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跨專業考研需要注意事項
查看(1754) 回復(1) |
|
|
發表于 2015-05-07 12:37
樓主
跨專業考研的初衷大概有以下幾種情形:
一、進入大學時成績不理想,被調劑到非己初衷的專業,幾年的本科學習下來,依然不甘心; 二、當初年少無知,隨便填的一個專業,以為自己會喜歡,卻發現全然不是自己所想像的那樣,至少不是最愛; 三、幾年下來(無論是在校學生還是已工作若干年),仔細思考,覺得自己若堅持本專業或現工作定然無前途無錢途,需要投身到人們公認的熱門專業中去,才覺得踏實、前路光明; 四、并非不喜歡本專業,而是求知欲強烈,真正希望充實自己的知識結構——不管初衷究竟如何,想要跨專業的考研人絕對都是不失夢想,充滿挑戰意識的人們。 一、慎重選擇 近年來,由于受社會供求的影響,文科類的法律、工商管理、金融經濟、MBA、會計,理工科類的醫學、電子信息類、計算機類,社會需求量比較大,找工作普遍比較容易,待遇薪水也比較高,屬于當前比較熱門的專業。通過最近幾年的報考情況分析,可以看到這些專業報考的考生往往很多,競爭十分激烈。 考生在報考專業時應該從自己的實際出發,準確地為自己定位。部分專業總體的報考人數很多,但并非所有學校的競爭都很激烈,考生應該全面分析,不宜僅以報考人數來判斷專業的冷熱程度和競爭激烈程度。而且我們不應該盲目地跟從大眾的潮流,報考所謂的熱門專業,應該從自己的實際出發,量體裁衣,準確地為自己定位。不同報考模式復習備考的工作量和難易程度是不同的。 1、跨專業本校報考。學校牌子不錯,但想換個更好或更喜歡的專業的考生可以選擇跨專業本校報考。由于隔行如隔山,跨專業報考有較大的難度,且這種難度和專業之間關聯度成反比:原專業和報考專業之間的關聯度越小,復習和考試的難度就越大。 2、跨專業跨校報考。對原先的專業和學校都很不滿意,決心要開辟全新天地的考生會選擇跨專業跨校報考。這種模式備考的工作量和難度最大,不僅面臨著大量陌生的專業程的學習,而且在復習資源、信息渠道等方面均處于不利地位。 二、審時度勢 首先,應選擇喜歡的專業。研究生階段的研究方向可能將決定一生所從事的職業。 再者,盡量選擇本專業相關的專業。大學打下的良好基礎,將有助于研究生階段的進一步學習。 最后,清醒地認識自己的實力。只有既認清形勢,又認識自身實力,才能做出理性的選擇,使自己的成功概率最大化。 在此,請大家牢記:內心的熱愛和對自己學習能力的自信在選擇中最為重要。有了這兩點,相信你的選擇會是對你而言最好的選擇。這將是一個美麗的決定,決定之后,一定有云開見日的感覺。方向確定了,就朝著那兒毫不回頭地走吧。 三、立刻出擊 一旦決定了報考哪個專業哪個學校,就馬上著手,千萬不要拖拖拉拉,影響學習進度和自己的信心。考研很忌諱消息閉塞,要自己主動搜集信息。包括報考學校的招生簡章、專業目錄、招生人數、歷年錄取比例、考試科目、專業課參考書、報名時間、報考注意事項等等,這些在學校的研究生網站上都能找到。其他的包括政策變化、復習指導、歷年真題,也是可以在一些大的考研門戶網站找到,考研教育網就是其中一個。經常關注這些網站就可以了。有條件的同學還可以聯系考上的師兄師姐,討教一些復習經驗和校內消息。 四、全力復習 首先,研究歷年試題,自己劃重點。歷年試題非常非常重要,報名之前即11月初,一定要把學校相關專業的歷年試題弄到手。這需要積極調動網絡資源,自己能下載的下載,能買到的去買,最后一招:求助師兄師姐。這時提出的請求也一樣要盡可能明確。 其次,為考試做準備,掌握專業答題習慣。在剩下的兩個月當中,一定要找點時間去學校的自己要考的專業宿舍混混,目的是了解專業答題有什么慣例、有什么特殊要求和需要注意的地方。隨便哪個學校都行,自己方便找的、正規的大學就可以;當然,方便的話,最佳選擇就是所考學校研一同專業學生宿舍,這樣就不僅了解試題情況,還可以挖掘更多這兩個月應該注意的問題。 最后,就是復試了。關于導師是否要找,各有各的說法,能找到最好,沒找過的也不用惴惴不安。相信自己最重要。最好去聽報考院校老師做的專業課輔導課,或者聯系一下同校同專業師兄師姐,向他(她)們了解一下復試情況及注意事項。 天道酬勤。功夫不負有心人。只要努力一定會成功的,衷心祝愿大家實現自己的夢想! |
|
發表于 2015-05-19 12:33
沙發
