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試準備篇之如何有效地收集信息
查看(891) 回復(0) |
|
jevin
|
發表于 2010-11-04 09:55
樓主
張強:主持人好!大家好!很高興能參加這一次的訪談,希望我的講解能對同學們接下來的復試準備有所幫助。
主持人:現在很多考生都剛剛拿到了自己的考研初試成績,分數高的當然是欣喜不已,舉家歡慶,分數低的考生是惴惴不安,不知道接下來的復試要如何進行。 張強:對于考研的朋友而言,過去的一年是拼搏征戰的一年,能通過艱苦的初試進入到復試中,確實不易,但是還不能掉以輕心,在當前實行差額復試的制度下,誰最終能夠躍過龍門還要看能否邁過復試的關卡。復試是通過一定的方式來考查考生是否高分低能,真正選拔出有潛質、適合讀研的學生。復試發揮出色,可以彌補先前初試的不足。復試才是真正的“淘汰賽”,稍有不慎,就可能前功盡棄。因而,考生一定要做好充分準備,在復試中做到“知己知彼,百戰不殆”。 主持人:看來不管初試分數是高是低,最終還是要在復試當中決勝負。那現階段應該如何準備復試呢? 張強:在復試的前期準備中,信息搜集是最重要的。每年3月初公布初試成績之后,大部分招生單位的復試政策也會在3月份公布,考生最好能在第一時間進行了解,并盡量做到詳盡、準確理解政策,不明白的要向招生單位咨詢,以得到最權威、清晰的解釋。如果現在還沒有公布,考生現在可以參考報考學校去年的復試辦法做相應準備。 復試的形式一般包括:專業課筆試、綜合面試、外語聽力及口語測試等,主要考查考生的專業素質和能力及綜合素質和能力。按照教育部“全面考查,突出重點”的復試原則要求,有的高校還設有實踐(試驗)能力考核、心理素質考核等環節。復試的內容和形式,是招生單位根據本單位學科專業特色和辦學特色決定的。不同的招生單位差異非常大,需要考生及時瀏覽招生單位的網站,以便了解具體規定。 主持人:考生在查看復試政策是要特別注意哪些方面呢? 張強:資格審查是復試的必要環節。按照規定,招生單位要查驗復試考生的準考證、學歷證書原件(應屆本科畢業生交驗學生證,畢業證書入學時交驗)和身份證等相關材料。同等學力考生除上述材料外,需要另外提交四級證書原件或四級成績單。“大學生志愿服務西部計劃”志愿者考生,還要準備全國大學生志愿服務西部計劃項目管理辦公室統一制作、頒發的《大學生志愿服務西部計劃志愿服務證》、《志愿服務鑒定書》以及服務單位證明。不符合教育部規定,資格審查不合格的考生,不能參加復試。考生一定要根據教育部和招生單位的要求,備齊資格審查的材料。在研究生報考的過程中,常遇到考生遺漏報考環節,求助招生單位的情況。當然,在政策和條件允許的情況下,盡管給工作帶來了許多不便,招生單位一般還是會盡力幫助考生進行補救的。但是要知道,由于研究生招生的階段性很強,很多環節一旦錯過是無法彌補的。所以建議考生在確定了復試的時間和內容后,制作一張時間表,張貼在醒目位置,提示自己在不同的復試時間段內應該注意的事項。 主持人:上面提到,復試的形式一般包括:專業課筆試、綜合面試、外語聽力及口語測試等,針對這幾方面的測試,怎么才能做到知己知彼呢? 張強:首先,在備考專業課筆試時,有些學校專業會給出指定的專業課筆試參考書目,有些則只給出考試科目而不指定參考書,這就要求考生自己搜集信息,可以向招生單位咨詢,經常瀏覽其網站。另外還可以向上屆的師兄師姐詢問,征求他們的意見,看有什么推薦的參考書目。所考大學的bbs也是搜集信息的極好來源。例如,我們萬學海文的一個高級輔導項目——鉆石卡,就會給學員配備一個專業課顧問,有學員所報考學校專業的在讀研究生來擔任,除了指導學生的初試專業課學習外,還能給學生介紹復試流程、導師信息等等,這樣學生準備復試就更有針對性,復試的成功率大大提高。 其次,考生要熟悉所報專業的情況,除了認真學習指定參考書目外,還要對本專業研究現狀及進展情況了如指掌。