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漢考研作文歷年真題(1999—2009)
查看(1315) 回復(0) |
|
huitailang
|
發表于 2010-11-23 01:03
樓主
外漢考研作文歷年真題(1999—2009) 1999年語言學語應用語言學
題目一:我心目中的文化交流 題目二:書本與現實 要求:1、兩題中任選一題作文,字數2000以上。 2、文體不限,小說、詩歌除外 2000年(二選一): 1、人生 2、當21世紀的鐘聲響起…… 2001年(四選一): 1、創新與文藝研究 2、創新與語言研究 3、世紀之交談文藝 4、世紀之交談語言 2002年:互動*交匯*創新 文體:議論文 字數:2000字左右 2003年: 1、大作文:我看“人文精神的缺失” 2、小作文:“小姐”稱謂語的語義內涵與語用條件簡析 提示:“小姐”使我們語言生活中一個常用的稱呼,不過在不同的年代、不同的地區、不同的人群當中對如何運用“小姐”這一稱呼的理解是不一樣的。請你根據自己了解的情況,說說“小姐”這一稱呼在語義上包含哪些內容,在什么情況下對什么人使用才合適,對什么人不合適。500字左右 2004年 一、大作文 1.全球化與本土化 2. 21世紀我們研究什么 (二選一,1500字) 二、小作文 題目:簡析新世紀漢語人名命名的規則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名字,每個人起名字都自覺或不自覺地遵守某種規則,請你分析一下新世紀我國漢語人名的命名規則。(500字左右) 2005年 題目:(1)我看語言與文化之關系 (2)我看語言與文藝之關系 要求:二選一,議論文體,字數2000以上 2006年 一、大作文 有人針對目前來勢洶涌的外來文化的影響,如歐美文化、日本文化、韓國文化(俗稱“韓流”)等,提出要關注我們自己的民族文化思潮(俗稱“漢流”)。你對此有什么看法?請適當結合專業,以《我看“漢流”》為題作文。字數1200字左右。 二、小作文 近來,某報紙報道了一位中學生提出的一些我國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領域出現的問題。他的主要看法是: 1、現在書店里本來就不多的文科書籍,比如社會學類書籍則是大談廢話,在我看來,這些充滿廢話的文科作品就像廢話本身一樣毫無價值,就連我這個卑微的中學生都為社會科學發展沒有創新的現狀而擔憂。 2、我聽到過這樣的話:博士學位拿到了,教授職稱評上了,有房有車,有錢有權,就活到頂峰了,這也許就是社會科學家世俗化的一個生動寫照,社會科學家擔負著學術使命和學術責任,而不能被那些世俗的目標所淹沒。 3、文科有沒有前途實質上都是同社會科學家相關的,蒙人的廢話和世俗的生活就必然使文科沒落,文科真的沒有前途嗎?不!它有很大的前途。我認為,做任何事情都有前途,,即使是街頭販賣,如果做好了也體現了一種前途。很少有人能明白這個真諦,而且我認為,文科是傳承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學科,是全人類興衰的關鍵,文科沒落了,那就意味著人類即將消失,文明即將泯滅,文科是能夠貫通過去、現在和未來的知識體系,所以文科與人類的生活生存密切相關,當我們把生命和生活交給了社會科學的時候,社會科學家僅僅也要世俗化的生活嗎?! 你對這些問題怎么看?請就其中的一、兩個問題,自擬題目,寫一篇討論性的文章。字數800左右。 2007年 一、大作文 有位學者談及自己在跨文化交往經歷時,擺出過以下這么一些令人深思的現象: 1、日本某大學休息廳里經常進行不同母語任課教師間的交談,幾乎所有的交談都以日語進行。只有一位美國教師與日本教師之間是各操母語的。這位美國教師諳熟日語,但他卻堅持說英語。 2、在美國一所東亞研究所里,一位中國學專家負責接待包括中國人在內的各國學者。接待交談中,即使內容是關于中國學研究,但他始終使用英語進行。 3、在中國某大學的國際交流處接待一位研究中國文藝的美國學者座談會上,一位中國的漢語言專業教授與來訪的美國教授交談完全使用英語。這位美國教授能說漢語。當有人用漢語與她交談時,她露出驚喜的神色。這位美國教授的英語名片上,背面是她的中文姓名。