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當大學老師的考研人請看
查看(2436) 回復(0) |
|
|
發表于 2010-10-21 00:55
樓主
想當大學老師的考研人請看
先說明兩個概念,研究生是指學歷,和專科、本科屬于同一范疇;而碩士,博士是指學位,與學士是同一范疇。所以碩士又可稱為碩士研究生,再往上讀的是博士研究生。以下是正文: 現在社會競爭壓力很大,很多人都想通過到大學當老師以求得穩定,安逸的生活,其中也包括一些想通過考研來實現這一人生目標的專科畢業生。我下面的文字可能會讓這些朋友失望,但失望總比抱著不切實際的希望到頭來后悔要好。 現在在經濟比較發達省份的大中城市,幾乎沒有一本和二本的高校會聘任碩士,即使有,也往往要求應聘者本科和碩士兩個階段都必須是211工程高校畢業的,甚至還都得有學位。這不僅對于那些二、三本,自考,成人本科,專升本及專科直接考研者來說是個壞消息,甚至將那些本科沒學位試圖通過考研來彌補這一缺憾的重點大學畢業再讀研的人都拒之門外。 可能有人會說他的大學同學07年初碩士畢業當大學老師了,所以他也想走同樣的路。這些朋友不知道,這兩年高校招老師的條件是一漲再漲,從05年起高校開始逐漸減少招聘碩士的人數,而07年畢業的碩士趕上了一次機會,就是07年教育部搞的“高校本科教學水平評估”。這次評估使得很多高校把積攢了幾年,甚至下一年度的編制都用完了。已經有懂行的人算過,2010以后隨著高考人數的減少,高校規模會逐漸萎縮,一如現在的高中,往昔的初中和小學,恐怕以后即使是名校的博士也很難得到高校的青睞了,高校負責人的目光只會盯在那些博士后或者海歸的博士身上。還有一個就是年齡的問題,現在級別比較高的學校招應屆博士要求不能超過30周歲,差一點的高校要求不超過35周歲,比較差的二本要求不超過40周歲。如果真的到2010年以后高校規模萎縮,那么很可能一般學校對應屆博士的年齡要求也是不超過35周歲,甚至不超過30周歲了,而且本科,碩士,博士還都得是一本畢業的。這樣一來讀碩士就變得失去其原來的意義了。 這次參加招聘會,對我的觸動相當大。2004年11月21日,我參加了首屆遼寧師資招聘會,當時來招聘的單位大多數是招研究生的高校(只有一家江蘇的職業學院招本科生),還有一些是省內(主要是沈陽市)的省重點高中。時隔三年,第四屆遼寧師資招聘會給人印象最深刻的正像一位應聘者所說的“真不知道原來沈陽有這么多的教育培訓機構”。招本科生當大學老師的也有,我列舉如下: 遼寧信息職業技術學院(遼寧省遼陽市): 計算機,電子,機械各一名 本科 (另招電子,機械研究生各1名) 遼寧金融職業學院(遼寧省沈陽市): 保險2人,證券1人 全日制本科 (另招其它專業研究生共15人) 遼寧機電職業技術學院(遼寧省丹東市): 自動化生產設備應用,電器自動化各1人 研究生或本科生 應用韓語2人,檢測技術及應用,數控,產品造型,軟件技術,計算機應用, 計算機硬件與外設,電子商務各1人 本科并有工作經歷 電子信息工程1人 研究生或本科并有工作經歷 物流管理1人 本科 沈陽航空工業學院北方軟件學院(遼寧省沈陽市): 體育6人 本科以上 行政人員(輔導員方向,招計算機,機械,外語專業) 碩士,本科 (另招碩士,博士共43人) 齊齊哈爾職業學院(黑龍江省齊齊哈爾市): 日語,韓語,財管,會計各1名 本科 (另招英語碩士1名) 北京師范大學珠海分校(廣東省珠海市): 英語2人 本科 專業八級 國際金融6人 本科 能夠用英語流利講授2-3門專業課程,具有講師以上職稱者及 高校教學經驗者優先考慮 (另招高等數學碩士2名) 遼寧廣播電視大學(遼寧省沈陽市): 數學若干名 本科 大家可以看到,要求有工作經歷的應屆生不能去,要求本科,碩士的只能在招不到碩士的前提下才會要本科生,全日制本科就排除了自考生和一部分成人教育畢業生,至于專升本的本科生,基本是排在這些之后的。