考研選專業:堅守還是跨考? 大三生考研要盡早確定專業。是繼續報考本專業,還是跨專業報考?這是每一名打算考研的大三生面對的問題。有關專家認為,考研選專業,重點考慮個人興趣、學業實力和就業前景等因素,綜合考慮后,再確定是本專業還是跨專業報考。 北京大學經濟學院一名曾取得401分的研考生說,考研盡量選擇自己喜歡的學校和專業。這一點之所以非常重要,一是由于這關系到將來的職業,二是直接關乎考研復習效果。如果一個人對自己報考的專業很喜歡,學習樂在其中,那么復習效果就會很好,堅持到底的可能性也就大,成功的機率就高。反之,如果一個人厭惡自己的專業,那么在復習的過程中就很難較長時間保持興奮和激情,很容易造成最終的失敗。 除了興趣,影響考研分數的因素還包括學業能力。有關專家認為,學業能力決定報考學校及專業的選擇。跨專業報考考生的最大劣勢在于沒有本科學習基礎,備考時在專業課上會耗費較多的時間與精力,可能會遇到意想不到的困難,甚至影響整個復習過程的心態和考試結果。考研競爭激烈,復習周期長,考生盡量一次成功。考生選專業之前要認清自身競爭實力,可用往年試題檢測自己的學業水平,大致了解自己的競爭力。 但考生要注意的是,讀研還要考慮將來的就業,使研究生階段的學習能為將來的職業發展提供助力,而不是單純獲得文憑。 中國政法大學研招辦主任黎洋認為,考生選擇專業時,對自己的實力要有一個清醒的認識,量力而行。尤其是一些就業前景好的專業,考生要把自己的學業實力和個人興趣結合起來,選擇考研成功可能性較大的專業。 首都經濟貿易大學研究生部副主任周明生說,選專業時,跨專業報考的考生要理性看待專業的“熱”和“冷”,因為“熱”和“冷”都是相對的,只有根據自身的實力、興趣以及對未來職業的規劃去選擇專業,才是合理的。 |
|
發表于 2015-05-19 12:33
3樓
考研選專業:堅守還是跨考? 大三生考研要盡早確定專業。是繼續報考本專業,還是跨專業報考?這是每一名打算考研的大三生面對的問題。有關專家認為,考研選專業,重點考慮個人興趣、學業實力和就業前景等因素,綜合考慮后,再確定是本專業還是跨專業報考。 北京大學經濟學院一名曾取得401分的研考生說,考研盡量選擇自己喜歡的學校和專業。這一點之所以非常重要,一是由于這關系到將來的職業,二是直接關乎考研復習效果。如果一個人對自己報考的專業很喜歡,學習樂在其中,那么復習效果就會很好,堅持到底的可能性也就大,成功的機率就高。反之,如果一個人厭惡自己的專業,那么在復習的過程中就很難較長時間保持興奮和激情,很容易造成最終的失敗。 除了興趣,影響考研分數的因素還包括學業能力。有關專家認為,學業能力決定報考學校及專業的選擇。跨專業報考考生的最大劣勢在于沒有本科學習基礎,備考時在專業課上會耗費較多的時間與精力,可能會遇到意想不到的困難,甚至影響整個復習過程的心態和考試結果。考研競爭激烈,復習周期長,考生盡量一次成功。考生選專業之前要認清自身競爭實力,可用往年試題檢測自己的學業水平,大致了解自己的競爭力。 但考生要注意的是,讀研還要考慮將來的就業,使研究生階段的學習能為將來的職業發展提供助力,而不是單純獲得文憑。 中國政法大學研招辦主任黎洋認為,考生選擇專業時,對自己的實力要有一個清醒的認識,量力而行。尤其是一些就業前景好的專業,考生要把自己的學業實力和個人興趣結合起來,選擇考研成功可能性較大的專業。 首都經濟貿易大學研究生部副主任周明生說,選專業時,跨專業報考的考生要理性看待專業的“熱”和“冷”,因為“熱”和“冷”都是相對的,只有根據自身的實力、興趣以及對未來職業的規劃去選擇專業,才是合理的。 |
|
發表于 2015-05-19 12:33
4樓
考研選專業:堅守還是跨考? 大三生考研要盡早確定專業。是繼續報考本專業,還是跨專業報考?這是每一名打算考研的大三生面對的問題。有關專家認為,考研選專業,重點考慮個人興趣、學業實力和就業前景等因素,綜合考慮后,再確定是本專業還是跨專業報考。 北京大學經濟學院一名曾取得401分的研考生說,考研盡量選擇自己喜歡的學校和專業。這一點之所以非常重要,一是由于這關系到將來的職業,二是直接關乎考研復習效果。如果一個人對自己報考的專業很喜歡,學習樂在其中,那么復習效果就會很好,堅持到底的可能性也就大,成功的機率就高。反之,如果一個人厭惡自己的專業,那么在復習的過程中就很難較長時間保持興奮和激情,很容易造成最終的失敗。 除了興趣,影響考研分數的因素還包括學業能力。有關專家認為,學業能力決定報考學校及專業的選擇。跨專業報考考生的最大劣勢在于沒有本科學習基礎,備考時在專業課上會耗費較多的時間與精力,可能會遇到意想不到的困難,甚至影響整個復習過程的心態和考試結果。考研競爭激烈,復習周期長,考生盡量一次成功。考生選專業之前要認清自身競爭實力,可用往年試題檢測自己的學業水平,大致了解自己的競爭力。 但考生要注意的是,讀研還要考慮將來的就業,使研究生階段的學習能為將來的職業發展提供助力,而不是單純獲得文憑。 中國政法大學研招辦主任黎洋認為,考生選擇專業時,對自己的實力要有一個清醒的認識,量力而行。尤其是一些就業前景好的專業,考生要把自己的學業實力和個人興趣結合起來,選擇考研成功可能性較大的專業。 首都經濟貿易大學研究生部副主任周明生說,選專業時,跨專業報考的考生要理性看待專業的“熱”和“冷”,因為“熱”和“冷”都是相對的,只有根據自身的實力、興趣以及對未來職業的規劃去選擇專業,才是合理的。 |
回復話題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