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學企業管理考研經驗(轉)
查看(630) 回復(0) |
|
ruier123
|
發表于 2015-02-05 14:36
樓主
先介紹一下自己,我考過兩年,今年是二戰了,第一年考的是浙江大學企業管理系,今年考的是南京大學企業管理系,去年考了379分,沒考上,,,今年考了393分,已經被南京大學企業管理系錄取。我的經驗大家可以參考,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選擇一種最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 一、心理準備 你要明白你為什么要考研------記得當初剛大二的時候家人使勁勸我考研,但是我堅持不考,我始終相信,學歷不能代表能力,所以我一直多看書,增廣知識面,后來追了一個很優秀的女生,結果冒冒失失地把人家嚇跑了,呵呵......再后來是第一次考四級前的糾結,加上大學英語連續掛了4個學期,下定決心考研,這是直接原因。 我一直不喜歡學英語,雖然知道很簡單,但是就是不肯學,不敢挑戰自己的弱項,所以很偏科,數學很好但英語一塌糊涂,人就是這樣,喜歡逃避。木桶原理大家都很清楚,考研也是這樣,每門課都不能太差。 說白了,我考研一方面是為了一塊跳板,一個進入最優秀的企業的跳板,一方面利用考研期間的學習提高自己的能力(尤其是英語能力),另一個就是一個名校的文憑,加上我的名校情結(高中玩的太兇,現在后悔了,不甘心輸給別人),所以我堅定了考研的決心,而且非名校不考。正是因為我很清楚我考研的目的,所以我能一直堅持下來。那些醬油黨往往都是不知道自己考研是為了什么,三天打魚兩天曬網當然就不足為奇了。 所以,大家在決定考研之前一定要好好想想:我為什么要考研,考研是為了什么?她是一種手段和過程,或者為了找一份更好的工作,或者是為了進行學術研究,不管如何要弄明白自己是為了什么,只有堅定了考研的目的和信心,背水一戰,成功就是自然而然的了。 千萬別學某些人,一邊想著考研,一邊準備著考公務員,又想拿獎學金又想考研考個高分,什么都想得到,結果什么都得不到。 最重要的是,一定要早做準備!不要聽有些人說的,說什么準備的過早會戰線拉得太長,堅持不下來,純屬扯淡!如果一個人考研人只把考研視作一項很艱苦的任務,那么這個人估計也考不了多好;每個考研人到了最后一個月都會后悔為什么沒有早點看書,否則時間不會那么緊張。要明白,考研剛開始的時候是比較累,但堅持一兩個月就好多了,成了習慣,你也會慢慢發現:學習真的是件很幸福的事~O(∩_∩)O~
二、選擇學校和專業 你要根據自己的客觀情況,選擇適合自己的學校和專業。 首先是選擇專業:要么考本專業(更保險),要么跨專業(很多老師喜歡跨專業的學生)。要根據自己的情況具體分析,英語系和數學系的同學尤其適合跨專業,很有優勢。如果你本科的專業你不喜歡,或者就業很差,除非你打算讀博搞學術,我還是推薦你跨專業的。跨專業也沒有你想象的那么難,尤其是理工科跨文科,經管類,大多數學校的初試的書都是比較容易上手的,或者提供了可以選擇的專業課(鼓勵跨專業考生報考),文科跨理工科也不是沒有可能,只要你敢,沒有不行的。有些學校也鼓勵文科生報考理工科專業,例如浙江大學的機械系和工業工程系,他們的專業課可以選擇862管理學,指定的是羅賓斯的《管理學》,很容易上手,復試的時候也只考你本科的專業知識,所以說,今年我臨時換學校就差點準備 報工業工程系了。就業比較好的專業有金融,經濟管理類,很多工科專業,計算機等等(就業好的專業遠不止這些,大家多搜集信息,具體對待)。當然一些看似很冷門的專業就業也很好,這個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對于跨專業的同學來說,金融,經管類是比較容易上手的,但更熱門,尤其是金融,當然,也更難考。 