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研全記錄 by 儀22 貝貝龍 (zz)
查看(1810) 回復(0) |
|
|
發表于 2010-10-24 01:50
樓主
推研全記錄
By 儀22 貝貝龍 關鍵詞句:學分積是王道 說明:本文主要針對精儀系非國防班的系內推研工作,盡量保證真實客觀。 明線:校系進度 暗線:本人進度 明: 9月22日周四下午二教403 政策介紹大會 政策要點: 1、 四八 專業排名不在系內后20%的有推研資格,包括系內和外推,博士需要在前40%,去年還有系內系內60%的線,就是所謂的"四六八"。 不及格最多兩門,而且只能一個在大一第一學期一個在后續學期,其余均不可。成績在系前20%的人可以掛三門,但是這種情況在系里歷史上好像只出現過一次。 2、 一切排名均指專業排名 但是感覺真正起作用的還是學分積。 3、 選修課不計學分積 學校會給出三個排名,必修+限選成績、所有課程(即必修+限選+選修)成績、所修總學分(這個比較搞,不知有什么用),各個系根據自己的情況選用,咱系用第一個。 4、 交叉與系內同時進行 這是造成今年部分局面遲遲不定的重要原因,往年都是交叉在系內前先定的。 5、 每個人在系內可報兩個志愿 進所靠名次,但若第一志愿不取第二志愿有三個名次的級差。貌似今年系內還沒有走二志愿成功的。由第一志愿所在的所組織面試,按照學分積、面試成績八二開的比例算總成績,如果某個所報的人比要錄的人多,最后就要以這個成績定能否留下。 6、 畢業時的要求 不允許再不及格,以前沒及格的及格,不受任何處分,畢設成績>80分。 7、 研究生不收費 2006級清華研究生只有美院、軟院、法碩、微電子所部分專業收費。 8、 進度 22日(第二周周四)前課程成績有異議上報注冊中心。26日(第三周周一)學校正式公布成績。當天下午4點前交志愿表。27號(周二)上午看面試安排,下午和次日上午各所組織面試(博碩分開)。28日(周三)中午12點面試結束。29日(周四)系內結果上報學校。實際操作由于經管29日出交叉結果,系里結果30日才出。 9、 名額 全系前四個班共103人。 儀器3博8碩、光學3博4碩、制造2博7碩、設計1博3碩、摩擦2博4碩、激光1博1碩、工程碩士5、深圳研究生院5、外推15。 本校系內共12博27碩計39。有清華文憑的39+5+5計49。所有計64。 與去年相比,名額略有減少。(去年比前年名額大幅減少。) 暗: 個人情況:學分積88.3,專業名次10,年級名次15。(我們2字班的分數比1字班高很多。) 因為要發表,所以除了我出現的所有人全部用字母代替。 對推研的概念是大二建立起來的,沒想到那天一個5字班的dd(A)竟然就開始問我推研的事了,汗。 大二當團支書時在零字班師兄推研結束后曾經找過三位師兄(B、C、D)向班里同學談過推研經驗。大三跟著一字班一位師兄(E)做社會工作時也經常聽他說起推研的事。 輪到我們,最早的動靜應該算是某門課程的老師(F)在大三接近期末時想讓我們班一成績很好的哥們(G)過去讀博,當時G猶豫了很久最終決定拒掉F老師,因為G最終決定讀碩。從這個時候起,我也開始在博碩間猶豫。按照往年的政策,我的成績博碩都可以讀到。開始還是傾向讀博的,原因是看了一輪系里老師的主頁,覺得還是博導牛。跟家里商量,家里當然也偏向我讀博。如果一共用10分表示,博碩曾一度達到8比2。后來有次跟一個很信任的6字班的師兄(H)打了個很長的電話,詳細分析了利弊,從這時起開始想碩轉變,中間雖然出現過小小的波動,但是總趨勢最終還是一直向碩士發展。至于專業,倒是一直傾向儀器所。因為我想畢業后工作,師兄們說儀器好找工作。 6、7月份小學期中間,開始在系主頁(pim.tsinghua.edu.cn)上研究碩導。