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學校控制系簡介
查看(6775) 回復(13) |
||||||||||||||||||||||||||||||||||||||||||||||||||||||||||||||||||||||||||||||||||||||||||||||||||||||||||||||||||||||||||||||||||||||||||||||||||||||||||||||||||||||||||||||||||||||||||||||||||||||||||||||||||||||||||||||||||||||||||||||||||||||||||||||
![]()
|
發表于
樓主
下面將介紹下國內牛逼的一些大學的控制系專業情況,大家可以了解下
|
|||||||||||||||||||||||||||||||||||||||||||||||||||||||||||||||||||||||||||||||||||||||||||||||||||||||||||||||||||||||||||||||||||||||||||||||||||||||||||||||||||||||||||||||||||||||||||||||||||||||||||||||||||||||||||||||||||||||||||||||||||||||||||||
![]()
|
發表于
22樓
西北工業大學 西北工業大學坐落于古都西安,是一所以航空、航天、航海為特色,首批進入國家“211工程”和“985工程”的全國重點大學,隸屬于工業和信息化部。 西北工業大學自動化學院的淵源可以追溯至上世紀50年代。1959年西北工業大學成立九系,設立了飛行器儀表傳感器、航陀螺儀設計、光學儀器與制導、航空微電機設計、自動駕駛儀等專業。1953年的哈爾濱軍事工程學院空軍工程系設立飛機自動駕駛儀、飛機電器設備、航空火控及瞄準具等專業,1970年遷并于西北工業大學九系。2003年建立自動化學院(九院)。 學院設有自動化、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測控技術及儀器、信息工程、信息安全(保密方向)、交通設備與控制工程6個本科專業;承載控制科學與工程、電氣工程、交通運輸工程、儀器科學與技術等7個一級學科和17個二級學科,其中1個國家二級重點學科和1個國家二級重點(培育)學科,6個省部級二級重點學科;擁有3個博士后流動站,4個專業碩士學位培養領域。目前,在讀本科生1500余人、碩士研究生930余人、博士研究生400余人。 學院形成了一支水平高、年齡結構與職稱比例合理的師資隊伍。現有教職工150人,其中專職教師120人,教授38人,副教授54人。俄羅斯宇航科學院外籍院士1人,中國工程院院士(雙聘)3人,國家杰出青年基金2人,中國青年科技獎1人,教育部新(跨)世紀優秀人才6人,國防科技創新團隊1支,陜西省教學名師2人。 學院教學科研和人才培養成績顯著,現有國家精品課程1門、國家雙語教學示范課程1門、省級精品課程3門;近年來獲國家教學成果獎1項,陜西省教學成果獎4項;獲全國百篇優秀博士論文1篇、全國優秀博士論文(提名)1篇。學院形成了多個有特色的科研方向,“十一五”以來承擔國家自然基金、863、973、國防基礎科研和國家重大專項等科研項目500余項,科研經費累計超過2.5億元;獲國家獎1項,省部級獎26項,國家發明專利50余項,累計發表重要學術論文2000多篇。學院累計向國家輸送本科生7000余名、研究生5700余名,涌現出一大批杰出院友,為祖國的各行各業做出了重要貢獻。 學院將堅持“突出空天行業優勢,堅持服務國防特色,提升學科學術水平”的“三并重”原則,加強“高標準平臺建設、高集成科研項目、高水平科技成果”的“三高”科技創新建設,努力實現國內一流、國際知名、高水平研究型學院的發展目標。 學院基本形成了控制科學與工程、電氣工程、交通運輸工程、儀器科學與技術為特色優勢學科,生物醫學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機械工程等多學科協調發展的學科體系。 2001年獲控制理論及應用學科國家重點學科,得到“211工程”和“985工程”的投資建設,成為學校重要的人才培養和科技創新的平臺。 控制科學與工程2002年和2007年兩次國家一級學科評估排名分別列第5位和第7位。
近5年,在研和完成科研項目共62項,科研經費6352萬元:其中包括國家“973計劃”項目1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1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14項,“863計劃”項目3項,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培養計劃”1項,總裝創新項目1項,總裝預研項目2項,國防基礎科研、各類基金項目18項。 獲省部級以上科研成果獎11項(特等獎1項、一等獎2項、二等獎4項、三等獎4項);獲得授權發明專利9項;共發表學術論文720余篇(其中SCI 43篇,EI 313篇,ISTP 87篇);出版專著6部,教材5部。 |
|||||||||||||||||||||||||||||||||||||||||||||||||||||||||||||||||||||||||||||||||||||||||||||||||||||||||||||||||||||||||||||||||||||||||||||||||||||||||||||||||||||||||||||||||||||||||||||||||||||||||||||||||||||||||||||||||||||||||||||||||||||||||||||
![]()
|
發表于
23樓
東南大學自動化學院的前身是1957年籌建、1962年正式掛牌招生的東南大學自動控制系,是國內最早設立自動化專業的院系之一,同時,還有教育部批準設立的自動化研究所。現任院長是博士生導師費樹岷教授。 學院設有控制科學與工程一級學科博士點,在國內控制科學界具有較高的學術地位和較大的影響。一級學科下設:控制理論與控制工程、模式識別與智能系統、檢測技術與自動化裝置三個二級學科博士點和碩士點,此外還和電氣工程學院共同設有電力電子與電力傳動博士點。其中,1988年控制理論與控制工程評為國家重點學科,1995年設立控制科學與工程一級學科博士后流動站,1998年設立長江學者特聘教授崗位,現為國家“211工程”和“985工程”建設重點支持單位。 自動化學院不僅擁有以馮純伯院士為首的高水平學科帶頭人,還擁有一批理論基礎扎實,實踐經驗豐富,掌握計算機先進技術的中青年技術骨干,他們中的絕大部分是國內外著名大學畢業的博士和碩士。其中,中科院院士、俄羅斯科學院外籍院士1人,長江學者特聘教授1人,國家教學名師1人,國家杰出青年基金獲得者2人,國家863計劃機器人主題專家組成員1人,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評審組成員2人,獲教育部青年骨干教師基金4人,省333工程培養對象3人,省青藍工程跨世紀學術帶頭人和優秀骨干教師3人,博士生導師10人,正副教授33人,其中45歲以下的年輕博士有16人。 