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工船舶2010備考經驗
查看(1555) 回復(0) |
|
|
發表于
樓主
昨天終于平靜地坐上了回家的飛機,大部分人都是面帶笑容地離開了,等待著9月份再來……
畢竟現在是考上了,還是寫點什么給那些茫然著的學弟學妹們……不過只是個人感言,我還是覺得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方法和經歷,不用照搬公式,希望我的經歷可以給大家一點借鑒…… 我是一個二流大學的學生,學校完全沒有名氣可言,本科的學習也就是60分萬歲的水平,還好自己的英語在大二時就過了6級,除此以外在學習方面別無他長,說明這些只是想告訴那些對自己沒有信心的同學,無論你們的底子怎么樣,都要有信心,這些并不是你無法通過考試的托辭,但是當我參加完面試,我還是想告誡那些時間依然充足的同學,有必要把本科的課程扎扎實實的學好,這是后話……而且你們一定要明白自己為什么要去考研,否則到后來很容易因為迷茫而放棄,要清楚自己究竟想要什么,希望通過考研來得到什么,說的俗一點,就是研究生不是最終的目的,我們最終都要步入社會…… 我是大三第二學期準備考研的,但是中間發生了很多事情,其實這學期是沒有太多收獲的,因為是跨專業,所以把《船舶原理》看了一遍,平時就是背背單詞,真正復習應該是在開始放暑假時,我暑假沒有回家報了補習班,為了不被懷疑是廣告貼,我就不推薦什么補習班了,但是個人覺得政治平時聽聽多多少少還是有點用處,但是效果都不是特別顯著,主要是最后的押題班,目的不是去聽他押的題,而是答題的方法,尤其是大題的答法,這一點我還是收益了,因為考試時答政治大題不會覺得不知道寫什么,而是覺得可以狂說不止,畢竟政治大題的答案字數還是很重要的,雖然我是數學系,但是公共數學和專業數學完全兩回事,我心里不是很有數,所以還是報了班,不過除了一個人講的線性代數比較牛以外,別的都是浪費,我就報了這兩門,總體來說,對于補習班,有點像雞肋,有用的地方實在少的可憐,但是不報的話還是覺得會有點不是滋味,我個人建議,暑期強化班可以去聽聽,到了大四上課時,就可以不去了,押題班只用聽政治就可以了,其他的都是浪費時間,甚至政治在聽完答題方法以后也都是浪費時間。暑假就是上了個補習班,別的也沒怎么看…… 大四開學時開始認真準備了,這學期的課大家自己看著上,我個人建議盡量把時間都花在自修室,我是早上7:30坐到自修室,11:30去吃飯,中午休息,下午2:00坐到自修室,5:30去吃飯,吃完飯回來繼續,一直到11:00回來睡覺,我自己租了房子,這一點大家視具體情況而定,因為我身邊沒有太多考研的人,宿舍在大四時已經不適合休息,具體情況不言自明,大家沒什么事,所以游戲或者打牌,這很正常,我也能夠理解,畢竟我是少數人,所以應該自己來解決這種事情,至于是否嚴格按照上面的作息時間,我覺得我不是,因為我個人認為自己的自制力不是那么的強,但是至少要做到一個禮拜能有4、5天都這樣就差不多,偶爾偷個懶于情于理也是正常的…… 現在具體說一下各門的復習情況: 數學:我在數學上花的時間最多,從一開始就做的李的復習全書,但是我們數學系的人恐怕有個毛病,就是喜歡把東西弄得很明白,要么就是我智商欠佳,總之進度很慢,但是那本書確實做得非常細致,每天的早上和下午幾乎都是做數學全書,但是還是到12月初才做完了第一遍,而且由于戰線過長,第二遍開始復習時,發現忘得非常厲害,尤其是一些公式性的的東西,我當時是做了400題,只做了一套題就已經讓我很絕望,于是我返回來從新把全書又過了一遍,第二遍復習用了大概一周的時間,然后離考試已經不到一個月了,所以開始每天早上按時做400題,做了有6套,發現難度還是有些偏大的,很打擊自信,所以選擇真題來做,這個時候效果就不一樣了,有很多次都是130+,而且都是一些失誤造成的,到考試前一個禮拜時,對于數學已經比較有把握了,最后又把全書看了幾遍,后來再看起來就很輕松了……不過考試時,我平時的做大題先做概率論的習慣產生了非常不好的影響,今年的數一概率論稍微有點惡心,最后結果不理想100出頭…… 