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話告訴你:我的三年研究生
查看(785) 回復(0) |
|
jevin
|
發表于 2010-12-12 20:53
樓主
我在華中科技大學讀研三年,自認為只是一個最普通的研究生而已,算不上一個很成功的過程研究生。原因如下:
1、我自身對成功,牛的概念要求很高; 2、我離我自己的標準也相差太遠。我以為我讀研期間表現出來的才華只是漂浮在大海冰山的露出水面的冰角部分。 其實,我對非常普通和非常不普通的概念是很模糊的。我更愿意從人的正面價值和意義上去區分人,而不是普通和不普通上去區分。有些人有非常大的影響力和能力,但是有時他們對人類的生長、發展是破壞、后退負面效應的,盡管他們非常不普通,但是我還是不看起。好了,閑話少述。還是說說我為什么要些這文章或者做這個講座吧。1、"沒有審查的人生是不值得過的",這句話是蘇格拉底講的,我覺得講得很有道理。還有一句話"只有有總結的失敗,才會是成功之母。"所以我覺得一方面,要畢業了,對自己三年做個審查是一件對自己很有意義的事情;另一方面,可以分享出經驗和感受供別人參考、借鑒和互動。這兩方面都是很好的,所以何樂而不為呢。世上確實有雙贏和多贏的事! 一、三年所感受的研究生朋友的現狀 1、目睹和感受到的研究生朋友們的"慘淡研生"(研生指研究生的讀研過程) 下面,我結合自己的親身體會和平時周圍同學的觀察,談談我總結的一些對讀研的一些感受、看法,讀研期間遇到幾種典型慘淡或者尷尬的事情。我的目的是積極心態去避免和化解這些尷尬的事情。 1) 對讀研認知上的慘淡 考研和讀研的動機不明確:當初考時,這些就不清楚,很朦朧的,現在即使在讀了,還是不明白。據我平時非正規統計了解到:很多同學之所以讀研不外乎如下原因:A、很多人考,我也考,沒有為什么。B、為父母家人,同學攀比而考。C、為緩解就業壓力、或者換行而考。D、為發展、學歷需要而考等等。這些不能不是理由和動力。但是我覺得這些動力因素是不夠的,或者是比較局限甚至狹隘的。這些理由和動力可以維持一個人考上研,但是難以保證他她讀好研,由于其狹隘行甚至會危害一個的人生規劃、才能開發和成功。現在,在坐或在看本文的同學們,很多都已經在讀了,那么再討論考研的目的和動機變得沒有意義。但是可以在已經讀研的基礎上討論讀研職業規劃和人生規劃的關系。如果你熱愛你的專業,該怎么讀研,如果你不熱愛,該怎么再利用讀研的這個階段轉到你所熱愛的行業、專業和職業上去。 2) 研究生學習的慘淡 研究生的學習分為自我學習和學校安排的硬性上課學習。我認為自我學習要重要和有意義的多,但是問題是很多研究生朋友們根本不知道如何自我學習,最麻煩的是茫茫知識海洋,該學什么好呢? 暫且先談談學校所規定的硬性學校。相信任何獨過大學的朋友,都會對大學的上課教育有所領教--上課、作業、考前突擊、考試。一考完,所學知識嘩嘩地都跑丟了,即使拿了許多學習優秀獎,但是針對所在專業的做事能力不一定強。如果說本科上課教育是這樣的,那么我覺得研究生的第一年上課教育的質量簡直更差。本科的課當時學的時候還能明白些東西的,而且考試也不是那么容易混的。研究生開的課,尤其是些專業課(有些專業或者同學可能不是這樣的)在學、考、考完后的過程中是始終不云的,然而考試是好過的不得了。考試好過還好些,關鍵是上課那些東西,憑我和很多同學們的感覺就是,對以后讀研做項目,找工作簡直一點用的沒有,而你卻不得不浪費那么多的時間去上課,考試,然后徹底丟掉,然后到畢業找工作時,你仍然發現自己什么都不是,你不覺得這樣很悲哀、很浪費時間嗎? 學校硬性學習顯得不能給人傳授知識,那么,自我學習便變得異常重要。