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大管理科學與工程專業介紹
查看(745) 回復(0) |
|
|
發表于
樓主
上海交通大學“管理科學與工程”學科前身為系統工程學科點,由著名學者張鐘俊院士、王浣塵教授和吳健中教授等倡導建立,1981年獲得碩士學位授予權,1985年獲得博士學位授予權,同年(與本校自動控制學科聯合)被批準設立博士后流動站,1995年被評為上海市重點學科,1997年學科目錄調整為管理科學與工程,1998年獨立建立了該學科博士后流動站,2001年被評為國家重點學科,2007年通過了國家重點學科評估。 目前本學科現有教師54人,其中,中國工程院院士1人,教授27人,副教授22人,講師5人,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1人,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獲得者6人,具有博士學位教師比例達91%,學術隊伍素質高,年齡結構合理。優秀中青年在學術帶頭人和學術骨干中占絕大數,除院士以外,各學科方向負責人目前均處于40-50歲之間,年富力強,每位人員均有半年或者以上在國外著名大學進修或合作研究的經歷,他們全部具有博士學位,每個研究方向的負責人或者骨干研究人員中均包括有各類專家(院士、杰青和新世紀人才)。 本學科根據社會經濟發展需要,突出學科發展特色,通過“十五”期間的建設,特別是在被評為國家重點學科以后幾年中的大力發展,已經形成了6個研究方向:即金融工程、社會經濟系統工程、工程管理、工業工程、管理科學與系統科學、信息與智能管理。各研究方向自具特色的同時還有一定的相互交叉,體現了學科交叉特點,并擁有許多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和國家863計劃等項目和高水平的學術成果以及學術團隊作為支持。例如,在2001-2005的5年中本學科承接大量科研項目,其中國家級項目達40項,發表論文近千篇,其中SCI和SSCI收錄達32篇,EI 收錄達91篇,專利10項,獲得省部級獎勵10項。培養博士生 181人,博士后53人。近幾年來,本學科致力于為國民經濟和社會建設服務,各研究方向承擔和完成了大量有重要理論意義和實用價值的科研項目,取得了顯著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在國家經濟與社會發展中起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
回復話題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