選擇專業,我覺得興趣第一,如果沒有什么特別的愛好或者專長,那么就務實點,選擇就業更好的吧。 其次是學校,要考慮以下因素(大家要注意,對于34所自主劃線的學校,不要僅僅看他們發布的學校的復試分數線,有些專業的實際分數線遠遠不止發布的那么低,就像清華管理類10年復試分數線才360,實際上肯定不止這么多的,據我了解清華經管復試線一般在390左右;但是也有例外,例如浙大管院,360就360,只要達線就能復試——所以說浙大管院復試很殘酷,要刷一大半): 1.學校知名度和排名。雖然網絡上排名很多,也不完全一致,但大致是差不多了,當然越好的學校就越難考,但一般就業也更好(不是絕對的,不是每個人都必須考名校,大家要首先明白自己考研的目的和自己的具體的基礎情況); 2.地區。如果你想留在北京,當然北京的學校是優先考慮的,想去上海那么上海的學校就更好,除了北大清華,大多數學校都有自己的“勢力范圍”,在其周邊地區的就業相對更好。最明顯的情況,是一些不太出名的學校,比如說一些很富裕的城市,例如蘇州,蘇州大學雖然不怎么樣,也很好考,但在當地就業應該也是相當不錯了,性價比很高。 3.學校專業實力。選學校不如說是選專業,因為好的專業意味著有牛導,專業的師資力量強,對以后的就業或者學術研究都是很重要的,這個可以參考專業排名、導師名氣或者國家重點學科與否。 4.學校復試是否公平。有不少學校的復試時很不公平的,嚴重偏袒本校生,典型的以南京的一些學校為例,我知道的,有南航的電氣,南理工的金融,很黑。這些學校如果你沒有關系最好不要考慮。一般來說,越好的學校復試越公平,北大經院就十分公平,復試直接沒有面試,純筆試。總之,優先考慮自己能找到關系的學校,如果沒有,就多搜集小道消息,了解想報考的學校公平與否。現在的大學早已不是象牙塔了,淡定淡定~(大家也不要太擔心,因為能進復試又能找到關系的人畢竟是少數,所以,分數為王,專心準備初試,考了高分不怕沒有老師要你~) 5.關于學校的分類。主要包括34所自主劃線的學校,還有一些研究所,以及非自主劃線的高校,還有國家線分一區二區,一區的分數線比二區高,這個說來話長,大家可以上研招網等網站搜集相關資料。 6.其他。學校招生人數,錄取比例,參考書和考試科目,保送名額,復試類型,獎學金公費情況等等,相關的信息太多了,不甚枚舉,靠大家自己搜集了,可以通過各個學校的研究生院網或者考研論壇等等。 7.另外還提一點,大家要相信自己的實力,要有信心,對于考研而言,不同于高考,她考驗的更多的是一個人的毅力和信心,還有方法,不要說自己不如別人聰明,沒有別人的底子好,都是借口。我一直堅信,除了個別人之外,北大清華的本科生的智商不見得比我好到哪里去,大家都差不多,就看誰更用功了。不要不敢報名校,34所也不是每所都像北大清華的熱門專業那么難考,要多收集資料,分析難度,你會發現有很多很好的大學并不是那么難考,更何況還有很多實力不亞于名牌大學的研究所呢。堅定信心,用心準備,堅持不懈,沒有考不 上的學校(如果你覺得考一所普通的學校就能實現你的人生目標了,就沒必要考名校,畢竟,考研是手段和途徑,而不是目的)。 8.對于一些想考名校的同學,但又有些害怕風險,可以考慮報那些偏理工科學校的文科專業,或者偏文科學校的理工科專業,相對來說分數不高,例如科大、人大、東南等。另外注意一些研究所,雖然不顯眼,但就業也不錯。像財政部科學研究所等等。 9.專業課類型和難度,即使是同一個專業,專業課和公共課考試的內容和重點往往也是大不相同的,大家要提前上各個學校的研究生院網站了解真題,指定參考書等情況。最好能聯系到考上的那個學校的學長學姐,能給你提供很大幫助的。歷年真題和專業課筆記很有用,大家可以上淘寶看看能不能買到,利用真題分析考試重點和方向。真題也可以網上搜到,但是一般比較麻煩、不全或者沒有答案。。如果嫌麻煩,那就上網買吧,最好當面買或者用支付寶,小心詐騙(我朋友買20塊錢的歷年真題,還被騙過,汗)。及時雨,青辣椒等開的店,資料蠻多的,可以去看看。 