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大學 - 話題

    考研手記
    查看(1738) 回復(0)
    小白楊
    • 積分:482
    • 注冊于:2010-08-02
    發表于 2010-10-22 01:06
    樓主
    --[緣起]--


            考研的念頭最初緣自大學期間,嚴格的說是大三的下學期。當時剛考完四級(第一次沒過),學習的勁頭還有,于是做了個計劃,先過六級,把英語搞定,大四上再準備考研。背六級單詞背了一個月,書背到一半,復習的時候受打擊了,背的還不如忘的快,于是放棄。暑假期間還是報了一個任汝芬的班,聽了一半都不到,放棄。大四開學后基本上就沒有開始真正的考研復習,到最后連考場也沒上,做了徹徹底底的逃兵。
            需要指出的是,大學五年期間,我基本上是一個差生,不顯山不露水,勉強學著不喜歡的專業,除了第一年拿過一次末等獎學金外,沒有獲過任何形式的獎勵,選修課必逃,必修課選逃,考試基本靠突擊,就這樣一直混到了畢業。這也許是大學教育的通病,因為和同學、同事聊起的時候,我發現我并不孤單,很多人也是像我一樣一路混過來的,大環境的欠缺,讓意志并不堅定的我們很容易想到放棄,那么多人缺考,我想并不是偶然的。
            我第一次的考研就這樣沒有開始就結束了,就像我的初戀,大學在無可奈何中結束,像大多數的大學生一樣,我迷茫而又有點期待的在另一個城市開始了我的工作生涯。


    --[遭遇挫折]--


            2002年是職場的冬天,但是對于我的母校這種級別的學校,要求不高的話工作還算好找。幾番挑挑揀揀之后,懷著對北京的向往,盡管工資低,我還是來到了北京某某研究所。意想不到的打擊在一個月后簽合同時降臨,違約金要3萬,基于種種客觀環境的的考慮,我在萬般無奈下簽了合同,從此背負了一個沉重的包袱,但也許正因為此,湖南人血液里寧折不彎的性格終于發揮了作用,使我終于下定了考研的決心。
            在準備完高級程序員的考試后,我即開始著手準備考研。像所有差生一樣,英語是我考研最大的障礙,2003年1月1日,我開始背考研英語單詞,多次中途放棄,然后從頭再來,期間痛苦自不必多說,有人說有壓力才會有動力,我深以為然,對于沒有退路,不甘沉淪的我來說,我并沒有別的選擇,只有堅持。3月,報了一個新東方的考研班,當時我在密云調試設備,每周五回北京,上兩天課,周一再回密云,如此直到考研班結束,才喘了一口氣。
            應該說,這個考研班還是給了我比較大的影響,新東方的每個學員都會發一本書,叫做《新東方精神》,里面自然少不了自吹自擂,但是這本書的主題——勵志還是很值得稱道的,至今我仍然記得里面的一些故事,其中有一個是說40天學德語的,大意是說一群美國飛行員要空投到德國敵后,只有40天時間給他們學習德語,如果學不會結果當然是死翹翹,德國人一看來了群美國鬼子,肯定不行。因為有這個壓力,結果這幫飛行員硬是在40天內學會了德語云云,最后說如果40天內要考GRE,如果給你死亡的壓力,那么你也能考過。經歷了這些之后,我也有意識的去找一些勵志的東西來激勵自己,比如《肖申克的救贖》,比如伍佰的白鴿等等。還有一個收獲就是在這以后,我改變了一個看法,之前我是有點鄙視考研辦之流的,認為靠人不如靠己,但現在我認為,有時候還是應該把問題交給專家,這樣可以省很多時間,少走很多彎路。


