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財經大學經濟學一 2010考研真題
查看(2233) 回復(1) |
|
xiaoling
|
發表于 2010-08-26 17:47
樓主
政治經濟學部分
一:辨析 股份制是企業的一種資本組織形式,不能籠統說是公有制還是私有制。 二:簡答題 1.簡述平均利潤的形成過程 2.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理論的內涵及特征 3.年剩余價值率和年利潤率 三:論述題 1.論述價值創造和財富生產 2.當前在我國經濟的轉型期,如何處理效率與公平 西方經濟學部分 1. 運用AD-AS曲線,論述不同門派對總需求下降的主張 2.簡述短期、長期菲利普斯曲線的特征和政策主張(原題給出了曲線,要求分析其特征) 3.運用囚徒理論分析公共物品提供中存在的問題 4.計算 令市場有兩個廠商組成,反需求曲線:p=300-Q 其中 Q=q1+q2 1)兩個企業結成卡特爾組織,求均衡 q1 q2 p 2)兩個企業展開古諾競爭,求均衡 q1 q2 p 3)廠商1先生產,廠商2跟進,求均衡 q1 q2 p |
xiaoling
|
發表于 2010-08-26 17:47
沙發
西南財經大學2010年研究生考試經濟學( 二 ) 政治經濟學部分 一、辨析題 相對剩余價值和超額剩余價值都是企業通過提高勞動生產率獲得的,因此二者沒有什么不同。 二、簡答題 1、分析資本積累對資本構成的影響。 2、一大段關于新農保的材料。 分析新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對刺激當前農村需求的意義。 三、論述題 1、運用馬克思勞動價值理論分析“提高勞動報酬占國民收入比重”的意義。 2、理解對非公有制經濟“非禁止即自由”的新思路。 西方經濟學部分 四、 圖形分析 P—價格 AS—總供給 Y—收入 1、AS的意思。 2、圖形1與圖形2的AS為什么不同? 五、 經濟體有三個不同的收入階層A、B、C。其中Y代表收入,C代表消費,1代表第一個時期,2代表第二個時期,且Y (A1)>Y(B 1) >Y (C 1),Y (A 2)>Y (A 1),Y(B 2) =Y (B 1),Y(C 2)< Y (C 1),b=MPC=△C/△Y,且b (A 1)>b(A 2)),b(B 1) =b (B 2),b(C 1)= b(C 2)。經濟體由非收入因素決定的消費水平為常數且在這兩期保持不變。 1、寫出C1、C2的代數式。 2、C2相較于C1有何變化并給出原因。 六、闡述伯蘭特理論的基本內容,并給出經濟學含義及其局限性。 七、貿易前國內均衡價格低于世界市場價格,聯系圖形分析自由貿易后對出口國消費者剩余、生產者剩余和市場總福利的影響。 八、價格上升會導致人們對該商品消費的減少,這是經濟學家也非常肯定的。但工資的上漲是否會使人們增加勞動供給,經濟學家也不能肯定。運用替代效應和收入效應分析這兩種情況。 |
xiaoling
|
發表于 2010-08-26 17:47
3樓
西南財經大學2010年研究生考試經濟學( 二 ) 政治經濟學部分 一、辨析題 相對剩余價值和超額剩余價值都是企業通過提高勞動生產率獲得的,因此二者沒有什么不同。 二、簡答題 1、分析資本積累對資本構成的影響。 2、一大段關于新農保的材料。 分析新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對刺激當前農村需求的意義。 三、論述題 1、運用馬克思勞動價值理論分析“提高勞動報酬占國民收入比重”的意義。 2、理解對非公有制經濟“非禁止即自由”的新思路。 西方經濟學部分 四、 圖形分析 P—價格 AS—總供給 Y—收入 1、AS的意思。 2、圖形1與圖形2的AS為什么不同? 五、 經濟體有三個不同的收入階層A、B、C。其中Y代表收入,C代表消費,1代表第一個時期,2代表第二個時期,且Y (A1)>Y(B 1) >Y (C 1),Y (A 2)>Y (A 1),Y(B 2) =Y (B 1),Y(C 2)< Y (C 1),b=MPC=△C/△Y,且b (A 1)>b(A 2)),b(B 1) =b (B 2),b(C 1)= b(C 2)。經濟體由非收入因素決定的消費水平為常數且在這兩期保持不變。 1、寫出C1、C2的代數式。 2、C2相較于C1有何變化并給出原因。 六、闡述伯蘭特理論的基本內容,并給出經濟學含義及其局限性。 七、貿易前國內均衡價格低于世界市場價格,聯系圖形分析自由貿易后對出口國消費者剩余、生產者剩余和市場總福利的影響。 八、價格上升會導致人們對該商品消費的減少,這是經濟學家也非常肯定的。但工資的上漲是否會使人們增加勞動供給,經濟學家也不能肯定。運用替代效應和收入效應分析這兩種情況。 |
xiaoling
|
發表于 2010-08-26 17:47
4樓
西南財經大學2010年研究生考試經濟學( 二 ) 政治經濟學部分 一、辨析題 相對剩余價值和超額剩余價值都是企業通過提高勞動生產率獲得的,因此二者沒有什么不同。 二、簡答題 1、分析資本積累對資本構成的影響。 2、一大段關于新農保的材料。 分析新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對刺激當前農村需求的意義。 三、論述題 1、運用馬克思勞動價值理論分析“提高勞動報酬占國民收入比重”的意義。 2、理解對非公有制經濟“非禁止即自由”的新思路。 西方經濟學部分 四、 圖形分析 P—價格 AS—總供給 Y—收入 1、AS的意思。 2、圖形1與圖形2的AS為什么不同? 五、 經濟體有三個不同的收入階層A、B、C。其中Y代表收入,C代表消費,1代表第一個時期,2代表第二個時期,且Y (A1)>Y(B 1) >Y (C 1),Y (A 2)>Y (A 1),Y(B 2) =Y (B 1),Y(C 2)< Y (C 1),b=MPC=△C/△Y,且b (A 1)>b(A 2)),b(B 1) =b (B 2),b(C 1)= b(C 2)。經濟體由非收入因素決定的消費水平為常數且在這兩期保持不變。 1、寫出C1、C2的代數式。 2、C2相較于C1有何變化并給出原因。 六、闡述伯蘭特理論的基本內容,并給出經濟學含義及其局限性。 七、貿易前國內均衡價格低于世界市場價格,聯系圖形分析自由貿易后對出口國消費者剩余、生產者剩余和市場總福利的影響。 八、價格上升會導致人們對該商品消費的減少,這是經濟學家也非常肯定的。但工資的上漲是否會使人們增加勞動供給,經濟學家也不能肯定。運用替代效應和收入效應分析這兩種情況。 |
回復話題 |
||
上傳/修改頭像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