三、外在條件的準備 1.家人的支持。因為考研要花不少錢,考研期間可不能出現經濟困難,營養也要保證,還有家人心理上的鼓勵,這些這些都很重要。即使家人不支持,也不要擔心,努力說服他們,做好自己的事。 2.同學的支持。尤其是你的室友,如果他們都考研當然最好,如果不是,請他們協調好和你的作息。考慮到潛在的不考研的人的冷嘲熱諷加上宿舍里三天兩頭的聚會,我建議大家還是搬出去住,唯一的缺點是就是花錢,還有孤獨,但是別忘了,搬出去住也會認識很多志同道合的新朋友。要注意,選擇合適的合租對象也很重要,千萬別和醬油黨合租。 3.男女朋友的支持。如果你是光棍,那么祝賀你,在考研上你比別人多了很多優勢。如果你不是,那么你要慎重考慮考研的決定了,兩個人要商量好,最好都考研,而且一起努力,考至少是比較近的兩所學校,但切記不能同居或者坐在一起看書。如果一方不考研,或者兩個人考的學校很遠,最終很有可能是考不上,或者一方考上或者都考上后最終分手。這個一定要想清楚,當然也不是絕對的,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4.老師的支持,這包括輔導員批準校外居住,或者逃課免聽方面等等。本科課程和考研復習一定要偏向考研,本科的學習力求不掛科即可。 5.大量搜集資料,包括各個學校的資料,參考書等。可以通過各個學校的研究生院網站或研招網、考研論壇、考研經驗,或者自己親自去書店淘寶~多與考研的同學交流經驗。 四、關于輔導班 我第一年考的時候,報了輔導班,結果就聽了一節課我就轉手賣掉了,因為我覺得輔導班的老師說的廢話太多,沒有效率,而且輔導班課程主要安排在暑假,而這正是考研復習的關鍵時期,除非你準備的很早,否則輔導班會大大打亂你的復習節奏,我記得暑假的時候教室里白天晚上人都很少,很多同學白天聽了一天的課,晚上就累得不想來教室了,更不用說復習白天聽的課。 另外輔導班對于某些課程不是很重要,尤其是數學和英語,這是要自己真槍實彈地做題背誦 的,不是聽幾節課就能提高自己的水平。說白了,輔導班就是錦上添花的東西,如果你把英語單詞天天背,閱讀天天做,數學復習全書認真動筆去做去想,再聽聽輔導班的課還是有點價值的,但我估計,如果你能做到那些,你會覺得輔導班講得很雞肋。 總之,有市面上的復習資料就夠了,自己好好練習理解比被動地聽要好得多。千萬別因為輔導班打亂了自己的學習計劃。暑假的時候,我每天復習12個小時以上,7個多小時給數學,那些上輔導班的能比么? 另外,輔導班里比較有價值的是政治,如果你不喜歡看紅寶書上密密麻麻的字,或者是理工科零基礎的同學,可以考慮報個班,但注意要安排好時間,別因為輔導班打亂了自己的學習計劃和時間安排。 至于專業課輔導班,有些學校比較黑,一些輔導班的內部情報還是很準的,我就知道有個考東南電氣的,暑假去東南上了輔導班,結果專業課考了149,正常么?所以說,多了解學校和專業的小道消息,可以考慮報個,或者上網買相關專業課資料。 一般來說,還是不建議報輔導班的,就算有所謂的公共課內部資料,也可以通過書店或者網絡,同學之間獲得,沒那個必要費錢又費時間。我知道很多考高分的壓根就沒報過輔導班,也不支持報。不過,最終還是要根據個人情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總之,大家要結合自己的情況要具體對待,有科學研究發現每個人的學習方法是不同的。有人喜歡像高中一樣上課,有人喜歡一個人自學;有人喜歡被動地學,有人更喜歡主動地去學;有人喜歡看書,有人喜歡聽課。大家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選擇報班與否。對于和我一樣,擅長自學和自己安排學習日程以及喜歡通過自己看書掌握知識的同學,就可以不用報班了。 |
回復話題 |
||
上傳/修改頭像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