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方法與心態架起三本到一本的橋梁
查看(707) 回復(0) |
|
jevin
|
發表于 2010-11-18 23:36
樓主
作為本科就讀于北師大珠海教育學專業的一名學生,我將于2010年9月進入華中師范大學就讀研究生。2010年的考研已經完滿結束,如今,回過頭想想,真是感慨萬千。我想,考研確實是一段讓人成長充滿感慨的時光,是我人生中寶貴的財富,我可以預想,考研期間所經歷的種種都將對我今后的人生帶來深遠的影響。
風雨坎坷、荊棘艱辛、心酸寂寞、彷徨無助……這些都有過,然而欣喜自豪、歡欣鼓舞、欣慰激動……種種也是伴隨著我的整個復習階段。在這里,我只想以我自己的一些復習經驗和教訓來給2011年的各位考生一些提醒和幫助。希望大家同我一樣,在經過自己的努力之后也收獲成功的喜悅。 在大三下學期,我開始準備考研,在漫長的奮斗過程,我覺得規劃好各個階段的目標和主要任務是必不可少的。 我主要復習過程大致分為了以下幾個階段: 4月——6月 進行以英語和數學為主的首輪復習。 英語:這一階段主要是考研詞匯的過關訓練,還有對英語基礎知識的梳理,做到能基本熟練運用,并且能基本掌握各類解題方法; 數學:我先將數學課本大致過一遍,然后有重點地進行學習計劃的安排。這個階段重點是進行“恢復式”的記憶,因為從大二以后基本上就已經把數學忘的差不多了。只要對大體知識體系基本有一個概念,不需要很深入地去進行整理。書上定理的證明部分要看,牽涉到的物理背景也要有一定的理解,這樣有助于知識的貫通融會,如果只求解題方法而忽略背景,往往會造成不求甚解的局面,這樣就會把數學學“死”。 7月——8月 政治首輪復習以及數學專項訓練。 這是個非常重要的時期,通過這兩個月時間的努力,實力可以得到很大的提高。提綱挈領的復習很重要,因為在復習看書的時候必須有相應的重點,輕重適宜。開始的時候先做做選擇題,大題千萬不要去看,看了也是浪費時間,因為離考試還有很多時間,沒有一個人會有那么好的記性。 對于英語的學習,我聽別人說過:不能中斷,即使再忙,每天也必須安排一定的時間來復習英語。因為語言講究一種感覺,也就是所謂的語感,語感并不是一朝一夕能夠形成的,而是日積月累的潛移默化的作用。英語最好的復習資料就是歷年考研的真題,我一直都相信這一點,包括四、六級的考試也是一樣的原理。暑假時,我把真題的閱讀部分做了三遍,第一遍可以粗略一些,但第二遍開始就要做到精讀細讀,認真地揣摩文章的用詞和結構脈絡,第三遍溫故知新。選擇題是客觀題,所以我們千萬不要按照自己的想法和感覺來判斷,正確的思路應該是定位,這個很重要,不能憑主觀臆斷來行事。在我的主管咨詢師的建議下,我看的是新概念4的文章,尤其注意一些句型,大家可以選擇一些比較經典的來記誦,背多了就自然容易形成英語的一個地道的說法,比如倒裝、雙否等,從而漸漸地忘記我們的chinglish。這里,我還要強調一點,就是在開學之前必須把所有的考研詞匯都掌握熟練,有能力的話爭取把新托福的詞匯也背下來。 9月——11月 主攻專業課,公共課繼續鞏固。 9月份開始大家可以把專業課的參考書先過一遍,對一些重要定理結論有一個整體的認識。第二輪一般從10月開始,對于參考書的課后練習可以試著做下來,就算是很簡單、很基本的題也不要放棄,因為它們也是對某些知識點的鞏固。大家一定要記住一點:基礎是最重要的,基本概念的掌握程度直接影響到大題所需要的綜合運用的能力。 專業課的復習,由于大家所報考學校專業的不同而不同,但有一點是通用的,就是以各校的歷年真題為綱領,揣摩出出題人的心理和習慣,如果準備工作做的充分,甚至可以猜到大半的題型和出題知識點。 至于這個階段的英語復習,我對英語的各個部分都花相當一部分的時間去復習,尤其是閱讀,將真題反復做了4、5遍,到后來幾乎就是處于看到開頭就知道這篇文章講的是什么的境界,背下來也是很自然的事情,只是這個過程需要堅持,很鍛煉人。對所有的文章綜合起來看,可以總結出很多高頻詞匯,這些詞匯每年考的就是我們平時不太用到的意思。我記憶這些單詞就記生僻的意思,對于常用的已經在腦海中根深蒂固了,根本沒有必要再去花時間背。 12——1月份 沖刺:基礎也要拿,佛腳也要抱。 在最后階段,專業課是有很大的上升空間的,也是拉分最主要的工具,因此很多同學都拼命地去攻專業課,這是正確的。不過千萬不能放松對英語的復習,每天都要看,都要背,抓住感覺。我在12月的時候停了3個星期的時間,結果等到再拿起英語書的時候一點感覺也沒有了,有種前功盡棄的感覺,所以我認為雖然在這個階段英語進步的可能性已經幾乎沒有,但堅持復習起碼讓我的水平不會倒退。 英語作文我是很不贊同背模板這種方式的,自己的個性都沒有了,又怎么可能突出自己的亮點,吸引批卷老師的眼球呢。這時候,平時背的新概念包括真題里面的經典句子、結構就可以運用到自己的文章中來,漸漸地形成一種自己的行文風格。作文要多寫,反復地改,內容不是最重要的,只要不偏離題目就好,決定你能否獲得高分的主要因素是文章的語言。背誦的另一個好處就是有利于對付完型,完型是個很講究語感的題型,平時背多了,就算文章被挖掉幾塊也能很快地有個反應。翻譯在一定程度上取決于一個人的漢語水平,所以復習適可而止,分數距離也拉不開多少。 考前,政治的大題可以復習一下,但是還是強調不要去背,死記硬背是一種既蠢又痛苦的做法,那些東西又枯燥,何必自找苦吃呢,只要理解就可以了。 數學可以做點模擬題練兵,并對知識結構進行梳理,公式和定理結論要記憶一下,數學抱佛腳是非常有用的。 最后,我認為另一個能決定成功與否的重要因素就是志愿,第一志愿一定要填好,不要想著還有調劑機會,要知道等到調劑實際上已經是非常被動的了,身心將會受到比初試前更大的“摧殘”。這些都是我的切身經驗,希望能給準備考研的同學一點幫助。 |
回復話題 |
||
上傳/修改頭像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