消息的特點 五、寫作: 材料:16歲少年陳輝得了血癌,打工救母,其行動經媒體報道后,引起捐助熱潮,包括,河南鄭州交通大學的一群大一學生的“典身契約”,契約規定,用人單位先和學生提供工作,工作首年工資賦予陳輝。救人并自己賺得工作經驗,兩全其美。隨后卷子給出了兩種意見得網友評論:反對得認為是抄作,支持得認為是大愛,冷靜得認為應該思考問題折射出得“常規救濟缺位問題” 問題:寫一則500字得消息和400字得短評。 2007年碩士新聞傳播學院研究生入學考試試題 試卷名稱:新聞傳播理論 綜合分析 每題30分 1。概念與范疇是新聞學體系的結點,寫出六個你認為新聞學上最重要的概念,加以闡述,并指出為什么 重要? 2。試敘述曾格案與蘇報案的經過以及他們的意義? 3。試述人民日報>的改革背景,過程,意義以及失敗的原因? 4。目前在我過關于新聞學與傳播學的關系的討論有那幾種觀點,你是如何看待這個問題的? 5。除了施拉姆認為的“傳播學四大奠基人”以外,請寫出三位在傳播學方面有突出貢獻的人和他的主要貢獻。 2008年新聞傳播學院研究生招生 新聞理論試題 1近代、現代、當代名記者各一名、成就、影響 2第三次新聞改革 3與西方比較,我國近代報刊產生的特殊性 4擬態環境、把關人、沉默的螺旋及大眾傳媒與**關系 5“草英報道”(可以從專業、職業之區別等角度談。芮院長曾經指出,專業有別于職業的三大外在標志:準入證、專門的組織機構、專門的教育培訓)。 2008年新聞傳播學院碩士研究生招生 新聞業務試題 (基礎部分40分) 1名詞解釋(20分) 新聞跳筆 新聞線索 記者的第六感覺 導語 2簡答(20分) 新聞真實性的要求 為什么說新聞采訪是特殊的調查研究 3采訪方案(2008年安徽省考研錄取分數線由A類地區劃為B類地區) 評析稿件(一篇好稿,一篇差稿——安徽高考男女上線率為15:85,假新聞) 4根據通訊寫消息(不超過500字) 2009新聞傳播真題完整版 實務 一、名詞解釋:新聞敏感,消息結構,新聞特寫,“曬衣繩”式導語 二、簡答 1談談你對新聞語言的認識 2新華社提倡記者注意“蹲點”,在訊息發達講求時效的今天,“蹲點”還有沒有必要? 三、實務 1、2008年8月18日在奧運會賽場上,我國田徑選手劉翔因傷退賽,作為記者你為此前去采訪劉翔,請你列出采訪的提綱。 2、分析下面消息,指出存在的問題 張藝謀婉拒倫敦奧運會開幕式邀請 本報訊 日前,張藝謀在《楊瀾訪談錄》節目錄制期間透露,他已接到倫敦奧組委發出的邀請,希望能夠擔任2012年倫敦奧運會開幕式的導演,但他婉言謝絕了這一邀請。 在當天的采訪中,張藝謀對北京奧運會的開幕式做了一些評述,并稱北京奧運會的開幕式十年內無法被復制。 倫敦八分鐘用極具代表的雙層巴士做載體,充分表達出了倫敦的文化,張藝謀認為這是一個很巧妙的構思,“他沒有依賴我們主辦國給他提供的任何舞臺,我認為非常好”。在訪談中,張藝謀首次透露了一個“細節”,那就是閉幕式結束后,倫敦奧組委的一名官員向張藝謀發出了“擔任倫敦奧運會開幕式導演”的邀請,張藝謀用“太累了”婉言回絕。 根據材料寫評論和不超過五百字的消息 新聞傳播史 網絡“人肉搜索”最早可以追溯到2001年陳自瑤事件,2006年2月虐貓事件成為廣受爭議的網絡事件,并真正是人肉搜素發展起來,近兩年人肉搜索事件頻繁出現“最毒后媽”“銅須門”“公主門”“很黃很暴力”“遼寧女”“死亡博客”“華南虎”等人肉搜索事件受到傳統媒體和大眾的關注,對社會現實產生巨大的影響。請問:網絡“人肉搜索”與網絡傳統信息搜索有何區別?結合實例,運用新聞學,傳播學理論或常識,分析“人肉搜索”之利弊 |
回復話題 |
||
上傳/修改頭像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