學院每年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863高技術,教育部博士點基金,電力部等部委項目和江蘇省科技攻關項目、江蘇省自然科學基金等重要基礎與應用基礎性項目近二十項。年均在國際國內學術刊物和重要學術會議上發表論文100余篇,其中三分之二刊登在國際權威性刊物和國內一、二級學報上。在系統辯識,自適應控制,預測控制,魯棒控制等領域的理論研究方面取得了許多具有國際水平的成果。先后獲得國家自然科學四等獎(文革后國內自動化領域僅有兩家獲得過此獎項),國家教委科技進步一等獎等數十項獎勵,在國際自控界已有一定的影響。 學院在注重理論研究的同時,十分注意面向經濟建設主戰場,將科技成果轉化為生產力,有相當數量的人員從事先進制造技術和生產過程綜合自動化等方面的應用開發和研究,承接了電力,化工,機械,造紙,冶金,輕紡等行業的數十項大中型企業的應用項目。近年來有三十多項成果通過了鑒定并獲獎,許多成果屬于“國內領先水平,有廣泛的應用推廣價值”,部分成果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其中北京第一機床廠CIMS工程(863應用項目)曾獲國家科學進步二等獎,機電部科技進步特等獎,以及美國CIMS工業領先獎,為企業創造了可觀的經濟效益。 學院在本科及研究生培養中,始終堅持“厚基礎、寬口徑、重能力”的原則,注重實施素質教育。近年來,持續深入地開展了面向21世紀的教學改革,對教學計劃、課程內容、實踐環節進行了全面優化。課程建設規劃有效落實,先后編寫出版了二十余套課程教材。其中一批教材獲得了國家級、省部級優秀教材獎,多門課程先后獲得了國家級、省部級、校級優秀教學成果獎和教學改革成果獎。各類課程實驗及實踐環節條件不斷改善,實驗教學質量不斷提高。自動化本科專業2005年獲得江蘇省首批品牌專業。 學院十分重視人才培養,現在每年招生碩士、博士研究生120多名,本科生120-160名,此外還有成人教育學生和研究生課程進修班學生等。40多年來,學院已累計培養了數千名本科生、幾百名博士、碩士研究生、幾十名外國留學生。他們以扎實的專業基礎、很強的科研能力和優良的人文素質深受用人單位的歡迎。 學院十分重視國際間的交流與合作,先后派出多人赴英、美、加、日、德、澳等國進修,短期訪問,合作研究或參加國際會議,同時,也邀請了許多國際著名學者來所訪問講學或進行短期合作研究,并接受國外專家來所作高級訪問學者。 導航與控制研究所 所長:孫長銀 成員:李世華、劉慶山、楊萬扣、楊俊 導航與控制研究所是國家重點學科――控制理論與控制工程學科以及江蘇高校優勢學科――控制科學與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一級學科博士學位和碩士學位授予點,并建有博士后流動站。研究所現有專任教師5人,其中國家杰出青年基金獲得者1人,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計劃2人,江蘇省“333” 人才工程學科帶頭人1人,江蘇省青年科技獎獲得者1人,教授/博士生導師2人,副教授/碩士生導師1人。目前研究所全體教師都有1年以上海外科研合作和訪問的經歷,與香港、澳大利亞、美國、英國、日本等相應科研團隊建立了良好的合作關系。 研究所全體教師都非常年輕、非常有活力,他們在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教學中承擔重要的工作,包括《自動控制原理I》、《智能控制概論》、《航天與自動化》、《模式識別導論》、《非線性控制系統》、《非線性系統分析與控制》等課程的主講。 研究所目前承擔了多項國家級、省部級和企業委托項目,包括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研究計劃重點支持項目,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面上項目、青年項目,航天一院與高校創新基金項目,航空科學基金項目等多項。相關研究成果獲得教育部自然科學獎一等獎1項、二等獎1項。目前本研究所的研究方向有:非線性系統的分析與綜合,非線性系統的自適應、預測控制和智能自主控制,高動態飛行器、無人機等飛行控制系統的先進控制方法研究,圖象處理及其應用,機器人智能控制等。 研究所現有在站博士后8名,在校博士生18名,碩士生28名。研究所期待海內外擁有博士學位的高層次人才加盟,歡迎具有自動化、數學、飛行器、計算機、物理等相關專業背景的有志青年到我所從事博士后研究工作。研究所每年計劃招收博士生5-6名,碩士生10-15名。 復雜系統控制研究所 復雜控制系統研究所 所 長:田玉平,教授,博導 副所長:李世華,教授,博導 副所長:張侃健,教授,博導 成 員:馮純伯,院士,博導; 費樹岷,教授,博導; 魏海坤,教授,博導; 翟軍勇,副教授 復雜控制系統研究所屬于國家重點學科――控制理論與控制工程學科的一部分,是博士學位和碩士學位授予點。研究所現有教師7人,其中中國科學院院士1人,教授/博士生導師6人,副教授/碩士生導師1人。 研究所教師在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教學中承擔重要的工作,負責自動化專業主干課和全校電工電子類平臺課--《自動控制原理》,本科生基礎課《程序設計與算法語言》(即C++程序設計),專業基礎課《信號與系統》,研究生學位課《線性系統理論》,研究生課程《神經網絡設計》;博士生課程《魯棒控制系統設計》等課程的主講。附屬的自控原理專業實驗室負責承擔本系和外系的自控原理實驗。 研究所多年來承擔了多項國家級、省部級和企業委托項目,包括國家攀登計劃預選項目,國家高科技“863”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和面上項目多項,江蘇省科技攻關項目等。目前本研究所的研究方向有:復雜系統的建模、分析與控制,非線性系統的自適應、自學習和智能控制,魯棒控制,通信網絡的優化與控制,混沌控制,設施農業的信息化和自動化,計算機控制,管理信息系統,機器人智能控制等。在復雜系統控制理論的若干方面與國際領先水平保持同步發展 檢測技術與自動化裝置研究所
|
|||||||||||||||||||||||||||||||||||||||||||||||||||||||||||||||||||||||||||||||||||||||||||||||||||||||||||||||||||||||||||||||||||||||||||||||||||||||||||||||||||||||||||||||||||||||||||||||||||||||||||||||||||||||||||||||||||||||||||||||||||||||||||||
![]()
|
發表于
24樓
