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傳播學 - 話題

    新聞傳播學考研及就業形勢分析
    查看(2048) 回復(0)
    fox9319
    • 積分:2834
    • 注冊于:2011-04-01
    發表于 2011-08-10 12:51
    樓主
        90年代中期開始,新聞與傳播教育在國內超常規發展,原有的幾位“老大”如人民大學、復旦大學新聞教育規模在不斷擴大,各地方院校也紛紛開辦新聞教育,尤其引人矚目的是,中國最著名的兩所高等學府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也相繼開設了新聞與傳播學院。1994年以前,國內有新聞學類專業點66個,1995~1997年增加了35個,1998~1999年又增加23個,2000~2001年新增專業點竟達104個,即目前已經有專業點230個以上。據估計,目前全國新聞專業本、?频脑谛I藬颠_到4~5萬人。

      新聞教育的目標主要是滿足傳播媒體的需要。近3~5年內,中國政府對新聞傳媒將繼續奉行控制規模、優化結構、提高質量、增進效益的方針,傳媒基本上維持現有的規模,對新聞學類畢業生需求量有限。據調查,北京、上海、廣州等經濟發達地區的傳媒對本科畢業從事一般新聞采編工作的人才需求量已接近飽和,今后不再錄用大專層次的畢業生。同時,各類非新聞專業畢業生也蜂擁至媒體希望分食一杯羹。研究顯示,2000年以前大約50萬新聞從業人員中,只有3萬人員來自新聞專業,也就是說,95%的從業人員來自其他專業!侗本┣嗄陥蟆访磕暾衅赣浾,報名與錄用的比例在50:1左右。

      為了緩和專業點發展過猛帶來的供大于求的矛盾,教育部多次提出,新聞學類專業屬于長線專業,要適度控制發展規模,應在現有專業點的基礎上,著力提高畢業生的質量。但收效不大。當然,在政策范圍內媒體的增多和擴容,還是給了新聞人才一定的空間,據最近一項調查結果顯示,目前北京市場最急需的人才是媒介、咨詢等行業,而不再是前幾年的IT、商務行業。只是市場對新聞人才的要求更高了。

      目前有一種比較流行的說法叫“新聞學研究進入大眾傳播研究時代”,由于這個說法比較籠統,人們可以對它有多種理解:傳統新聞學與傳播學并存;傳統新聞學完全被傳播學所取代;傳統新聞學被改造為一種新面貌新體系的新聞學。到底會是什么情況,需要深入的研究,更需要實踐的發展來證明。但我們認為,新聞學會在吸收借鑒傳播學理論成果和研究方法的同時,擺脫傳統模式的束縛,發展為新的適應時代需求的新的理論體系。

      首先,新聞學與傳播學在學科性質上有本質的區別。新聞學與傳播學的差別決不僅僅是研究范圍的大小,如果是這樣,那么新聞院系只要在傳統新聞學專業以外加強對廣播電視等媒介的研究就可以實現新聞學向傳播學的過渡了。新聞學是一門人文學的應用學科,傳播學則是一門社會科學的應用科學,它們分屬于不同的領域。人文學是學科而不是科學。人文學的人文性表現在它體現著人對人自身的終極關懷,它探討人的存在價值和人性的精神表現,它把諸如信仰、情感、道德、美之類的問題作為研究對象,它的立場是主觀的而不是客觀的。從這個角度講,新聞學的核心觀點新聞價值正是人文特性的體現。而社會科學之所以被稱為科學,是因為其研究的人類行為和社會現象包含著內在規律,運用客觀的觀察程序和分析方法可以找尋這些規律,這些規律是可以檢驗的。傳播學所研究的正是社會信息系統的運行規律。這樣看來,新聞學和傳播學各有其存在的價值和發展的道路,無法相互替代。

      其次,傳播學雖然來勢兇猛,但還沒有代替新聞學的實力。從傳播學的興起和發展來看,它起源于戰爭宣傳、商業公關活動、政治選舉等活動的需要,這些在本質上是與新聞學的精神相違背的。中國的傳播理論和實踐都還處于起步階段,現有的理論都是舶來品,直接引進自西方,我們在感慨其潛在的巨大社會意義的同時并沒有找到一個把它應用與中國實際的道路,傳播學的本土化是現在學術界呼聲最高的問題。正如有人奚落的那樣,傳播學是個筐,什么都可裝,正是因為我們對傳播學研究的不深入不明確導致了對傳播學的泛化認識。傳播學和新聞學都面臨著時代的挑戰和現實的壓力,他們應該相互學習共同發展完善。

      我國傳統的新聞學,是貼滿政治標簽的新聞學,從基本理論到新聞業務,都強調和西方資產階級新聞學的不同。這樣一來,新聞學沒有了共同的規律,我國新聞學者進行的學術研究,成了“自言自語”,無法與國際同行交流,也就談不上與國際接軌。傳播學的引入為新聞理論的研究開拓了國際視角。

    回復話題
    上傳/修改頭像

    在中國8月1日是什么節?(答案為兩個字)

    考研論壇提示:
    1、請勿發布個人聯系方式或詢問他人聯系方式,包括QQ和手機等。
    2、未經允許不得發布任何資料出售、招生中介等廣告信息。
    3、如果發布了涉及以上內容的話題或跟帖,您在考研網的注冊賬戶可能被禁用。

    網站介紹 | 關于我們 | 聯系方式 | 廣告業務 | 幫助信息
    ©1998-2015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考研網-聯系地址:上海市郵政信箱088-014號 郵編:200092 Tel & Fax:021 - 5589 1949 滬ICP備12018245號

    久久久噜噜噜久久中文字幕色伊伊|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国产 | 中文字幕无码播放免费| 亚洲欧美日韩中文久久| 中文字幕无码精品亚洲资源网久久| 99久久无码一区人妻| 亚洲JIZZJIZZ中国少妇中文| 精品国精品无码自拍自在线| 最近中文字幕2019视频1| 久久精品无码专区免费青青 | 国产 欧美 亚洲 中文字幕| 乱人伦中文无码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又爽又黄无码无遮挡在线观看| 中文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亚洲精品AⅤ无码精品| 国产精品无码A∨精品影院| 线中文在线资源 官网| 久久久久无码精品| 亚洲精品无码mv在线观看网站| 最好看最新的中文字幕免费| 少妇极品熟妇人妻无码| 无码人妻久久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 久久久无码精品亚洲日韩蜜臀浪潮| 日韩中文字幕免费视频| 国产成人精品无码片区在线观看 | 岛国无码av不卡一区二区| 久久亚洲精品中文字幕| 无码av中文一二三区| 无码无套少妇毛多18p| 熟妇人妻无乱码中文字幕真矢织江|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大桥未久 |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SM| 欧美麻豆久久久久久中文| 色吊丝中文字幕| 4hu亚洲人成人无码网www电影首页 | 国产成人AV一区二区三区无码 | 色综合天天综合中文网| 亚洲Av无码国产情品久久| 久久久久久久人妻无码中文字幕爆| 一本加勒比hezyo无码专区| 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久久久久久3D日动漫| 亚洲人成无码网WW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