可以在圖書館或網絡上搜索有關專業的最新動態。考生一方面要注意鞏固基礎知識,把初試之前準備的內容看一遍,另一方面,要搜集報考專業研究方向的學術動態及其導師的學術觀點,這些都很容易在復試中涉及到。通常復試的考官都是本專業最具權威的老師,每一個老師都有自己的研究方向、重點和科研成果,除了基本專業知識外,有些考官還會問一些他們感興趣的研究領域的問題。而這些都能集中反映在老師的論文和著作中,大家只要仔細閱讀就會體會到老師的思想內涵。對于跨考的同學來說,這是準備復試不可少的重要一步。想找到導師信息并不難,最直接的方法就是登陸研招單位網站上的導師介紹,通常里面會有詳細的教育背景、科研成果、科研課題、研究方向等等的介紹。 再次,常見問題,事先準備。雖然面試考官的提問帶有一定的隨意性,但并不是完全猜不到的,有的問題,許多院校面試都會問到,例如,你的研究興趣是什么,你打算如何進行研究等。一定要事先準備,事先準備充分了,考場上肯定就回答得理想一些,考官也會認為考生有想法,有思路。 事先準備問題在英語口語的面試中也很有幫助。例如大部門學校的英語口語都會要求先來自我介紹,精心準備一份自我介紹,反復復述,之所以強調“復述”,就是不能讓人聽出來是“背誦”的,給考官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其次,盡可能閱讀一些專業英文文獻,積累一些專業詞匯備用。 主持人:上面有提到了解導師的科研成果、方向對復試有很大的幫助,那您認為有沒有必要提前聯系導師呢? 張強:復試前是否要聯系導師,是考生關心的問題。絕大多數導師十分愿意在招考前了解考生,以確認考生有無培養前途。在我看來,考生雖然確實有必要與導師聯系,但一定要注意方式。例如,一些求學心切的學生會反復打電話與導師聯系,假如有若干位這樣的同學與一位導師聯系,那么就會影響導師的教學科研工作的進行,乃至影響導師的正常生活。比較合理的聯系方式是通信。學生可在信中介紹自己的基本情況,如姓名、年齡、性別、畢業學校(往屆生可介紹工作單位與經歷)、本科所學過的主要課程、畢業論文題目與要點、曾經閱讀過的主要書籍等。多讀幾本導師的書,多研究一下導師的方向,表達一下對導師研究方向的興趣及未來研究的設想等等,都會引起導師的興趣,給導師留下良好的印象,一旦該考生進入到復試階段,成功率會高一些。 在與導師聯系過程中要注意不要進入誤區。一些考生在與導師取得聯系后,便會想方設法從導師那里了解某些復試信息。作為導師來講,能理解考生迫切的求學心情,但決不能容忍過分的要求。例如,一些初試合格的學生,會通過電話、郵件向導師、乃至導師的同事、熟人來了解復試的內容、復試導師的組成等等。絕大多數導師對此是反感的,因為這不利于了解考生的正確情況、不利于選擇自己所需要的學生、干擾了正常的招生工作。據了解,大部分導師不但不會泄漏復試內容,反而對這些考生會有一些抵觸反感情緒。還有一些考生反復詢問復試的方式、復試的項目、復試參考用書等,其實這些內容在招生簡章上都十分明白地刊登著,考生自己不查,反而要求導師來解答或告知。這對考生是十分不利的,因為你自己都不會查閱有關公開的、十分容易查閱到的資料,今后如何去查找更為難找的學術資料呢?這類學生的能力往往會受到導師的懷疑。 主持人:看來復試前的準備工作還是挺多的,到了考研學生們真正發揮能動性、展現自己能力的時候了。 張強:碩士研究生入學考試中的復試,是進一步選拔拔尖創新人才的重要環節。對考生而言,準備復試的過程是艱苦的,但是往往經歷了磨難才能有更深的感受和體驗。考生只有保持良好的心態,全力以赴,才能順利地通過研究生考試復試。最后祝大家復試都能順利過關! |
回復話題 |
||
上傳/修改頭像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