    --[涅磐重生]--


            四月,非典,所里放了3個星期的假,非典結束,很快到了6月,平時忙于工作,我的考研準備并不順利,半年的時間僅僅背了一遍單詞,高數看了不到一半而已,我開始有些懷疑在職的話今年到底能否準備好這次考研。這個時候又接了個私活(和同學合伙軟件開發,MIS系統),持續到7月下旬,兩方面的因素促使我決定辭職。這是個費心費力、斗智斗勇的過程,不細表,付出的代價不小,但最后的結局還算滿意。我還記得辭職結束后的那個上午,天氣很好,走在從所里到家的路上,感覺天空從未有過如此的明媚,那種自由的感覺,也許只有經歷過的人才能體會吧。
            私活9月份告一段落,2003年10月1日,我開始真正全身心地投入考研。
            首先對付的還是英語,之前雖然背過幾遍單詞,上過考研班,但是由于基礎實在比較差,在請教了考過的同學之后,我又背了一遍單詞,3個星期背了第一遍,之后花一個星期過了一遍,自我感覺還可以了,加上時間比較緊,就轉而開始看數學。花了一個月看了一遍課本,由于周期太長,剛開始做模擬題的時候前面的東西都忘得差不多了,時間緊也沒有多做,做了5套左右吧,真題都沒顧得上看。時間不多了,專業課和政治只能一起看了,花一兩個星期看完了政治,做了任汝芬的之二和之三,聽了一個考研班。專業課已經沒時間了,還好那年只考兩門,在考高程的時候書都看過,也不算太陌生,大概看了一遍書,做了做歷年考題,就這樣走上了考場。
            這一次的考研由于時間很緊,準備不充分而失敗了,最后只考了275分,政治70英語54數學72專業79,只有政治還算說得過去,但這個結果也是意料之中,并且所有的功課都大概過了一遍,也上過了考場并堅持到了最后,應該說還是積累了不少經驗,所以我并沒有多么沮喪,而是把希望寄托到了2004年。


    --[轉戰深圳]--


            在家里成績還沒有出來的時候我就決定去工作半年了,一方面連續考兩年周期太長;一方面剛考完時自信滿滿,覺得根本不需要再準備一年那么久了;另外內心深處追求自立的精神也促使我去找份工作,至少把自己給養活了,把下半年的生活費給掙出來。由于我姐姐姐夫都在深圳,于是過完年我就去深圳找工作了。
            也許是期望太低,總之我感覺工作比想象中好找,一個星期之內面試了4家公司,拿到了3個3~4k的軟件開發的offer,挑了家離家比較近的公司。在這里不得不補充說明一下,之所以對于跨專業的我來說找工作如此順利,名校出生、期望不高、高級程序員證和之前做的那個私活是重要原因,而最后一項可能尤為重要,相關行業的工作經驗對任何一個公司來說都肯定是最為看重的因素之一,所以這里順帶提醒一下在校的諸位,有時間的話盡可能的積累一些實際的項目經驗,有時候它可能會給你帶來意想不到的收獲。
            深圳火熱的天氣內蘊含著讓人讓人躁動不安的因素,一個半月后,我跳到了深圳一家著名通信公司做研發,月薪5k,這個結果是我沒有想到的,也讓我對繼續考研的目標產生了動搖,再冒一年的風險究竟值不值得?感謝我的家人和同學,在一次次網上或電話的討論后,我決定堅持。七月,深圳最熱的日子里,我離開了,回家短暫休整后,踏上了回北京的火車。
            在這里需要說明一下,離開這家公司,我是懷著深深的歉意與感謝的,公司待我不錯,我卻沒有為它做多少事情,就這樣走了,太不厚道。感謝我的思想導師,你幫了我很多,感謝我的同事,你們是一個很優秀的團體,希望你們工作順利,感謝公司,也希望公司健康發展,投之以桃,報之以李,但現在我只能希望以后能和公司有合作,在另一方面有所補償吧。


