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聯考綜合邏輯考試如何快速閱讀題目
查看(545) 回復(0) |
|
![]()
|
發表于
樓主
邏輯考試不同于一般邏輯考試的特點,首先是整個試卷的閱讀量很大,由于每道題均有一定長度,分配給每道題的時間平均大約也僅是1.8分鐘,很多考生如果不經過訓練,讀完讀明白一道題也得化1分多鐘,因此,真正用來思考并作出選擇的時間就很少了。可以說邏輯很大一部分是在考察考生快速閱讀文字材料,準確把握文中觀點和推理結構的能力。因此,考生一定要從平時開始有意識地訓練自己快速閱讀的能力。
快速閱讀追求的是“全景視覺”,一次注視的是一個字群或者一個意群,甚至整段文字,速讀法不僅是對書本的表面瀏覽,而且是一種積極、活躍、創造性的理解和記憶過程,它是一種真正的閱讀藝術。其核心是在快速瀏覽的同時大腦積極思維,迅速提煉,從而抓取關鍵信息。在訓練中,特別要注意在僅讀一遍段落的情況下,迅速提煉出究竟哪句話為結論,然后看出和結論相關的直接原因是什么,也即是迅速找出段落的邏輯主線。-吳大成教授:各國的國情和傳統不同,但是對于謀殺和其他嚴重刑事犯罪實施死刑,至少是大多數人可以接受的。公開宣判和執行死刑可以有效地阻止惡性刑事案件的發生,它所帶來的正面影響比可能存在的負面影響肯定要大得多,這是社會自我保護的一種必要機制。 史密斯教授:我不能接受您的見解。因為在我看來,對于十惡不赦的罪犯來說,終身監禁是比死刑更嚴厲的懲罰,而一般的民眾往往以為只有死刑才是最嚴厲的。 以下哪項是對上述對話的最恰當評價? A.兩個對各國的國情和傳統有不同的理解。 B.兩人對什么是最嚴厲的刑事懲罰有不同的理解。 C.兩人對執行死刑的目的有不同的理解。 D.兩人對產生惡性刑事案件的原因有不同的理解。 E.兩人對是否大多數人都接受死刑有不同的理解。 [解題分析]正確答案:C。 這類二人對話的題目,一般是閱讀量較大,因此,解題的關鍵在于要在快速閱讀兩位教授對話的過程中,迅速把握其說話的主旨。 由題干,不難得出結論:吳大成教授認為執行死刑的目的是有效地阻止惡性刑事案件的發生,而史密斯認為執行死刑的目的是給十惡不赦的罪犯以最嚴厲的懲罰。兩人對執行死刑的目的有不同的理解。因此,C項的評價最為恰當。 |
回復話題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