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想知道的:跨專業考研8大疑問
查看(9621) 回復(23) |
|
|
發表于 2015-05-16 18:23
樓主
每年的考研大軍中,有超過半數是跨專業和往屆的考生。雖然經歷過考研復試,但是作為不同的身份參與,大家不免內心有所疑惑,往屆生和跨專業的考生在考研復試中是否會更難?導師是否有所偏頗。關于這些問題,下面我們共同來了解一下。下面是有關跨專業考生和往屆生有關考研復試的8個問題答疑。 You are never too old to do anything!這句話廣為流傳,那么在復試中是否依然適用,這是往屆生最為關心的問題之一。 |
|
發表于 2015-05-16 18:23
沙發
1.在每年的復試中,跨專業的考生多嗎?大約能占全部參加復試考生的多少呢? 答:跨專業的比較少,一般都是專業相關的,一點不沾邊或者只沾一點邊的比較少。 |
|
發表于 2015-05-16 18:23
3樓
1.在每年的復試中,跨專業的考生多嗎?大約能占全部參加復試考生的多少呢? 答:跨專業的比較少,一般都是專業相關的,一點不沾邊或者只沾一點邊的比較少。 |
|
發表于 2015-05-16 18:23
4樓
1.在每年的復試中,跨專業的考生多嗎?大約能占全部參加復試考生的多少呢? 答:跨專業的比較少,一般都是專業相關的,一點不沾邊或者只沾一點邊的比較少。 |
|
發表于 2015-05-16 18:24
5樓
2.導師一般喜歡跨專業的學生嗎?鼓勵學生跨專業考研嗎? 答:我們專業(景觀與區域生態學)不太喜歡跨專業的學生。 這與導師的研究方向和從事的課題有關,在從事交叉學科或者交叉課題時,學緣結構就不能太單一,會非常希望有急需的相關專業考生跨過來。 |
|
發表于 2015-05-16 18:24
6樓
2.導師一般喜歡跨專業的學生嗎?鼓勵學生跨專業考研嗎? 答:我們專業(景觀與區域生態學)不太喜歡跨專業的學生。 這與導師的研究方向和從事的課題有關,在從事交叉學科或者交叉課題時,學緣結構就不能太單一,會非常希望有急需的相關專業考生跨過來。 |
|
發表于 2015-05-16 18:24
7樓
2.導師一般喜歡跨專業的學生嗎?鼓勵學生跨專業考研嗎? 答:我們專業(景觀與區域生態學)不太喜歡跨專業的學生。 這與導師的研究方向和從事的課題有關,在從事交叉學科或者交叉課題時,學緣結構就不能太單一,會非常希望有急需的相關專業考生跨過來。 |
|
發表于 2015-05-16 18:24
8樓
3.導師對跨專業的學生的專業基礎,會不會有所顧慮? 答:這幾年,數量分析對經管類的研究越來越重要,學生如果一點都不會肯定會受影響的。不過,出身理工科的學生一般都不會有過大的問題。 答會有所顧慮,尤其涉及到實驗技能等需要訓練的技能。 |
|
發表于 2015-05-16 18:24
9樓
3.導師對跨專業的學生的專業基礎,會不會有所顧慮? 答:這幾年,數量分析對經管類的研究越來越重要,學生如果一點都不會肯定會受影響的。不過,出身理工科的學生一般都不會有過大的問題。 答會有所顧慮,尤其涉及到實驗技能等需要訓練的技能。 |
|
發表于 2015-05-16 18:24
10樓
3.導師對跨專業的學生的專業基礎,會不會有所顧慮? 答:這幾年,數量分析對經管類的研究越來越重要,學生如果一點都不會肯定會受影響的。不過,出身理工科的學生一般都不會有過大的問題。 答會有所顧慮,尤其涉及到實驗技能等需要訓練的技能。 |
|
發表于 2015-05-16 18:25
11樓
4.在什么情況下,學生跨專業考研比較合理? 答:學生對所報考的專業有濃厚的興趣,而且有明確的奮斗目標。反面來講,導師比較不喜歡的是原來專業根基都沒有打好,跨專業的專業知識也掌握得非常不好的學生,僅僅是為了短期利益(例如就業)而跨專業報考。 答:用自己的本科基礎和所跨的專業結合起來,這樣會更有優勢,很多物理、化學出身的人,在生物學研究方面獲得諾貝爾獎,就是用本身物理、化學的優勢去做生物。 |
|
發表于 2015-05-16 18:25
12樓
4.在什么情況下,學生跨專業考研比較合理? 答:學生對所報考的專業有濃厚的興趣,而且有明確的奮斗目標。反面來講,導師比較不喜歡的是原來專業根基都沒有打好,跨專業的專業知識也掌握得非常不好的學生,僅僅是為了短期利益(例如就業)而跨專業報考。 答:用自己的本科基礎和所跨的專業結合起來,這樣會更有優勢,很多物理、化學出身的人,在生物學研究方面獲得諾貝爾獎,就是用本身物理、化學的優勢去做生物。 |
|
