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傳播學 - 話題

    新聞傳播學基礎閱讀書目(李彬)——專業類
    查看(952) 回復(0)
    tingyu
    • 積分:12375
    • 注冊于:2010-09-06
    發表于 2010-10-12 20:22
    樓主
    1. 《新聞文存》徐寶璜等,中國新聞出版社,1987。
    簡介:中國新聞學的經典多收錄其中,如1919年問世的中國新聞學開山之作——徐寶璜的《新聞學》(徐寶璜時任北京大學教授,年25歲)。當代學人的新聞學著述,以童兵、陳力丹、李良榮等“自選集”(復旦大學出版社)為代表。
    2. 《論出版自由》[英]彌爾頓,商務印書館,1958。
    簡介:西方的一切新聞思想和新聞理論,均由此發端。
    3. 《比較新聞學:方法與考證》張威,南方日報出版社,2003。
    簡介:眼界開闊,內容翔實,立論公允,觀點平實。
    4. 《報刊的四種理論》[美]施拉姆等,新華出版社,1980。
    5.《多種聲音,一個世界》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中國對外翻譯出版公司,1981。
    簡介:發展中國家為建立公平合理的世界新聞新秩序,進行了長期的努力和奮爭。這份馳名世界的研究報告,就是一個里程碑。
    6.《叫魂1768年中國妖術大恐慌》[美]孔飛力,上海三聯書店,1999。
    簡介:孔飛力是費正清之后美國首屈一指的漢學家,1990年曾以此書獲得“李文森中國研究最佳著作獎”。他不僅出神入化地描繪了當時中國社會的狀態和心態,而且也在一定程度上解釋了傳統天中國的信息傳播網絡。當然,其中隱含的“東方學”意識也不能不留意。
    7.《百年中國新聞人》李彬、涂鳴華主編,福建人民出版社,2006。
    簡介:借鑒《光榮與夢想》的中國新聞史,既有《史記》人物列傳式的濃墨重彩,又有《世說新語》人物素描式的傳神勾勒。參考張育仁《自由的歷險》、馬國良《良友憶舊》等。
    8. 《中國電視史》郭鎮之,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1。
    簡介:既嚴謹,又灑脫,雖是學術著作(系博士學位論文),但讀來津津有味,作者是新中國第一位新聞學女博士。
    9. 《十年,從改變電視的語態開始》孫玉勝,三聯書店,2003。
    簡介:一個從未學過新聞卻干過電視的人,一個剛到中央電視臺還把“蒙太奇”當作某個外國人名的人,卻創下一系列輝煌的電視新聞業績。作為“東方時空”、“焦點訪談”、“實話實說”等名牌欄目的總指揮,本書作者對其中的一系列傳也問題作了系統論述。參考《中國青年報》“冰點”欄目編輯李大同的《冰點故事》,同樣的歷史背景,同樣的人問情懷,同樣的專業精神,同樣的深沉靈動。
    10.《走進中國——美國記者的冒險與磨難》[美]彼得"蘭德,文化藝術出版社,2001。
    簡介:歲月崢嶸的中國革命史,也成就了許多富有冒險意識和專業精神的美國記者及其“光榮與夢想”。除了注明的“三S”,即斯諾、史沫特萊赫斯特朗,還有一些曾經被歷史埋沒、被人們忽略的人物,他們的記者生涯同樣有聲有色,人生故事同樣有滋有味。本書即記述了一些這樣的故事和人生,同時展現了一個令人眼花繚亂的世界和時代。另外,張功臣的博士學位論文《外國記者與中國革命》、《鮑威爾的對華回憶錄》等也值得參考。
    11. 《全球新聞傳播史》李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5。
    簡介:了解世界新聞傳播發展大勢的入門之作,既注重體系的完整統一,又追求文字的淺顯耐讀。
    12. 《美國新聞史》[美]埃默里,新華出版社,2001。
    簡介:一部論述美國新聞事業及其與社會政治、經濟、文化之互動的力著,19世紀80年代由著名翻譯家董樂山先生等譯介到我國后就曾產生廣泛影響。
    13.  《西方新聞界的競爭》[美]約翰"霍恩伯格,新華出版社,1985。
    簡介:一部史話體的趣書,其中講到西方新聞界眾多廣為人知的歷史故事。作者曾任哥倫比亞大學新聞研究生院教授和普利策新聞獎評委。同時參觀哈爾伯斯坦的《無冕之王》。
