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財經大學2008年研究生考試經濟學
查看(1584) 回復(0) |
|
|
發表于 2010-08-26 17:49
樓主
政治經濟學
辨析 勞動生產率提高會提高商品價值總量和商品數量 簡述 1相對過剩人口的形成原因 2經濟體制與經濟制度的關系 3什么是收入再分配,為什么要進行收入再分配 論述 1從我國基本分配制度論述群眾財產性收入的合理性 2結合反全球化運動現象論述全球化的二重性 西方經濟學 1完全競爭廠商成本遞增情況下對長期均衡的影響 2外部不經濟為什么導致市場失靈,用科斯定理如何解決 3宏觀總需求曲線與微觀需求曲線的區別,它們向右下方傾斜的區別 4從開放的四部門收入恒等式論述美國貿易逆差居高不下的原因 經濟學(二) 政治經濟學部分: 一、辨析題(15分): 剩余價值轉化為利潤,價值也就轉化為了生產價格。 二、簡答題(每題10分,共20分) 1 簡單分析社會總資本擴大再生產的實現條件及其派生公式并說明其經濟涵義。 2 簡析市場經濟中政府的經濟職能。 三、論述題(每題20分,共40分) 1 分析當前我國分配制度中怎么處理好公平和效率的關系。 2 針對目前我國提高對處開放水平,分析現在存在的問題及政府宏觀調控的新特點。 西方經濟學部分: 四、有人認為征收土地稅不會造成社會福利的凈損失,試分析其理論依據(15分)。 五、已知某消費者的效用函數是U(x,y)=ax+by,a>0,b>0。試推導該消費者對這兩種商品的需求曲線(15分)。 六、經濟增長的源泉有哪些(10分)? 七、你認為政府在解決外部性問題方面如何發揮積極作用(15分)? 四、寫出奧肯定律的表達式及其主要結論,并說明潛在產出的涵義(20分)。 |
回復話題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