發表于 2015-05-16 18:25
13樓
4.在什么情況下,學生跨專業考研比較合理? 答:學生對所報考的專業有濃厚的興趣,而且有明確的奮斗目標。反面來講,導師比較不喜歡的是原來專業根基都沒有打好,跨專業的專業知識也掌握得非常不好的學生,僅僅是為了短期利益(例如就業)而跨專業報考。 答:用自己的本科基礎和所跨的專業結合起來,這樣會更有優勢,很多物理、化學出身的人,在生物學研究方面獲得諾貝爾獎,就是用本身物理、化學的優勢去做生物。 |
|
發表于 2015-05-16 18:25
14樓
5.跨專業的學生,他們的專業知識難免不足,可能只是學了考研的幾門課程,導師提問問題的時候會不在這方面“手下留情”和“科班”出身的學生區別對待呢? 答:對跨專業的學生,導師不會問一些偏難怪和比較邊緣的知識,不會問學生沒有學過的專業課知識。 答:對這兩類學生,導師的心理預期不一樣,要求自然會有所不同。同樣一個問題,導師給“科班出身”的學生打60分,若跨專業的學生答成這樣,可能就是85分。 |
|
發表于 2015-05-16 18:25
15樓
5.跨專業的學生,他們的專業知識難免不足,可能只是學了考研的幾門課程,導師提問問題的時候會不在這方面“手下留情”和“科班”出身的學生區別對待呢? 答:對跨專業的學生,導師不會問一些偏難怪和比較邊緣的知識,不會問學生沒有學過的專業課知識。 答:對這兩類學生,導師的心理預期不一樣,要求自然會有所不同。同樣一個問題,導師給“科班出身”的學生打60分,若跨專業的學生答成這樣,可能就是85分。 |
|
發表于 2015-05-16 18:25
16樓
5.跨專業的學生,他們的專業知識難免不足,可能只是學了考研的幾門課程,導師提問問題的時候會不在這方面“手下留情”和“科班”出身的學生區別對待呢? 答:對跨專業的學生,導師不會問一些偏難怪和比較邊緣的知識,不會問學生沒有學過的專業課知識。 答:對這兩類學生,導師的心理預期不一樣,要求自然會有所不同。同樣一個問題,導師給“科班出身”的學生打60分,若跨專業的學生答成這樣,可能就是85分。 |
|
發表于 2015-05-16 18:25
17樓
6.在往年的復試中,往屆生多嗎?能占多大的比率呢? 答:有往屆生,但還是應屆多。 |
|
發表于 2015-05-16 18:25
18樓
6.在往年的復試中,往屆生多嗎?能占多大的比率呢? 答:有往屆生,但還是應屆多。 |
|
發表于 2015-05-16 18:25
19樓
6.在往年的復試中,往屆生多嗎?能占多大的比率呢? 答:有往屆生,但還是應屆多。 |
|
發表于 2015-05-16 18:26
20樓
7.您喜歡往屆生嗎? 答:不太喜歡。因為我們林學類專業,學生本科畢業之后改行的比較多,時間一長專業基礎就丟掉了,這類考生一般基礎比較差,培養起來難度比較大。另外,可能功利性太強了,很多是為了躲避就業壓力等。 答:喜歡一個學生,不會因為是應屆還是往屆,而是學生讀研的價值取向和追求是否與導師一致。往屆生,因為工作過,可能更知道學習的重要性,知道工作和學習的差別,表現出來的學習愿望可能更強烈,有時反而更占一些優勢。 答:我喜歡工作了2-4年的學生,至少也要在一個單位工作1年以上的往屆生。這樣的考生已經取得了一定的工作經驗和閱歷,知道讀研對自己的重要性,也就更珍惜讀研的機會。如果一個學生只工作了幾個月甚至幾天就離職來考研,可能只是為了逃避工作甚至社會,而不見得真的喜歡讀研。 注:導師們的回答不盡相同,但從中我們可以看到,導師擔心的是往屆生工作幾年把專業基礎都忘光了,從而不好培養,而不是必然不喜歡往屆生。 |
|
發表于 2015-05-16 18:26
21樓
7.您喜歡往屆生嗎? 答:不太喜歡。因為我們林學類專業,學生本科畢業之后改行的比較多,時間一長專業基礎就丟掉了,這類考生一般基礎比較差,培養起來難度比較大。另外,可能功利性太強了,很多是為了躲避就業壓力等。 答:喜歡一個學生,不會因為是應屆還是往屆,而是學生讀研的價值取向和追求是否與導師一致。往屆生,因為工作過,可能更知道學習的重要性,知道工作和學習的差別,表現出來的學習愿望可能更強烈,有時反而更占一些優勢。 答:我喜歡工作了2-4年的學生,至少也要在一個單位工作1年以上的往屆生。這樣的考生已經取得了一定的工作經驗和閱歷,知道讀研對自己的重要性,也就更珍惜讀研的機會。如果一個學生只工作了幾個月甚至幾天就離職來考研,可能只是為了逃避工作甚至社會,而不見得真的喜歡讀研。 注:導師們的回答不盡相同,但從中我們可以看到,導師擔心的是往屆生工作幾年把專業基礎都忘光了,從而不好培養,而不是必然不喜歡往屆生。 |
回復話題 |
||
|
|