東南大學自動化學院的前身是1957年籌建、1962年正式掛牌招生的東南大學自動控制系,是國內最早設立自動化專業的院系之一,同時,還有教育部批準設立的自動化研究所。現任院長是博士生導師費樹岷教授。 學院設有控制科學與工程一級學科博士點,在國內控制科學界具有較高的學術地位和較大的影響。一級學科下設:控制理論與控制工程、模式識別與智能系統、檢測技術與自動化裝置三個二級學科博士點和碩士點,此外還和電氣工程學院共同設有電力電子與電力傳動博士點。其中,1988年控制理論與控制工程評為國家重點學科,1995年設立控制科學與工程一級學科博士后流動站,1998年設立長江學者特聘教授崗位,現為國家“211工程”和“985工程”建設重點支持單位。 自動化學院不僅擁有以馮純伯院士為首的高水平學科帶頭人,還擁有一批理論基礎扎實,實踐經驗豐富,掌握計算機先進技術的中青年技術骨干,他們中的絕大部分是國內外著名大學畢業的博士和碩士。其中,中科院院士、俄羅斯科學院外籍院士1人,長江學者特聘教授1人,國家教學名師1人,國家杰出青年基金獲得者2人,國家863計劃機器人主題專家組成員1人,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評審組成員2人,獲教育部青年骨干教師基金4人,省333工程培養對象3人,省青藍工程跨世紀學術帶頭人和優秀骨干教師3人,博士生導師10人,正副教授33人,其中45歲以下的年輕博士有16人。 學院每年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863高技術,教育部博士點基金,電力部等部委項目和江蘇省科技攻關項目、江蘇省自然科學基金等重要基礎與應用基礎性項目近二十項。年均在國際國內學術刊物和重要學術會議上發表論文100余篇,其中三分之二刊登在國際權威性刊物和國內一、二級學報上。在系統辯識,自適應控制,預測控制,魯棒控制等領域的理論研究方面取得了許多具有國際水平的成果。先后獲得國家自然科學四等獎(文革后國內自動化領域僅有兩家獲得過此獎項),國家教委科技進步一等獎等數十項獎勵,在國際自控界已有一定的影響。 學院在注重理論研究的同時,十分注意面向經濟建設主戰場,將科技成果轉化為生產力,有相當數量的人員從事先進制造技術和生產過程綜合自動化等方面的應用開發和研究,承接了電力,化工,機械,造紙,冶金,輕紡等行業的數十項大中型企業的應用項目。近年來有三十多項成果通過了鑒定并獲獎,許多成果屬于“國內領先水平,有廣泛的應用推廣價值”,部分成果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其中北京第一機床廠CIMS工程(863應用項目)曾獲國家科學進步二等獎,機電部科技進步特等獎,以及美國CIMS工業領先獎,為企業創造了可觀的經濟效益。 學院在本科及研究生培養中,始終堅持“厚基礎、寬口徑、重能力”的原則,注重實施素質教育。近年來,持續深入地開展了面向21世紀的教學改革,對教學計劃、課程內容、實踐環節進行了全面優化。課程建設規劃有效落實,先后編寫出版了二十余套課程教材。其中一批教材獲得了國家級、省部級優秀教材獎,多門課程先后獲得了國家級、省部級、校級優秀教學成果獎和教學改革成果獎。各類課程實驗及實踐環節條件不斷改善,實驗教學質量不斷提高。自動化本科專業2005年獲得江蘇省首批品牌專業。 學院十分重視人才培養,現在每年招生碩士、博士研究生120多名,本科生120-160名,此外還有成人教育學生和研究生課程進修班學生等。40多年來,學院已累計培養了數千名本科生、幾百名博士、碩士研究生、幾十名外國留學生。他們以扎實的專業基礎、很強的科研能力和優良的人文素質深受用人單位的歡迎。 學院十分重視國際間的交流與合作,先后派出多人赴英、美、加、日、德、澳等國進修,短期訪問,合作研究或參加國際會議,同時,也邀請了許多國際著名學者來所訪問講學或進行短期合作研究,并接受國外專家來所作高級訪問學者。 導航與控制研究所 所長:孫長銀 成員:李世華、劉慶山、楊萬扣、楊俊 導航與控制研究所是國家重點學科――控制理論與控制工程學科以及江蘇高校優勢學科――控制科學與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一級學科博士學位和碩士學位授予點,并建有博士后流動站。研究所現有專任教師5人,其中國家杰出青年基金獲得者1人,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計劃2人,江蘇省“333” 人才工程學科帶頭人1人,江蘇省青年科技獎獲得者1人,教授/博士生導師2人,副教授/碩士生導師1人。目前研究所全體教師都有1年以上海外科研合作和訪問的經歷,與香港、澳大利亞、美國、英國、日本等相應科研團隊建立了良好的合作關系。 研究所全體教師都非常年輕、非常有活力,他們在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教學中承擔重要的工作,包括《自動控制原理I》、《智能控制概論》、《航天與自動化》、《模式識別導論》、《非線性控制系統》、《非線性系統分析與控制》等課程的主講。 研究所目前承擔了多項國家級、省部級和企業委托項目,包括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研究計劃重點支持項目,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面上項目、青年項目,航天一院與高校創新基金項目,航空科學基金項目等多項。相關研究成果獲得教育部自然科學獎一等獎1項、二等獎1項。目前本研究所的研究方向有:非線性系統的分析與綜合,非線性系統的自適應、預測控制和智能自主控制,高動態飛行器、無人機等飛行控制系統的先進控制方法研究,圖象處理及其應用,機器人智能控制等。 研究所現有在站博士后8名,在校博士生18名,碩士生28名。研究所期待海內外擁有博士學位的高層次人才加盟,歡迎具有自動化、數學、飛行器、計算機、物理等相關專業背景的有志青年到我所從事博士后研究工作。研究所每年計劃招收博士生5-6名,碩士生10-15名。 復雜系統控制研究所 復雜控制系統研究所 所 長:田玉平,教授,博導 副所長:李世華,教授,博導 副所長:張侃健,教授,博導 成 員:馮純伯,院士,博導; 費樹岷,教授,博導; 魏海坤,教授,博導; 翟軍勇,副教授 復雜控制系統研究所屬于國家重點學科――控制理論與控制工程學科的一部分,是博士學位和碩士學位授予點。研究所現有教師7人,其中中國科學院院士1人,教授/博士生導師6人,副教授/碩士生導師1人。 研究所教師在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教學中承擔重要的工作,負責自動化專業主干課和全校電工電子類平臺課--《自動控制原理》,本科生基礎課《程序設計與算法語言》(即C++程序設計),專業基礎課《信號與系統》,研究生學位課《線性系統理論》,研究生課程《神經網絡設計》;博士生課程《魯棒控制系統設計》等課程的主講。附屬的自控原理專業實驗室負責承擔本系和外系的自控原理實驗。 研究所多年來承擔了多項國家級、省部級和企業委托項目,包括國家攀登計劃預選項目,國家高科技“863”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和面上項目多項,江蘇省科技攻關項目等。目前本研究所的研究方向有:復雜系統的建模、分析與控制,非線性系統的自適應、自學習和智能控制,魯棒控制,通信網絡的優化與控制,混沌控制,設施農業的信息化和自動化,計算機控制,管理信息系統,機器人智能控制等。在復雜系統控制理論的若干方面與國際領先水平保持同步發展 檢測技術與自動化裝置研究所
