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考研政治理論單選題及多選題參考答案
查看(1570) 回復(0) |
|
tingyu
|
發表于 2011-01-15 13:12
樓主
單選題參考答案
1.C 2. D 3. D 4. B 5. A 6.B 7. A 8. C 9. B 10. B 11. B 12. C 13. C 14. A 15. D 16. A 多選題參考答案 17 ABD 18 ABC 19 AB 20 CD 21 AC 22 ABC 23 ABCD 24 ABCD 25. ABCD 26. BCD 27. BD 28. AC 29. BCD 30.ABD31. AB 32 ABCD 33 ABC 2011考研政治理論單選題參考答案 1.A哲學物質概念與自然科 2.B地理環境 3.C社會意識與社會經濟發展水平存在不平衡性 4.D按照馬克思恩格斯 5.B良好的群眾基礎 6.B是社會主義的重要組成部分 7.A把人民賦予的權力 8.A共產黨是為人民服務的, 9. D發展生產力根本任務的確定 10.B全面實現農業、工 11.B中國人民進行了不屈不撓的反 12.C三元里人民的抗英斗爭 13. B科學沒有國界 14.A人與人關系的協調 15、B在發展中 16.A理想信念教育 2011考研政治理論論述題參考答案 34運用矛盾分析法說明:沒有退路就多想出路 【全部要點,不用自己拓展】 (1)實踐是認識的來源和檢驗真理的標準。黨對發展問題的認識來源于實踐并通過實踐得到檢驗、發展。 (2)科學發展觀,是立足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國情,總結我國發展實踐,借鑒國外發展經驗,適應新的發展要求提出來的。科學發展觀把社會主義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諧社會建設和人的全面發展看成相互聯系的整體,把人類社會的發展看成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筑、社會生產各個部類、各個地域、各個方面,人與社會、當代與后代等彼此相互聯系、相互促進、不可分割的過程,是對社會主義發展問題認識的深化。 (3)認識的發展過程表現為認識過程的反復性和認識發展的無限性。認識過程的反復性是指,人們對于一個復雜事物的認識往往要經過由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再由理性認識到實踐的多次反復才能完成。這是因為在認識過程中始終存在著主觀和客觀的矛盾。從客觀方面看,事物的各個側面及其本質的暴露有一個過程;從主觀方面看,人的認識能力有一個提高的過程。人的認識受著實踐范圍、立場、觀點、方法、思維能力、工作經驗和知識水平等因素的制約。在我國改革開放的過程中,黨對發展問題的認識,也需要經過實踐、認識、再實踐、再認識的多次反復,才能形成比較科學的理論。認識發展的無限性是指,對于事物發展過程的推移來說,人類的認識是永無止境的、無限發展的,它表現為“實踐、認識、再實踐、再認識”的無限循環,由低級階段向高級階段不斷推移的永無止境的前進運動。這種認識的無限發展過程,在形式上是循環往復,在實質上是前進上升。只有未被認識的事物,沒有不可認識的事物。對發展問題的認識也是這樣。 (4)任何實踐都是一定歷史條件下的實踐。人類的實踐和認識是永無止境的過程,我們要不斷發現和發展真理,就要求我們不斷地解放思想,與時俱進,在實踐的基礎上不斷創新。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亡發達的不竭動力,也是一個政黨永葆生機的源泉。創新包括理論創新和實踐創新,實踐基礎上過的理論創新是社會發展和變革的先導。通過理論創新推動制度創新、科技創新、文化創新以及其他各方面的創新,不斷在實踐中探索前進 34題:(答題要點,自己拓展)簡要應該是運用矛盾的普遍性原理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并且貫穿于事物發展過程的始終,即矛盾無處不在,矛盾無時不有和善于全面分析矛盾,堅持兩分法,防止片面性兩分法是全面地看問題的觀點,既看事物的這一面,又看事物的那一面。既要分析兩方面之間的對立,又要分析兩方面之間的統一。一點論是片面地看問題的觀點,即看問題只看一面,而不看另一面,或割裂了對立與統一。堅持兩分法、兩點論,就能正確地分析矛盾,有效地解決矛盾。 |
回復話題 |
||
上傳/修改頭像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