    14.  News Reporting and Writing, Melvin Mencher清華大學出版社,2003。
    簡介:美國新聞學的經典教材,讀通了本書,也就弄通了美國乃至西方新聞學的所有名堂。本書中譯本由華夏出版社出版。
    15. 《新聞學核心》李希光,南方日報出版社,2002。
    簡介:熔新聞理論與新聞采寫于一爐,合高頭講章與通俗讀物于一體,無論對理解新聞還是對采寫報道,均大有啟發和裨益,對認識當代新聞傳播的本質、特征與趨勢也頗多精辟之見。同時參觀作者的《畸變的媒體》(修訂版)-----媒介批評的佳作。
    16.  《名記者清華演講錄》方芳、喬申穎遍,人民日報出版社,2003。
    17. 《報紙編輯學教程》鄭興東等,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2。
    簡介:新聞編輯的所有專業知識盡在其中,可能是我國新聞傳播學方面發行量最大的一部教材。
    18. 《總編輯手記》范敬宜,人民日報出版社,1998。
    簡介:作為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的首任院長,名記者、名報人范敬宜一向力主培養新聞“高手”,而本書即為“高手”的注腳。另外,《敬宜筆記》也是小文章,大手筆。
    19.《諍語良言——與青年記者談新聞寫作》劉其中,新華出版社,2003。
    簡介:這是一位老記者專為青年同行寫的關于如何寫好新聞的書。其中引述了數百條新聞和特稿,分析其成敗優劣,并探討改進方法。如果希望提高新聞寫作水平,那么本書提供了許多“諍語良言”。
    20.《描述世界:國際新聞采訪與寫作》馬勝榮登,新華出版社,2004。
    簡介:作者長期任新華社國際新聞記者、編輯,后來又任新華社常務副總編輯。1998年,獲第三屆“韜奮新聞獎”-----我國新聞編輯最高獎。
    21. 《新聞傳播的策劃與組織》蔡雯,新華出版社,2001。
    22.《拉丁美洲被切開的血管》[烏拉圭]加萊亞諾,人民文學出版社,2001。
    簡介:一篇拉美記者寫的“深度報道”,一部讀來令人窒息的歷史名作。同時參觀商務版“漢譯世界學術名著叢書”里的兩部杰作:西班牙祖父卡薩斯的《西印度毀滅述略》和西班牙士兵卡斯蒂略的《征服新西班牙信使》。同樣的殘酷和血腥,同樣的精彩和生動。
    23. 《人類的群星閃耀時》[德]茨威格,三聯書店,1986。
    簡介:一部類似新聞特寫的名著,勾勒了歷史上幾個至關重要的瞬間。文筆高妙,情節誘人。作者的自傳《昨日的世界》同樣耐人尋味。
    24.《在烏蘇里的莽林中》[俄]阿爾謝尼耶夫,人民文學出版社,2005。
    簡介:隨著19世紀的殖民擴張,形形色色的探險活動也盛極一時。在這個過程中,涌現了不少頗有科學價值和閱讀興味的作品,《在烏蘇里的莽林中》就是流傳甚廣的一部。它與瑞典探險家斯文"赫定的《亞洲腹地地旅行記》等作品并為經典,日本電影大師黑澤明曾以此拍攝了轟動一時的影片《德爾蘇"烏扎拉》。參觀卡帕的自傳《鏡頭不太準》。
    25. 《西行漫記》[美]斯諾,三聯書店,1979。
    簡介:新聞史上不朽的經典,一個記者一生能有這么一部作品就足以“不朽”了。
    26.《長征——聞所未聞的故事》[美]索爾茲伯里,解放軍出版社,1986。
    簡介:作為《紐約時報》的資深記者,作者1980年代曾以七旬齡重走長征路,寫下這部風行于世而百讀不厭的“故事”,同時實現了自己當年追慕斯諾的青春理想。
    27. 《范長江新聞文集》中國新聞出版社,1989。
    簡介:以范長江的名字命名的新聞獎,是中國新聞記者的最高榮譽獎。那么,為什么以他的名字命名呢?讀讀他的新聞作品,特別是《中國的西北角》就明白一點原由了。參觀鄒韜奮《經歷》、陶菊隱《記者生活三十年》、蕭乾《人生采訪》、徐鑄成《報海舊聞》等。
    28. 《穆青傳》張嚴平,新華出版社,2005。
    簡介:作者文筆流麗,敘事生動,感情豐富,激情飽滿。可以說,本書實際上記錄了整整一代中國新聞人的心靈史。參觀馬南邨《燕山夜話》。