|
|||||||||||||||||||||||||||||||||||||||||||||||||||||||||||||||||||||||||||||||||||||||||||||||||||||||||||||||||||||||||||||||||||||||||||||||||||||||||||||||||||||||||||||||||||||||||||||||||||||||||||||||||||||||||||||||||||||||||||||||||||||||||||||
![]()
|
發表于
25樓
東南大學自動化學院的前身是1957年籌建、1962年正式掛牌招生的東南大學自動控制系,是國內最早設立自動化專業的院系之一,同時,還有教育部批準設立的自動化研究所。現任院長是博士生導師費樹岷教授。 學院設有控制科學與工程一級學科博士點,在國內控制科學界具有較高的學術地位和較大的影響。一級學科下設:控制理論與控制工程、模式識別與智能系統、檢測技術與自動化裝置三個二級學科博士點和碩士點,此外還和電氣工程學院共同設有電力電子與電力傳動博士點。其中,1988年控制理論與控制工程評為國家重點學科,1995年設立控制科學與工程一級學科博士后流動站,1998年設立長江學者特聘教授崗位,現為國家“211工程”和“985工程”建設重點支持單位。 自動化學院不僅擁有以馮純伯院士為首的高水平學科帶頭人,還擁有一批理論基礎扎實,實踐經驗豐富,掌握計算機先進技術的中青年技術骨干,他們中的絕大部分是國內外著名大學畢業的博士和碩士。其中,中科院院士、俄羅斯科學院外籍院士1人,長江學者特聘教授1人,國家教學名師1人,國家杰出青年基金獲得者2人,國家863計劃機器人主題專家組成員1人,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評審組成員2人,獲教育部青年骨干教師基金4人,省333工程培養對象3人,省青藍工程跨世紀學術帶頭人和優秀骨干教師3人,博士生導師10人,正副教授33人,其中45歲以下的年輕博士有16人。 學院每年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863高技術,教育部博士點基金,電力部等部委項目和江蘇省科技攻關項目、江蘇省自然科學基金等重要基礎與應用基礎性項目近二十項。年均在國際國內學術刊物和重要學術會議上發表論文100余篇,其中三分之二刊登在國際權威性刊物和國內一、二級學報上。在系統辯識,自適應控制,預測控制,魯棒控制等領域的理論研究方面取得了許多具有國際水平的成果。先后獲得國家自然科學四等獎(文革后國內自動化領域僅有兩家獲得過此獎項),國家教委科技進步一等獎等數十項獎勵,在國際自控界已有一定的影響。 學院在注重理論研究的同時,十分注意面向經濟建設主戰場,將科技成果轉化為生產力,有相當數量的人員從事先進制造技術和生產過程綜合自動化等方面的應用開發和研究,承接了電力,化工,機械,造紙,冶金,輕紡等行業的數十項大中型企業的應用項目。近年來有三十多項成果通過了鑒定并獲獎,許多成果屬于“國內領先水平,有廣泛的應用推廣價值”,部分成果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其中北京第一機床廠CIMS工程(863應用項目)曾獲國家科學進步二等獎,機電部科技進步特等獎,以及美國CIMS工業領先獎,為企業創造了可觀的經濟效益。 學院在本科及研究生培養中,始終堅持“厚基礎、寬口徑、重能力”的原則,注重實施素質教育。近年來,持續深入地開展了面向21世紀的教學改革,對教學計劃、課程內容、實踐環節進行了全面優化。課程建設規劃有效落實,先后編寫出版了二十余套課程教材。其中一批教材獲得了國家級、省部級優秀教材獎,多門課程先后獲得了國家級、省部級、校級優秀教學成果獎和教學改革成果獎。各類課程實驗及實踐環節條件不斷改善,實驗教學質量不斷提高。自動化本科專業2005年獲得江蘇省首批品牌專業。 學院十分重視人才培養,現在每年招生碩士、博士研究生120多名,本科生120-160名,此外還有成人教育學生和研究生課程進修班學生等。40多年來,學院已累計培養了數千名本科生、幾百名博士、碩士研究生、幾十名外國留學生。他們以扎實的專業基礎、很強的科研能力和優良的人文素質深受用人單位的歡迎。 學院十分重視國際間的交流與合作,先后派出多人赴英、美、加、日、德、澳等國進修,短期訪問,合作研究或參加國際會議,同時,也邀請了許多國際著名學者來所訪問講學或進行短期合作研究,并接受國外專家來所作高級訪問學者。 導航與控制研究所 所長:孫長銀 成員:李世華、劉慶山、楊萬扣、楊俊 導航與控制研究所是國家重點學科――控制理論與控制工程學科以及江蘇高校優勢學科――控制科學與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一級學科博士學位和碩士學位授予點,并建有博士后流動站。研究所現有專任教師5人,其中國家杰出青年基金獲得者1人,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計劃2人,江蘇省“333” 人才工程學科帶頭人1人,江蘇省青年科技獎獲得者1人,教授/博士生導師2人,副教授/碩士生導師1人。目前研究所全體教師都有1年以上海外科研合作和訪問的經歷,與香港、澳大利亞、美國、英國、日本等相應科研團隊建立了良好的合作關系。 研究所全體教師都非常年輕、非常有活力,他們在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教學中承擔重要的工作,包括《自動控制原理I》、《智能控制概論》、《航天與自動化》、《模式識別導論》、《非線性控制系統》、《非線性系統分析與控制》等課程的主講。 研究所目前承擔了多項國家級、省部級和企業委托項目,包括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研究計劃重點支持項目,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面上項目、青年項目,航天一院與高校創新基金項目,航空科學基金項目等多項。相關研究成果獲得教育部自然科學獎一等獎1項、二等獎1項。目前本研究所的研究方向有:非線性系統的分析與綜合,非線性系統的自適應、預測控制和智能自主控制,高動態飛行器、無人機等飛行控制系統的先進控制方法研究,圖象處理及其應用,機器人智能控制等。 研究所現有在站博士后8名,在校博士生18名,碩士生28名。研究所期待海內外擁有博士學位的高層次人才加盟,歡迎具有自動化、數學、飛行器、計算機、物理等相關專業背景的有志青年到我所從事博士后研究工作。研究所每年計劃招收博士生5-6名,碩士生10-15名。 復雜系統控制研究所 復雜控制系統研究所 所 長:田玉平,教授,博導 副所長:李世華,教授,博導 副所長:張侃健,教授,博導 成 員:馮純伯,院士,博導; 費樹岷,教授,博導; 魏海坤,教授,博導; 翟軍勇,副教授 復雜控制系統研究所屬于國家重點學科――控制理論與控制工程學科的一部分,是博士學位和碩士學位授予點。研究所現有教師7人,其中中國科學院院士1人,教授/博士生導師6人,副教授/碩士生導師1人。 