看上了儀器所某組(甲組)的一位老師(I),但小學期后來實在太緊張就一直未聯系。 8月14號,從洛陽實習回來的第二天,回家過暑假的前兩天,晚上10點多給I老師發信說明情況并附上自己的簡歷,沒想到I老師竟然在12點時立刻回信了。第二天到他的辦公室去找他談了談情況,當時還沒有同學找過他--我屬于下手最早的一批人之一。I老師的意思,我只要能排進儀器所而且不在后一兩名,就會收我。--這里要介紹一下情況。比如儀器所招10個碩,報了12個,按照規則,最后就要以按學分積與面試成績綜合定取舍,這時如果在最后一兩名還是有可能被擠掉的,所以老師提這種要求可以算是條底線。目前隨著總名額的減少已經變成了想招研究生的老師和想讀研究生的學生很多但是中間名額限制太厲害的情況,作為學生很想讀本系的研究生,作為老師也會偏愛本校或者說是本系的學生。因為這個,老師為了使自己有本系學生招,就會向學生提出這樣的要求。--有了I老師的這話,我就可以比較安心的回家了。但是在家期間還是比較擔心的就是如果排名在我前面的人去找I老師怎么辦。所以我開學前一周9月5號回到了學校,這個時候班里已經有一半的同學在學校了。回來的第二天又去找I老師,這個時候還沒有別的人找過他,算是比較放心了。 學校的政策同我們的行動比起來還是很緩慢的,在 13號(校歷第一周周二)有I老師的一節課,課上發現同學G也已經找過I老師了,G的成績比我高接近1分,相當大的差距了,而且他各方面能力比我也高不只1%,這個時候,我知道自己已經很危險了。這個星期的晚些時候,G向我說了情況,推薦我去找J老師,我只能承認不得不換老師了。16號向J老師發了信。17號有J老師的一門課,雖然我沒抽上,但還是去上了,但是不幸的是發現機字班的第1名K同學和第4名L同學都跟J老師打了招呼。K同學的第一志愿是交叉經管。這個時候,我們的政策、名額、成績等等所有的資料等等都沒有(當然K、L同學的名次也都是后來才知道的)。我問J老師,他因為太忙還沒有看我的信并表示會回去看。這個時候我覺得J老師這邊已經沒有希望了,就在21號(周三)儀器所的推研介紹會上向別的老師(M)也投了簡歷。但到了當天晚上,突然得知第4名L同學好像聯系的是M老師,開始是失望,但是立馬又反應過來我可以去找J老師了,只要K同學交叉成功,我就可以去J老師那里。聞此訊,心情復雜,順便和G同學和N同學一起去西門外小吃店隨便吃了點東西。回來時已經時凌晨接近2點了,這時我突然收到了J老師的回信,讓我第二天把紙版的簡歷和成績單送到他的辦公室。轉機出現了。 22號(周四)上午,我把簡歷和成績單向J老師送去,由于他有課,又還沒有出政策,也沒長聊。下午開大會出了政策,會后我決定去趟系館。果然在接近6點時等到了J老師。(奇怪的是,以后好幾次去他辦公室再也沒找到過他,唯有這一天兩次都找到了。)他也已經知道了名額分配的情況。看了我的成績,他說本來想招個交叉的學生,但無奈來的學生成績都太差,自己系里同學成績這么好實在不好拒。我還得知本專業另一個班的O同學和我們班的P同學也向他遞過簡歷,而且O的成績比我好,但是我已經得知O同學已經跟另外一個老師基本談妥了。這樣的話我前面就還只有要去經管交叉的K同學。了解了這些情況,J老師說了句讓我這次推研過程中印象最深的一句話--現在我能把你作為第一選擇。沒想到J老師能夠這么痛快的決定,后來知道他覺得我們系的第一名去交叉哪里有不成功的。我喜出望外,并且也答應把J老師作為第一選擇。這次面談成為了整個推研過程中對我最關鍵的一次。 當晚,輔導員開始組織各班統計成績和意向,之前幾天雖然已經有民間排名,但是不知算不算選修,不知各人的意向,作用不大。晚上11點,統計結果出來,這個時候知道我排在專業第10年級15,前面有儀碩意向的人有6個,但是其中有交叉意向的至少有2個(后來證明有4個,成功了3個)。這么說我進所應該沒有問題了。