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個月跨專業考上中財應用統計【轉】
查看(1025) 回復(0) |
|
|
發表于 2014-06-13 19:25
樓主
首先表明下取這個標題名并沒有什么炫耀的意思,我也不是什么大牛,甚至連小牛都算不上。我只是把自己真實的復習狀況分享給各位學弟學妹,至于為什么取這個標題,我自有我的想法,這在文章后面會提到,所以請各位看官認真看好嘞! 前言 ——————————————————————————————————————— CH1關于應用統計 首先,必須說明應用統計不是我考研的首先專業。這樣說吧,在10月份之前我還不知道有這個專業。但是自從自己上了這條“賊船”后,慢慢地對它越來越了解。在講應用統計碩士這個專業之前,我想先談一個大家都比較關心的話題,就是關于專碩和學碩的選擇。 首先,現在教育部在大肆宣傳專碩,專碩報考熱度也是越來越高,但是其中不免一些“招生廣告”嫌疑,畢竟專碩學費還是比較高。那專碩到底值不值的報?我覺的這得因校而異,而且教育是一種投資,而不是消費,所以你得看長期收益。在我看來,非211學校的專碩是可以不用考慮的,有些一般211和一般985學校的專碩也是不要考慮的,當然我指的是經濟類的專碩(主要是金融碩士,保險碩士,國際商務碩士,稅務碩士,資產評估碩士和應用統計碩士)。真正認真想做好專碩項目的學校肯定是值得報的,當然難度也是非常大的。我知道的主要是以下幾所學校: 1、首推復旦經院。當之無愧!復旦經院的專碩,尤其是金融專碩絕對是經院重點培養的項目。其中基金方向是由前生的學碩轉變過來的,于2012年第一年招生,生源非常好。當然復旦基金學費要比金磚高,金磚是7萬6兩年,基金是10萬;另一方面,基金是非常看重考生本科學校的,有一個背景分,其中985學校是10分,211學校是9分,有研究生院的學校是8分,其余的是7分。而背景分中的1分折合成初試的話,至少是要3,5分的樣子吧。所以基金生源好不是沒有理由。此外經院的專碩都是雙導師制,有校內導師和校外導師,校外導師基本都是陸家嘴那些金融大鱷的boss級的。 而且復旦經院的專碩難度越來越大,先不說專業課分數較低。看招生人數就知道了,2013年專碩招生人數明顯少于2012年,而且其中有50%~70%的推免名額!注意啊,專碩有有50%~70%的推免名額!另外今年復旦校內保研(經院)學碩保研的最低績點要求是3.2,專碩是3.5(尼瑪,我都沒有達到。。。) 2、上財。上財專碩的學費是比較低的,不管什么專業(經濟類的)只要2.5萬兩年。由此也可以看出上財并沒有說想從學生的學費上賺很多錢。上財的金融學院的學碩都是考數一的,這樣有些經濟類的本科生往往就可能會放棄學碩,所以12年的時候金融專碩報考人數達到900多人,最后也導致復試分數線都400分;雖然今年分低了些,但是也要390+。 而上財的應用統計,統計學院的學碩是碩博聯讀,想就讀研那就考專碩。這一點,人大也是。所以今年上財的應統報考人數也是很多,最后財大決定采取預復試(就是在國家線出來之前,就先組織復試,這樣可以讓復試被刷了的同學早點準備調劑),可以看出財大真的非常非常人性化。預復試的分數線是380分還是381(具體忘了)。由于財大的國際化水平很高,統計學院也是,海歸陣容龐大,所以財大復試采取的是全英文,筆試是全英文的哦,這對跨專業的同學來說是個不小的挑戰吧。今年認識一個考中財的哥們(以后就是同學了)就是去年考上財復試被刷的,據他所說很多專業名詞縮寫看不懂,導致他題目都沒看懂,沒法做。 另一方面,財大應統的生源也是相當不錯的,今年進復試的本科是985學校的同學偏多,還有較多本校的,一般211和非211學校的較少。 最后要說的是上財專碩刷人是比較厲害的。 3、交大高金。這個就不用介紹了,高金只有專碩項目。國際化程度很高,對學生專業素養要求也是相當高。去年招生計劃20人,最后17人進復試,最終錄取5人。典型的寧缺毋濫。 4、交大安泰。安泰跟高金比要遜色不少,但是就業也不差。而且安泰對學生的專業要求也非常高,學生生源好,本科985的為主,211學校的較少。學費也昂貴。 