可是實際情況似乎更糟。自我學習需要很強目的明確性、意志力做支撐的,說大點自我學習的能力和習慣是個人人生觀的一個外在反映。像讀本科一樣,還是有很多的研究生朋友們的讀研目的還是不太強,他們幾乎每個人,都很想學,可是茫茫知海,該學什么,怎么學,天啦。搞幾下,勞苦而無效,靠游戲、網絡、電影來麻痹痛苦,內心卻更著急。我曾看到在工作時間,有二個研究生湊在一個電腦上,躺在椅子上看無聊的電影,表情很痛苦。可慢慢的就也習慣了,再怎么看電影、游戲都不會痛苦了,不能不說夠慘淡的了。 3) 研究生做項目的慘淡 研究生做項目也夠慘淡的,具體表現以下幾個方面(我是學理工的,也許有些院系和同學不是這樣的,但我據我平時觀察和感受很多理工的研究生同學似乎都有如下的類似感受):A、有時項目其實不是真真意義上給研究生做的,而是糊弄讓你畢業的,即使做也是比較低層次地讓你參與一下,然后做文章能拔高一個層次寫就行了。B、學校研究生做項目研發的質量有時絕對比不上某些公司做項目研發的質量。別人公司做項目基本上都是真槍實干的,而學校做項目則顯得厲害性不那么強,比較有松松的感覺,你能力的鍛煉也就可想而知了。C、雖然學校是教育培訓機構,可在實際做項目的過程中,給人的培訓教育的力度是不夠的。當然,任何事務都是兩方面的,這種項目環境下,也能給你很多自由發展和實現自己條件,這在本文的后面研究生教育制度的慘淡中會提出。 4) 導師的所謂"導"意義的慘淡 "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在古代孟子就這樣給老師的職能下定義的。但我覺得這個定義下得太大、太高,只有大師級人物才能做到這一點,在現實中是很難、也沒有必要每個老師都能做到這樣的。研究生學習中,老師要做到如此更不可能了。在中國動不動把研究生的老師說成導師,這個"導"字太嚇人了,帽子給得太大了,很容易迷惑和誤導人的。實際上,讀研究生一般而言,你千萬不要對導師有太多的幻想。中國研究生教育的體制使得導師多半不會把精力放在"導"研究生的身上。有個同學畢業答辯去到導師簽字,導師竟然問他的名字和專業怎么寫,真是導師到家了。這個話題太大,在今天有老師在場的情況下,我也不便于深入展開討論,但是我一點,我必須提醒,我不是在教你和你的導師不好,絕對不是,對導師你還得尊敬的,不管怎么樣他她是你概念上的導師。而且,還有些話,不用我說你也明白。所謂"師傅引進門,修行在個人",如果你熱愛的是你現在的專業,那么即使沒有導師你也已經有個很好機會入行了,因為你有一紙這個行業或專業的碩士頭銜了。如果你不喜歡你現在的專業,你也就沒必要進這個門了,那么你有沒有你到底想干的專業,如果有,集中精力,往你自己的志趣上去靠,只要你有這個決心是可以做成的;如果你還不知道你的志趣,趕快去找到。如果找不到,很抱歉,我只有祈禱上帝保佑你了。 "與大師對話,可以成為一個好的門生或者門徒,然而與自己對話,你自己就會是個大師",其實,人自己才是自己真正的大師,前提是你有追求積極人生的觀念。如果你在研究生的專業是你所志趣的專業,那么不存在什么問題。如果不喜歡,那么與自己對話,找到你的所愛,這一點我認為很重要。 5) 研究生寫論文的慘淡 關于中國研究生的寫論文情況,前不久,在網上看到很多批評性質的觀點:說什么"天上烏鴉一般黑,地上文章一般抄",更有甚者說"中國是最大制造學術垃圾的地方"。批判的很辛辣,但也不外乎實情,我覺得。中國做文章動不動要講究"小題大做","淺入深出","拔高一個層次",要有許多數學公式。到底質量怎么樣,有個同學發了個很好刊物,表面上說起來很高興,但是他在寢室里可以秘密地說,什么都沒干,其實是垃圾的字眼。