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碩士研究生入學考試政治真題
查看(1592) 回復(0) |
|
tingyu
|
發表于 2011-01-15 13:14
樓主
單選題
1,我國數學家華羅庚再一次報告中以“一支粉筆多長為好”為例來講解他所倡導的選法,對此,他解釋道:“每支粉筆都要丟掉一段一定長的粉筆頭,但就這一點來說愈長愈好。但太長了,使用起來很不方便,而且容易折斷。每斷一次,必然多浪費一個粉筆頭,反而不合適。因為就出現了粉筆多長最合適的問題——這就是一個優選問題所謂優選問題,從辯證法的角度看,就是要 A注重量的積累 B保持事物質的穩定性 C堅持適度原則 D全面考率事物屬性的多樣性 2,社會存在是指社會的物質生活條件,它有多方面的內容,其中最能集中體現人類社會性質的是: A社會形態 B地理環境 C人口因素 D生產方式 3,馬克思把商品轉換成貨幣稱為“商品的驚險的跳躍”,“這個跳躍如果不成熟,壞的不是商品,但一定是商品占有者”。這是因為只有商品變為貨幣 A貨幣才能轉化為資本 B價值才能轉化為使用價值 C抽象勞動才能轉化為具體勞動 D私人勞動才能轉化為社會勞動 4,鄧小平指出:“社會主義究竟是個什么樣子,蘇聯搞了很多年,也并沒有搞清楚,可能列寧的思路比較好,搞了個新經濟政策,但是最后蘇聯模式僵化了”,列寧新經濟政策關于社會主義的思路之所以“比較好”是因為: A提出了比較系統的社會主義建設綱領 B根據俄國的實際情況來探索社會主義建設的道路 C為俄國找到一種比較成熟的社會主義發展模式 D按照馬克思恩格斯關于未來的設想來建設社會主義 5,1927年大革命失敗后,黨的工作重心開始轉向農村,在農村建立革命根據地,則革命根據地能夠在中國長期存在和發展的根本原因是 A中國是一個政治、經濟、文化皆發展不平衡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B良好的群眾基礎和革命形勢的繼續向前發展 C相當力量正式紅軍的存在 D黨的領導及其正確的政策 9,從1984年到1989年的80年間,中國人民對外來的侵略進行了英勇頑強發的反抗,但歷次的反侵略戰爭,都是以中國的失敗,中國政府被迫簽訂喪權辱國條約而告終,從中國內部分析,其根本原因是: A.軍事戰略錯誤 B.社會度的腐敗 C.經濟技術的落后 D.思想觀念的保守 10,1953年9月,彭德懷在一份報告中說,抗美援朝戰爭的勝利證明:西方侵略者幾百年來只要在東方一個海岸上架起幾尊大炮就可霸占一個國家的時代一去不復返了。這場戰爭的勝利: A.結束了西方列強霸權主義的歷史 B.打破了美國軍隊不可戰勝的神話 C.奠定了民族獨立人民解放的基礎 D.贏得了近代以來中環民族反抗外敵入侵的第一次完全勝利 11,社會主義法律在國家和社會生活中的權威和尊嚴是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重要條件。法律權威式就國家和社會管理過程中法律的地位和作用而言的,是指: A.法德強制性 B.法德不可抗性 C.法的合理性 D.法的規范性 12,法律的指引作用主要是通過授權性規范、禁止性規范和義務性規范三種規范形式來實現的,其中,義務性規范是告訴人們: A.不得或者不準做什么 B.可以或者有權做什么 C.應當或者必須做什么 D.能夠或者不能做什么 13,道德的功能是指道德作為社會意識的特殊形式對于社會發展所具有的功能,其中最突出也是最重要的社會功能是 A 辯護功能 B 溝通功能 C 調節功能 D 激勵功能 14,理想作為一種精神現象,是人類社會實踐的產物。理想源于現實,又超越現實,在 現實中有多種類型。從層次上劃分,理想有 A個人理想和社會理想 B道德理想和政治理想 C生活理想和職業理想 D崇高理想和一般理想 15,2010年10月1日,“嫦娥二號”衛星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升空并成功“奔月”,實現了我國 A深空探測“零的突破” B首次月球軟著陸和自動巡視勘測 C首次月球樣品自動取樣返回探測 D運載火箭直接將衛星發射至締約轉移軌道等多項技術突破 16,2003年3月,美國率其盟友發動了長達7年之久的對伊拉克戰爭,給伊人民造成了慎重災難。