研究所教師在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教學中承擔重要的工作,負責自動化專業主干課和全校電工電子類平臺課--《自動控制原理》,本科生基礎課《程序設計與算法語言》(即C++程序設計),專業基礎課《信號與系統》,研究生學位課《線性系統理論》,研究生課程《神經網絡設計》;博士生課程《魯棒控制系統設計》等課程的主講。附屬的自控原理專業實驗室負責承擔本系和外系的自控原理實驗。 研究所多年來承擔了多項國家級、省部級和企業委托項目,包括國家攀登計劃預選項目,國家高科技“863”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和面上項目多項,江蘇省科技攻關項目等。目前本研究所的研究方向有:復雜系統的建模、分析與控制,非線性系統的自適應、自學習和智能控制,魯棒控制,通信網絡的優化與控制,混沌控制,設施農業的信息化和自動化,計算機控制,管理信息系統,機器人智能控制等。在復雜系統控制理論的若干方面與國際領先水平保持同步發展 檢測技術與自動化裝置研究所
|
|||||||||||||||||||||||||||||||||||||||||||||||||||||||||||||||||||||||||||||||||||||||||||||||||||||||||||||||||||||||||||||||||||||||||||||||||||||||||||||||||||||||||||||||||||||||||||||||||||||||||||||||||||||||||||||||||||||||||||||||||||||||||||||
|
發表于
26樓
<span>大雄winder</span> 發表于 2014-06-13 15:17<br />1970年5月,學校將有關的專業聯合歸并,組..
![]() |
|||||||||||||||||||||||||||||||||||||||||||||||||||||||||||||||||||||||||||||||||||||||||||||||||||||||||||||||||||||||||||||||||||||||||||||||||||||||||||||||||||||||||||||||||||||||||||||||||||||||||||||||||||||||||||||||||||||||||||||||||||||||||||||
|
發表于
27樓
<span>大雄winder</span> 發表于 2014-06-13 15:17<br />1970年5月,學校將有關的專業聯合歸并,組..
![]() |
|||||||||||||||||||||||||||||||||||||||||||||||||||||||||||||||||||||||||||||||||||||||||||||||||||||||||||||||||||||||||||||||||||||||||||||||||||||||||||||||||||||||||||||||||||||||||||||||||||||||||||||||||||||||||||||||||||||||||||||||||||||||||||||
|
發表于
28樓
<span>大雄winder</span> 發表于 2014-06-13 15:17<br />1970年5月,學校將有關的專業聯合歸并,組..
![]() |
|||||||||||||||||||||||||||||||||||||||||||||||||||||||||||||||||||||||||||||||||||||||||||||||||||||||||||||||||||||||||||||||||||||||||||||||||||||||||||||||||||||||||||||||||||||||||||||||||||||||||||||||||||||||||||||||||||||||||||||||||||||||||||||
![]()
|
發表于
29樓
中南大學控制科學與工程控制科學與工程是一門研究控制的理論、方法、技術及其工程應用的學科。該學科以控制論、信息論、系統論為基礎,研究各領域內獨立于具體對象的共性問題,它對各具體應用領域具有一般方法論的意義,而與各領域具體問題的結合,又形成了控制工程豐富多樣的內容。本學科對相關學科的發展起到了有力的推動作用,并在學科交叉與滲透中表現出突出的活力。同時,相鄰學科如計算機、通信、微電子學和認知科學的發展也促進了控制科學與工程的新發展,使本學科所涉及的研究領域不斷擴大。 控制科學與工程為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所屬二級學科均可授予碩士和博士學位),首批“211工程”和“985工程”重點建設學科,長江學者特聘教授崗位設置學科,擁有一級學科博士后科研流動站,其中的二級學科——控制理論與控制工程為國家重點學科。 本學科師資力量雄厚,匯集了一批在國內外享有重要影響的知名學者、專家;其中博士生導師21人、碩士生導師60余人;國家級教學名師1人、全國優秀教師1人、長江學者特聘教授1人、長江學者講座教授1人、國家杰出青年基金獲得者3人、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2人、湖南省芙蓉學者特聘教授2人、教育部青年教師獎1人、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4人;科研條件優越,實驗設施先進,承擔了大量國家科技攻關項目、國家“863計劃”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省部級重點項目及企業委托開發項目;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3項,省部級科技進步一、二等獎數十項;出版專著20余部,在國內外頂級刊物上發表論文數百篇;國家授權發明專利20余項。 碩士點學科
|
|||||||||||||||||||||||||||||||||||||||||||||||||||||||||||||||||||||||||||||||||||||||||||||||||||||||||||||||||||||||||||||||||||||||||||||||||||||||||||||||||||||||||||||||||||||||||||||||||||||||||||||||||||||||||||||||||||||||||||||||||||||||||||||
![]()
|
發表于
30樓