    --[晚安北京]--


            深圳和北京是兩個截然不同的城市。深圳是火熱的,激情的,在這里,到處都是年輕的面孔,30出頭的老板和CXO比比皆是,無形中給尚處于無產的階級帶來了壓力和動力,這也許也是深圳普遍的大小周或是五天半工作制的原因之一吧。馬路上的人們行色匆匆,仿佛生怕被深圳的快節奏給拋在后頭,大家都來自五湖四海,操著南腔北調的普通話,由于治安不太好,彼此打量的目光也帶著一絲謹慎和懷疑,越發拉開了人與人之間的距離,但陌生的環境人們更需要安全感,因此,朋友便成為這個城市所必不可少的潤滑劑了。有人說,在深圳你永遠尋找不到家的感覺,大家都是斷了根的浮萍,飄到了這里,就在這里暫且安定下來了罷,也許是若干年,也許是一生,但是內心深處魂牽夢繞的,依舊是老家的池塘,又或是故鄉的老井,而不是這里的擁擠的農民房,或是鱗比櫛次的寫字樓。深圳適合那種一無所有卻又不甘寂寞的人,在這個沒有歷史的城市里,沒有老朽的條條框框,也沒有深厚的心機,埋頭苦干就是了,或遲或早,總是會有回報的。
            北京則不一樣,北京太老了,十三朝古都,你隔壁的那間破房子,可能便是某某歷史名人留下的古跡,在這里到處都是故事,沒有故事的地方反而讓人驚異了。這里的關鍵詞是胡同,遛彎,這是個悠閑的人占據主流的城市,安全,節奏緩慢,隨處可見的是老北京熱情的大爺大媽,在干什么?遛狗呢。在這里呆久了,慢慢的你也會被它同化,連說話都開始大著舌頭了。和深圳相比,北京的人才太多了,再牛的人在這里也不足為奇,埋頭苦干的工科男在這里只會受人鄙視,好不容易找到一個還算滿意的工作你正沾沾自喜吧,轉眼你就會覺得,又土了吧,干這種費力不討好的活還屁顛屁顛的樂呢。晚上,站在高樓上看滿街燈火,只有一種感覺:北京真大啊,我真捉摸不透它。這時一首歌在我耳邊回響:晚安,北京,晚安,所有未眠的人們,晚安,北京,晚安,所有孤獨的人們……