做淪為對你就業、以后個人能力有多大幫助,我不知道,反正,我的核心意思是,任何一個人,在社會中追求自己個人的實現時,最主要的是要主動自己的追求,但不可避免的要被動做些事情,問題的關鍵是,不要讓你被動要做的事成為你的主動要做的事了,或者說成為你個人實現發展的障礙了。這句話濃縮一點說就是"不要讓無奈變成阻礙"隨便說一下我個人的論文,發表論文我后來覺得確實質量比較差,然而畢業論文,我覺得還是寫得比較辛苦,60%的話是我 自己寫的,80%的字是我自己敲的。其實,還應該做好些吧,不過也無所謂啦,所上說。 6) 研究生能力的慘淡 能力是個涵義很廣泛的詞,在這里,我只特能很快的勝任某項具體工作的能力。因為企業是很現實的,它不會問你,學了那些課程,它只會問,我們這里有這些活干,你到底能干哪些,一來就能比較快上手就好,不問出身貴賤,不管你是三好還是五好學生,甚至不問你專業。一句話:你到底能干什么,而且要快。同學們,我現在這樣問你,你能很快地給我說出幾點你可以賣的東西么?曾有同學給我這樣回答,至少我還比較會侃,嗚呼,你當應聘是陪聊的工作阿。事實上,在找工作時,我們很多同學都被這個問題折騰得很生氣,不是氣企業要求,更多的是氣自己。本科4年,碩士3年讀了這么多年書,自己到底是個什么,到底能做什么,似乎什么都不是,你是不是覺得很窩囊,很氣惱呢(當然,有少數同學先前有意識準備的,暗暗施個勁的人,這時就顯得很從容)。低年級的研究生同學們,你們想不想預先作些準備避免這令人氣憤尷尬的情形呢。 7) 研究生教育制度的慘淡 總的來說,以上各種慘淡歸根結底是研究生培養制度的慘淡的一些表現形式而已。你們可以看到大學的研究生幾乎不分專業,幾乎清一色的分個電腦給你,丟在一個房子里,網絡電話空調給你裝上,就美其言曰實驗室,不知為什么,幾乎同樣的東西在街上就是網吧,到學校里,在研究生這里就要叫成試驗室。再看研究生朋友們在實驗室又做些什么,理工科的幾乎每一個都抱著個vc、c、c++搞幾下,實際上又沒有幾個能真真搞得比較熟練。難道所有的研究生都要成為一個編程員嗎,如果不是,從某種意義上說就是一種很大資源浪費。關于研究生教育體質的問題太大,在此,我不想作深入地討論。我想說的是任何事務都會有兩面性,學校研究生教育雖然比較松散的、幾乎是混日子式的,但是反過來說,它也是很自由的,如果你想追求符合自己的志趣的專業或者其它的追求的話,在讀研究生的時間里,你可以擁有決好的資源、條件、時間、精力、機會去向你個人的志趣追求上去邁進。"自由是滋生懶漢的河床,也是造就天才的搖籃"。兩種效果的區別在于研究生自己內心的選擇。 2、 研究生與所謂的研究生 這里有兩個概念需要說明一下,研究生和所謂的研究生。首先說研究生:研究生這個詞語我們太熟悉不過了,我們都是研究生,但是我們對研究生的這個詞熟悉得幾乎忽視了它的存在。不信,在座各位可以馬上問問自己什么叫研究生,它有哪些內涵要求。我認為,真正意義的研究生應該是對某項知識領域具備較寬的背景知識,較深的認識和理解,能夠發現那個領域內的問題,并能提出解決某些問題的方法、思路、改新,甚至能在實際行為中實現了某些問題的方法、思路和改新。然而,在學校中的研究生,很多研究生的感覺就是,我對我的專業幾乎不明白什么,也提不出什么問題,只能做一點很明確,很具體的小的實事,而且我也不喜歡我的專業,跟著瞎混貝。不但很多研究生是這樣的,很多博士,甚至有些所謂的學者、教授都在內心底里逃不過這樣的感受啊。 我們當然會有這樣感受,因為我們是所謂的研究生。所謂的研究生是一種社會強制的身份分類。只要通過那幾門類似科股考試的考研考試,進到學校里來讀研的就都叫研究生。