    29. 《混沌:開創新科學》[美]格雷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簡介:作為《紐約時報》原科學版的記者,本書作者James Gleick由于此書而一舉成名。后來又寫了《費曼傳》和《牛頓傳》,同樣獲得好評。閱讀他的這部《混沌:開創新科學》,不僅可以跟隨作者興味盎然地漫游于科學前沿,獲得許多有趣有益的知識,而且可以學習一流記者如何將如此深奧、如此偏僻的話題,寫得如此通俗易懂、深入淺出。
    30.《巴黎燒了嗎?》[美]克林斯、[法]拉皮埃爾,董樂山譯,譯林出版社,2002。
    簡介:新聞報道寫得猶如驚險小說一般引人入勝,扣人心弦,而且“事事有根據,人人有下落,句句有出處”,實在令人嘆服。拉萊"科大斯為《新聞周刊》記者,多米尼克"拉皮埃爾為《巴黎競賽畫報》記者,董樂山則為著名譯家。參觀美國作家諾曼"梅勒的《夜幕下的大軍》(譯林出版社,1998)----“新式新聞”的一部代表作,將歷史和小說、現實和想象、寫實和虛構相互交織,生動而立體地展現了1960年代美國的社會政治圖景。31.《精神交往論——馬克思恩格斯的傳播觀》陳力丹,開明出版社,2002。
    32. 《新聞:政治的幻象》[美]班尼特,當代中國出版社,2005。
    簡介:名為新聞,實際上講的是政治----所謂“政治的紀象”應為“幻象的政治學”(the politics of illusion)。由此可見,新聞與傳播的關系往往剪不斷,理還亂。作為政治傳播學經典之作,本書對美國新聞事業與社會政治的復雜關系做了深入透辟的論述。
    33. 《關于電視》[法]布爾迪尼,遼寧教育出版社,2000。
    簡介:當代思想大家談論電視的著名演講,庖丁解牛,游刃有余。參觀戴揚與卡茨《媒介事件:歷史的現場直播》。
    34.  《媒介批評——起源"標準"方法》王君超,北京廣播學院出版社,2000。
    35. 《傳播學引論》(增補版)李彬,新華出版社,2003。
    36. 《理解大眾文化》[美]約翰"費斯克,中央編譯出版社,2001。
    37. 《東方學》[美]薩義德,三聯書店,1999。
    簡介:當代傳播研究與媒介研究的必讀書,參觀其《文化與帝國主義》和《知識分子論》。
    38.《麥克盧漢:媒介與信使》[加]馬爾尚,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3。
    簡介:無論如何,麥克盧漢都是傳播研究繞不過去的人物,而其理論又向以玄奧詭異著稱。這部通俗的傳記或有助于理解其人其說。同時參見其名著《理解媒介:論人的延伸》。
    39. 《組織傳播》[美]米勒,華夏出版社,2000。
    40. 《后工業時代的來臨》[美]貝爾,商務印書館,1984。
    簡介:所謂后工業社會亦即信息社會,美國社會學家、哈佛大學教授丹尼爾"貝爾的這部名作第一次對此做出分析,影響廣泛。同時參觀其《資本主義文化矛盾》。
    41. 《人類傳播理論》[美]李特約翰,清華大學出版社,2004。
    簡介:著譯俱佳的傳播學基礎理論著作,作為美國大學的一部較為通行的教材,已出到第七版。參觀祝建華翻譯得麥奎爾名著《大眾傳播模式論》。另外,清華大學出版社同一叢書系列的《大眾傳播理論:基礎、爭鳴與未來》、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的《傳播研究里程碑》也可參考。
    42.《世界傳播與文化霸權:思想與戰略的歷史》[法]馬特拉,中央編譯出版社,2001。
    簡介:作者是國際知名的批判學者,本書是他日前唯一一部譯介為中文的著作,內容廣博,思想宏富。
    43. 《大眾傳播媒介與國家發展》[美]施拉姆,華夏出版社,1991。
    簡介:作為美國傳播學學科的奠基人,作者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撰寫的這份著名的研究報告,成為所謂“發展傳播學”的里程碑。值得注意的是,本書與上列馬特拉的著作,無論是在價值判斷還是在事實判斷上都頗異其趣。
    44.《傳播學史:一種傳記式的方法》[美]羅杰斯,上**出版社,2002。
    簡介:作為美國傳播學學科的奠基人,作者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撰寫的這份著名的研究報告,成為所謂“發展傳播學”的里程碑。值得注意的是,本書與上列馬特拉的著作,無論是在價值判斷還是在事實判斷上都頗異其趣。
