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從2017考研所犯錯誤中發現真理
查看(539) 回復(0) |
|
![]()
|
發表于
樓主
來說,是不是明顯感受到,距離最后的“審判日”已經時日不多了呢,一年的付出與努力,從乍暖還寒的初春,走到綠樹成蔭的盛夏,轉而是西風緊、北雁南飛的深秋,眨眼間,白雪紛紛灑落,一年四季循環播放,小編知道,默默執著于夢想的你們,在逐夢之路上遇到過很多困難與挫折,卻從來沒有想過要放棄,看著考試最終期限越來越近,內心充滿了歡欣的期待,但是另一方面,看著英語試題上滿滿的標紅印記,數學綜述題大片大片的空白,不知如何運用的數學定理,這么多錯誤,在這關鍵的沖刺階段,內心一定又經歷了無數次的否定自己吧?
其實,作為過來人的小編,也曾經歷過這樣的心路歷程,但是,小編想要告訴大家的是,雖然你還存在很多錯誤,或者說,2016年英語考研真題閱讀理解部分已經反復做了三、四遍,還是漏洞百出,看不懂每一段話,每一句單詞想要表達的意思,但是,有一句至理名言叫做“失敗是成功之母”,往往在這些錯誤中你會找到自己的短板之處,好好分析自己的錯誤,你會發現自己到底錯在哪里,緣何出錯,分析出每一個英語長難句中的主干,和無關緊要的部分,培養自己的語感,做到眼疾手快地辨別出問題的答案在哪一個段落。另外,這些錯誤還可以幫助你查漏補缺,對自己有一個很好的定位,知道哪里是你的強項,哪里是你的弱點,從錯誤中吸取經驗教訓,何樂而不為呢? 曾經有這么一則故事,估計大家也都聽說過,說的是,有人不小心打碎了一只花瓶,但他沒有一味地悲傷嘆惋,而是俯身精心收集起了滿地的碎片.他把這些碎片按大小分類稱出重量,結果發現:10-100克的最少,1-10克的稍多.0.1-1克以下的最多。同時,這些碎片的重量之間表現為統一的倍數關系。于是,他用這個“碎花瓶理論”來恢復文物和隕石等不知原貌的的物體,給考古學家和天體研究帶來了意想不到的效率。這個人就是丹麥的物理學家雅各布.博爾。打碎花瓶是一個錯誤,但我們常人往往看不到錯誤中的“真理”所在,其實,有時候,真理往往存在于每一個細小的錯誤中,只要你肯用心發現,對于考研亦是如此,犯錯誤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你不善于從錯誤中發現真理。 |
回復話題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