2010年8月19日,美軍最后一批作戰部隊從伊拉克撤離。這表明,美國在多重壓力下 A調整軍事部署 B改變先發制人戰略 C專項本土反恐為主 D放棄單邊主義 多選題 17、1971年迪斯尼樂園的路徑設計獲得了“世界最佳設計”獎,設計師格羅培斯格卻說:“其實那不是我的設計”,原因是在迪斯尼樂園主題工程完后,格羅培斯格暫停修樂園里的道路,并在空地上灑上草種,五個月后,樂園里綠草茵茵,草地上被游客走出了不少寬窄不一定的小路,格羅培斯格根據這些行人踏出來的小路鋪設了人行賦了“優雅自然、簡潔便利、個性突出”的優秀設計,格羅培斯格設計智慧我們認識和實踐活動的啟示: A 、要從生活實踐中獲取靈感 B、要尊重群眾的實踐需求 C、不要對自然事物作任何改變 C、要對事物本來面目做直觀反應 18.在資本主義社會里,銀行壟斷資本和工業壟斷資本密切地融合在一起,產生了一種新型的壟斷資本,即金融資本。在金融資本形成的基礎上,產生了金融寡頭。金融寡頭操縱,控制社會的主要方式有 A. 通過“參與制”實現其在經濟領域中的統治 B. 通過同政府的“個人聯合”實現其對國家機器的控制 C. 通過政策咨詢機構影響和左右內外政策 D. 通過新聞媒體實現國民思想意識的統一性 19.2008年由美國次貸危機引發了全球性的經濟危機,很多西方人感嘆這一經濟危機,從根本上仍未超出一百多年前馬克思在(資本論)對資本主義經濟危機的精辟分析,馬克思對資本主義經濟危機科學分析的原創性主要是 A 指明經濟危機的實質是生產相對過剩 B 提示造成相對過剩的制度原因是生產資料的資本主義私有制 C 指出經濟危機的深層根源是人性的貪婪 D 強調政府對經濟危機的干預是擺脫經濟危機的根本出路 20、19世紀中葉,馬克思恩格思把社會主義由空想變為科學,奠定這一飛躍的理論基石是 A階級斗爭說 B勞動價值論 C唯物史觀 D剩余價值論 21、在社會主義中國化的過程中,產生了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這兩大理論體系一脈相承主要體現在,二者具有共同的 A 馬克思主義的理論基礎 B 革命和建設的根本任務 C 實事求是的理論基礎 D 和平與發展的時代背景 22.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是社會主義基本制度與市場經濟的融合,這一他特點既具有 社會主義制度特征,有具有市場經濟的一般特征。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體現社會主義制度特征的方面主要表現在 A. 在所有制機構上,以公有制為主體、多有制經濟共同發展 B. 在分配制度上,以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并存 C. 在宏觀調控上,以實現最廣大勞動人民的利益為出發點和歸宿 D. 子啊資源配置上,以市場為手段, 市場的基礎性作用 23.毛澤東指出:“國家的統一,人民的團結,國內各名族的團結,這是我們爭取一定要勝利的基本保證。”這一思想對于我們在新的歷史條件下處理民族關系方面的意義有 A.民族關系始終是我們這個多民族國家至關重要的政治和社會關系 B.民族問題始終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必須認真解決的一個重大問題 C.鞏固和發展各民族的團結關系到國家統一和邊疆鞏固 D.加強和鞏固各民族的團結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然要求 24.改革、發展、穩定好比現代化建設棋盤上的三個緊密關聯的戰略性棋子,第一步下好了,相互促進,就會全局皆活:如果有一著下不好,其他兩步也會進入困境,還可能全局受挫。改革開放以來,黨在處理改革、發展、穩定關系方面積累需要原則包括 A.保持改革、發展、穩定在動態中的相互協調和相互促進 B.把實現社會穩定座位促進改革、發展的根本出發點 C.把改革的力度、發展的速度和社會可以承受的程度統一起來 D.把不斷改善人民生活作為處理改革、發展、穩定關系的重要結合點 25、做大分好社會財富這個“蛋糕”始終是我國政府面臨的重大任務。