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wIThink的經驗總結--清華金融451經濟學
查看(1373) 回復(0) |
|
小白楊
|
發表于 2010-09-18 01:03
樓主
我來做個開始吧,我今年考的是清華經濟管理學院金融學專業,現在已經被擬錄取了。期間經歷過不少次的從絕望到抱希望再到絕望,最后能被錄取我覺得從我本身來講覺得很幸運的。一直希望能有能力和時間為大家做一點事情,給大家一點幫助,就像菜鳥說的一樣,一屆幫一屆,希望接下來我的這些東西對大家會有用。
首先說明說明我的情況吧,因為每人的背景不同,復習策略也不同。我04年畢業于復旦數學科學學院,完了之后選擇了計算機作為我的事業的開始,一直在搞軟件開發。直到06年3,4月份的時候開始接觸經濟學,6月份開始準備考研,前期一直在職,后期集中復習了兩個月。總復習時間在職復習6個月,集中復習2個月。 關于公共課方面,我復習的時間很有限,而且成績也不是特別理想。我今年之所以成功,可能在于我的專業課比較高吧。我考的是451經濟學,專業課成績119。以下具體說說我的專業課經驗,專業課方面由于我之前對經濟學是從零開始的,大學期間唯一學過的一門跟經濟學稍微有點關系的科目是一門叫利息理論的,而且還是一門選修課。 我經濟學方面看過的書主要有:(基本上按時間順序來的) 1、 曼昆的《經濟學原理》 我認為這套書寫得非常好,非常適合非經濟學方向的人作為接觸經濟學之用,我從06年3月份開始讀這套書,斷斷續續花了幾個月在上下班路上看完了。整套書寫得非常有趣,是那種能幫你建立起經濟學直覺的書。建議轉專業的人如果時間充裕的話可以從這套書開始,雖然對最后考試不一定會有直接的幫助,但會讓你學習中級微觀中級宏觀變得更輕松。 2、 高宏業《西方經濟學》 看完曼昆的書之后,我開始想嘗試一下深一點的經濟學,找了找看到網上有人推薦這本高宏業《西方經濟學》,花了60多元買來看了看。但并沒有看多大,一來總感覺他的書寫得并不有趣,很多東西也說得不太深入,意識形態的東西總是感覺太多。 3、 平狄克《微觀經濟學》 之前為什么沒有看完高宏業《西方經濟學》,一個重要的原因是因它那本書寫得并不有趣,另外一個重要的原因是我在6月份的時候已經開始準備報告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的研究生。平的這本微觀經濟學是清華的指定教材,很自然地我開始閱讀這本書。說實話,如果說之前我看曼昆的《經濟學原理》我的經濟學還處于很淺顯的認識的話,通過閱讀這本書,我認識到微觀的數理基礎。認識到要充分理解一個經濟問題必須從經濟,數學,幾何三方面來理解它,這樣才能更深刻。我認為無論是451還是453,平的《微觀經濟學》無疑都是應該認真學習的。 4、 多恩布什《宏觀經濟學》 我的中級宏觀經濟學是從這本書開始看的,因為我之前微觀看得很細,所以直到10月份的時候我才開始看這本書。為了提高進度,我規定自己每天必須看50頁。說實話,開始看得很是郁悶,因為多的這本書是從增長理論開始講的,這也是整本書中用數理用得最多的地方,也是最難的地方。而且由于翻譯的原因,很多短期,甚短期,中期,長期,超長期的翻譯都不是特別精確,而這個對于理解增長理論是很重要的。所以第一遍我看完多的書,基本上沒在頭腦里留下任何東西。對IS-LM,還有凱恩斯收入-支出模型之間的聯系和演變幾乎是一團糟。當時對自己的信心有很大的打擊,因為我一直認為自己對于宏觀的東西把握強于微觀,本來以為宏觀會學得比較輕松,結果卻是完全不得要領。這個時候我做了一個決定,暫時放下這本書,開始復習曼昆的《經濟學原理》。之后花了幾天時間重新復習了一遍曼昆,這哥們實在是太牛了,宏觀體系在他筆下是娓娓道來,雖然簡單,但結構清楚。看完之后,出于對曼大哥的崇拜,我又買了他的《宏觀經濟學》來看。細細看了一遍,不得不承認這哥們寫書是有一套的,看完之后慢慢對中級宏觀有了個比較清晰的認識,覺得宏觀的東西真的不多,歸根到底是為了研究經濟增長。 隨后開始回過頭多的《宏觀經濟學》,這個時候就開始感覺到了多的這本書經典,知識面介紹得很全面,對各種流派觀點均有介紹,而且比較客觀。而曼的書則溶入了太多他自己的觀點,對其它學派介紹不多。 所以我覺得可以的話,應該從曼的《宏觀經濟學》開始,因為他的書結構清楚,而且不是很難,容易入門。隨后再看多的《宏觀經濟學》,可能因為多是哲學博士再加上翻譯原因,可能他的書有點晦澀,但堅持讀下去還是有很多體會的。 5、 曼昆《宏觀經濟學》 關于這本書,我上面已經寫了不少,其實這本書我買來就是為了補充多《宏觀經濟學》的,堅持了曼一貫的風格,簡單清楚,適合中微入門之用。 6、 武康平《高級微觀經濟學》 7、 武康平《高級宏觀經濟學》 我之所以會選擇看以上兩本書完全是因為到后來我發現我即使把市面上經典的中微中宏的書都看得很熟,對于一些考研題,我仍然不知道怎么答。這個時候我開始想會不會需要看一些高級的書。找了一些師兄師姐,知道他們研究生教學用的就是這兩本書。那個時候已經快接近考試了,我買來本來就是想隨便翻翻的。武的書數理風格也很強,不愧是數學的博士出身。里面有很多泛函,實變的東西在里同。很多時候他專注于前提條件的數理化,可微,連續都是他研究效用函數,生產函數的出發點。所幸,在數學系混跡四年,看這種N多數學的書還是有點經驗,畢竟當年經常是幾天搞定一門課。數學證明一律不看,只看結論和定理,重點了解定理后面的經濟學意義。慢慢地也對高級微觀有些概念,武把高級微觀分為四大塊,一個消費者行為,生產者理論,一般均衡理論,社會福利。其研究方法也有很多相似點。而高級宏觀方面,武則完全側重于增長理論,加入一些復雜的模型。建議考研的同學高級微觀盡量多看,高級宏觀只需了解高宏和中宏交叉的內容就可以。 寫了這么多,關鍵是希望能給后人一個幫助。我無法太明確地給我建議,因為我知道第一我是幸運的,第二我的經驗不一定對別人有用。但我是如實把我復習的過程寫出,起碼對大家有一點借鑒作用。 最后,在這里再次感謝kenton,他給了我很大無私的幫助,我希望以對后來人的幫助來回報他。還有不少師兄師姐,他們都給了很多指點,由于我并不知道他們bbs id我就不說了,但沒有他們幫助我絕對走不到今天,再次感謝! 愿后來人一切順利! (zz) |
回復話題 |
||
上傳/修改頭像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