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用心理學方法消除2015考研復試心理壓力
查看(869) 回復(0) |
|
|
發表于 2015-03-29 17:04
樓主
2015考研復試在即,不少考生受到了不良情緒的困擾,如緊張、焦慮、恐懼等,進而影響學習狀態;也有同學能意識到自己存在的不足,如缺乏自信,或者過份自信,盲目樂觀等,但對如何彌補束手無策。另外,網絡上也有形形色色的以“復試心理調節”為標題的文章,但多是以復習方法指導或經驗性的建議為內容的,缺少專業的心理學方法。依據專業的心理學理論及輔導學生的經驗,總結出三種專業心理調適方法,以期能幫助廣大考生考前調整好心理狀態,高效備考,臨場自如發揮,決勝2015。
方法一 調整動機強度 理論依據:耶基斯-多德森定律 理論結論:“做事效率”和“動機強度”成“倒U型”曲線關系。具體地,在完成難度適中的任務時,中等的動機強度效率最高;在完成復雜和困難的任務時,偏低動機強度的工作效率最佳。(詳見:百度百科耶基斯-多德森定律) 方法描述:不少受到不良情緒困擾的考生是因為太重視復試了,覺得好不容易通過了初試,千萬不能在復試栽跟頭。這是動機過強的表現。上述理論告訴我們:過強的動機是會降低做事效率的,這里的做事可以兼指考前備考和臨場發揮。那該怎么辦?降低動機強度。下面的幾條理念將有助于你降低動機強度。“做最好的努力,做最壞的打算”,“盡人事而待天命”,“改變能改變的事,接受不能改變的事,用智慧分辨二者的不同”。 方法二 接納、行動 理論依據:三個自我理論(中國心理咨詢師孟剛融合森田療法、精神分析療法、認知療法和人本主義療法后,結合自身實踐后提出的) 理論結論:無條件接納真實我,帶著種種不適行動。 方法描述:以一名同學的問題和我的回答為例,說明此法。 問:如何在考場上不緊張? 答:首先,我們應在考前做盡可能多的準備。準備充分,會提升自信,進而緩解上考場的緊張情緒。 再有,已身處考場,確實很緊張,這時我們希望自己快速放松下來。有同學會給自己心理暗示:不緊張,不緊張,快平靜下來。這種暗示效果不佳,甚至適得其反,反而弄得更緊張。這時較好的方法是:坦白承認自己緊張了——我確實有些緊張,這沒什么大不了。因為上考場緊張是正常的表現,而考官一般也能理解考生的緊張,因為這是人之常情。所以我就接納我自己這種緊張狀態——臉紅就臉紅,心跳就心跳,我就帶著這種狀態答題,有什么大不了。當你這么想(接納),并帶著緊張感答題(行動)時,你會發現緊張感是存在,但對你答題沒有太大影響,慢慢地你可能忘了緊張這回事了,即便面試自始至終都有緊張感,但你也能較順利完成復試答題,這也是可接受的結果。這樣,實際上你已經解決了緊張這個問題了。 所以應對緊張的關鍵在“接納”、“行動”。 方法三 調整認知 理論依據:合理情緒行為療法 理論結論:要解決某人的情緒問題,關鍵是用合理的信念取代不合理的信念。 方法描述:請看一個簡單的案例分析:甲考生產生了焦慮情緒。而根據認知理論,這種情緒的產生機制是這樣的:甲有一個行動A(給導師寫了信,導師沒回),于是甲產生了信念B(導師沒回,這意味著他不認可我,我被錄取的機會不大了),進而甲產生了行動C(無心準備復試),于是甲產生了情緒問題D(焦慮甚至抑郁)。根據對情緒產生機制的分析不難發現:甲產生情緒問題的關鍵原因是對行動A產生了不合理的信念B,而信念B自然導致了行動C和行動D。那么我們要解決甲的情緒問題,關鍵是用合理的信念B1取代不合理的信念B。 |
回復話題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