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讀博士干啥??
查看(1674) 回復(0) |
|
|
發表于 2010-10-22 01:03
樓主
讀博士究竟要干啥?
對將來有什么影響? 這是每一個面臨讀博的學生甚至開始讀博的學生的困惑。 1.基本概念 博士:A Doctor of Philosophy degree, 簡稱Ph.D.,是最高學位。 讀一個博士需要做兩件事:一是完全掌握一個科研領域,二是在這個領域開創新理論。 掌握一個科研領域 要通讀所有這個領域的文獻。一般開始時是看書,然后要找學術期刊雜志,會議論文和研究報告。 一般在讀博之前,學校會有一些方法來考核你對某一個領域地掌握情況。比如要有相關專業本科或者碩士學位。然后,為了證明對本專業的了解,你需要修研究生專業課程,通過考試并確獲得較高的平均分。最后還要通過一個評委會的考核(博士中期考核),評委都是博士。 開創新理論 博士和其它學位的本質區別就是一個字:科研(Research)。要開創一個理論,學生必須探索,調查,思考,總結。學術界用“科研”來表示這種行為。 “科研”經常暗示著要“實驗”。但是科研絕不僅僅實驗,還要解釋和深層理解。 以計算機科學專業為例,科研意味著要探索并發現數字計算和通信領域的新法則。必須要發現幫助建立和使用計算機制的新技術。要尋找新抽象、新算法、新規則、新機制。 要獲得博士學位,必須要寫博士論文,并且通過博士論文口頭答辯。 成果的關系 科研的成果可能可以開發新產品或者改善現有的。但是,博士論文的價值不是用商業效益來評價的。必須要引導將來的研究和知識體系。博士成果的效益常常不會在短期創造,而是在長期才慢慢體現。 2。問自己幾個問題 決定是否要讀博士之前,先問自己幾個問題: 你想做科研工作嗎? 你要考慮你的長期目標。因為PhD是訓練你的科研能力。如果將來不做科研,博士不適合你。 你想進高校工作嗎? 博士是進入高校任教的必要條件。 你有足夠的能力嗎? 評價一下自己是否有下述能力。 智力:顯然 時間:往往比你想想的要長,你能承受嗎? 創造力:讀博需要你用新的思路看待問題。問問自己喜歡“腦筋急轉彎”嗎? 你學高數時感到有意思嗎? 好奇心:你是不是強烈的想知道周圍事物背后的規律? 適應能力:讀博常會出乎意料的困難。你可能會到一個沒有人知道答案的領域。 你能忍受郁悶嗎?能忍受住找沒人知道的答案時的枯燥嗎? 自我驅動:教授不會告訴你怎么做。你能自己給自己長期科研的動力嗎? 競爭能力:你將與最聰明的人共事,別人會將你與這些人比較。你扛得住嗎? 成熟:讀博時間大部分由你自己支配。你要自己安排自己的日程。 3。警告(博士不是。。) 讓自己有聲望:你畢業后,你周圍每個同事都是博士。 保障自己觀點正確:博士只在一個領域有權威。這并不代表所有領域的權威。 自己的目標:如果你只想要各文憑,很多方法都比這容易。 工作的保障:很多公司不要博士。即使要了,當公司不景氣時先把科研部門砍掉。 讓自己和家人更有面子:你媽可以很驕傲的說自己孩子是個博士。但這不是你讀博的理由 證明自己的聰明:你要長期從事枯燥的工作,多次面對失敗,折磨你的意志。 將來就研究一個領域:一輩子只吃一碗飯?你將來要不停地科研,學習新方法、新理論 找工作更容易:搞笑! 比其它選擇好:每個人都要決定自己究竟要什么,什么最能激勵自己。 賺錢更多:至少5年之內你的收入是負的。除非你愛科研,否則這不是最好的賺錢方法。 4。還有幾個好消息 如果你有能力和興趣,搞科研將獲得與所有其它工作不同的獎勵。你能遇到這個星球上最聰明的人,甚至與他共事。你將不停的超越自己。你將解決以前從沒有人解決的問題。你將改變人們的生活方式。 (zz) |
回復話題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