現在招聘本科生的專業極其有限,招碩士的高校也很少(基本只有三本),相信以后畢業的碩士面臨的也將是和現在本科生同樣的局面。 以我為例:03年重點大學(98.5高校)應用數學專業的畢業證,09年再加上同一高校概率論與數理統計專業的碩士畢業證和學位證,都很難有機會在沈陽教上三本高校。那些條件不如我,而且比我還要晚考上研的朋友們到大城市當大學老師基本上是不可能的了,也許去中小城市或者西部教三本還有可能,尤其是計算機和外語專業。所以我想奉勸那些“學歷出身”不是很高的朋友,如果要考研的話就不要把當大學老師作為畢業后的選擇了。如果把眼界放寬一些,碩士就業還是不太難的,行行出狀元,您說是不是? 上面那篇文章比較完整,我就不做大的改動了,以下是對該篇文章內容的一些說明: 一、我這篇文章的用意是在勸那些沒有什么希望教上大學的人不要浪費不必要的時間,而不是討論現在的大學招聘制度是否合理。我也覺得現在咱們國家的教育體制存在很大問題,但是討論這個也只是讓自己“一吐為快”而已,回到現實生活中還是得面對實際問題。 二、我有個想法,希望了解高校現在(以前的情況就不必說了,我在文章中已說得很明白,高校招聘每年的變化都很大)招聘實際情況的人能把自己知道的和大家說一下,哪怕只了解一所高校的也好,給想當大學老師的人指明方向。 三、我在文中開頭就已經強調“在經濟比較發達省份的大中城市”,在末尾又說“也許去中小城市或者西部教三本還有可能,尤其是計算機和外語專業”。所以不要再強調什么“每個人的情況都不同,環境都不同,不能都說天下烏鴉一般黑”之類的話。我一向支持“每個人都是不同的”這種說法,但萬事萬物都有其共性,我所接觸到的人也并非只局限在遼寧一省,山東、浙江、四川、河北、安徽的都有。我咨詢過在沈陽大學人事處工作的大學同學和一位父親在山東輕工業學院當老師的東大計算機應屆博士,這位博士說幾年前他碩士畢業時能去上的大學,現在博士畢業的他已經進不去了,而且現在碩士即使能進大學其檔案也只能放在人才市場,而進不了高校,除非以后再讀博。 四、“世事無絕對”,的確,正反兩方面的例子我都知道一些。反面的是我的一位高中女同學,專升本再接在職碩士,06年碩士畢業去了沈陽某政法類二本學院教計算機,據說是她爸給找的。正面的例子也有。我聽別的專業博導說過,有個高中數學教師因為論文在某國際知名學術期刊上發表,被某某重點大學聘為副教授。我的一個在浙江文理學院當數學老師的大學同學也說,今年她那招了一個原來是高中數學老師的。但我還要強調一點,對絕大多數人來說,特例是沒有意義的,請讀到我這篇文章的人仔細想想是不是這個道理。 四、對于今后高校不缺老師這一點需要從兩個方面來解釋。一是學生人數逐年減少。以沈陽為例,05年參加中考人數9萬,06年7.5萬,07年6.7萬,實際上每年招生的地區范圍還在擴大,可參考人數的減少已是個不爭的事實,全國其他地區大致也是如此。二是高校“鐵飯碗”的教師管理模式。大概十幾年前,一些中專升為大專,繼而又升為學院,那之中的很多教師本身只有本科甚至專科學歷,而且已經過了考研的年齡。雖然很多高校選擇讓這些老師不再上講臺,但是仍然會給他們“養老”,高校還是騰不出名額給后來者。現在的碩士,甚至本科學歷的高校教師也應該會“享受”同樣的待遇。在這兩方面的作用下,以后高校難進是必然的,并不是無法預測。 (zz) |
回復話題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