5、清華五道口金融學院。典型的高富帥了,我等屌絲高攀不起!也是只招專碩,沒有學碩。 其他學校的經濟類專碩多少還是有點受重視不夠。但是人大,中財,外經貿,中山這些學校的專碩相比起其他學校來說還是要高幾個檔次的。 ——————————————————————————————————————— 扯完了那么多專碩,那接下來扯下應用統計吧。 應統應該是在幾個經濟類專碩中比較好考的。專業課就一門統計學,根據各個學校專業課的側重點不同,可以自行補充看些概率論或者計量的東西。我覺得應用統計值得推薦的學校主要有: 1、北大數院。在數學院下面,當然就更偏重于數理統計。適合本科是數學和統計學專業的同學,像我這樣經濟類出生的難度可能會比較大。保送比例高,學費6萬兩年。有一點不好,就是不提供住宿。 2、人大。去年分數高,380的復試線。今年只有340,復試應該是刷了9人。 3、上財。剛才有提到過,就不多介紹了。順便講下,今年財大復試的時候有很多本校的和在滬高校的同學去復試現場,然后維護現場秩序的老師說“每年出題老師不一樣,風格變化很大”(確實從前兩年的題目中可以看出!) 4、南開。也是在數學院下面的。有個精算方向。精算主要是北美和英國為主流,其中國內北美精算做的最好的就是南開了。(至于英國精算做的最好的,嘿嘿,就是我大中財了,王婆賣瓜一下。。。) 5、北師大。有大牛坐鎮,我大中財的邱東和他的團隊被北師大挖了個空。所以中財本科有考北師大的統計研究生的,貌似沒有北師大考中財的。 主要是這么幾所,至于為什么沒有中央財經,我下面會單獨講一下。 這里還要補充一下我的個人觀點,我覺得選擇應用統計的時候大家可以更多的考慮一下偏經濟類的學校,我個人認為統計專業如果是純數理的話就業可能并不是很好,但是如果套上個名字,什么經濟統計,金融統計,商務統計的話,雖說比不上金融,但是可能會比純數學的好些。 ——————————————————————————————————————— CH2關于中央財經 嚓,不得不吐槽,被坑了,巨坑啊!當時10月份擇校的時候找到一個統計學院應用統計專業在讀的學長,當時學長就好心提醒我說不要考中財,當時我看他專業課題目簡單,分數又不高,一意孤行就報了。后來中財一次又一次傷了我幼小的心靈。 1、首先,關于學費,中財的應統學費去年還是3萬兩年,今年學費就漲到5萬兩年,是除北大外最貴的學校了。雖然收費高,但是中財貌似并沒有加強對應統的重視。 2、其次專業課。這個的話,想提醒學弟學妹們千萬不要看著中財的初試題就覺得很簡單,當時哥也是這樣的感覺,包括考完后也是。不怕被嘲笑的說,考完專業課我感覺能上130,40分,怎么著也能120的樣子吧,誰知道最后就那么點分。后來也在網上和研友們交流了下大家分數都不高。可見中財是有自己的閱卷尺度,至于這個尺度是怎樣的,反正我是不知道了。畢竟它也不公布答案。 3、另外就是關于396經濟類聯考。真的,數學不是很爛的同學就不要選參加聯考的學校,真心拿不來高分。我覺得數學只要不是那種純文科生一點基礎都沒有的人,只要認真復習,至少120分(當然指的是數三)。反正今年我們學校我們商學院考數三的好的都是135,140的,一般的也有125的樣子,就是再差也有110的樣子。可是哥哥我,聯考110分都沒有啊!當然我這個分在聯考里面算是低的了,畢竟我沒有好好復習,有時候一個星期都不去碰聯考的復習資料。 4、還有就是關于中財公布成績的時間晚,2月25號;出分數線的時間晚,當然這個因為是在國家線出來后才能公布,所以沒辦法,除非他學習上財采取預復試的方式;最要吐槽的是中財出復試的時間簡直可以壓軸了。我們4月16號全部復試體檢結束,到26號下午才能查詢復試結果,整整10天啊!!!人家都是復試后2,3天就出結果了。中財的效率。當時和一哥們在網上每天就互相侃,怎么還不出來啊,感覺再也不會等了。不過最后還好,我們都有學上了。 中財學院路南校區小,那是出了名的了。不過這點我倒不介意,大了也沒用,我本科學校倒是很大,可是這和自己未來的發展有半毛錢關系不?但是關于中財的風氣我想說下,當然這個只是聽說,當時聽一個在中財任教的老師說他們學校的學生大多比較浮躁(不是全部),比較勢力。