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學原理復習綱要
查看(1321) 回復(0) |
|
fox9319
|
發表于 2011-07-02 13:48
樓主
一、名詞解釋:(3分×6個)
1、績效評估:指組織定期對個人或群體小組的工作行為及業績進行考察、評估和測試的一種正式制度。 2、管理幅度:單位主管人員直接指揮和監督的下屬數量 3、溝通:溝通是信息憑借一定符號載體,在個人或群體間從發送者到接受者進行傳遞,并獲取理解的過程 4、授權:就是指上級給予下級一定的權力責任,使下屬在一定的監督下,擁有相當的自主權。 5、非正式組織:工作性質、社會地位、認識、觀點相近,性格、愛好以及感情相投,產生一些被大家接受并遵守的行為規則,使松散、隨機的群體成為固定的非正式組織。 6、后向一體化:指買方自己生產或經營本企業其他生產中耗費的原材料、半成品或成品,滿足自己的需要。 7、成本領先戰略:企業在提供相同的產品或服務時,其成本或費用明顯低于行業平均水平或主要競爭對手水平的競爭戰略。 8、集權與分權:集權指決策權在組織系統中較高層次的一定程度的集中;分權指決策權在組織系統中較低管理層次的程度上分散。 9、市場細分:將一個總體市場劃分為若干個具有不同特點的顧客群,每個顧客群需要相應的產品或市場組合。 10、人員配備:就是利用合格的人力資源對組織中的職位進行不斷填充的過程。它包括明確組織人才的需求,對現有的人力資源進行招募、選拔、安置、提拔、考評、獎酬和培訓等一系列活動。 11、正強化:是指在行為發生之后,立即用物質的或精神的獎勵來肯定這種行為。正強化通常包括增加工資、發給獎金和獎品、表揚、贊賞、讓某人干更有意義的工作等。 12、權變管理:權變的意思就是權宜應變,隨機制宜核心觀點認為不存在“普遍適用,一成不變,最好的”管理理論或方法。 13、戰略型計劃:指應用于整體組織的,為組織未來較長時期(通常為5年以上)設立總體目標和尋求組織在環境中的地位的計劃。 14、目標管理:組織的最高層領導根據組織面臨的形勢和社會需要,制定出一定時期內組織經營活動所需要達到的目標,然后層層落實,要求下屬各部門主管人員以至于每個職工根據上級指定的目標和保證措施,形成一個目標體系,并把目標的完成狀況作為各部門或個人考核的依據。 15、矩陣組織:綜合利用各種標準的一個范例,是一種由縱橫兩套系統交叉形成的復合結構組織。縱向的是職能系統,橫向是為完成某項專門的任務(如新產品開發),而組成的項目系統,項目系統沒有固定的工作人員,而是隨著任務的進度,根據工作的需要,從各職能部門抽人參加,這些人員完成了與自己有關的工作后,仍回到原來的部門。 二、問答題(5分×7個) 1、作為一名領導者必須具備的素質。P487 思想素質、業務素質、身體素質。 2、組織設計的任務。P391 設計清晰的組織結構,規劃并設計組織中各部門的職能與職權,確定組織中不同職權的活動范圍并編制職務說明書。組織設計的根本任務是提供組織結構系統圖和編制職務說明書。 組織設計需要做好以下三個步驟的工作: 1.職能與職務的分析與設計 2.部門化分 3.結構的形成 3、影響管理人員需要量的因素有哪些?P433 ①組織現有的規模、機構和崗位。②管理人員的流動率。③組織發展的需要。④管理人員的儲備需要 4、影響領導有效性的環境因素。P498 ①職位權力:職權越大,成員遵從的程度越高,領導環境越好。 ②任務結構:任務的明確程度和部下對這些任務的負責程度。 ③上下級關系:下屬樂于追隨的程度。 5、赫茨伯格的雙因素理論的內容。