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考研專業解讀:工商管理碩士(MBA)
查看(1052) 回復(0) |
|
jevin
|
發表于 2010-10-11 23:39
樓主
(一) 專業分析
1. 學科簡介 工商管理碩士是現在考研的熱門專業之一。根據對中國MBA學員的調查顯示,他們的學習動機排名從高到低分別為:提升事業前景、學習新技能、獲得轉行的能力、提高薪水、自主創業等。由此可見,大多數的MBA學員將提升事業前景作為第一動機,如果你將自己職業發展和人生規劃的方向定為事業發展型,MBA的學習將會給你帶來一定收益,也是一份不錯的投資。 2. 培養目標 工商管理學科的碩士研究生意在培養較好地掌握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和鄧小平理論,擁護黨的基本路線,具有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遵紀守法,具有較強的事業心、職業道德與責任感,愿意為祖國和人民的事業貢獻自己畢生力量,具有較強的開拓精神和較強應用能力的高層次工商管理人才。 3. 考試科目 ① 199 MBA聯考綜合能力 ② 299 MBA聯考英語 (二) MBA的就業前景 在MBA這道誘人的光環下,有人將之與高薪、高職相提并論,也有人杞人憂天地認為,受全球經濟放緩的影響,MBA的就業之途正在受阻。那么,客觀來說,MBA的明天到底如何呢? 國內MBA的就業前景,取決于MBA學子的心態問題。目前國內MBA教育主要是培養各大企業的中層管理者,而不少MBA學子總認為獲得了MBA這塊金字招牌,就理所當然要做高層經理,若在就業中持這種心態,盲目地將自己定位于“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就很容易受到挫折。MBA畢業之后在選擇工作時最重要的不是看職位有多高,而是要徹底了解所投身職業的未來發展前景如何,且在行業選擇上要理性,不要盲目追求朝陽行業。比如,目前不少中國老牌國企正面臨中興期,金融行業進入轉制期,這些行業目前都缺少大量的MBA人才,若適時投身于此,個人的發展前景會非常廣闊。 (三) MBA的花費 要讀MBA確實投入不菲,因此讀工商管理碩士必須要考慮的是MBA的“投入產出比”這個評估投資效益的概念。 所謂投入,除了讀MBA的花銷以外,還要計算機會成本,即讀書的這段時間放棄了工作.沒有收入,也失去了已建立的關系和發展事業的機會。 所謂產出,就是指畢業之后是否能夠達到自己所期望的薪金。就MBA畢業生來說,現在心儀的就業領域大多為:咨詢、金融服務、銀行和財會、工業和工程、信息技術和通訊、非營利和公共部門、制藥和健康、零售及消費品、媒體等。 值得考慮的是,讀MBA是沒有公費醫療的。此外還需要自己解決住宿(某些學校部分解決,費用自理),其他基本與普通在校生一樣。 MBA的學費是每一個報考者應當考慮的重要因素。名牌學校的學費 7 到 8 萬不等,如果錢不夠可通過貸款解決。辦理學費貸款必須在繳納第一年學費,注冊并取得學籍后方可申請,并且是集體辦理。貸款總額為學費和生活費的80%。 (四) MBA的報考條件 1. 專業學歷要求 報考MBA專業不限,任何專業都可以報.學歷方面只要獲得了教育部批準的國民系列教育大專以上(含大專)畢業學歷就可以,比如普通和成人高校、自考本科畢業,以及已經獲得碩士學位都行,這里要注意的是本科畢業并不要求學位證只要有畢業證就可以,而黨校系列的畢業證則不被認可。 2. 工作年限要求 對于工作年限的要求一般是本科三年,專科是五年。報考條件中所要求工作經歷年限的計算,是指從畢業獲得證書(一般指每年的7月份)到被錄取入學(一般指每年的9 月份)的時間。 3. 學習方式 MBA的學習十分靈活,有脫產和在職兩種方式,脫產的是工作日每天上課,在職的利用集中時間上課,周一到周五是晚上,周六周日是白天。 另外,目前還有EMBA和國際MBA(IMBA)兩種MBA形式。 EMBA是英文Executive Master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的縮寫,意為高層管理人員MBA。在我國主要是為企業高層管理人員開辦的在職MBA教育培訓。 IMBA則是某些學校和外國大學合辦的MBA,一般是在報考MBA英語成績比較好的考生中招收。IMBA班全英文授課,畢業除了獲得本校的學位證和畢業證以外,還將獲得聯合辦學的外國大學的結業證。 考生也可以在錄取后或入學后更改學習方式。一般錄取后在每年的五月份簽訂培養協議書時可以更改學習方式(脫產或在職);入學后如有特殊情況需要變更學習方式,可提交申請,經批準后變更學習方式。 (五) 院校選擇 擇校最重要的是理性選擇。很多考生不能正確認識自身的實際情況,一味追求名校,造成了報考清華、北大、復旦、人大等高校的人數十分集中。而相比之下,有些有MBA招生資格的學校卻顯得冷清。 據統計,復旦、北大、清華等名校的MBA報錄比都在32%以內,如復旦大學是全國第二大難考的MBA院校,2006年的報錄比僅為24.41%,北京大學有1203人報考,錄取比率26.60%,足足有883人被無情地淘汰了!而安徽大學、上海大學、河南大學、浙江工業大學和南京航空航天大學的報錄比都達到了200%以上。 學校的報考人數、參考人數、過線人數和實際錄取人數等數據是重要的參考標準,從這些數據當中可以分析出這些院校MBA的競爭激烈程度,另外參考這些院校所處的位置,同時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進行報考,這樣可以提高考上的幾率。 另外,我們建議同學們多考察目標院校近年來畢業生就業層次和薪水變化狀況,入學前的工資和入學的后工資比例和價值提升,在某種程度上反映著這個商學院在用人單位中的地位。 排名前十位院校 排名 等級 廈門大學 1 A+ 清華大學 2 A+ 中山大學 3 A+ 中國人民大學 4 A+ 西安交通大學 5 A+ 重慶大學 6 A+ 東北財經大學 7 A+ 南開大學 8 A+ 武漢大學 9 A+ 復旦大學 10 A+ (六) 相關學科 會計學、企業管理、旅游管理、技術經濟及管理 (七) 課程設置 以南開大學為例:馬克思主義理論、外語、組織行為學、財務會計、數據、模型與決策、管理經濟學、市場營銷、信息技術、戰略管理、人力資源管理、公司財務、運營管理 |
回復話題 |
||
上傳/修改頭像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