而中國的一些旅外學者,在國內一次研究中國學術文化的國際研討會上,在簽到本上簽下的卻是一大片用英語字母標示的沒有漢字的中國人的姓名。 4、德國現象學大師海德格爾有一位日本學生。這位學生試圖用歐洲的美學概念來解說日本藝術的本質。海德格爾卻發現自己對這位日本學生用西方理論和語言解說日本藝術的“粹”的特質。“始終不太摸得著邊際”,以至于說:“如若人是通過他的語言才棲居在存在之要求中,那么,我們歐洲人也許就棲居在與東亞人完全不同的一個家中。” 你對以上現象如何看?請適當結合專業,自擬題目,寫一篇議論文。字數120左右 二、小作文 我國對“語文”的解釋和理解分歧較大,有人說是“語言和文學”,有人說是“語言和文字”,有人說是“語言和文化”,等等。 你的看法是什么?請自擬題目,寫一篇討論性的文章。字數800左右。 2008年 (真題版) 一、大作文:(100分) 眼下,一些大學生熱衷于考各類證書而不重視諸如畢業論文寫作和畢業設計那樣的基本訓練和考核。有人甚至提出,大學可以取消論文寫作和畢業設計。針對這樣的情況,寫一篇議論文,題目自擬,字數1200左右。 二、小作文:(50分) 下面這則消息(節選)與我們學習中文和外語以及如何從事對外漢語各專業工作有關,仔細讀一下后,以《我看目前的雙語教學》為題(也可以自擬題目),寫一篇評論性的發言稿,字數800左右。 背英語童謠比漢語還“溜” (2004年05月21日上海《新聞晚報》) 本報訊 英語童謠背得滾瓜爛熟,但漢語兒歌卻講得結結巴巴。近日,記者從“**杯”兒童中英文童謠故事大賽中發現這樣一個奇怪現象,不少參賽兒童的英語竟然比漢語還好。專家指出,這樣英語順溜、漢語遜色的兒童并不能獲獎。 記者在比賽現場看到,一個5歲的小男孩在臺上用英語流利地朗誦一首經典英語童謠《會飛的猴子》,其生動逼真的手勢和體態語言,將一只可愛的小猴子演繹得活靈活現。可當評委要求他把這首童謠用中文再演一遍時,他不僅個別單詞四聲不清、咬字不準,而且疙疙瘩瘩、斷斷續續,顯然比用英語的表演遜色一籌。當評委問及小男孩原因,孩子說英語天天背、天天讀,不知道多少遍了。 評委組告訴記者,雙語童謠比賽要求參賽的每個孩子先用英語把童謠講述一遍,然后再用中文講述一遍,評委將根據孩子的中英文表達能力、語言流暢程度、現場表現感等綜合打分,但英語講得好,中文理解、表達遜色是不可能獲得大獎的。 2009年作文真題 一、 大作文(100分) 有學者認為,現代漢語面臨的尷尬事“內冷外熱”:一方面,越來越多的外國人渴望學習了解漢語;另一方面國內全民:“瘋狂英語”。你是如何看待這一現象的?請適當結合專業,自擬題目,寫一篇議論文,字數1200左右。 二、 小作文(50分) 百家講壇捧紅了于丹,自此也引發了不少的爭議,“于丹現象”成為了一個有代表性的現象。 1、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等知名大學的10位博士聯名,稱“將反對于丹之流進行到底”。他們稱于丹“極度無知,傳播錯誤的甚至有害的思想”,還呼吁不要再鬧出“將廁所當客廳的笑話了”。他們認為,于丹所講的《論語》和《莊子》,都只是借了古典文本的殼,但實際上很像速成教材,不僅偏離了文本本身,也給人造成了誤導。 2、有觀點認為,于丹、易中天他們正是用生動的語言、故事,貼近生活,貼近現實,再加上用說書等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來抓住觀眾,從而讓國學走到群眾中去,肯定把“高深的、重要的問題用淺顯的語言表達出來,是有意義的事情。”認為“有學術見解的人去做學術普及工作,不是壞事。” 3、一種觀點認為,就于丹講論語來說,與其說是傳統文化的魅力讓人傾倒,倒不如說,是其心靈雞湯式講解的魅力,令眾人癡狂,在這個媒體造神的時代,即使于丹本意是傳播傳統文化,但也無法左右自己最終輪落成娛樂化明顯中的一員;人們不再關注其講述內容本身的是非,而只關注這是于丹老師講的,很多文化形式最后走向娛樂化,都是這樣開始。 4、有觀點認為,以于丹等人的學力、功力,要想把國學真正講深講透,弄通原意,精義,是力有不逮的,于丹所起的只是宣傳的作用,至于其他的就談不上了。 你對“于丹現象”和上述觀點是怎么看的?請自擬題目,寫一篇討論性的文章,字數800字左右。 zz |
回復話題 |
||
上傳/修改頭像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