P72 某些因素總是與工作滿意相關,與不滿意關聯度很低;而另一些因素則總是與工作不滿意相關,與滿意關聯度很低。 使職工感到滿意的都是屬于工作本身或工作內容方面的;使職工感到不滿的,都是屬于工作環境或工作關系方面的。前者叫做激勵因素,后者叫做保健因素。 6、控制工作應該掌握的原則。P577 ①適時控制 ②適度控制 ③客觀控制 ④彈性控制 7、人員配備的工作內容和程序.。P431 ①確定人員需要量 ②選配人員 ③制定和實施人員培訓計劃 8、法約爾和泰格管理理論的聯系與區別。(講義) ①兩者區別: 泰羅的科學管理理論主要涉及技術和作業方面的管理,以解決工人的規范化操作和生產現場的監督控制問題。因而范圍較小,內容單純,但深入具體。 法約爾的行政組織理論主要研究經營管理方面的問題,其核心是組織結構和管理原則的合理化,以及管理人員職責分工合理化的問題。因而對于整體化的企業管理來說具有綱要性和全局性。 ②.兩者聯系: 兩種理論恰好互為補充,因而并駕齊驅,成為古典管理理論的創始人。同時,由于他們同樣沒有深入研究并正確對待人性問題,因而被統稱為歷史上“無情的真管理”。 9、按照決策重要性劃分可分為哪幾種?P240 ①戰略決策:謀求在組織與環境之間達成動態平衡、直接關系到組織長遠利益的重大決策。 ②戰術決策:是在組織內部有關戰略決策的貫徹和執行的決策,旨在提高組織內部活動的高度協調、資源合理配置和組織的管理效能。 ③業務決策:是為了解決日常工作和具體作業任務中的問題所作的決策,大部分業務決策具有局部性、常規性和技術性的特點。 10、組織設計應該堅持哪些原則?P393 (1)因事設職于因人設職相結合的原則。1:組織設計往往不是全新的,進行再度調整時,要考慮“事事有人做”而非“人人有事做”2:組織中的工作最終是要靠人完成的,不能完全招聘社會上的人員來滿足企業的所有需要。3:任何組織首先是人的集合,而非是事和物的集合 (2)權責對等的原則。 (3)命令統一的原則。 三、論述題(10分×1個) 1、有人說企業內部的非正式組織有百害而無一利,你是怎么看的? ①非正式組織的積極作用1:可以滿足職工的需要2:人們在非正式組織中的接觸會使相互之間的關系更為和諧、融洽,從而易于產生和加強合作的精神。3:非正式組織是一種非工作性的關系,但是他們對其成員在正式組織中的工作情況也往往是非常受重視的。4:非正式組織也是某種社會環境中存在的。 ②非正式組織可能造成的危害1:非正式組織的目標與正式組織的沖突,可能對正式組織的工作產生極為不利的影響。2:非正式組織要求成員一致性的壓力,往往會束縛成員的發展。3:非正式組織的壓力還會影響正式組織的變革,發展組織的惰性。 ③積極發揮非正式組織的作用1:首先要認識到非正式組織存在的客觀必要性和必然性,鼓勵非正式組織存在2:通過建立和宣傳正確的文化來影響非正式組織的行為規范,引導非正式組織提供積極的貢獻系為標準 2、試述影響管理幅度的因素有哪些? 1:管理者和被管理者的工作能力。 2:工作內容和性質a:主管所處的管理層次 :b:下屬工作的相似性c:計劃的完善程度 d:非管理事物的多少 3:工作條件a:助手的配備情況 b:信息手段的配備情況c:工作地點的相近性 4:工作環境。有效的管理幅度和管理層次取決于企業組織所處的狀態和他們的影響因素。 四、案例分析(10分) 關于用人、激勵、經營。 P128人本原理。P295計劃(遠景)。P500領導藝術。P526激勵實務。P556沖突處理。 |
回復話題 |
||
上傳/修改頭像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