    --[長路漫漫]--


            2004年7月23日,到達北京,收拾了一下同學幫我租好的房子,24日,開始了我的第二次考研復習。
            第一天看的是數學,很快發現荒廢已久,不太看得進去了,考慮了一下,覺得還是把問題交給專家吧,報了一個清華開的考研班,主要貪圖在校內上課,方便,當時離開課還有一段時間。先看英語吧,單詞又忘的差不多了,再背一遍!暑假清華自習要查證,去北大!花了約2個星期背完了單詞,還是用的04的大綱,畢竟背過很多遍了,現在速度快多了,單詞一背,感覺又回來了。
            這里說明一下,個人覺得詞匯量在英語學習中實在是太重要了,準備考研,大綱5300中,4000以上的詞匯量是一定要有的,剩下的1000多也要臉熟,至少知道這個詞的傾向性,這樣做閱讀的時候才不會無從下手。背完了單詞之后我翻過China Daily之類報紙,發現雖然有點吃力,但基本還是能讀懂的,和沒背單詞之前一句話三個生詞完全不可同日而語,不會的常用詞太多了,英語分上不去也就是必然的結果。
            基礎差的人背單詞怎么背呢,這個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方法有很多,我個人認為最重要的還是這幾點:第一,要拿出整段的時間全心全意背單詞,別的什么都不想,每天背的越多越好,在盡量短的時間內背完,最多不超過一個月,時間拖的越長,前面背的就越容易忘掉,復習的時候挫折感就越大,很多人就是這樣放棄了。第二,第一遍背的時候最好不要用那種大厚本,解釋繁多,還有什么聯想記憶之類的,聽起來仿佛不錯,可是字數越多,背的肯定就越慢,復習的時候還麻煩,而且大厚本很容易讓人產生挫折感,往往一天背不了幾頁就放棄了。最好就用那種只有音標(一定要有,沒有也要自己標上,有的時候看到一個單詞不認識,一讀就想起來了,想到一個單詞不會寫,一讀就寫出來了,所以一定要讀,而且音要發準)和中文釋義的那種,做標記、背、復習起來都快,雖然這樣背會有無法理解單詞準確含義的缺點,但是只要詞匯量整體上去了,這個可以慢慢糾正,尤其是現在閱讀這種不特別注重單詞準確含義的題型分值越來越高,詞匯和完形越來越趨于邊緣化的情況下,理解不準確比不理解至少是好多了。
            單詞背完離數學開課時間也不多了,我抓緊時間快速的看了一遍數學的課本,之后就去上課了,課上主要講概念,然后用例題說明,感覺還不錯,跟著老師的節奏走,大概一個月左右就過完了全部內容,之后我開始做考試中心出的一本按章節分的真題的參考書,名字忘了。我覺得這本書還是很不錯的,因為它是出考試分析的那幫人,也就是命題者、閱卷者編的,里面有題解,還有老師對題目的分析,指出了考生常犯的錯誤,以及難度,區分度等等,推薦。這個做完了之后我開始做模擬題,大密度的做了一個星期(平均每天1.5套),感覺還可以了,就開始了專業課的復習。
            這里補充一下,數學復習,我覺得看課本,然后做真題,這個過程比用陳文登或者李永樂的復習指南要好,為什么呢?課本是學過的,而且難度低,比直接用復習指南那種大厚本學習起來要快,學過了再總結一下,做題加深印象,再總結,比較容易形成整體的知識框架,知識也掌握的好,當然看復習指南也不是說就行不成,但是那種包羅萬象,企圖一本搞定的書看起來太慢了,題又多又難,很容易看到后面忘了前面,等到看完做模擬題的時候知識不夠整體,框架不清晰,就很容易受打擊。一家之言,我的數學不牛,考的也不理想,總之學習的時候多請教,多留心,不要鉆牛角尖浪費時間就行了。什么書都是工具,用的方法不同,效果也就不同,并無褒貶之意。
            9月底,數學告一段落,之后是專業課,今年清華計算機的專業課加了一門課,任務更繁重了,首先仍然是看書,我先看的是數據結構,教材看起來還行,那本習題集費了不少功夫,前后大概看了有一個月吧,最后有不少算法還是比較生疏,汗,還好我估計今年加了一門課,算法這一塊的內容肯定得壓縮,就沒有太花時間,因為算法是C++描述的,一環扣一環的,環境搭起來比較麻煩,也沒怎么上機調算法,好多算法都是在一個清華出的數據結構輔助教學的軟件上面啃的,C的,只能直觀理解一下,沒法調,不過這個軟件在驗證AVL樹和B樹的題的時候還比較管用,B樹貌似今年就考了。
            然后看操作系統,指定的兩本參考書厚度看上去很嚇人,其實兩本書內容差不多,而且有將近一半的垃圾內容,所以相對還比較好啃。不得不提到向勇的ppt了,看完ppt在看書發現比只看書爽多了,老外就喜歡羅嗦,書都出的巨厚,一個附錄也要搞100多頁,ppt就不同了,一個晚上就可以看完一章,和書一對照,做做筆記,理解倍深刻。總之操作系統在這三門課里面相對還是比較好對付的,重要的是概念理解要到位,我背了很多書里面的高級冬冬,什么雙指針輪轉調度算法之類的,最后也沒考,考的都是比較基本的概念,只有一個難點就是pv操作,這方面的題比較難找,我買的一本清華版科海出的習題集里面還比較多,練一練也就差不多了。
            之后看計算機原理,這門課是新加的,我到現在都沒有搞清楚它到底算是一門什么樣的課程,指定的兩本參考書一本是組成原理,一本是系統結構,一起看吧,組成原理有一部分內容太硬了,分析歷年題發現考的可能性不大,一掃而過,系統結構后面的東西太偏,一掃而過。這門課也是概念居多,偶爾有些要算的,不過考的范圍劇廣,什么都有可能考,這個比較郁悶,難倒是不難,而且還喜歡考陳題,不得不說出題老師是比較不上心的。我最后做題的時候發現有些東西只是略有耳聞,比較不熟,根本沒背過,還好有一掃而過,最后只好編了一些寫上去,也不知道最后得了多少分。
            作為一個跨專業的考生,專業課是我花費時間最久的一門課,最后的成績也沒有辜負我的努力。總體來說,清華計算機的專業課考試是很活的,很少有太死板的東西,重點考察的是你對這些知識點、這門學科的理解深度,換句話說,就是你是不是真正學懂了這門課,可能這也是清華本科教學的特點吧,加上內容太廣泛,偶爾還考一些書上根本沒有的東西,有些題又確實比較難,所以,清華計算機的專業課歷年來是很難考到14x之類的高分的,今年專業課最高分貌似是128,而且120以上的寥寥無幾,這可能也是計算機的分數總是不及電子和自動化變態的原因之一。除了真題,我還看了老師講課用的ppt,做了清華本科期末考試的考題(順便感謝一下幫我搞到這個考題的那位mm),我覺得這兩個東西也是專業課復習中一個很重要的參考資料,因為畢竟它們都反映了出題者的思想。
            我政治復習得比較晚,因為基礎不錯,大概11月底才開始復習,先是看了一遍紅寶書,輔以任汝芬的之二,基本上是看完了一門就做一門的題,主要是選擇題啦,大題一掃而過,這個過程很快,一個多星期吧,后來又看了一遍紅寶書,順便看了任汝芬的之三,把之二做錯的再做了一遍,把不熟的地方摘出來記了記,然后做了幾套模擬題。把若干個版本的最后幾套題都略微背了背,其實就是看了看,重點看了任汝芬的,畢竟是校友嘛。
            上了任汝芬的沖刺班,在海淀體育館,人暴多,主要是講題,感覺沒什么意思,還不如去年聽的林代昭的,他把知識總結起來講了講,相當于又看了一遍書。沒什么可說的,感覺政治復習起來還是比較輕松的,也不用昏天黑地的死背,多看幾遍,關鍵詞熟就行了,現在政治出題的趨勢是越來越不要求死背了。當然我最后考的分相對而言也不高,也許是付出太少了,一份耕耘一份收獲嘛。
            最后說一下學習方法,這個因人而異,我的僅供參考。我看書喜歡少量多遍,每一遍都看的比較快,比較注重建立知識框架,也喜歡做總結來整理知識框架,專業課總結了兩遍,數學總結了一遍,政治一遍。個人覺得做總結是一個比較有用的方法,尤其是結構性比較強的學科,有助于理解。
            我考研復習整個流程大概就是這個樣子,我的學習習慣是在一段時間里主要學一門,其他的只作為輔助,但也不是完全不看,比如在學專業課的時候我也做了大量的英語和數學的模擬題,最后英語模擬了10來套,數學模擬了30多套的樣子吧。一天平均下來有效學習時間大概8~9個小時,一周約六天,我是比較懶的。