英語:每天早上背單詞,也就是看看,晚上做一個單元的閱讀(石的)這套書,我很推薦,我只做完了一半,但是我覺得還是相當不錯的,尤其到后期11月份以后,我因為數學進度的原因,幾乎沒有對英語怎么復習,所以如果把這本書認真做一遍,應該是非常有效果的,我建議這本書應該從大三第二學期開始就做,因為做閱讀不是做完一篇就完,這個沒有效果,應該是反復的做同一篇,并且把它搞明白為止,時間原因我沒有這樣,但是還是希望眼光高的同學不妨認真地考慮一下我的建議……其他的就沒什么了,真題我就做了2套,因為時間上的不允許,最終還是沒有在英語上花太多功夫,所以我的閱讀答的不好,還好分數不慘66,我覺得這恐怕是吃了老本了,建議大家還是應該踏實復習…… 政治:除了上補習班,其他在政治上花的時間就非常有限了,我從11月才開始的復習,也就是做了做選擇題,而且每天也就1個小時,說實話用處也不大,因為最后忘得也不少,但是到了12月中下旬的時候,我開始狂看政治的理論了,主要是用強化班的教材,那個廢話不多,要是看紅寶書抓不住重點,也就看了兩遍,然后做了一本選擇題的書,大題在考前一個禮拜背了背押的題,效果不大,主要還是我前面說的,掌握答題的方法就可以說很多了,沒必要刻意的去背一些答案,選擇題還是在掌握基本理論的基礎上理解著做吧,政治的分數70多分…… 靜力學:這個東西如果對于跨專業的考生而言,我覺得還是有必要好好的學一下,雖然比較簡單,但是我復習最早的就是靜力學,到了大四每天晚上花大部分的時間是看靜力學,主要是看書,那本書我看了很多遍,記不清了,剛開始很慢,后來就快了,然后又買了本92版的復印本,里面有習題,但是錯題不少,不過我能做的都做了一遍,記住一定要把下水計算那章也看完,書中的圖表和一些概念以及原理都是重點,靜力學和往年的真題個人覺得相似度不是很大,不要全靠真題,真題要做,但是也要學活才好,答題時主要是把原理說清楚說明白,論述題最好把你知道的都寫上,最后結果不到130,但是個人覺得還是對得起我的付出了…… 初試前兩天已經看不進去了,總之最后心里還是覺得比較有信心的走進考場的,考完以后到家先把仙劍四給玩了一遍,這是我考研時的最大動力~呵呵~ 后來成績出來是在21號吧,我沒記錯的話,然后2月26號回的學校開始準備復試,但是心里很難像準備初試時一樣靜下來,首先是自己的書有問題,用的是上交大版第一版,后來在網上買上交大第二版,但是運貨途中丟了,后來好不容易3月10號在網上買到了上交大的第二版的電子版,每天早上9點多才起床,下午5點鐘不到就收工了,考前一個禮拜回家了,基本沒學,22號晚上到大連,23號早上和導師見了一面,導師給我借了那本他們要求的王世連出的書,24號看了一天的書,25號早上報名,回來繼續看書,26號早上筆試,筆試和聽力完了自己掉了一名,究其原因,應該是最后的計算題的方法有問題,我對書本的理解和他們本校生對于這道題的做法有些出入,所以建議大家在準備復試時應盡早將書準備好,我覺得大工版的和交大版的有很多不一樣的地方,建議兩者都看,文字性的東西以大工版為準,有些題如果心中沒數盡量聯系一下他們的學生,問一下他們是怎么處理這些題的,總的來說,2010年船舶設計原理的真題大家可以不用要了,只要你們從論壇中搜到已經有的那幾年的真題就行了,我相信我的話已經很明白了。聽力:我是沒聽清,覺得他們錄得好像有問題,吱里哇啦的。27號改卷子,下午貼出了總成績排名和面試順序,28號一早,口語和面試同時進行,老師把順序安排好了,這樣可以在你口語時,保證你不會和面試沖突,面試按照加了筆試和聽力后的總成績排的順序,口語則是以不影響面試為原則,各自獨立開始,口語測試的老師很隨和,問的都是最經常出現的問題,而且都和自己比較相關,比如說問我歷史上有個人和我名字一樣,知不知道哪個朝代的,我說周朝,他說他以為是唐朝的,我說唐朝也有一個……口語五分鐘結束,旁邊有人看著時間,面試對我而言就是一種摧殘了,完全沒問船舶的問題,全是就你自己本科學的是什么,然后狂問你的本專業知識以及討論你的本專業是否適合學船舶的問題,這就是我為什么要告誡那些時間還比較充裕的同學最好還是把自己的本科課程學好,這樣才不至于到時候難堪,面試二十分鐘,當天晚上公布排名,和原來的名次差異不大,但是跑到前面的都是本校學生,這一點倒也是意料之中,總體來說,大工的復試還是透明度比較高的,也是比較公平的,照顧自己學生這個很正常,在哪個學校都是一樣的,不過今年船舶設計制造專業學術型的統招名額確實比較少,最后又加了幾個名額,才是18個…… 