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大學2002年微生物考研試題
查看(2107) 回復(0) |
|
|
發表于 2010-11-12 01:11
樓主
廈門大學2002年微生物考研試題
一、填空題:(第8題 3分,其余1分/題 ) 1.用____和____糖等成分可以制成培養真菌的半組合培養基。 2.細菌產生抗藥性的3種途徑分別為:染色體組上發生基因突變、____的轉移和____的適應性。 3.病毒的核酸類型是及其多樣的,總的來說,動物病毒以____和____居多,植物病毒以____居多,而噬菌體以____居多。 4.在實驗中培養化能異養型細菌時,通常以____為碳源,____為氮源,____為生長因子,以____提供礦質元素。 5.F因子是大腸桿菌等細菌中決定____的質粒,其大小為____kb,約等于____%染色體DNA,其中1/3基因(tra區)與____有關。 6.病毒大小的單位是____,多數病毒粒子的直徑在____上下。 7.電子顯微鏡觀察表明:放線菌無性孢子的形成,只有____方式,而無____方式。 8.放線菌的形態特征,以鏈霉菌最典型:細胞形態呈____,營養生長期菌絲內____隔,一般呈____細胞,細胞內具有為數眾多的____體:根據菌絲的結構和功能把菌絲分為____、____和____3類。其中____能分化產生成串的分生孢子。 二、名次解釋:(2分/題) 1.光能自養型(photoautotroph) 2.微體(microbody) 3.連續培養(continuous cultivation) 4.感受態因子(competence factor) 5.共同抗原(common antigen) 6.單細胞蛋白(single cell protein) 7.紫膜(purple menbrane) 8.活性污泥(activated sludge) 9.類毒素(toxoid) 10.Park 核苷酸( park nucleotide ) 11.膜邊體( lomasome) 12.細菌瀝濾(bacterial leaching) 三、問答題(沒標注的3分/題,) 1.齲齒的形成與某些產莢膜細菌有關嗎?解釋你的答案。 2.為什么說病毒是一類非細胞結構的大分子生物? 3.簡述豆科植物根瘤菌保護固氮酶免遭氧害的機制。 4.導致細菌生長曲線衰亡期出現的原因是什么? 5.試簡要描述你對卡介苗的了解。 6.什么是光合細菌?試簡述其生物學特性。4分 7.青霉素的制菌機制如何?為何它對休止細胞無效?5分 8.試述T細胞在機體抗傳染免疫中的作用。5分 9.指出異養微生物對下列氮源物質利用的先后次序: 簡單蛋白質 銨鹽 N2 蛋白質 硝酸鹽 10.試述細菌酒精發酵的優缺點。 11.“發酵”一詞有哪兩種注意涵義? 12.簡述細菌、放線菌、酵母菌和霉菌生長的最適pH值范圍。 13.試述影響噬菌體吸附作用的諸因素及其研究意義。 14.為什么λ局限轉導噬菌體只能通過誘導溶源菌產生而不能有裂解性感染產生?4分 四、實驗題 1.某發酵工廠的丙酮丁醇出現了異常情況,懷疑其生產菌被溶源菌所污染。試述檢查溶源菌的實驗步驟及結果分析。5分 2.鏈霉菌孢子絲的形態多樣且較穩定,是分類鑒定的重要指標。請用一簡單實驗,觀察孢子絲的形態及孢子。6分 3.在微生物學實驗室中,對接種環、培養皿、肉湯蛋白胨固體培養基、實驗臺桌面以及無菌室內空氣,分別采用那些方法進行滅絕?寫出滅菌條件。5分 |
回復話題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