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的經濟類院校分類
查看(3317) 回復(0) |
|
xiaoling
|
發表于 2010-08-09 17:33
樓主
目前,國內的經濟類院校可大致分為三類,借用如今大熱的股市術語,可歸納為“藍籌股與新興股”、“績優股與潛力股”和“紅籌股與普通股”三類院校。
◇“藍籌股與新興股”類院校 這類經濟院校一般都集中在東部發達地區,如北京、天津、上海、南京、杭州、廈門等城市,悠久的歷史、深厚的文化底蘊和代代相承的教學理念等無法復制的優勢,他們占盡“天時、地利、人和”,成為眾多報考經濟院校考生的夢想殿堂,恰似人人爭相搶購的藍籌股,需求遠遠大于供給,幾乎形成賣方壟斷市場;同時,買方競爭也隨之增加。他們一般都是優秀學生向往的院校,如中國人民大學、北京大學、上海財經大學、復旦大學、浙江大學、廈門大學、南開大學等。 ◇“績優股與潛力股”類院校 這類經濟類院校一般都是一定區域內的經濟學代表,對本區域內的經濟很有影響。比如,地處中部經濟中心武漢的武漢大學、地處西部經濟中心成都的西南財經大學、離香港最近的深圳大學等等。 ◇“紅籌股與普通股”類院校 這類院校是一些綜合性大學,雖然在經濟學專業并不專長,但在省內一般又是具有經濟學類碩士點的院校,他們往往在某一經濟研究領域有所專長。比如,地處杭州的浙江財經學院,該校在產業經濟學的權威性并不比浙江大學差,而諸如中國政法大學、中國科技大學、華南理工大學、中國農業大學、上海理工大學、上海師范大學等也有類似的情況。 對于一些跨專業與跨學校的經濟學考生而言,由于信息的不對稱所帶來的專業課重難點的不同以及考試方式的不適應,甚至由于對面試老師的不熟悉不了解所造成的溝通障礙,報考經濟學的難度普遍較大。因此,跨考教育咨詢師建議跨考生們在選擇經濟類院校時,盡量要選擇那些包容性、綜合性比較大的院校,如浙江大學、深圳大學等,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此外,考生在報考經濟院校時還要綜合考慮自己的實際情況、以后的就業意愿和所向往經濟類院校的類型特點等方面,以作出適合自己的選擇。下面就讓我們來具體了解這三類經濟類院校的詳細信息。 正如藍籌股所具有的優勢一樣,傳統經濟院校擁有悠久的歷史和深厚的學術積淀,在經濟院校內占有重要的支配性地位,業績優良、交流活躍、回報優厚。典型的傳統經濟名校都位列排行榜前10位,典型代表院校有中國人民大學、復旦大學等。當然,報考這些傳統經濟名校的競爭會異常激烈。綜觀其報考成本和收益,考生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進行選擇。傳統經濟名校作為藍籌股系列,比較適合在本科院校就表現突出的藍籌型學生。 |
回復話題 |
||
上傳/修改頭像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