    --[沙場鏖兵]--


            該來的終于來了,2005年1月21日晚,明天就是考研的日子了,之前就有同學告訴過我,越是準備充分,就越是緊張,晚上可能會失眠。我原也沒放在心上,我這個人天生不緊張,天塌下來也不會眨眼,去年考的時候睡得比誰的香,但是這一次好像有點不一樣。這天夜里,我和室友11點便早早的上床準備睡覺,為了防止失眠,我還特意吃了顆白加黑的黑片,不是說晚上服黑片,睡得香嗎?很快,我就睡著了,萬幸。但是晚上不知道是什么時候,不知道是什么聲音,我就醒了,大腦無比的清醒,思緒在腦海中飛一般的掠過,仿佛一個超過頻的CPU在高速運轉,我的頭很暈,我知道我很想睡,但是卻怎么也做不到,仿佛一臺想待機的電腦,卻由于很多進程正在進行高強度的運算而無法響應低優先級的人機交互操作,實在忍不住看了一下表,現在是凌晨三點。無奈之下,我只得啟動了數綿羊應用程序,希望能搶占一些CPU資源,我數啊數,數啊數,貌似數到了2000多,后來的事情就不知道了,可能造成了進程死鎖而導致系統崩潰了。后來我有沒有睡著?只有天知道。
            第二天還是要上考場,政治差點沒做完,考英語的時候腰已經直不起來了,時間也不夠,大概有4道完形是亂涂的。怎么這么累啊。
            第二天晚上幾乎是第一天的翻版,我還是吃了一粒白加黑,仍然是半夜,不過這次是凌晨兩點,綿羊數到了多少?我忘了。
            考數學了,悲劇,時間不夠,一半的的大題沒做徹底,Sigh,做模擬題的時候太沒考慮時間了。
            考完數學我就知道這次完了,中午食不甘味,下午勉強考完了專業課。雖然心情低落,但一切終于結束了,還是有一種如釋重負的感覺。