中南大學控制科學與工程控制科學與工程是一門研究控制的理論、方法、技術及其工程應用的學科。該學科以控制論、信息論、系統論為基礎,研究各領域內獨立于具體對象的共性問題,它對各具體應用領域具有一般方法論的意義,而與各領域具體問題的結合,又形成了控制工程豐富多樣的內容。本學科對相關學科的發展起到了有力的推動作用,并在學科交叉與滲透中表現出突出的活力。同時,相鄰學科如計算機、通信、微電子學和認知科學的發展也促進了控制科學與工程的新發展,使本學科所涉及的研究領域不斷擴大。 控制科學與工程為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所屬二級學科均可授予碩士和博士學位),首批“211工程”和“985工程”重點建設學科,長江學者特聘教授崗位設置學科,擁有一級學科博士后科研流動站,其中的二級學科——控制理論與控制工程為國家重點學科。 本學科師資力量雄厚,匯集了一批在國內外享有重要影響的知名學者、專家;其中博士生導師21人、碩士生導師60余人;國家級教學名師1人、全國優秀教師1人、長江學者特聘教授1人、長江學者講座教授1人、國家杰出青年基金獲得者3人、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2人、湖南省芙蓉學者特聘教授2人、教育部青年教師獎1人、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4人;科研條件優越,實驗設施先進,承擔了大量國家科技攻關項目、國家“863計劃”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省部級重點項目及企業委托開發項目;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3項,省部級科技進步一、二等獎數十項;出版專著20余部,在國內外頂級刊物上發表論文數百篇;國家授權發明專利20余項。 碩士點學科
|
|||||||||||||||||||||||||||||||||||||||||||||||||||||||||||||||||||||||||||||||||||||||||||||||||||||||||||||||||||||||||||||||||||||||||||||||||||||||||||||||||||||||||||||||||||||||||||||||||||||||||||||||||||||||||||||||||||||||||||||||||||||||||||||
![]()
|
發表于
31樓
中南大學控制科學與工程控制科學與工程是一門研究控制的理論、方法、技術及其工程應用的學科。該學科以控制論、信息論、系統論為基礎,研究各領域內獨立于具體對象的共性問題,它對各具體應用領域具有一般方法論的意義,而與各領域具體問題的結合,又形成了控制工程豐富多樣的內容。本學科對相關學科的發展起到了有力的推動作用,并在學科交叉與滲透中表現出突出的活力。同時,相鄰學科如計算機、通信、微電子學和認知科學的發展也促進了控制科學與工程的新發展,使本學科所涉及的研究領域不斷擴大。 控制科學與工程為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所屬二級學科均可授予碩士和博士學位),首批“211工程”和“985工程”重點建設學科,長江學者特聘教授崗位設置學科,擁有一級學科博士后科研流動站,其中的二級學科——控制理論與控制工程為國家重點學科。 本學科師資力量雄厚,匯集了一批在國內外享有重要影響的知名學者、專家;其中博士生導師21人、碩士生導師60余人;國家級教學名師1人、全國優秀教師1人、長江學者特聘教授1人、長江學者講座教授1人、國家杰出青年基金獲得者3人、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2人、湖南省芙蓉學者特聘教授2人、教育部青年教師獎1人、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4人;科研條件優越,實驗設施先進,承擔了大量國家科技攻關項目、國家“863計劃”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省部級重點項目及企業委托開發項目;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3項,省部級科技進步一、二等獎數十項;出版專著20余部,在國內外頂級刊物上發表論文數百篇;國家授權發明專利20余項。 碩士點學科
|
|||||||||||||||||||||||||||||||||||||||||||||||||||||||||||||||||||||||||||||||||||||||||||||||||||||||||||||||||||||||||||||||||||||||||||||||||||||||||||||||||||||||||||||||||||||||||||||||||||||||||||||||||||||||||||||||||||||||||||||||||||||||||||||
![]()
|
發表于
32樓
南京理工大學 自動化學院現有控制科學與工程博士后流動站,以及控制理論與控制工程、系統工程、檢測技術與自動化裝置和導航、制導與控制、模式識別與智能系統5個博士點,電氣工程和交通工程2個二級學科碩士點,控制工程和電氣工程2個專業具有工程碩士學位研究生培養資格。學院有自動化、電氣工程和交通工程3個本科專業。 其中控制科學與工程(一級學科)是江蘇省一級學科重點學科和國家一級重點學科培育點,同時也是國家“211工程”重點建設學科;模式識別與智能系統(二級學科)是國家重點學科;控制理論與控制工程為省級重點學科、系統工程為國防科工委重點學科;自動化和電氣工程兩個本科專業是國家和江蘇省重點建設品牌、特色專業。 控制理論與控制工程 本學科1987年獲得博士學位授予權,并被批準為兵器工業部重點學科,1995年被批準建立博士后流動站,是南京理工大學“ 211工程”重點建設學科。2000年該學科所在的“控制科學與工程”一級學科獲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資格,2002年被江蘇省列為重點學科。 本學科一直堅持理論研究和工程應用結合的方針,學科建設成效大。主要學科帶頭人學術水平高,學科梯隊年齡和知識結構合理。科研主攻方向明確,科研經費充足,取得了多項國家和省部級成果獎勵。該學科具有良好的育人環境,對高水平研究人員具有吸引力,博士后研究人員、博士生來源充足,質量高,為學科今后的發展打下了良好的人才基礎。 本學科重點研究方向是: (1) 微分代數(奇異)系統控制理論 任何帶有約束條件的動力學系統控制問題均屬于這一理論范疇。本方向具體研究內容 (2) 滿意控制理論與方法 滿意控制與計算機控制工程方向是本學科發展起來的一個理論與工程緊密結合、由軍轉民、軍民 (3)智能控制與非線性控制系統理論和方法 研究混雜系統的智能控制理論和方法,特別是網絡環境下的智能控制、信息系統及 系統工程 本學科為前國防科工委重點學科,其所在的一級學科“控制科學與工程”為“211”工程重點建設學科點之一。 系統工程是實現系統最優化的科學,是一門高度綜合性的工程技術,其涉及應用數學(如最優化方法、概率論、網絡理論等)、基礎理論(如信息論、控制論、可靠性理論等)、系統技術(如系統仿真、模擬、通信系統等)等多種交叉學科。系統工程技術廣泛應用于國防軍事、航天航空、大型工業企業、指揮控制部門、網絡化系統、城市與區域規劃、應急管理等相關的復雜系統的總體設計與分析領域。 目前本學科主要研究方向有:系統工程理論及應用;復雜系統的控制管理理論與技術; 指揮自動化C4ISR 仿真系統;信息安全的理論和技術;多媒體信息處理技術;系統建模與仿真技術;物聯網系統工程。 |