當然,為了防萬一,第二天周五上午我還向儀器所的Q老師遞了簡歷,作為自己的第二選擇。 24、25號是周六周日,幾乎沒有什么進展。隨著時間的推移,不斷有前面人交叉成功的消息傳來,到了26號(周一),我前面還有兩名交叉經管的同學(K同學和R同學)未定,其余的都已成功,總共還有4個。其中G同學已基本定了I老師,S同學已基本定了T老師,對我有影響的就還只有K同學。這幾天一直在真誠祝福K同學交叉成功。 27號下午,儀器所組織了碩士的面試。我排在下午5點。儀器所6個組每個組派出了一名老師,慶幸的是,其中的5位老師我認識,4位老師認識我。面試共10分鐘,3分鐘中文自我介紹,剩下時間提問。我給幾位老師以前的印象都不錯,面試氣氛很輕松,雖然提問的3個專業問題我只答對了半個。后來知道所有同學好像沒有答對超過1個的。有同學說這樣做的目的就是為了實質上仍按學分積排名。 提問間,我發現如果J老師那里不行的話,Q老師貌似并不是很想接收我,這是我很擔心的。于是,當天晚飯時給Q老師打電話,他說明了情況,是R同學有可能交叉不成去他所在的組,但是,他也表示,如果我去不了J老師那里,他愿意接收我。心里的石頭落地了。 但是到了28號(周三),也就是原定報學校的日子,經管的結果仍然遲遲不能下來。這個讓人坐臥不安。終于到了29號(周四)下午傳來了K同學交叉成功的消息。到30號(周五)下午,我給J老師又打了個電話,終于,定了。 總之,我的經歷算是一般吧,雖然換了一次老師,表面上在I老師哪里浪費了一個月的時間,但總不算太曲折,給I老師的印象不錯,面試的時候肯定I老師也幫忙了。最后結果自己也比較滿意。 我們班的情況總體上說也不錯,全班28個人最后留系里10個,交叉5個(去年全系也就交叉8個而已)、深研院1個、工碩1個,共17個人將來有清華文憑,還有1個還在聯系。其余10個人有4個要出國、2個要考研、4個估計要工作了。我們宿舍更牛,8個人除了1個出國其余全部推上。 個人建議: 1、 學分積是王道。除此之外的SRT、競賽、paper表面上看老師都喜歡,但是真正殘酷pk的時候不起作用。從個人情況來看,早聯系未必有優勢,反而容易暴露目標。 2、 多聯系,多跟老師和同學交流,多在系館跑,平時多認幾個老師,要想留到系里就要好好混,系里絕大多數老師還是很好的。 3、 聯系老師優先級:面談>電話>郵件 我這個月的手機費用是以前一個月的3倍。 4、 博、碩提前要想好,否則等到9月再定很痛苦的;想交叉的話也一定要想好,交叉的同學雖然是給系里做貢獻,但是今年同步進行,在系內很容易受老師的偏見。想交叉就要有把握,不然再回來很不爽的。 5、 民間排名作用不可小視,其實整個過程起主要作用的還是民間排名,學校的排名出來的太晚太晚了。這里面輔導員和班長的作用非常重要,我們今年出政策一直到填表的幾天了里半天更新一次大家的意向傳到系服務器的專區上,作用還是很大的。順便贊下我們的班長支書,雖然兩位大人都是要出國不參加推研的,但是對我們的推研還是很盡心的。 6、 對自己的興趣要分析清楚,自己真的就很喜歡那個最熱門的方向嗎?往往在開始的時候大家都會向一個好地方(一個所甚至所里的一個組)擠,但是人一多就都發現不現實,于是乎紛紛撤離,于是乎這個地方最后其實并不是很熱。所以要想進好地方,可以冒冒險賭一把,甚至在填表截止前的剎那改志愿也是件很正常的事情,推研本來就是各方面的"博弈"。 7、 盡量不要腳踩n只船,尤其是在同一個所里,老師們也是有競爭的,會很討厭同學這樣做,而且,前面的一名同學定不下來,會直接導致后面一條線上的人都定不下來。 8、 系里網站需要更新了,好像今年的版本跟去年沒變化,其實有很多好老師主頁上都沒有的,都靠問出來。明年要再用這個主頁就太無法想象了。 完 |
回復話題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