做大“蛋糕”是政府的責任,分好“蛋糕”是政府的良知、合理調整收入分配關系、分好社會財富這個“蛋糕”是: A、實現社會公平的重要體現 B、解決當前收入分配領域突出問題的需要 C、實現共同富裕的內在要求 D、為了使人民共享改革發展的成果 26.26.辛亥革命是我國近代史上一次比較完全意義上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這次革命 A.提出了平均地權,耕者有其田的重要原則 B.建立了中國近代史上第一個資產階級政黨 C.制定了比較完整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綱領 D.結束了封建君主專制制度,建立了資產階級共和國 27、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明確規定將臺灣、澎湖列島歸還中國的有關的是: A 《德黑蘭宣言》 B《開羅宣言》 C《雅爾塔協定》 D、《彼茨坦公告》 28.延安整風運功是一場偉大的思想解放運動。這一運動最主要的任務是反對主觀主義。主觀主義的主要表現形式為 A.教條主義 B.形式主義 C.經驗主義 D.宗派主義 29、中國共產黨根據馬克思列寧主義關于農業社會主義改造的思想,從我國的實際出發,開創了一條有中國特急的合作化道路,成功地實現了對個體農業的社會主義 改造,其歷史經驗主要有( ) A國家用先進的技術和裝備發展農業經濟 B遵循自愿互利、典型示范和國家幫助的原則 C在土地改革后不答時機地引導個體農民走互助合作道路 D采取從互助到初級社再到高級社的逐漸過渡形式 30、刑法的基本原則是指刑法特有的在刑法的立法、解釋和適用過程中所必須的具有全局性、根本性的準則,我國刑法明文規定的基本原則有 A、罪刑法定原則 B、疑罪從無原則 C、罪刑相當原則 D、適用刑法一律平等原則 31 有位科學家曾說過:“法律必須被信仰,否則等于形同虛設。”這句話表明一個人只有從內心深處真正認同、信任和信仰法律,才會自覺維護法律的權威,由此可得 A 法律的內在說服力是法律權威的內在基礎 B 法律權威不可能完全建立在外在強制力的基礎之上 C 法律信仰與宗教信仰沒有本質的區別 D 法律信仰是法律制定和執行的根本依據 32、2010年1015日至18日,中國共產黨第十七屆中央委員會第五次全體會議在京舉行,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忠言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五個建設的建議》強調,在當代中國,堅持發展是硬道理的本質要求,就是堅持社會主義更加關注: A 以人為本 B 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 C 統籌兼顧 D 保障和改善民生,促進社會公平公正 33.2010年4月13日,胡錦濤主席在核安全峰會上發表題為《攜手應對核安全挑戰 共同促進和平與發展》的講話,強調中國本著負責的態度,高度重視核安全,堅決反對核擴散和核恐怖主義,為此作出了一系列積極努力,其中包括 A.全面加強核安全能力 B.嚴格履行核安全國際義務 C.重視并積極參與國際核安全合作 D.積極向發展中國家提供核安全援助 論述題: 34 1,從實踐是人和自然關系的基礎的角度說明為什么“垃圾是放錯地方的資源?”5分 2,運用矛盾分析方法說明“沒有退路就多想出路”。5分 35 1,從“打橄欖球”和“唱大合唱”的形象比較中,說明我國政黨制度的特點和優點? 5分 2,我國各民主黨派在社會主義建設中如何發揮參政議政的作用? 5分 36, 1,為什么說中國共產黨的成立“是開天辟地的大事變”? 4分 2,結合中國共產黨成立以來中國社會變革的歷程,說明“主義”和“信仰”是怎樣成為“力量”的? 6分 37 1,如何理解“給人溫暖就是給自己幸福”? 6分 2,為什么說郭明義的先進事跡是“簡單中的偉大“? 4分 38 1,針對材料中所反映的西方某些人士對中國的“捧”與“批”,談談什么是“真實的中國”以及中國的責任是什么。 10分 |
回復話題 |
||
上傳/修改頭像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