|||||||||||||||||||||||||||||||||||||||||||||||||||||||||||||||||||||||||||||||||||||||||||||||||||||||||||||||||||||||||||||||||||||||||||||||||||||||||||||||||||||||||||||||||||||||||||||||||||||||||||||||||||||||||||||||||||||||||||||||||||||||||||||
![]()
|
發表于
33樓
南京理工大學 自動化學院現有控制科學與工程博士后流動站,以及控制理論與控制工程、系統工程、檢測技術與自動化裝置和導航、制導與控制、模式識別與智能系統5個博士點,電氣工程和交通工程2個二級學科碩士點,控制工程和電氣工程2個專業具有工程碩士學位研究生培養資格。學院有自動化、電氣工程和交通工程3個本科專業。 其中控制科學與工程(一級學科)是江蘇省一級學科重點學科和國家一級重點學科培育點,同時也是國家“211工程”重點建設學科;模式識別與智能系統(二級學科)是國家重點學科;控制理論與控制工程為省級重點學科、系統工程為國防科工委重點學科;自動化和電氣工程兩個本科專業是國家和江蘇省重點建設品牌、特色專業。 控制理論與控制工程 本學科1987年獲得博士學位授予權,并被批準為兵器工業部重點學科,1995年被批準建立博士后流動站,是南京理工大學“ 211工程”重點建設學科。2000年該學科所在的“控制科學與工程”一級學科獲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資格,2002年被江蘇省列為重點學科。 本學科一直堅持理論研究和工程應用結合的方針,學科建設成效大。主要學科帶頭人學術水平高,學科梯隊年齡和知識結構合理。科研主攻方向明確,科研經費充足,取得了多項國家和省部級成果獎勵。該學科具有良好的育人環境,對高水平研究人員具有吸引力,博士后研究人員、博士生來源充足,質量高,為學科今后的發展打下了良好的人才基礎。 本學科重點研究方向是: (1) 微分代數(奇異)系統控制理論 任何帶有約束條件的動力學系統控制問題均屬于這一理論范疇。本方向具體研究內容 (2) 滿意控制理論與方法 滿意控制與計算機控制工程方向是本學科發展起來的一個理論與工程緊密結合、由軍轉民、軍民 (3)智能控制與非線性控制系統理論和方法 研究混雜系統的智能控制理論和方法,特別是網絡環境下的智能控制、信息系統及 系統工程 本學科為前國防科工委重點學科,其所在的一級學科“控制科學與工程”為“211”工程重點建設學科點之一。 系統工程是實現系統最優化的科學,是一門高度綜合性的工程技術,其涉及應用數學(如最優化方法、概率論、網絡理論等)、基礎理論(如信息論、控制論、可靠性理論等)、系統技術(如系統仿真、模擬、通信系統等)等多種交叉學科。系統工程技術廣泛應用于國防軍事、航天航空、大型工業企業、指揮控制部門、網絡化系統、城市與區域規劃、應急管理等相關的復雜系統的總體設計與分析領域。 目前本學科主要研究方向有:系統工程理論及應用;復雜系統的控制管理理論與技術; 指揮自動化C4ISR 仿真系統;信息安全的理論和技術;多媒體信息處理技術;系統建模與仿真技術;物聯網系統工程。 |
|||||||||||||||||||||||||||||||||||||||||||||||||||||||||||||||||||||||||||||||||||||||||||||||||||||||||||||||||||||||||||||||||||||||||||||||||||||||||||||||||||||||||||||||||||||||||||||||||||||||||||||||||||||||||||||||||||||||||||||||||||||||||||||
![]()
|
發表于
34樓
南京理工大學 自動化學院現有控制科學與工程博士后流動站,以及控制理論與控制工程、系統工程、檢測技術與自動化裝置和導航、制導與控制、模式識別與智能系統5個博士點,電氣工程和交通工程2個二級學科碩士點,控制工程和電氣工程2個專業具有工程碩士學位研究生培養資格。學院有自動化、電氣工程和交通工程3個本科專業。 其中控制科學與工程(一級學科)是江蘇省一級學科重點學科和國家一級重點學科培育點,同時也是國家“211工程”重點建設學科;模式識別與智能系統(二級學科)是國家重點學科;控制理論與控制工程為省級重點學科、系統工程為國防科工委重點學科;自動化和電氣工程兩個本科專業是國家和江蘇省重點建設品牌、特色專業。 控制理論與控制工程 本學科1987年獲得博士學位授予權,并被批準為兵器工業部重點學科,1995年被批準建立博士后流動站,是南京理工大學“ 211工程”重點建設學科。2000年該學科所在的“控制科學與工程”一級學科獲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資格,2002年被江蘇省列為重點學科。 本學科一直堅持理論研究和工程應用結合的方針,學科建設成效大。主要學科帶頭人學術水平高,學科梯隊年齡和知識結構合理。科研主攻方向明確,科研經費充足,取得了多項國家和省部級成果獎勵。該學科具有良好的育人環境,對高水平研究人員具有吸引力,博士后研究人員、博士生來源充足,質量高,為學科今后的發展打下了良好的人才基礎。 本學科重點研究方向是: (1) 微分代數(奇異)系統控制理論 任何帶有約束條件的動力學系統控制問題均屬于這一理論范疇。本方向具體研究內容 (2) 滿意控制理論與方法 滿意控制與計算機控制工程方向是本學科發展起來的一個理論與工程緊密結合、由軍轉民、軍民 (3)智能控制與非線性控制系統理論和方法 研究混雜系統的智能控制理論和方法,特別是網絡環境下的智能控制、信息系統及 系統工程 本學科為前國防科工委重點學科,其所在的一級學科“控制科學與工程”為“211”工程重點建設學科點之一。 系統工程是實現系統最優化的科學,是一門高度綜合性的工程技術,其涉及應用數學(如最優化方法、概率論、網絡理論等)、基礎理論(如信息論、控制論、可靠性理論等)、系統技術(如系統仿真、模擬、通信系統等)等多種交叉學科。系統工程技術廣泛應用于國防軍事、航天航空、大型工業企業、指揮控制部門、網絡化系統、城市與區域規劃、應急管理等相關的復雜系統的總體設計與分析領域。 目前本學科主要研究方向有:系統工程理論及應用;復雜系統的控制管理理論與技術; 指揮自動化C4ISR 仿真系統;信息安全的理論和技術;多媒體信息處理技術;系統建模與仿真技術;物聯網系統工程。 |
|||||||||||||||||||||||||||||||||||||||||||||||||||||||||||||||||||||||||||||||||||||||||||||||||||||||||||||||||||||||||||||||||||||||||||||||||||||||||||||||||||||||||||||||||||||||||||||||||||||||||||||||||||||||||||||||||||||||||||||||||||||||||||||
