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在腳下,走出自己的光芒
查看(721) 回復(0) |
|
jevin
|
發表于 2010-12-14 23:32
樓主
天空映射著未名湖的秀美,漫步在湖邊小路,目光與博雅塔投射在波心的倩影對視。此情此景,刺激我敏感的思緒奔越進數年前,回想與北大的情緣。似乎回憶的內容牽絆著自己的心緒泛起悲喜交集的漣漪。
即便是一顆種子過早的在心田扎根,也并不代表它一定會破土而出——現實并不都如愿。高考那一年我與夢寐以求的北大失之交臂。我打算復讀,但是家人不同意,他們希望我走一條更加安穩的路,盡量避免一些不必要的風險。就連起初幫我播下夢想之種的父親也用沉默回絕了我復讀的請求。我呢,最初是絕望,繼而慢慢接受了這樣的現實。但是,我的心沒有死,一旦有合適的土壤,它仍會萌芽、開花。 大二第二學期,我詢問了許多大四學生。得知他們的畢業去向后,理想與現實之間的矛盾困擾了我,“我的未來就是這樣嗎?”我問自己。我連夜給一個我最敬重的老師寫了封長信,將我的現狀和恐懼全部傾訴給了十頁信紙。回信內容,無外乎鼓勵之言,勵志之語。我之所以特別提起這封信的原因是因為信的最后,一語驚醒了我沉睡且抑郁的心,考研,考研的念頭就這樣閃過,最后塵埃落定,從此,一步即成天涯。 七月流火,襲人的熱浪似能烤沸柏油路的瀝青。坐在只有三個窗子的教室里,汗如雨下。褲子濕得黏住凳子。一兩個小時不算什么,但每天都坐在那里,并且精力集中,所需要的毅力和決心可想而知。就是在同一個教室,同一把椅子上,我把英語單詞一個個背完,把政治一頁一頁看完,查閱一本一本的專業課資料。 北大中文不指定教材、導師,試題也不對外。不知情的人進去無疑會瞎子摸象,全軍覆沒。如何找突破口?這時,我想到了一位北大中文本科畢業的朋友。當這位朋友聽了我的困惑后,二話沒說,拿出通訊錄,將她最要好的一位正在北大中文系上研究生的本科同學的電話和電子郵箱告訴我。,她很熱心,對考研情況也很熟,幾乎是傾囊相授。每一次給她打電話,我在電話這頭,似乎都能看到一張真誠的面孔燦然一笑……能夠認識這些真誠的朋友,讓堅持考研這種想法在我心里日益強烈。 我在自己的世界,愉快的翻閱著我深愛的文學。眼里是另一個世界,溫暖精神,止渴于疲倦。原來,興趣和志向真的就是最好的導師;原來,如饑似渴的讀自己愛的書,用實際去觸摸夢想是一件再幸福不過的事兒。我就是處于幸福中的人。考研苦嘛?你認為它苦它就分外的苦,你認為它甜它就分外的甜;你認為它特別,它就是你人生中一段不同尋常,永生難忘的經歷。 有時,讀書可以改變一個人。考研,也可以改變一個人。就像說命運可以左右,我想我和那一年參加研究生考試的每一個人一樣,在試卷交出的那一剎那,也一同交出了自己的命運。等待分數線、等待復試通知,真可謂輾轉難眠。煎熬中,復試通知單終于翩然而至。于是,我乘車北上,隔江相望,兩岸燈火。透過燈火,我格外期待黎明的到來,努力,已經讓夢想的實現變成注定,只不過觸摸到時,遠近不同,早晚不定。觸摸到了夢,觸摸到了北大。多少年的夢想,終于在歷經寒冬、酷暑后,在我眼前鋪開真實的畫卷。站在北大的門口,我感受她的呼吸、體驗她的滄桑。我看著一個全新的世界慢慢打開,并需要用一生的時間去珍藏和回憶。 記得有人曾說,“我們沒有成功,是因為付出的還不夠多”。我贊成這種說法。青春僅此一場,就要在它還未流逝之前為自己的夢全力付出,無論結果如何,都無怨無悔,路在自己腳下,要走出自己的光芒…… |
回復話題 |
||
上傳/修改頭像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