后來也問了去年從外校考進中財的學長,學長給的答復是:“差不多,中財的看其他學校的就像你看你們學校三本的。”所以你懂的。。。 當然我這樣說,并沒有詆毀中財的意思。畢竟自己馬上也將成為一位中財人了。我相信我會發現財大的美的,我只是想說大家既然選擇了考研,那就多花點功夫,沖刺個更好的學校! ——————————————————————————————————————— CH3關于初試復習 1、政治(73分) 因為我是那種比較能扯的,所以有些方法比一定適合大家,尤其是一些工科生。政治是十月份開始的,前期看了些紅寶書,四分之一都沒看完就看不下去了,實在是沒心思啃,于是放棄了。放棄紅寶書之后政治就開始三天打魚兩天曬網,主要是看的FZJC,我想說政治還是得每天看的,像我這樣很多天都不看,隔幾天才看那么一點的,真的不好,記不住什么。前期我也沒做什么習題,就是把FZJC反復翻了2遍的樣子,其中毛概是看了3遍。后期主要是做模擬題,押題卷,在做這些模擬題的選擇題的時候才發現自己前期看書看的真的不好,很多漏洞,選擇題錯誤率極高。最后考試完對了下后來出的官方答案,50分的選擇題得分大致在36到38分的樣子,這個分數也是不高的。 關于最后背誦用的資料主要是:肖秀榮的最后4套題和TWB的10題。 但是考試時就發現背誦的那些東西都沒怎么考到,但是這個對我來說就比較有利了,因為我善于發揮主觀能動性,扯功比較強,嘿嘿。。。于是考試的時候寫啊寫,試卷上全寫滿了,真的是一點空白都沒有,難以想象吧,最后老師收卷的時候我都在奮筆疾書。 所以我想告訴大家政治考試的時候不要怕自己背的不夠,說實話當時我周圍的同學也是買了很多資料在背,我都沒怎么背。但是你一定要比所知道的東西用你所認為的還比較專業的語言寫上去,不要不敢寫,政治多寫寫錯是不扣分的。當然哪些話不能寫,我想你應該明白的吧。 2、英語(63分) 英語是繼專業課后最失望的一門,真心沒想到就考這么點分。反正考完英語后感覺也還不錯,除了翻譯答的確實不怎么樣。 ①單詞:我并沒有專門買單詞說背。我覺得我是沒耐心把一本厚厚的單詞書背完的。但是我是那把歷年真題中所有遇到的不認識的或者記憶模糊的單詞全都摘錄到一本本子上的,每天早上會專門背一下本子上的單詞,到了12月的時候本子上的單詞有30多頁的樣子了,當然里面有很多重復的。我覺得這樣子,比較有針對性,考研閱讀中的單詞重復率是非常高的,其次對于像我這樣沒信心背完厚厚一本單詞書的人來說可以減少不少壓力。 ②閱讀:沒有做過什么《150篇》、《220篇》之類的,主要就是做了真題,從95年到12年的都做了,最后也做了兩三份新東方的模擬題,感覺模擬題質量一般。我覺得真的再怎么強調真題的重要性都不為過,之前也聽很多人說真題多么多么重要,當時自己也是想不就10幾年的題目么,有那么玄乎嗎?到后來你把真題做到一定的遍數,反復研究后你會發現真題真的是個好東西。真題我用的是丁曉鐘的《超精解》,我感覺他的閱讀講解真的是挺細致的,而且對于一些方法的講解也不粗。關鍵是他的講解讓我形成一種意識就是以后在文章中遇到這些詞的時候要敏感,很可能這就是個考點。當時自己也根據他的真題講解做了筆記。 ③新題型:新題型是到11月底的樣子才接觸,網上看別人都說新題型不需要花太多時間,技巧性很強。所以較晚才開始新題型,當時做了05年的真題,尼瑪就對了2個,10分就拿了4分!這讓我情何以堪啊!后來就在網上下載了新東方李玉枝的視頻聽,他就專門講了7選5,感覺講的還不錯,有些方法確實是蠻試用的,但是有些就是純屬瞎扯。不過還是建議大家可以網上找一下聽聽。聽完后就根據他的方法加上自己的判斷做題,后來7選5正確率確實提高不少,真題的話基本都是8分,10分的那種。做新東方最后的模擬題,也基本上8分的樣子。不過最后考研那篇7選5,感覺挺簡單的,但是最后居然錯了2個。 ④完形:沒有專門訓練,真題的完形都沒有做完,就做了幾個年份,我感覺也沒必要專門訓練,當然那種英語想考80分以上的除外。反正考研的完形我也是蒙的,時間來不及了。 ⑤作文:這個我倒花了挺多時間了,大作文大概有寫了15篇的樣子。但是考研那篇作文沒寫好,我估計我英語考砸應該就是砸在那篇作文上的。