    45. 《傳播政治經濟學》,[加]莫斯可,華夏出版社,2000。
    簡介:傳播學批判學派,屬于國際傳播學界的前沿領域。其中,傳播的政治經濟學又是批判學派的一大分支,而本書即對這一分支作了詳盡的論述。
    46. 《大眾文化與傳媒》路揚、王毅,上海三聯書店,2000。
    簡介:對批判學派另一大分即文化研究,作了提綱挈領的描述,深入淺出,條分縷析。
    47. 《新媒介與創新思維》熊澄宇編選,清華大學出版社,2001。
    簡介:十余位西方思想家、科學家對新媒介及其社會歷史蘊含的深入分析與精彩解讀。
    48. 《娛樂至死》[美] 波茲曼,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4。
    簡介:作為麥克盧漢的親炙弟子,開創“媒介生態學”的尼爾"波茲曼,卻與乃師背道而馳。無論如何,這對師徒的傳播觀,對深刻認識電子媒介及其歷史意味提供了獨特的思路與理論。另外,其《童年的消逝》也同樣富有啟發性,而且同樣寫的妙趣橫生。
    49. 《富媒體 窮民主》[美] 麥克切斯尼,新華出版社,2004。
    簡介:美國新一代批判學者的力著,對了解所謂“全球化”時代的大眾傳播頗有裨益與啟發。可同時參觀貝戈蒂克安的經典著作《媒體壟斷》。
    50. 《關鍵詞:文化與社會的詞匯》[英]威廉斯,三聯書店,2005。
    簡介:文化研究的開山之作,影響深遠,波及廣泛,也為傳播研究注入了新鮮的思想活力和學術魅力。參見陳原《語言與社會生活》、《關鍵概念:文化與傳播研究詞典》。


    回復話題
    上傳/修改頭像

    上海在中國地圖的東南西北哪個方向?(答案為一個字)

    考研論壇提示:
    1、請勿發布個人聯系方式或詢問他人聯系方式,包括QQ和手機等。
    2、未經允許不得發布任何資料出售、招生中介等廣告信息。
    3、如果發布了涉及以上內容的話題或跟帖,您在考研網的注冊賬戶可能被禁用。

    網站介紹 | 關于我們 | 聯系方式 | 廣告業務 | 幫助信息
    ©1998-2015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考研網-聯系地址:上海市郵政信箱088-014號 郵編:200092 Tel & Fax:021 - 5589 1949 滬ICP備12018245號

    无码内射中文字幕岛国片| 视频一区二区中文字幕| 中文字幕在线最新在线不卡| 亚洲精品无码专区久久久| 久久精品无码av| 无码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免费式直播| 亚洲av无码国产精品色午夜字幕| 亚洲熟妇无码八V在线播放| 无码丰满熟妇juliaann与黑人| 911国产免费无码专区| 暖暖免费中文在线日本| 精品久久久久久无码国产| 中文字幕精品一区| 毛片无码全部免费| 亚洲桃色AV无码|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久久精品1| 午夜亚洲AV日韩AV无码大全| 久久久中文字幕| 精品人妻无码专区中文字幕| 蜜桃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99在线精品国自产拍中文字幕| 无码国内精品久久人妻蜜桃| 精品人妻中文av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AV无码专区亚洲AV男同| 亚洲欧美成人久久综合中文网| 亚洲精品无码你懂的网站| 无码AV动漫精品一区二区免费 | 伊人久久综合精品无码AV专区| 伊人蕉久中文字幕无码专区| 日韩精品人妻系列无码专区| 中文字幕亚洲无线码| 中文字幕免费在线| 亚洲 日韩经典 中文字幕| 国产激情无码一区二区app| 成人午夜精品无码区久久| 精品久久久久中文字幕一区| 欧美日韩亚洲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 | 国产av无码专区亚洲av桃花庵| 亚洲日韩精品A∨片无码| 一二三四在线观看免费中文在线观看 | V一区无码内射国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