29號和導師簽協議,或者參加工程碩士和調劑面試,30號早上體檢(抽血和胸透)領調檔函,自籌經費的簽協議書,然后給導師打了個招呼就閃人了…… 復試時的生活上的一些經歷:從機場晚上坐車到西山公寓37塊錢,白天不到30,吃飯的話西山這邊的食堂的飯菜味道還是不錯的,而且好幾個,就是價錢感覺稍貴,我打的兩個菜二兩米飯,最低6塊多,最高的8塊,住宿的話,西山這邊有個理工賓館,垃圾,熱水一天只有晚上兩個小時,而且120一天,設施也不行,建議住后勤公寓或后勤賓館,后勤公寓比較便宜,好像是90一天,具體不是很清楚,我住的后勤賓館標間,150一天,但是設施不錯,24小時熱水,這個比較建議,兩個人一起住還是比較合算的,充話費可以在民勇超市里面有個大媽賣充值卡,全國的都可以,西山這邊很近的西便門附近有農行,中國銀行(我印象中是),我不知道以往的年份,但是今年氣候還是比較冷的,主要是刮大風,風很刺骨,溫度在-1—7度左右,不過室內都有暖氣,所以不需要帶較厚的衣服。 感覺知道的就這么多了,希望能對各位學弟學妹們有用,準備初試還是相對而言比較辛苦的,但是一定要挺住,我也有過不想學的時候,也有覺得沒有希望了的時候,但是我總是想起原來一個師兄的話,“我要堅持,絕對不能倒下”,這個時候還是會覺得熱血澎湃,大連是個美麗的地方,大工更是一個適合求學的地方,值得你們為之努力拼搏!相信自己,只要堅持下來,就一定會成功! ---------------------------------------------------------------------------------------------------------------------------------------------------- 有個同學發消息問我復試線和錄取以及獎學金的情況,所以我在這里補充一下: 參加復試人數:41 有資格參加學術型面試的人數:31 其中有兩人是單招,統招考船舶專業的學術型實際29人,(以下數據不包括單招) 最后的錄取是:船舶與海洋結構物設計制造18人,水聲工程5人,工程碩士16人 其中水聲工程只要你愿意調劑,優先考慮,工程碩士中包括最先報考的一個,其他均為調劑,也就是說這么多人都是沖著船舶與海洋結構物設計制造專業去的,所以競爭相對較大 獎學金:一等 1人,二等 12人,按方向分配,船舶與海洋結構物設計制造分5個方向:制造,設計,結構,水下躁動,流體。(以下數據不包括一等獎學金)其中制造分給了5個獎學金名額,其他的方向分剩下的7個名額,打個比方,即使你考到第4名,盡管在前十二里,但是,如果你前面有兩個人和你報的是相同方向,而該方向只有2個名額,那你就沒戲了。具體你是什么方向,是在面試結束后和導師簽協議決定的,導師是哪個方向的,你就是哪個方向 分數線:真正來參加復試的有342分的,但是除了一個最后是學術型且是船舶專業外,其他都是工程碩士,那18個人里面,貌似除本校生外,最低分是366,當然這只是初試成績,復試的筆試和聽力部分客觀來說也是非常重要的,有些人這部分過后名次發生了很大的變動。 關于學術型和全日制專業碩士:首先一個3年制一個2年制,一個偏研究,一個偏應用,從老師口中得知的情況是,去年的兩種碩士的培養差異不是很大,開設的課程都是一樣,也是一起上課,甚至導師也不是很清楚該怎么區分,主要原因是教育部貌似沒有出臺關于全日制專業碩士生的具體培養辦法,就大家的選擇情況看,在選擇調劑時寧可選擇船舶工程碩士不上水聲工程的學術的人不在少數,個人建議,大家還是應該在這個時候不要太關心這些數據,如果你決定要考,就靜下心來努力,等考出一個好分數的時候自然相對輕松,也就不用去做痛苦的抉擇,如果到時候要調劑,那就根據自身情況來做決定。(zz) |
回復話題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