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題的使用方法
查看(1851) 回復(0) |
|
huitailang
|
發表于 2010-11-25 00:45
樓主
真題在考研,尤其是政法考研中的作用,眾所周知。但在使用中,很多朋友卻常抱怨不知從何下手。一開始就做,怕喪失了新穎性。放到最后做帕復習偏差了,做的遍數少了怕領會不到要義,做的多了就變成條件反射,看見題目就知道答案,也達不到效果。
我想,每個人都有不同的使用真題的方法,下面就說一下我的,權當拋磚引玉,希望有好方法的同學都來交流。 我第一遍接觸真題的時間是在細讀參考書一遍之后。因為我習慣于邊看書便做筆記,所以第一遍看的時間會比較長,通讀下來會有一個多月。 此時對于各個學科的體例,章節,內容,重點都有所了解和把握,此時,心平氣和的做一遍真題(可以只是客觀題),然后將錯的挑出來,在書中找到詳盡的答案,對照書或者筆記將近似的知識點再過一遍。 第二遍則不是簡單的做題,而是分析真題。以卷一為例,我會在題目旁邊用鉛筆寫上該題考察的知識點,如選舉制度,國務院職能。最好不要看書,根據自己的印象寫,最好能夠寫出詳細的知識點,同時還能寫出它所在的書中的大致體例位置。如:“計劃生育原則是一項()——政策性原則”這一題,就可以標注為:法律原則的分類——法律規范。這樣把考察知識點都標注完整后,歸納一下便可以很清楚的看到這一年的真題中,各個章節的分值分布,重點在哪,比什么考研秘籍都管用。在第二遍的復習中著重強化復習重要知識點。 同時,在標注的過程中也相當于在腦中默記了一遍該內容,更為重要的是,建立起了對書宏觀把握的能力。書有多少章,按什么標準劃分,每個章節下有哪些內容,這些內容下有多少子內容。不要小看這些,這些如同書的枝干,有了宏觀的認識,細微處記憶的缺失彌補起來是很容易的。 這種做法,對于卷一比較有效,因為只有兩門課,重點很分明。卷二科目太多,往往知識點過于細碎,不易明顯分辨。要多做幾套真題, 第三遍主要是查漏補缺,此時應當對于書本熟練掌握,但某些記憶性知識點掌握還不夠牢固,或者有遺漏的地方。這時不僅要靠近幾年的真題,改革前的真題,甚至復試題也是有參考價值的。但切記,不要鉆牛角尖,對一些明顯太難的題目一定不要花大力氣。因為初試不會涉及到這些高深的理論。 當然,臨考之前,靜下心來,閱讀真題,也是十分必要的。甚至在上場考試前,如果精神不錯,也可以隨便貓兩眼,畢竟原封不動照抄真題的事情,政法也是長干的 zz |
回復話題 |
||
上傳/修改頭像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