作文么,肯定是要模板的,考場上讓你臨場寫篇作文是很難的。但是模板的準備上是有講究的,我覺得我在這方面有點自己的心得。我當時是看外刊的,我把外刊上一些比較好的詞和用法會專門摘錄在本子上,然后我專門網上下載了習總的十八大答記者問的英文稿,以及濤哥的十八大講話的英文稿。我模板中的句型和單詞都是用的外刊和新舊兩位主席中的內容,將他們進行改編;句型方面,也是盡量的使用了非謂動詞,倒裝等。總之要讓自己的模板與眾不同,千萬不能到時候撞篇。模板我是準備了三份:一正一反還有一個比較。但是坑爹的是今年的大作文,真心不太好套模板,所以當時我緊張的連模板的結構都差點忘了,所以寫的時候也是結結巴巴的,估計可能都把幾篇模板給寫串了。 3、經濟類聯考 分數太低了,不過也正常。考完我就擔心我聯考不過100分,當時在網上和一個研友說,他還說不至于那么低吧。結果證明我的擔心是有根據的。 我聯考真心沒認真準備,比政治還打醬油。主要是自己太輕視了,感覺那些題目簡答,所以沒花功夫,當時我裝13的和老媽打電話說:按照這樣復習,太輕松,沒壓力啊。老媽總是罵我說“不要輕視。”結果真心被老媽說中了,知子莫若母啊! 我的教訓就是聯考千萬不能輕視,也要認真對待。 4、專業課432統計學(100+,低于110) 中財432得分普遍不高,基本上95~115之間,今年進復試的上120的就一個,就是第一名。 這個是我投入最多的,傷我最深。因為跨專業,時間也比較緊張。所以幾乎每天80%的時間(當然是前期,到了12月份的時候政治,英語都相應增加了)。 專業課真題:這個是必須要有的。網上有下載,上屆一個學長提供的。不過我還是讓在北京的同學去財大幫我買了寄過來的。 參考教材:我前期看了人大賈俊平的《統計學》,大概看了一遍半,花了一個星期不到的樣子。后來發現真題里有些內容賈的書中沒有,或者是有出入的。然后又在網上買了中財劉揚院長的書,發現這本書和真題契合度較高,比如說11年的簡答題中的“問卷調查的設計錯誤類型”那個就只有劉揚的書中有。所以我就把劉揚的書反復看了,前前后后有6,7遍吧,當然有些內容(非參,因子,聚類分析都沒看);主要是結合中財的本科生課件看。這個課件網上有下載,我覺得作用還是挺大的。然后就是本科生期末考試題,網上一般只有08~09年和09~10年兩份真題,我當時是一共搞到了4份。11年的真題是真心水,選擇題全是本科生期末試題上的,但是12年就幾乎沒有了。另外就是中財統計學的題庫,不過題庫作用不大,也就限于選擇題,12年的選擇題基本都是題庫中的選擇題的原題甚至是變形。但是13年貌似沒有考到,因為13年考的概率論的東西比較多,題庫中沒有概率論那章。 然后在做12年選擇題的時候有遇到計量中的DW檢驗之類的題目,當時擔心13年會再考,于是還從學校圖書館借了財大潘省初老師編的計量,把其中的一些章節看了兩遍,并做了筆記。 后期主要就是整理簡答,把一些認為會出簡答題的考點列出來,并參照課件做了筆記,最后就是背誦。我想說的是從11年到13年,3年的簡答題全都是財大課件上的知識點,完全沒有超出課件的內容,之前提到的11年“調查問卷設計錯誤類型”那題課件上有,甚至例子有的都是課件上的;然后12年的列聯表的檢驗課件上也有;今年考的所有知識點也都是課件上的。 中財還有個奇葩題型,就是最后的統計報告分析,這個真心沒經驗。 最后要感謝很多人:首先是北大經院的YY師兄(師兄幫了不少忙,有時候狀態不好的時候也總給師兄打電話,一打就是不少時間);北大的越哥(越哥去當兵了,當時臨別前寫的文章真的給了我很多感慨,看完越哥寫的東西,感覺自己這20幾年真是白活了;我在北京等你從部隊回來啊);中財統計學院的“浙大運河校區”學長(之前總是有問題都問咨詢學長,基本上學長都會回復,而且網上關于中財應統的信息也基本上都是這位學長提供的);還有研友boss,大瓶子,大帥哥,流氓兔,甫哥……最要感謝的當然是老爸老媽,一直以來不管我做什么決定,你們都是非常尊重我;有時候心情不好,還要向你們撒野,哈哈,以后一定改啊! 先扯這么多吧,關于復試的問題,以后再開帖吧。 |
回復話題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