![]()
|
發表于
35樓
哈爾濱工業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控制科學與工程系編輯詞條 點擊認領 哈爾濱工業大學控制科學與工程系是前蘇聯專家幫助我國建立最早的控制類專業之一,1955年開始培養自動控制方向的研究生。現包括導航制導與控制、控制理論與控制工程、檢測技術與自動化裝置、模式識別與智能系統4個二級學科。設自動化、探測制導與控制技術兩個本科專業(均為國防重點專業)。 哈爾濱工業大學控制科學與工程系 - 學科專業 該學科為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所屬二級學科均可授予碩士和博士學位),首批“211工程”重點建設學科,特聘教授崗位設置學科,建有博士后科研流動站,導航制導與控制二級學科為國家重點學科。 哈爾濱工業大學控制科學與工程系 - 師資隊伍 該學科有一只以院士為帶頭人、師資結構合理的隊伍,有教授34人(含中導24人),在制導控制系統中半實物仿真技術、高精度慣導測試設備等方面有顯著優勢。 |
|||||||||||||||||||||||||||||||||||||||||||||||||||||||||||||||||||||||||||||||||||||||||||||||||||||||||||||||||||||||||||||||||||||||||||||||||||||||||||||||||||||||||||||||||||||||||||||||||||||||||||||||||||||||||||||||||||||||||||||||||||||||||||||
![]()
|
發表于
36樓
哈爾濱工業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控制科學與工程系編輯詞條 點擊認領 哈爾濱工業大學控制科學與工程系是前蘇聯專家幫助我國建立最早的控制類專業之一,1955年開始培養自動控制方向的研究生。現包括導航制導與控制、控制理論與控制工程、檢測技術與自動化裝置、模式識別與智能系統4個二級學科。設自動化、探測制導與控制技術兩個本科專業(均為國防重點專業)。 哈爾濱工業大學控制科學與工程系 - 學科專業 該學科為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所屬二級學科均可授予碩士和博士學位),首批“211工程”重點建設學科,特聘教授崗位設置學科,建有博士后科研流動站,導航制導與控制二級學科為國家重點學科。 哈爾濱工業大學控制科學與工程系 - 師資隊伍 該學科有一只以院士為帶頭人、師資結構合理的隊伍,有教授34人(含中導24人),在制導控制系統中半實物仿真技術、高精度慣導測試設備等方面有顯著優勢。 |
|||||||||||||||||||||||||||||||||||||||||||||||||||||||||||||||||||||||||||||||||||||||||||||||||||||||||||||||||||||||||||||||||||||||||||||||||||||||||||||||||||||||||||||||||||||||||||||||||||||||||||||||||||||||||||||||||||||||||||||||||||||||||||||
![]()
|
發表于
37樓
哈爾濱工業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控制科學與工程系編輯詞條 點擊認領 哈爾濱工業大學控制科學與工程系是前蘇聯專家幫助我國建立最早的控制類專業之一,1955年開始培養自動控制方向的研究生。現包括導航制導與控制、控制理論與控制工程、檢測技術與自動化裝置、模式識別與智能系統4個二級學科。設自動化、探測制導與控制技術兩個本科專業(均為國防重點專業)。 哈爾濱工業大學控制科學與工程系 - 學科專業 該學科為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所屬二級學科均可授予碩士和博士學位),首批“211工程”重點建設學科,特聘教授崗位設置學科,建有博士后科研流動站,導航制導與控制二級學科為國家重點學科。 哈爾濱工業大學控制科學與工程系 - 師資隊伍 該學科有一只以院士為帶頭人、師資結構合理的隊伍,有教授34人(含中導24人),在制導控制系統中半實物仿真技術、高精度慣導測試設備等方面有顯著優勢。 |
|||||||||||||||||||||||||||||||||||||||||||||||||||||||||||||||||||||||||||||||||||||||||||||||||||||||||||||||||||||||||||||||||||||||||||||||||||||||||||||||||||||||||||||||||||||||||||||||||||||||||||||||||||||||||||||||||||||||||||||||||||||||||||||
![]()
|
發表于
38樓
西安交通大學
招生
|
|||||||||||||||||||||||||||||||||||||||||||||||||||||||||||||||||||||||||||||||||||||||||||||||||||||||||||||||||||||||||||||||||||||||||||||||||||||||||||||||||||||||||||||||||||||||||||||||||||||||||||||||||||||||||||||||||||||||||||||||||||||||||||||
![]()
|
發表于
39樓
西安交通大學
招生
|
|||||||||||||||||||||||||||||||||||||||||||||||||||||||||||||||||||||||||||||||||||||||||||||||||||||||||||||||||||||||||||||||||||||||||||||||||||||||||||||||||||||||||||||||||||||||||||||||||||||||||||||||||||||||||||||||||||||||||||||||||||||||||||||
![]()
|
發表于
40樓
西安交通大學
招生
|
|||||||||||||||||||||||||||||||||||||||||||||||||||||||||||||||||||||||||||||||||||||||||||||||||||||||||||||||||||||||||||||||||||||||||||||||||||||||||||||||||||||||||||||||||||||||||||||||||||||||||||||||||||||||||||||||||||||||||||||||||||||||||||||
回復話題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