    --[柳暗花明]--


            阿甘說過,生活就像是一盒巧克力,你永遠不知道下一顆是什么味道。
            的確如此,漫長的等待后分數終于出來了,這是一份我沒有想到的禮物,讓我感覺到這些年的辛苦總算沒有白費。之后是準備復試,聯系導師,復試,忙碌而又充實。
            復試簡單說說吧,因為導師研究的一個方向我過去正好做過項目,加上排名還比較靠前,所以我沒太多壓力,也沒有太認真準備,相信大多數人也是如此。英語還好,那兩門專業課可能極少有人能考好吧,主要還是看面試。應用方向面試很快,大概十多分鐘一個人吧,可能也問不出太多東西,所以人品還是很重要的,簡言之有時候真的是看運氣。個人感覺老師主要看中這么幾個方面吧:初試成績,尤其是專業課成績;本科院校;本科專業,是不是跨專業,是的話跨度大不大;應屆的話本科成績,不要太差,往屆的話項目經歷;動手能力也是比較看重的。


    --[余音]--


            趁著五一總算把這篇東西寫完了,也算是給自己的過去做了一個總結,畢業以來浮浮沉沉,短短三年,經歷了不少事情,有時候自己調侃自己,我也算是經歷過風雨,也見過彩虹的人了。把記憶打包,為的是能夠揚帆遠航,我還清楚地記得高中語文老師送我的一句話——長風破浪會有時,只掛云帆濟滄海。是的,天道終究是會酬勤的,去做了,就一定會有收獲。所有為自己的理想而奮斗過或正在奮斗的人們,加油!

            報考專業:清華大學計算機系計算機應用方向
            考研分數:401。政治77英語75數學124專業125
            個人簡歷:
            1997-2002       西安交通大學電氣學院
            2002-2003       北京某研究所
            2003            第一次考研
            2004            深圳某軟件公司
            2004            深圳某著名通信公司
            2004-2005       第二次考研
            2005            ……(zz)

    回復話題
    上傳/修改頭像

    目前中國有20元紙幣嗎?

    考研論壇提示:
    1、請勿發布個人聯系方式或詢問他人聯系方式,包括QQ和手機等。
    2、未經允許不得發布任何資料出售、招生中介等廣告信息。
    3、如果發布了涉及以上內容的話題或跟帖,您在考研網的注冊賬戶可能被禁用。

    網站介紹 | 關于我們 | 聯系方式 | 廣告業務 | 幫助信息
    ©1998-2015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考研網-聯系地址:上海市郵政信箱088-014號 郵編:200092 Tel & Fax:021 - 5589 1949 滬ICP備12018245號

    亚洲av福利无码无一区二区 | 下载天堂国产AV成人无码精品网站| 久久国产三级无码一区二区| 亚洲乱码中文字幕综合| 国产日韩AV免费无码一区二区| 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AV无码无限在线观看不卡| 国产精品无码免费专区午夜| xx中文字幕乱偷avxx| 狠狠精品久久久无码中文字幕 | 国产成人无码AV一区二区 | 亚洲日韩激情无码一区| 中文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亚洲精品AⅤ无码精品 | 国产丝袜无码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国产激情无码视频在线播放性色| 中文无码vs无码人妻| 亚洲av无码成人精品区在线播放| AV无码久久久久不卡蜜桃| 中文午夜乱理片无码| 国产AV无码专区亚洲AV毛网站| 午夜无码中文字幕在线播放| 蜜桃视频无码区在线观看| 国产麻豆天美果冻无码视频| 佐藤遥希在线播放一二区| 亚洲av福利无码无一区二区 | 在线播放无码后入内射少妇| 亚洲精品无码午夜福利中文字幕 | 亚洲午夜福利精品无码| 亚洲精品无码MV在线观看| 最近中文字幕视频在线资源| 国产精品午夜福利在线无码 | 日韩中文字幕在线视频| 日韩av片无码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 亚洲av永久无码制服河南实里 | YY111111少妇无码理论片| 国产AV无码专区亚洲AV漫画| 爆操夜夜操天天操狠操中文| 久久久久无码专区亚洲av| 精品人妻大屁股白浆无码|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久久综合网| 一二三四在线观看免费中文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