這是一種社會性質的強制身份分類,而不知真正意義上的概念上的研究生,而是一種所謂的研究生--社會強制身份分類劃出來的研究生。就好像,有些人到了60歲看起來還依然很年輕活力、精力充沛、干勁十足,從實際意義上說還很年輕,但社會強制身份為把他她劃成一個老人。這些所謂的研究生一進學校,就強制性地劃在某個專業領域內,如果沒有或者找不到適合他自己的志趣的話,那么,他她就不可能很明白"研究"、"探索"、"進取"這些詞語的真正意義。 真正意義的研究生,他是不受外界束縛的,他能完全駕舵自己的靈性和思維,但是他的靈性和思維又是飛翔的、自由的,不受社會的強制分類、生活和工作的束縛;他總能在社會環境中找到暢快淋淋的自由和舒展。這樣的人才叫真正的研究生,他們才做出了真正的研究、發現、和探索;是他們真正的實現了科技發展和進步。歷史上,這樣的人很多,富蘭克林,愛迪生,比爾蓋茨等(這里我只舉出科技界的人物,財富界的不一定是這樣,一些流氓,對社會基本上不起很積極意義上的人,憑著耍流氓也可以大發財,不可一世的人不在此列)。然而他們基本上不用去拿什么學位,作所謂的研究生。 真正的研究生是那么做的,然后我們所謂的研究生在作什么呢:稀里糊涂地在上些課;擠牙膏似的發表一點近似垃圾的學術文章,還美其言曰科研成果;東拼西湊地完成畢業論文。我不是說要每一個在校的研究生都能做成真正意義的研究生,像上述大師那樣,這不可能,也沒有必要。但是我們至少可以向這個標準相對靠近些。如果你能理解真正意義上的"探討"、"研究"、"進取",別的不說,至少你會覺得生活和生命是多么愉悅和快樂的。 我想說一句的是:"盡量做真正意義上的研究生,而不只是做所謂的研究生"。 3、 如何徹底改觀這種慘淡的研究生生活 關于如何避免改觀上述7種研究生的慘淡,在每一種慘淡中,我基本上隱隱地從技術層次給出了一些避免那些慘淡的措施。然而,如果要治本,還得揪出那些慘淡的本質。 我想大家費了很大的勁來讀研,雖然在實際意義上,我們很多人都在混,但是從內心里來說,我覺得沒有幾個人真的要去誠心意義上要去混的,除非他她有病。其實,我覺得,每一個讀研的人,都很希望在讀研的2~3年時間內會有所收獲,不管他她的收獲會是什么,但肯定有想,不想的,除非是有病,不在此文的討論范圍。雖然我們都有很想收獲,可是在實際意義上,我們很多人都感覺還是沒有很好的做好收獲。這是為什么呢?我覺得還是:目標不夠明確造成的,是在人生讀研時期的這個時間段內,沒有目標,或者目標很籠統、很模糊、可操作性不強。這些目標說大點就是人生規劃,中點的是職業規劃,小點的是畢業時的求職規劃。人生規劃,職業規劃,求職規劃的關系如圖1所示。 圖1 人生規劃,職業規劃,求職規劃的關系 這些目標說大一點是人生規劃,說小一點的是讀研畢業時的求職規劃。如果這些目標還沒有的,或者還不是很明確、具體的研究生朋友們,那么,"亡羊補牢,未為晚亦",我們還是得花時間好好得認識自己,做出適合和屬于自己的規劃。 人生規劃這個專題太大,本文不想做深人的探討,這方面的書和講座很多,建議各位自己在網上搜集些這方面的書看看,或者從網上下些這方面的講座聽聽。下面,針對研究生畢業找工作的現象,和還在讀研的研究生朋友談談研究生的職位方向和職位需求,找工作和專業的關系,如何利用找工作實現換行,以及如何在讀研時期針對讀研和找工作的關系做一些求職規劃和求職準備。 近幾年來,中國在市場經濟體制下,感覺好多了,社會上出現很多關于人生規劃、職業規劃的書籍和教育企業,這個應該說是個很好的社會進步 |
回復話題 |
||
上傳/修改頭像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