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醫綜合生理學復習筆記2
查看(355) 回復(0) |
|
![]()
|
發表于 2015-07-11 12:36
樓主
4)對循環系統的影響:糖皮質激素可增強血管平滑肌對兒茶酚胺的敏感性,有利于提高血管的張力和維持血壓,這稱為糖皮質激素的允許作用。
5)在應激反應中的作用:機體遇到缺氧、創傷、手術、饑餓、寒冷、精神緊張等有害刺激時,可引起腺垂體釋放ACTH增加,導致血液中糖皮質激素增多,并產生一系列代謝改變和其他全身反應,這稱之為機體的應激。應激反應是以ACTH和糖皮質激素分泌增加為主,多種激素參與的使機體抵抗力增強的肺特異性反應。 6)對胃腸道的影響:糖皮質激素促進胃酸分泌和胃蛋白酶的生成。 4、其他作用:在臨床上可使用大劑量糖皮質激素用于抗休克、抗炎、抗過敏、抗中毒等的治療。 調節:下丘腦-腺垂體-下丘腦-腺垂體-腎上腺皮質軸 1)下丘腦-腺垂體對腎上腺皮質功能的調節:分泌促腎上腺皮質激素(CRH)調節腺垂體促腎上腺皮質激素(ACTH)的分泌;嚴重創傷、失血、劇痛等有害刺激以及精神緊張時中樞神經系統釋放神經傳遞質,促進下丘腦釋放CRH,CRH通過垂體門脈進入腺垂體,促進ACTH的釋放。 2)腺垂體分泌促腎上腺皮質激素(ACTH)調節糖皮質激素的分泌:促腎上腺皮質激素與腎上腺皮質細胞膜上的特異受體結合,激發胞內一系列與糖皮質激素有關的酶促反應,生成糖皮質激素。ACTH的分泌具有明顯的晝夜規律,進而使糖皮質激素的分泌相應的發生波動。 3)反饋調節:血中糖皮質激素濃度過高時,糖皮質激素可作用于腺垂體細胞特異受體,減少ACTH的合成與釋放,同時降低腺垂體對CRH的反應性。糖皮質激素的負反饋調節主要作用于垂體,也可作用于下丘腦,這種反饋稱為長反饋。同時腺垂體分泌的ACTH過多也可抑制下丘腦分泌CRH,這一反饋稱為短反饋。 與心血管活動調節有關的感受器主要有哪些類型?簡述它們的作用。 [考點]頸動脈竇和主動脈弓壓力感受性調節、化學感受性調節。 [解析]與心血管活動調節有關的感受器主要有壓力感受器和化學感受器。 心臟內有哪些自律組織?其電位特點如何? [考點]心臟的自律性。 [解析]自律組織分為快反應自律細胞,慢反應細胞。 簡述心室肌動作電位形成的離子基礎。 [解析]心室肌動作電位分為0期,1期,2期,3期和4期共5個時期。 0期:在外來刺激作用下,引起na+通道的部分開放和少量na+內流,造成膜的部分去極化,當去極化達到閾電位水平-70mv時,膜上na+通道被激活而開放,na+順電-化學梯度由膜外快速進入膜內,進一步使膜去極化,膜內電位向正電位轉化,約為+30mv左右,即形成0期。 1期:此時快通道已失活,同時有一過性外向離子流(ito)的激活,k+是ito的主要離子成分,故1期主要由k+負載的一過性外向電流所引起。 2期:是同時存在的內向離子流主要由ca2+(及na+)負載和外向離子流(稱iin由k+攜帶)處于平衡狀態的結果。在平臺早期,ca2+內流和k+外流所負載的跨膜正電荷量相等,膜電位穩定于0電位。 3期:此時ca2+通道完全失活,內向離子流終止,外向k+流(iin)隨時間而遞增。膜內電位越負,k+通透性就越增高。使膜的復極越來越快,直到復極化完成。 4期:4期開始后,細胞膜的離子主動轉運能力加強,排出內流的na+和ca2+,攝回外流的k+,使細胞內外離子濃度得以恢復。 |
回復話題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