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傳播考研,我這樣復習專業課
查看(1698) 回復(0) |
|
tingyu
|
發表于 2011-01-14 23:41
樓主
其實理論和業務兩門課,我更愿意看業務,因為采寫編評和實踐聯系比較密切,而且書上有很多有趣的例子,看起來不會那么枯燥也相對簡單,所以對于業務課我就不多說,只是提醒大家課本一定要熟,因為考試時有絕大部分題是純客觀性的,比如名詞解釋和簡答沒有發揮余地,我的書精讀了兩遍,勾出重點后開始背誦,到考試之前,不知道看了多少遍,所以考試時對于客觀題自我感覺失分很少。大家不要覺得背誦課本是很困難的事情,其實就只有前幾遍的時候困難些,到了后來熟悉了,基本一兩個小時就能翻一遍,所以看個十幾、幾十遍也不是不可能的,對于那些時間緊的同學,推薦在精讀一遍的基礎上,背誦不少于3遍,也基本能應付。另外,一般學校的業務課題目都會有一道寫作題,簡單點的是寫消息,大部分會給出新聞材料寫評論,在這個題上,有的同學很容易失足落馬,為什么呢?那就是跑題,有的同學一味求新,在把握不到位的情況下往往會偏離題目,這樣閱卷老師就很難給出高分,我的經驗是如果你的寫作水平并不是非常強,還是選擇四平八穩的寫作方式,這樣分數即使不太高,但也絕對不會太低。還有一點就是在考試之前仔細研究幾篇經典作品并學著模仿一下是很有必要的,這樣你寫出的東西會讓人看起來比較專業,我就是在考試前看了幾篇人民日報和新華社的評論,所以對于自己的業務課成績我還是比較滿意的。 我再說一下理論課,也就是新聞史和新聞傳播理論。很多同學感覺這兩門比較枯燥,不知道怎么去把握。其實我自己也有這種感覺,復習初期根本摸不著頭腦,面對新聞史上繁復駁雜的史實和從未聽說過的傳播學理論,真是不知道從何下手。起初我看的很慢,第一遍差不多看了一個月才看完,但很仔細,基本上 把我認為的重點都勾畫出來了,然后開始背誦,但內容太多,背誦的效果并不是太好,于是我就跟自己的研友商量,看有沒有好的方法能有效的記下那些枯燥的東西。經過摸索和實踐,總結除了一點新聞史和理論的復習小竅門,在這里跟大家分享一下。
一、以線串點,以點帶面 這一個經驗主要針對新聞史,新聞史上的知識點比較多,記起來的卻困難,而且又很容易忘記,但大多數新聞史教材的歷史線索都比較明晰,所以我的經驗就是用歷史線索把駁雜的知識點穿起來,然后再把這些點擴大成面。舉個例子來說,關于中國古代報紙,從唐邸報開始,每個朝代都有所變化和改進,這樣按照朝代把各種報紙類型串起來,再把內容補充完整,復習起來就比較明了;又如黨報的發展也有規律可循,其中重要的點就是把握幾個比較重要的階段,把這幾個報紙的知識完善起來,黨報的發展歷程無論以什么樣的方式出題都能應付的了。 二、專題在手,做題不愁 這一點呢對于新聞史和理論復習都是很有效的,每門課程都有些非常重要的知識點,是必須準確記憶和背誦的,那怎么才能更快更精準的記住這些知識點,那就是做成專題,例如新聞史中一個重要的知識點就是幾次大的報案,像“蘇報案”“大江報案”“新生事件”等,把這幾個事件放在一起對比著記憶,就能記得又牢固又準確,而且無論是名詞解釋,簡答,還是論述,都能應付的得心應手。又如幾個重要的報人,王韜、梁啟超、于右任、鄒韜奮等,也可以把他們的辦報思想集中做成專題來記憶。新聞理論也是同樣的,尤其是傳播學理論中有很多過去沒接觸過的理論,“把關人”、“沉默的螺旋”等都可以做成專題卡片。我所做的專題卡片有幾十張,到了復習的最后階段,我基本上不太看教材,主要是翻看這些卡片,考試的時候腦子里的記憶基本都是卡片上的東西。 還有一點那就是最好找一個同樣考新聞的人一起復習,大家可以互相提問,這樣可以讓記憶在不同的情形下得到強化,不至于走入記憶定式。我和我的研友就是這樣的,常常互相提問,走在路上的時候,讓對方復述教材內容,每人一章,效果非常好,記憶也很長久。 |
回復話題 |
||
上傳/修改頭像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